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妻为大都督-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际见到王安石,年轻男子恭敬作礼道:“下官翰林院知制诰苏轼,见过恩相。”
王安石虚手作请道:“子瞻不必多礼,其实老夫今日请你前来,是有件事情须得交给你去办。”
苏轼毫不犹豫的颔首道:“既是恩相差遣,在下自当义不容辞,不知可是有紧急诏书须得书写?”
苏轼身为翰林院知制诰苏轼,负责诏书起草,故此他第一个反映,便是朝廷有紧急诏书须得下达,所以王安石才让他前来听命。
“非也。”王安石微微一笑,摇了摇手,言道,“是这样,老夫想请你前去府州一趟,帮老夫调查了解一个人。”
“府州?”苏轼一愣,紧接着抱拳一拱道,“愿闻其详。”
“最近河东路又是发行国债军债,又是提议发行福利彩票,全都是为国朝开阔收入来源的奇思妙想,而根据老夫了解,这些主意全都是一个叫做崔文卿的人所想。”
“崔文卿?”
“对,说起来,此人还是与你同年科举,只可惜落榜并未高中。”
苏轼细细思忖半响,终是摇头笑道:“恩相,同科士子着实太多,下官也记不得是否见过你所言的这个叫做崔文卿的人,既然他已是科举落榜,相信其才能一定是稀疏平常,普普通通,何劳恩相如此挂心?”
王安石捋须笑道:“原本老夫之想与你一般无二,甚至老夫还专门令人找来崔文卿科举时所作的策文经义细看,发觉此人才能的确是普普通通,然而最近又有人在老夫面前推荐,故此老夫思前想后,未免漏失大才,故而想让你前去府州,替老夫看看,并了解崔文卿一番。”
苏轼一愣,问道:“不知是何人在恩相面前推荐此人?”
王安石微笑未答,指着案上的信笺言道:“你先看看再说。”
苏轼轻轻颔首,上前一步从案上拿起那张信笺。
他并没有着急细读内容,反倒是望向信笺落款,然令他吃惊是,那里却是一片空白,显然写信者十分自信,且与王安石特别熟悉,才没有留下落款姓名。
压抑住心头疑惑,苏轼认认真真的开始慢慢细读信内内容,看得没几行,脸膛上的认真之色却是消失不见了,露出几分淡淡的惊讶,然而很快,那似惊讶就变作了微不可觉的嘲讽,唇角也是漾出了一丝讽刺的笑意。
“如何?”见他看完,王安石捋须一问。
苏轼微微一笑,拱手直言不讳的言道:“恩相,下官觉得信内之言当真可笑,实在足令人喷饭!”
“哦,你为何会如此作想?”王安石不禁笑了起来。
苏轼振振有词的言道:“写信之人在信中对崔文卿大肆夸奖,说他是非常具有名臣眼光之人,更觉得他目光独到,才华横溢,还说若能好好培育,崔文卿一定能够成为我大齐的一代名相,实在可笑至极!”
闻言,王安石脸上露出了些许古怪之色,问道:“那你可知这封信是谁写的?”
苏轼摇头言道:“学生不知,还请恩相实言相告。”
“这封信呐,乃是希文先生所写的。”说完之后,王安石笑叹出声,显然也对范仲淹如此推荐崔文卿而颇觉不可思议。
“甚?希文先生?”苏轼面露震惊之色,一个不甚差点咬住了自己的舌头,“恩相所言之人,莫非是致仕已久的范相公乎?”
王安石轻轻颔首,言道:“不久之前,希文先生曾在河东崛围山见过崔文卿一次,两人也作过一番畅谈,希文先生对这崔文卿可是推崇备至啊!”
