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第3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洛博罗多夫松了一口大气,有领袖这句话在,就意味着他的小命稳得很了,不用被抛出去背黑锅了。
   斯大林接着说:“未知的情况则有两个:第一,他们为什么要将这么多绝密装备曝光出来,任由红旗第2集团军参观,就连一些关键性的数据也不作任何隐瞒?”
   别洛博罗多夫一惊,沉思起来。
   斯大林给出了答案:“我猜是因为他们并不想与苏联为敌,至少不想在未打败日军、未夺取政权之前与苏联为敌,所以将自己的绝密装备全部亮出来,向苏联施加压力,以避免我们对他们实施军事打击!”
   别洛博罗多夫由衷说:“斯大林同志的判断完全正确!”若不是见八路军装备如此精良,怼上去没有多少胜算,只怕红旗第2集团军在第一时间就压上去大打出手了吧?
   斯大林打了个手势,说:“由此可见,中国同志对苏联并无敌意,至少现阶段没有,远东地区的安全是有保障的。但第二个问题来了:他们上哪弄来这么精良的装备?”
   别洛博罗多夫沉默,这个问题他回答不上来。
   斯大林说:“去年的时候,他们还是一群连子弹都得数着用的游击队员,仅仅一年时间,他们便拥有了傲视全球的重炮、坦克、单兵装备,甚至拥有了独一无二的防弹装备,他们当然可以说是美英援助的,但我不相信,一个字都不信,美英绝对没有这么好的装备,就算有,也不可能在自己的军队都没有装备的情况下大量援助给中国,他们没这么大方!中国肯定有别的、不为人所知的秘密渠道,他们正通过这一渠道不断获取精良的装备和军事技术!”
   别洛博罗多夫衷心说:“斯大林同志英明!”
   斯大林说:“你留在莫斯科一个星期,在这段时间里将你与八路军接触的每一个细节,见到的每一种装备,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马上回远东去,继续与八路军保持接触,尽可能的从他们那里获取更多的情报和技术,这对苏联非常重要,明白吗?”
   别洛博罗多夫凛然:“明白了!”
   斯大林说:“还有,管住那帮蒙古鞑子,不要让他们搅乱了漠北的局势,如果让他们影响了我们与八路军之间的军事交流,我不介意给他们来一次大清洗!”
   斯大林是一位非常现实的政治家,他的眼光非常凌厉,手腕也非常老辣,总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八路军在绥远之战中暴露出来的实力引起了他巨大的兴趣,他从八路军那极其精良的装备中判断出八路军拥有特殊的渠道可以获取极为先进的装备和技术,对于苏联这么一个尚武的国度而言,这些显然比漠北那块荒凉的土地更重要!
   在西方严重敌视苏联的情况下,八路军这条特殊的渠道对苏联的军工、军事体系发展就弥足珍贵了。如果那些不长眼的蒙古牧民敢打乱他的计划,他真的不介意给他们来一次大清洗的!
   别洛博罗多夫走后,拉夫罗夫教授走进了克里姆林宫。对这位老教授,斯大林显得随和得多,在孔策沃别墅里设家宴款待他,两个人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开始谈话。
   拉夫罗夫详细向斯大林报告了他在延安的工作经历,这一年来延安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没有哪个苏联人比他更了解延安的情况了。他为斯大林带来了大量斯大林急需的情报,还有一份大大的惊喜。
   这份惊喜对中苏关系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443章。四四三 两份大礼

  “中国同志的采油技术非常先进……是的,在实际操作方面他们还不够成熟,熟练的技术工人缺口相当大,管理也不够到位,所以在开发油田的时候出了不少事故,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技术非常先进。像延长油田、长庆油田,都是低丰度、低渗透、低产出,开采极为困难,但他们硬是通过超前注水、精确注水、复合压裂等一系列技术,把这些产油条件恶劣得令人生畏的油田变成了高产油田,三个油田的年产量很轻松就突破了十五万吨,直逼三十万吨大关,放在苏联,简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他们的钻采设备也非常先进,每一个零部件加工都非常精细,钻头的质量极佳,远胜于苏联和美国,能轻易钻穿坚厚的岩层……打个比方,在同等的地质条件下,如果用苏联的钻头能钻到两千米,用他们的钻头就能轻松钻到三千米甚至更深。同样,操作体系也很先进,一些只有中学文化水平的工人经过两个月的培训便能熟练地使用如此庞大而复杂的设备了。”
   “他们炼油的设备同样先进。延长、长庆两个油田产出的,都是粘稠度很高的重质油,炼化是相当困难的,但是他们的炼油厂却可以轻松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将这些质量相当差的重质油加工成他们急需的油品和石油副产品……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一句,在原油炼化加工技术方面,中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听到这里,斯大林忍不住插嘴了:“他们的技术到底来自哪里?美国、英国?还是法国?”
   拉夫罗夫摇头:“都不是,那些设备放哪个国家都是绝密,绝不可能拿来出口,更不可能出口给中国这么个贫穷落后的国家。”
   斯大林用指尖敲击着桌面,笑:“来历不明却领先全世界的石油钻采、加工设备……我们的中国同志身上的秘密越来越多了啊!”
   拉夫罗夫说:“这些都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他们可以根据搜集到的数据迅速建立数学模型,然后不断完善自己的开发方案……斯大林同志,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开发方案和精密的开发技术,最大限度地将石油从地底榨出来!如果一块油田地下储存着四十亿吨石油,我们最多能采出十几亿吨,而他们却可以开采出三十亿吨以上,一个油田的产量顶我们两个!”
