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妻为大都督-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身后骑士昂昂领命,其中两人翻身下马,便要来拿中年汉子。
心知自己已是败露,中年汉子不由在心内暗叹一声,电光石火间,他猛然回身车厢前,竟从车柱缝隙出抽出了一把利刃,朝着前来拿他的那两名骑士扑来。
那两名骑士离他几近,悴然不妨之下脖颈中刀惨叫倒地,两蓬鲜血犹如鲜花盛开般陡然四射飞溅,恍若下雨。
白亦非神情微变,暴喝一声竟是从马背上临空跃起,朝着中年汉子急功而至。
中年汉子武艺高超,见到白亦非来势汹汹,自然不敢大意,回身马车前摆出了一个防御的架势,与白亦非连拼十来招,竟是没有分出胜负。
中年汉子越打越是心惊,知道此人一定是一员武艺超群的猛将,一个虚招乘机荡开了白亦非的长剑,持剑胸前冷声问道:“阁下武功不弱,不知姓甚名谁?”
白亦非仗剑而立,意态豪勇:“本将乃振武军前军主将白亦非,宵小之徒还不束手就擒。”
中年汉子神情大变,镇重其事的言道:“原来阁下便是白将军,真是闻名不如见面,然将军贵为一军主将,可谓事务繁忙,日理万机,没想到今日却如此有空闲,居然前来这里拦截在下牛车,实乃让人大感匪夷所思。”
白亦非冷笑言道:“实话告诉你,最近府谷县并不太平,大都督府内也失踪了一名侍女,大都督心念宵小之徒藏在暗处,便决定引蛇出洞,故意放松了对城门的盘查,让歹人误以为一切都已经风平浪静,从而自露马脚。”
闻言,中年男子瞳孔猛然一缩,气极反笑道:“好个折昭,居然竟有这样的心思,实在令人意想不到,不过在下听闻那失踪侍女已经入土为安,死人难道还可以复活不成?竟有劳白将军在此搜查?”
白亦非哈哈大笑,继而笑容忽敛语气更显冰冷:“我家姑爷神机妙算,早就已经看出歹人李代桃僵之计,而死的那人也并非是大都督府的小侍女荷叶,但为了欺瞒歹人,我家姑爷将计就计,不动神色的将那假冒荷叶的尸身埋葬,作出一副荷叶已死的假想,使得歹人为之上当。”说完之后一瞄牛车货箱,冷冷问道,“如果本将没有猜错,货箱内应该是别有洞天吧。”
中年汉子轻叹言道:“为山九仞,竟功亏一篑,折昭、崔文卿,这个仇我记下来。”话音刚落,猛然暴起,目标竟是骑阵最为薄弱一处。
“拦住他!”
白亦非大喝一声,持剑上前阻拦,而挡在中年汉子前面的骑兵也是纵马突击而至,恍若天罗地网般压了过来,想要将中年汉子围在其中。
中年汉子突围无望,仰头猛然一声长啸,抽身回旋,手起刀落又杀两人。
第二七一章 救出荷叶
这时候,白亦非赶至,长剑一抖犹如游龙出海般直袭中年汉子的后背。
中年汉子退无可退,避无可避,慌乱之下身形微微一错避开直刺心窝的长剑,却无可避免肩头中剑,“啊”的一声惨叫,仰面跌倒。
见到骑兵们一拥而上,准备将此人乱刀砍死,白亦非连忙下令道:“留住他的性命,要活的!”
骑士们轰然允诺,数名骑士翻身下马,便要来拿跌倒在地的中年汉子。
那中年汉子翻滚数圈重新站起,心知自己已经没有机会逃脱,更明白落在振武军的手中只怕生不如死,万念俱灰之下,他猛然举起了手中长剑对着自己脖子一抹,鲜血喷涌而出间,如同大山一般轰然倒地了。
白亦非大步上前,望着倒在地上血流如注,浑身抽搐的中年汉子,不禁气恼的补上一刀给了他一个痛苦,这才回身来到牛车前,亢声下令:“给我搜车!”
