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第5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公里外腾起一团烟焰,躲在地下工事里的研究人员立即叫停,跳出去测量弹坑的直径、深度、弹片溅射分布的距离以及收集弹片,清点弹片的数量,一切都有条不絮。很显然,炮兵专家对火炮的威力很满意,毕竟是近三十公斤重一发的家伙,一炮砸过去,四十米内神鬼不活。不过这一炮偏离目标有好几十米远,并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于是大家重新回到地下掩体,侦察兵叫:“修正两度,三发急促射!”
   那门火炮也真听话,很快就作出了修正,咣咣咣一连三炮,打得地皮直抖。其中一发炮弹正中用石块砌成的工事,炮弹砸穿顶部贯入内部轰然爆炸,工事被炸塌了一半,如果里面有人的话,估计是渣都没得剩了。事实上不用侦察兵报告,炮兵通过观测弹道也知道刚才那一炮没打中,早已作了修正,现在一击就得手了。
   大家放声欢呼。
   炮兵专家大声下令:“爆发性射速射击,以最快速度将你们的炮弹全部打光!”
   咣咣咣咣咣咣————
   那门火炮以三秒钟一发的恐怖射速疯狂开火,炮弹冰雹般砸在靶标区,将靶标炸得四处乱飞,至于地靶,十秒钟不到就被浓烟烈焰给淹没了。
   远处,观测席上的军方领导人已经看傻了。这可是140毫米口径的重炮啊,一发炮弹差不多三十公斤啊,居然能打出如此恐怖的射速,如果在毫无防备的时候遭到这家伙的炮火急袭,只怕一个连很快就要给抹掉吧?如果配备近炸引信……嗯,当它撤离的时候,被它攻击的区域恐怕也只剩下一地刺猥了!
   没错,这正是140毫米迫击炮。160毫米迫击炮威力大是大,但是太过笨重,射速也太慢了,而且都是老货,打日军的时候报废了不少,剩下的基本上都退出一线作战部队了。随后补充进来的140毫米迫击炮比160毫米迫击炮要轻半吨,炮弹飞行速度快很多,射速也达到每分钟八发,相当可观,但深受火力不足恐惧症困扰的土鳖将领还是不满意,他们提出:能不能将它装上车,像SU…100那样随同机械化、摩步化部队快速机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新成立的北方兵器城一大帮中外军工专家脑洞大开,尝试着为它配备自动装弹机,将它安装到T…34的底盘上,拼凑成一辆自行迫击炮。由于火炮、底盘、装弹机都是非常成熟的武器,只需要整合就行了,难度并不高,而从德国招聘的军工专家技术非常过硬,只用了不到三个月就拿出了成熟的方案,然后兵器城尝试着制造了三辆,另外两辆正在接受极限测试,这辆则在向首长们作射击表演。
   射击表演无疑是成功的,当它在几分钟之内将携带的八十发炮弹全砸了出去,将地靶轰成月球表面之后,现场所有工作人员欢呼起来,中方人员是为自己的成功而骄傲,德方人员则是为一笔即将到手的奖金而欢呼,而苏方特邀人员……则是为T…34的底盘找到销路而欢呼!
   好几万辆T…34咧,那么多底盘,总得卖掉一点的!


