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颂-第9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玮踏着夜色晃晃悠悠的赶到了行宫,准备找赵祯喝两杯。
  只是到了正殿门口,听着里面说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话以后,吓的匆匆逃离了行宫。
  燕云归宋的消息,并没有因为寇季和赵祯二人醉酒,而止步不前。
  反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的向大宋各处传播。
  消息传到了保州。
  保州军民一片欢呼,保州生祠内的香火瞬间变得十分旺盛。
  曹家二姐二话不说,背着儿子,跨上了马背,直奔真定府。
  曹玮虽然认了狄青这个侄女婿,可曹家其他人并没有对平民出身的狄青另眼相看,连带着狄家子去逛娘舅家,也会被人轻视。
  其中轻视最重的就是真定府的曹家人。
  曹家二姐现在就要带着狄家子去告诉那些真定府的曹家人。
  ‘看不起我儿子?你们什么东西?!汴京城嫡支的人都不敢轻视我夫君和我儿子,你们一群分支的东西,有什么资格轻视我夫君和我儿子?
  以前是给你们脸了,现在你们没资格让我给你们脸。’
  曹家二姐嫁给了狄青以后,没少遭到曹家分支的人议论。
  曹家二姐以前不搭理他们,是因为过去了以后,说话不硬气。
  虽说狄青接连升迁,已经坐到了大将军的位置上。
  可狄家对于曹家而言,依旧是一个破落户。
  曹家可是大宋顶级的豪门。
  富贵了不知道多少代。
  底蕴深厚。
  狄青才刚刚起家,自然没办法跟人家相提并论。
  狄家唯有富贵超过两代,才有资格被曹家的人重视。
  狄青如今接连打了胜仗,往后会被封为什么官,曹家二姐不敢断言。
  但是凭借狄青如今的功劳,狄家富贵两代,那是铁板上钉钉子的事情。
  曹家二姐现在就是要回去打脸,强势打脸。
  虽说她一个嫡支的人跟分支的人计较,有点不划算。
  但是她才不管那些。
  她要争的就是一口气。
  说来也怪。
  狄青娶了曹家二姐,曹家嫡支没怎么有怨言,曹家分支倒是整天瞎逼逼。
  曹家二姐是从曹府逃出去,跟狄青私奔了。
  而不是被狄青八抬大轿从曹府抬出去的。
  所以她不好意思借着嫡支小姐的身份去欺负人。
  更重要的是,她借嫡支的身份去压人,总是会让人看轻狄青和狄家子。
  如今狄青强势崛起,就跟坐火箭似的。
  她终于可以强势的回去打脸。
  她不仅要打分支的脸,她还准备去汴京城打嫡支的脸。
  真定府的曹家人,并不知道曹家二姐已经奔去打脸了。
  他们在得到了曹玮在燕云建立了无上功勋以后,摆了足足七天七夜流水席。
  不仅是他们在摆,几乎真定府内心念燕云的人,都在摆。
  从真定府到汴京城,‘燕云归宋’四个字,就像是燎原之火,点燃了所有人。
  消息传到了汴京城时候。
  吕夷简、张知白二人正辅佐着寿王赵润在听政。
  垂拱殿内。
  百官们就赵祯抛下了汴京城半年有余的事情,发表者自己的见解。
  几乎九成九的人都在表达自己的不满。
  有些刚硬的人,直言赵祯在胡闹。
  “官家丢下了朝堂上的政务,赶去燕云,一待就是半年。如今朝堂上的诸多政务,因为没有官家裁定,陷入僵局。
  一十万火急的政事,送到幽州城,再送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对,必须奏请官家回京!”
  “官家不回京,我们就只能罢朝了。”
  “……”
  朝臣们越吵越凶,大有一副赵祯不还朝,他们就要闹大事的架势。
  赵润坐在上首,呆呆的看着朝臣们,没有发飙任何见解。
  朝臣们吵吵闹闹的局面,从赵祯离京以后就开始了。
  赵润都听累了。
  朝臣们却没吵累。
  赵润觉得,朝堂上这群家伙们,就是欺软怕硬。
  他父皇在的时候,朝臣们别说是吵架了,屁都不敢多放一个。
  赵祯让他们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嘴都不敢还一个。
  赵祯不在,他们倒是厉害了起来。
  一个个整天觉得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的,横挑鼻子竖挑眼。
  赵润觉得,朝臣们如今的行为,用寇天赐的一句形容十分妥帖。
  ‘一个个都是给惯的,打一顿就好了。’
  可惜,赵润如今在朝堂上就是个吉祥物。
  他可以开口,但是没人听。
  赵祯虽然下令让他监国,可没给任何权力。
  所以朝臣们没人听他的。
  除非他头顶上有皇太子的头衔。
  皇太子也属于君。
  次皇帝一等,但是却凌驾于所有人之上。
  即便是其他皇子见了皇太子,也得自称一声臣。
  赵润没办法搭理朝臣们,也懒得搭理朝臣。
  吕夷简和张知白却不得不搭理。
  因为朝臣们闹了大半年了,已经忍到了极限了,他们有罢朝的架势。
  真要是罢朝了,那他们两个就该被论罪了。
  “怎么办?再压不下去,我们两个恐怕有麻烦了。”
  吕夷简低声询问身边的张知白。
  张知白迟疑了一下,低声回应道:“故技重施,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吕夷简叹了一口气道:“这法子用了好几次了,他们已经有了对策。如今再用,根本不起效果。”
  张知白思量了一下,“如实禀告给官家?”