   斯大林神色一动:“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拉夫罗夫说:“计算机!”
   斯大林失声叫:“计算机?就那种运算起来慢腾腾,还非常容易坏掉的玩意儿?”
   拉夫罗夫摇头:“当然不是!我参观过他们的计算机,他们的计算机总重不过半吨,一个小房间就能放下,每秒钟可以进行数十万计运算,还可以储存数据、绘画,他们正是利用这种计算机为自己的油田建立了数学模型……”
   这次斯大林真的跳起来了:“每秒钟可以进行数十万次运算!?拉夫罗夫,这种事情是不能拿来开玩笑的!”
   斯大林的失态不是没有原因的。现在世界各国还在用机械计算机……说白了就是手摇的,计算速度慢得要死,效率差得要命。最先进的就是图灵计算机,这可是个庞然大物,得一幢大楼才塞得下,而它的功能也仅仅是破译德军的电文密码而已。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得再过一年才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那是一个重达数十吨的巨无霸,而每秒钟运算速度才区区几千次!听说中国同志手里居然有每秒钟运算速度达到数十万次的计算机,斯大林下巴几乎脱臼!
   这他妹可是科技发展的倍增器啊!
   这他妹可是不折不扣的军国利器啊!
   哪个国家如果有一两台这玩意儿,那技术还不得像火箭一样狂飙式的发展啊?
   这等军国利器就在中国同志手中,而中国同志只是用它来管理油田……
   一想到这里,斯大林就有种将中国同志按在地上打屁股的冲动,有你们这样糟蹋军国利器的么!?
   拉夫罗夫说:“斯大林同志,请相信一位地质学专家所作出的保证。这种计算机我见过,我甚至向中国同志申请了一个星期的使用时间,利用这一个星期的时间做完了过去两个月都做不完的事情,没有哪个苏联人能比我更了解这种计算机的性能!”
   斯大林的脑子已经有点儿不够用了:“他们……他们居然允许你接近它,还将它租给你用一个星期!?”
   拉夫罗夫点头:“是的,中国同志非常慷慨。而且他们说了,如果苏联有需要的话,他们愿意卖两台给苏联,不过他们希望苏联用五倍重量的黄金去换……这是他们的原话。”
   斯大林冷笑:“五倍黄金是吧?”冲门口吼:“贝利亚!”
   贝利亚应声出现:“有什么吩咐?斯大林同志。”
   斯大林说:“你马上挑选一批电子专家,把他们送到延安去,参观中国同志的计算机!你再从国库里调六吨黄金出来,如果电子专家确认情况属实,你亲自带队,带着这批黄金到中国去,换两台计算机回来!”想了想,又说:“不够,两台不够!拉夫罗夫同志,你等一下跟延安联系,就说我们对他们的计算机非常感兴趣,希望他们能卖给我们四台,至于价钱,随他们开!”
   斯大林受够了苏联那落后的电子工业,拉夫罗夫的报告让他意识到有一个机会可以让苏联的电子工业水平大幅提升,连带的整个科研体系都能大大的往前推进一步,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抓住这一机会。不就是黄金么?苏联穷是穷,黄金还是有的!再说了,黄金再珍贵也不过是一堆冰冷的金属,能跟这等军国利器相提并论么?
   贝利亚不敢怠慢,立即着手安排。
   斯大林端起红茶猛喝几口,压抑住内心的激动,沉吟片刻,对拉夫罗夫说:“拉夫罗夫同志,这次我出于先欧后亚的战略考虑,在漠北问题上选择了对中国让步,军中意见很大,认为我对中国让步实在太大了。你在延安工作了那么久,没有人比你更了解延安,我想向你请教一下,中共崛起已成定局,苏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才更符合我们的利益,甚至将利益最大化?”
   拉夫罗夫不加思索:“扶持他们,帮助他们,向他们敞开胸怀,成为他们最好的朋友,不要因为领土纠纷而跟他们发生冲突,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将图瓦还给他们,以维护中苏之间的友谊。”
   斯大林下意识的皱眉头:“连图瓦都可以还给他们?”
   拉夫罗夫说:“是的,如果这是跟他们成为好朋友必须付出的代价的话,我建议苏联爽快的交出图瓦。我们失去的只是一块寒冷荒芜的土地,却可以得到一个充满活力的、有着无限潜力的朋友,在军事、政治上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同时还能分享他们从秘密渠道获得的技术……斯大林同志,请相信我,这条秘密渠道必将让苏联受用无穷,中苏之间的亲密友谊更会给苏联带来无穷的利益!”他拿出一份地图递到斯大林面前,“这是中国同志送给苏联的一份大礼,一个远景储量达到四百亿吨的超级大油田!”
   斯大林看了一眼,上面是苏联地图,被圈出了一个红圈,表示油田在这里。他有些诧异:“秋明州?”
   拉夫罗夫说:“是的,那位独具慧眼,在荒凉的大西北一口气找到了三个储量巨大的油田的中国同志认为秋明州就是一块漂浮在石油海洋上的岛屿,如果秋明的石油资源能够开采出来,必将成为苏联的经济支柱。我在分析了秋明地区的地质条件之后,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一个储存着四百亿吨石油的超级大油田在等着我们去发现!”
   斯大林彻底不淡定了:“四百亿吨……四百亿吨石油!”真的淡定不下来啊,现在苏联一年才产多少石油?一千多万吨,照这样的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