第660章。六六一 新火炮

  由于结实耐操,火力凶猛,而且制造工艺很简单,T…34是苏联红军装甲部队绝对的主力,总产量达到惊人的84000辆,这个数字称得上是丧心病狂,可怜的德军就是让T…34洪流活生生给淹没的。二战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T…34余威犹在,几万辆这个惊人的数量就像一股在东欧平原上蓄势待发的的洪水,随时可能淹没荷兰,淹没比利时,淹没法国……这样的情景,光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不过,欧洲人并不知道的是,苏联正在迅速更新自己的装甲洪流,他们恐惧不已的T…34洪流很快就会成为过去式了。
   其实苏军对T…34并不满意。它当然是一代经典,真正做到了火力、防御、机动方面的完美平衡,称它为二战最优秀的坦克也不为过,但是,中坦毕竟是中坦,对上虎式和豹式,它的防御、火力都不能让苏军满意。T…34/76那门76毫米坦克炮只能给虎式挠痒痒,换上85毫米坦克炮后在近距离勉强能击穿,但前提是它们得有能力靠近,每击毁一辆虎式,他们得损失好几辆T…34,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三千的惨胜,苏军真的不想再试一次了。而在漠北风暴中,他们终于有机会接触到了世界最顶尖的坦克了,红色军团那种总重跟T…34相差无几,然而防御能力却强悍得让人难以置信的“坦克”让苏军为之震惊,发出惊叹:“原来中坦也可以如此强悍!”而在柏林之战,面对德军那些装有57毫米口径速射炮的中型坦克,苏军更是付出了血的代价,他们意识到,T…34已经没有继续改进的价值了,再怎么改进,遇上红色军团的80式自行高射炮也只有被打成筛子的份!所以二战还没有结束,苏军新一代坦克的研究计划已经立项,就以缴获的德军长57毫米坦克炮中型坦克的底盘和红色军团提供的穿甲弹技术为核心,在最短时间之内研制出一款足以与80式自行高射炮匹敌的坦克来!
   苏联军工专家表示压力山大。中国同志提供的钢芯脱壳穿甲弹和100毫米口径高压滑膛炮技术难度实在太高,跨度太大了,想要在几年之内仿制成功,谈何容易!别说现在的苏联,哪怕是几十年后的日本,也没有办法研制出一门合格的高压滑膛炮来,金属配方、冶炼工艺、身管自紧、电渣重熔……光是这些就已经能难倒强大多数国家了,就连号称精密加工技术世界一流的日本也不例外。传说中日本每一根自来水水管截下来都能当炮管用,而事实的真相却是他们自产的120毫米高压滑膛炮都得从德国进口炮胚,否则没法造。日本也尝试过将从英国进口的105毫米线膛炮扩膛成为120毫米高压滑膛炮,具体做法就是将膛线镗掉……他们成功地制造出了第一门属于日本的120毫米高压滑膛炮,成为世界上少得可怜的几个能生产高压滑膛炮的国家之一!然而这门炮只能看,不能用,因为只要装上炮弹撸上一发,准炸得跟喇叭花一样。连几十年后的日本都搞不定,现在的苏联就想搞定100毫米高压滑膛炮,未免也太天真了一点。但是在钢铁大叔关注之下,相关的工程学是铺开了,毛子们拿出了迎难而上,哪怕撞了南墙也不会头,直接用头把墙撞穿继续走的蛮劲,夜以继日,争分夺秒,争取在最短时间之内拿出成绩来!