“竟有此事?”苏轼暗自咂舌,能够得到名相范仲淹的认可,这崔文卿也着实太过了得了,即便是他苏轼自己,也不敢奢望范仲淹能够肯定自己一句。
第二零二章 状元司马唐
王安石颔首道:“不仅如此,刚从河东道回来的富弼也十分欣赏崔文卿,还曾想让崔文卿前去户部任职,没想到崔文卿却是推辞了。”
苏轼皱眉言道:“那崔文卿既然参加科举,相信也是为了取得一番功名,为何却要拒绝富尚书的好意,实在令人费解。”
王安石笑道:“子瞻有所不知,崔文卿可是振武军大都督折昭之夫,以折昭的官位实力,崔文卿看不上户部的末尾官职,想来也是理所当然了。”
“什么?他竟是折昭的丈夫?”一听到折昭这个名字,苏轼顿时露出了龇牙咧嘴的表情,心内已是偷偷打起了退堂鼓,完全不想与这个女魔头见面。
王安石颔首言道:“老夫考虑你与折昭本是同窗,说起来也非常熟悉,故此才派你前去府州,此事宜早不宜迟,这样,你收拾一下,明日就出发前去。”
苏轼推无可推,只得颔首闷声道:“既然是恩相之令,那下官自当前去。”
王安石点点头,又是叮嘱了他几乎,忽地又镇重其事的言道:“记住,这次前去可不能让崔文卿和折昭得知你乃是老夫的密探,到时候你就告诉折昭你是专程前来府州探望她的,顺便在了解一番边疆形势。”
“专程去探望那个女魔头?啊呸!”苏轼在心底暗暗腹诽一句,面上却正色道:“恩相放心,下官省得,这就回去准备。”
王安石微微颔首,目送着他出门远去了。
及至午后,洛阳城雨势渐收,原本黑压压的天空也是微微泛白了。
国子监听风小筑内,高贵而又美丽的陈学士正站在水榭内发呆,美目视线虽则落在池中,却丝毫没有被群群游鱼以及只只青蛙所吸引,眼眸一动不动显然正在发怔。
便在此时,一人打着油纸伞冒雨而至,行至水榭内拱手问好道:“学生司马唐,见过恩师。”
来者未及二十,端严凝重,气度沉稳,正是去岁新科状元,目前在兰台担任校书郎一职的司马唐,眼前这位陈学士,正是他的授业恩师。
陈学士回过神来,转身望着这位她最为优秀的学生,嫣然笑道:“为师打扰状元郎公事,倒是有些冒昧失礼了。”
司马唐正容拱手道:“恩师客气,不知恩师唤学生前来有何差遣?”
陈学士也不多做寒暄,直截了当的言道:“我想你前去府州,助我调查一个名叫崔文卿之人,看看他的为人学识如何,倘若一切尚可,你就把这封信交给他。”说完之后,拿起一封密封妥当的书信,递到了司马唐的面前。
司马唐却没有动手接过信件,反倒是陷入了阵阵呆滞,喃喃自语道:“府州?恩师要让我去见阿昭?”
陈学士岂不明白司马唐心内所想,微微叹息了一声,言道:“司马唐啊,你与阿昭始终是有缘无份,现在她也已经成亲嫁人,你又何必耿耿于怀呢?这次为师之所以让你前去府州,一来是为为师了解一下崔文卿,二来也是了却你心中的那段情感,不知你意下如何?”
没有半分犹豫,司马唐已是接过了陈学士手中的书信,重重颔首道:“恩师放心,学生省得,必定不负恩师所托,对了,学生听说那崔文卿正是阿昭的丈夫?”
陈学士点点头:“是啊,其实为师也对阿昭鲁莽的决定甚是不解,不知她为何放着满朝的王族公卿不选,偏偏选了一个落第地秀才,实在令人费解。”
司马唐寒着脸出言道:“恩师不解之处,也是学生想不明白的地方,那好,学生也能够乘着这个机会,弄清楚阿昭心内所想,了却这一桩心事。”
陈学士一听司马唐的满腔心思均在折昭身上,不由暗暗担心,生怕他会误了正事,略微思忖又是出言道:“你一人上路多有不便,这样,为师让谢助教陪你同去,不知你意下如何?”