  吕夷简脸色一沉,“一来一回,十数日的路程,朝臣们肯定早就炸锅了。再说了,咱们此前用过类似的法子推脱他们。
  如今真的禀告给官家,他们也未必信啊。”
  张知白咬了咬牙,道:“那就请寇公出面。”
  吕夷简阴沉着脸,没有开口。
  许久以后,声音凝重的道:“寇准不适合再次临朝。”
  至于寇准为何不适合再次临朝,吕夷简没说,张知白却很清楚。
  寇准之前卸任的时候,那是权倾朝野。
  再次复任,依然会权倾朝野。
  寇准权倾朝野倒是不可怕。
  因为寇准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他舍得了荣华富贵。
  真正可怕的是寇季。
  因为寇季真的到了功高盖主,封无可封的地步了。
  赵祯若是没办法封赏寇季,那君臣中间就会出现裂痕。
  到时候君臣之间必有一战。
  寇准再次临朝,很容易影响很多人的想法。
  若是有人趁机喊出,能撑起大宋江山的,唯有寇氏祖孙。
  那大宋恐怕就要陷入到内乱当中了。
  所以,吕夷简不赞成寇准出面。
  “不让寇公出面,谁压得住百官?!官家又不肯回来。”
  张知白沉声疑问。
  吕夷简咬了咬牙,微微握起了拳头,“太后……皇后……”
  张知白瞬间瞪起了眼,“你疯了?!真要是让太后和皇后临朝,那官家那几个字岂不是白写了。
  到时候寇季和官家班师回朝,九成九会把我们给砍了。”
  吕夷简不再提‘太后’和‘皇后’。
  两个人一起皱起了眉头,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朝臣们见他们两个不开口,瞬间开始炮轰他们两个人。
  直言他们两个是奸佞,不将汴京城的实情告诉赵祯,不迎赵祯还朝,肯定是想借着赵祯离朝的时候,把持朝政。
  眼看着朝臣们越闹越凶,有点控制不住的时候。
  一骑快马冲进了皇宫。
  “燕云归宋!”
  四个字瞬间响彻在了宫内。
  吕夷简和张知白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以后,飞奔似的冲出了垂拱殿。
  快马冲到了二人近前,勒马止步。
  快速将一个信筒递到了二人面前。
  吕夷简迫不及待的拆开了信筒,仔细浏览的一遍里面的内容以后,放声大笑。
  “哈哈哈……”
  数十年苦功,几代人的努力,一朝得偿所愿,洗刷了所有的耻辱。
  吕夷简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
  张知白快速的从吕夷简手里抢过了捷报,仔细的审阅了一番后,也跟着大笑了起来。
  燕云,大宋毕生的耻辱,如今终于被洗刷干净了。
  他们怎么可能不高兴。
  从儿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献给辽国起,所有的中原的文人,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复燕云。
  从最开始喊着‘燕云归汉’,到最后喊着‘燕云归宋’。
  数十年。
  几代仁人志士不停歇的努力,不停歇的奔波。
  为此吃了许多苦,遭了许多罪。
  挨了无数骂名。
  更有无数人因为没看到燕云归宋郁郁而终。
  如今燕云归宋,数十年,几代人的心愿一朝了结。
  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吕夷简和张知白二人笑着笑着就留泪了。
  脸上的笑意是越来越浓,口中的笑声越来越大,眼角的泪花也是越冒越多。
  寇季若是在此,一定能理解他们的心情。
  因为寇季经历过类似的一幕。
  那是寇季在后世,在小时候的时候。
  那是在九七年七月一日凌晨零点零分的时候。
  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国歌奏响的时候,笑着落泪的何止两人。
  笑着落泪的有千千万万人。
  即便很多年过去了,当那一首前句为‘当海风吹拂了五千年’的歌曲响起的时候,依然有很多人会落泪。
  ……
  朝臣们不止何时出现在了垂拱殿门外。
  看到了吕夷简和张知白笑着流泪。
  有人心中怯怯地问道:“真的……回来了?!”
  他害怕失望,所以即便是听到了快马传信的八百里加急的将士呐喊着‘燕云归宋’四个字,心里依然害怕。
  他害怕听到了失望的答案。
  “回来了!”
  张知白抹着泪,顺手将手里的捷报递给了问话的朝臣。
  朝臣们纷纷冲上前,争相观看。
  看完了捷报,看清楚了捷报上那鲜红的印玺以后。
  又一个朝臣陷入到了笑着流泪的癫狂当中。
  当捷报在朝臣手里传遍的时候。
  所有朝臣陷入到了笑着流泪的癫狂当中。
  赵润坐在垂拱殿内,望着垂拱殿外那些之前吵的面红耳赤的朝臣,此刻一起笑着流泪,十分不解。
  他现在还没扛起家国重担。
  所以并不明白一帮子吵的凶悍的朝臣,为何会突然停止吵架,还凑在一起笑着流泪,像是一个个小孩子似的。
  是的,他们笑着流泪,像是一个个小孩子。
  ……
  “吕夷简,今天本御史高兴,就不为难你了。让你府上的人送十斤上好的梨花白过来,本御史可以三天不为难你。”
  “滚……要喝到府上喝,别说十斤了,三十斤都有,不醉不归。”
  “同去同去……”
  “等等,吕夷简有结党营私之举,我先记下……”
  “滚……”
  “哈哈哈……太不容易了……”
  “是不容易……几十年了,终于回来了……”
  “……”
  朝臣们凑成了一堆,说着玩笑话,抹着眼角的泪,吆喝着离开了垂拱殿。
  独留下了赵润一个人坐在垂拱殿内一脸懵逼。
  这群老家伙们是罢朝了吗?!
  赵润心里想着。
  ……
  随着吕夷简等人出了皇宫。
  燕云归宋的消息也彻底传遍了汴京城。
  汴京城全城轰动。
  诸如寇准等一些辞仕的老臣,双眼垂泪,大声狂笑,纵情高歌,大呼不枉此生,大呼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