   可这样一来,苏军装备的那几万辆T…34就得想办法处理掉一些了,不然等新坦克出来了往哪放啊?所以现在苏军正着手给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东德、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进行大换装,用T…34将这些小兄弟通通都武装起来。不过这些国家的军队规模都不算很大,不足以消化这么多退役的装备,苏联只能把目光投向自己的邻居。
   红色军团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对苏军的重型武器装备表达出浓厚的兴趣,比如说S…100突击炮,他们就很感兴趣,一口气下了两千五百辆的订单。SU…100突击炮是苏军在装甲对战中的得力助手,苏军当然不可能从现役抽调卖给他们————虽说德国佬是死得不能再死了,但欧洲还不太平,SU…100解甲归田为时尚早。那怎么办呢?好办,不是有一大堆T…34/76要退了嘛,把炮塔什么的拆掉,将底盘腾出来装上D…10T型100毫米口径线膛炮,一辆崭新的SU…100就新鲜出笼了!另外中国同志也对T…34的底盘很感兴趣,又下了一千五百个的订单。要底盘不要坦克,这让人很纳闷,不过苏联表示人家有世界顶级的坦克,自然看不上T…34啦,要底盘不要坦克那不是很正常吗?把那些要报废的T…34/76拆了,底盘翻修翻修给中国同志送去!正因为有这么多订单,苏联很多军工厂并没有随着二战结束而减慢多少生产速度,相反还得加班。
   就是不知道如果苏军得知红色军团准备这么多SU…100突击炮,就是为了防他们的,他们是否还笑得出来。没错,这些突击炮真的是为了防御苏联而准备的,虽说现在中苏关系是越来越好了,但是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友谊,鬼才知道苏联会在什么时候翻脸?土鳖很清楚自己的底子有多单薄,爆坦克海是绝对爆不过苏联的,买回来的两千辆59虽然强悍,但也敌不过潮水般涌来的苏军装甲洪流,而生产难度较低、成本较为低廉的突击炮就成了最好的选择。SU…100突击炮一大优势就是,它那门炮跟59式坦克那门100毫米线膛炮是同一型号,弹药是通用的……也就是说现代中国军火库里那堆积如山的100毫米口径坦克炮炮弹,它都能用。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为了提高59式坦克的战斗力,土鳖可是花了大力气为100毫米口径线膛炮研制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并且大量生产的!这些脱壳穿甲弹的威力放现在恐怕是不值一提了,比如说100毫米钨头穿甲弹,穿深不过两百毫米,而86式钨合金脱壳穿甲弹,勉强能击穿T…72的正面装甲,放现在不值一题。问题是,技术一旦错位,后果就非常严重了,在现代不值一提的技术拿到五六十年代,那是要吓死人的!试想,如果苏军刚研制出T…64就发现对面不用主战坦克,用SU…100突击炮都能轻松干死自己的王牌坦克,会是什么样的表情?一定很精彩吧?
   至于那些T…34的底盘,就是拿来搞140毫米自行迫击炮的。自行迫击炮是个好东西,火力非常猛,而且几乎全无死角,是步兵的最最值得信赖的伙伴,今天140毫米自行迫击炮在试验场上的表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随后又进行了秘密实验,用140毫米迫击炮发射激光制导增程炮弹,在侦察兵的制导之下,增程炮弹长了眼睛似的飞向十三公里外的外的目标,九发全中,侦察兵甚至先制导一发炮弹在一个工事顶部凿开窟窿,然后让第二发炮弹从窟窿里钻进去,在工事内部轰然爆炸……从表面来看,工事还是完整的,但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里面早就蝼蚁无存了。
   前来参观的军方领导人兴奋得一拍大腿,跳起来握住兵器城负责人的手大叫:“这种炮太出色了,这正是军队所需要的!马上着手安排改进和完善工作,最迟年底,我希望能有一百辆交付给军队!”
   负责人斗志昂扬:“是!保证完成任务!”
   领导人又说:“对了,你们可以先生产一批交给我们作实战测试,我们会把在实战中遇到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并且交给你们的!”
   兵器城负责人求之不得。有点常识的都知道,一件武器的设计、制造周期其实并不长,但测试周期却很长,各种极端的环境和条件都要进行反复测试,在它列装部队之前尽可能多的挑出毛病来进行改进,上了战场再来改进就迟了!测试历来是最耗时间和金钱,同时风险也是最大的,所以不少国家并不重视,所以酿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说阿三,他们设计的英萨斯步兵从纸面数据和靶场数据来看,是一支优秀的步枪,但跟巴基斯坦开扁后手里握着英萨斯步枪的士兵才发现这玩意儿竟是如此的不靠谱,被坑死的印军士兵着实不在少数。比如说英国,L…86自动步枪精度一流,然而敢用它的每一名士兵都是响当当的勇士,因为这破玩意儿顺利打完一个弹匣不出状况的难度不亚于A股接连一个月都是涨的,至于45级驱逐舰就别提了,说多了都是泪。美军也有过这方面的教训,M1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