司马唐拱手言道:“既然是恩师安排,学生自当遵命,不知多久启程为妥?”
“自然是越快越好。”陈学士说得一句,继而叮嘱道,“崔文卿此人对为师关系甚大,你切记一定要详加了解此人的才华人品,若觉得不错,才将为师给你书信给他,另外你去府州的托词,便说是专程前去探望阿昭,顺便再了解边疆形势,可知?”
“学生明白。”司马唐点点头,“若恩师没有其他事,请容学生告退回家准备行李。”
“好,你走吧。”陈学士颔首同意。
司马唐对着陈学士一礼,连油纸伞也忘了拿取,就这么步入稀疏的小雨之中。
离开听风小筑之后,司马唐并没有急着离开国子监,反倒是顺着步行道行入了一片松树林内。
他站在林中茫然四顾,似乎回到了五年前初见折昭的那个夏日黄昏。
那时,他不过十四岁之龄,每日只是用功读书,不闻窗外之事。
那天,他因得罪了几个权贵子弟,而被他们拉到这片松树林中围殴。
那几个权贵子弟的父亲都是司马光的政敌,对他自然不会留情,不消片刻,司马唐周身上下已是伤痕累累。
便在他大感茫然无助的时候,一名不过十二三岁的女子无意路过,见到这一幕自然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三拳两腿就击败了那几个权贵子弟,将他救出了松树林。
司马唐感激零涕,一问才知道女子名为折昭,是在国子监内就读的女学子。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折昭一颦一笑总会有意无意的出现在他的梦里,司马唐也觉得自己陷入了一种对巫山神女般的痴痴迷恋当中。
在折昭离开国子监返回府州之时,司马唐大胆吐露了爱意,只可惜的是襄王有心,神女无意,折昭却说自己一直把他当成了兄长。
遭到拒绝的司马唐如遭雷噬,那段时间整个人恍恍惚惚不已,心内更是绞痛难耐,只觉是因为自己配不上折昭振武军大都督的高贵身份,故此才发奋图强用功读书。
第二零三章 折昭回府
四年之后,司马唐参加科举高中状元,被誉为是未来宰相人选,从而名扬天下,他满以为凭借着这样的身份,向折昭求亲也算匹配,然令他万般没有料到的是,折昭居然草草嫁人了,嫁给了一个据说才能普普通通,身份也是普普通通的普通人。
突闻噩耗,司马唐备受打击,整日借酒消愁,悲恸不已,直到最近方才缓过神来。
今番老师让他前去府州,可谓正中下怀,若不能弄清楚折昭的真是心意,想来他一辈子都无法安心的。
心念及此,司马唐目光渐渐坚定,望着已经物是人非的松树林半响,忽地沉沉一叹,转身大步赳赳而去。
※※※
初夏四月,折昭结束了对振武军全军的整肃,回到了位于府谷的大都督府之内。
将飞凤头盔夹在腋下,折昭步履干脆利落的绕过正堂走向梅苑,红色的斗篷随着她前行的脚步鼓荡如飞,恰如花园内盛开正茂的牡丹花般鲜艳美丽。
刚刚走到梅苑月门洞前,折昭突闻一阵女子的诵读声轻轻传来,宇扬顿挫,字正腔圆,讲的正是坊间所流行的传奇小说《龙城录》。
折昭微微错愕,美目一望瞬间就找准了发声处,却见婢女荷叶正站在水榭内捧卷朗读。
而在她身旁,十来天不见的崔文卿正翘着双腿坐在石墩上,一摇一晃模样甚是悠闲,恰如那些乡绅土豪一般。
见状,折昭展颜一笑,也没有半分迟疑,就这么快步走了过去。
荷叶正在聚精会神诵读当儿,却没有听见脚步声,及至折昭已经跨入了水榭内方才有所发觉,连忙惊慌不已的行礼的:“婢子见过二小姐。”
“不必多礼。”折昭纤手一摇,望了望崔文卿,又看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