数名骑士一拥而上,合力掀开苫盖货箱的篷布,满满的青枣豁然入眼。
这些青枣堆满了货箱,且全是散装,骑士们纷纷上前手捧不断,忙活了半天,却依旧未能把青枣清空。
白亦非微微皱眉,大步上前干脆利落的挥刀一砍。
只见一道青光猛然闪过,粗壮的车柱顿时断作了两截,货箱侧板也是变得摇摇欲坠。
站在旁边的那名骑士猛然醒悟,用力一拉货箱侧板,只闻“哗啦”一声大响,失去阻拦的青枣犹如水银泻地般散落而出,在山道上滚落跳动不止。
与此同时,一个蜷缩在货箱内的人影也是随着青枣的流逝显现而出,从外形上看来,是一个年龄不大的女子。
白亦非心头大是激动,一个箭步跳上了货箱,将那女子抱在怀中仔细一看。
待看清楚女子的相貌,他忽地长吁了一口大气,落下了心头的大石,喜形于色的言道:“终于找到了。”
……
折府书阁,穿堂风微微掠过,吹得轻纱摇曳,帐帘风动不止。
崔文卿手捧药碗的坐在床榻前,如同昔日少女小心翼翼的伺候他喝药一般,将手中盛满了药汁的勺子喂到少女嘴边,看着她一点一滴的缓慢吞下。
也不知为何,他的心内陡然涌出了一股珍宝失而复得的感觉,在感谢佛主保佑之时,眼眶也不禁微微湿润了。
床榻上面,陷入昏迷的荷叶正一动不动的躺在那里,俏脸上满是苍白之色,显然这几天吃了不少苦头。
而听前来看病的大夫所讲,那些歹人是喂荷叶吃了一种可以使人昏迷的药物,才让她陷入了昏昏入睡,若这种情况再是晚上数天,只怕就药石无灵,再也无法醒来了。
听到大夫之言,崔文卿在暗自庆幸之际,心内也不禁涌出一股难以压抑的愤怒,真不知道究竟是谁这么狠的心肠,居然对这么美丽可爱的小侍女动手,其行径实在令人发指。
想到这里,崔文卿更感义愤填膺,只可惜挟持荷叶的那名凶徒已经自缢而亡,其目的为何到也不得而知了。
正在他悠然思忖间,折昭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黄昏的阳光照在那倾国倾城的娇靥上,更有一种妩媚动人的感觉。
“夫君,我回来了。”
“娘子幸苦,可有查明凶徒身份?”
折昭顺势落在,这才好整以暇的正容言道:“那名凶徒身上除了一些碎银铜钱,并没有其他的东西,他挟持荷叶的目的为何,也是不得而知,不过根据我的推辞,这件事只怕与西夏有关……”
一听此话,崔文卿蓦然一惊:“西夏?娘子何出此言?”
折昭目光炯炯的望着他,一脸凝重之色:“首先是此人离开府州是向西而行,所经官道除了通向麟州,便是与西夏接壤,所以根据我的估计,这人应该是想要前去西夏;另外根据白亦非所言,此人武功高强,招式狠毒,一看就知道是饱经厮杀之人,来历断然不会那么简单,白亦非甚至感觉他应是来自军中,而非普通的高手。”
“你是说,他是西夏军中之人?”崔文卿已是明白了过来。
折昭轻轻一叹,沉声言道:“若是西夏将领,自然不可能冒险潜入府州,我怀疑此人应是来自西夏军武堂。”
“军武堂?!”崔文卿一惊,顿时陷入了沉思。
军武堂此名他并非是第一次听过,去岁初遇纳兰冰的时候,她便说过她正是遭到西夏军武堂杀手的追杀。
而后来,崔文卿更是设下埋伏,以纳兰冰为饵诓骗军武堂的那些杀手进入振武军的埋伏圈内,使得他们全军覆没。
没想到此时又从折昭口中听到了军武堂之名,且还与荷叶失踪一事有关,自然令崔文卿深思不止。
想得一阵,崔文卿开口问道:“娘子,这军武堂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组织,你可知情?”
闻言,折昭轻轻一叹,开口言道:“这件事还得从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说起。”
西夏皇室李氏,原是大唐所封的定难军节度使,奉命驻守领夏、绥、银三州,因大唐后期中央皇权旁落,使得各地节度使逐渐做大,形成了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节度使更是世袭罔替,再也不受朝廷的委派任免。
及至大唐内乱,大齐立国,各地的藩镇势力几乎都被消除一空,但唯在北疆,却有两个势力庞大的节度使世家依旧盘踞于此。
其一,便是折氏所领的振武军节度使;其二,便是李氏所领的定难军节度使。
大齐平定中原后,太祖皇帝率军攻打北方太原城,令折氏与李氏率军相助。
其实以当时齐军十余万兵力,攻打区区太原城自然是手到擒来,齐太祖让折氏李氏相助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杀鸡儆猴,借此想让折氏李氏归顺大齐。
那时候,振武军节度使乃是折昭的祖父折御卿,他审时度势一番,再确保折氏地位不减的情况下,听从了齐太祖的之言,率军来助归顺大齐。
而定难军却在初任节度使的李元昊带领下,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那就是依附辽国,开国称帝。
第二七二章 西夏往事
其时辽国对于新兴大齐甚是忌惮,自然鼎立支持李元昊的开国之举。
齐太祖闻讯大怒,待到攻下太原城,便率领十余万大军挥戈西进,只用了一战,就击败了定难军,刚当上皇帝没多久的李元昊在数十骑的护卫下逃之夭夭,不知所踪了。
齐太祖平定了夏、绥、银三州之后,在下令缉拿乱贼李元昊的同时,率军返回了中原。
李元昊自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继续纠集党项部落反抗大齐在夏、绥、银三州的统治。
他一次又一次的被官军击败,却如同一个打不死的小强般一次又一次的站起。
太祖皇帝龙驭九天之后,太宗皇帝即位,一改昔日强硬的政策对李元昊采取安抚招降。
李元昊假意投降,乘此机会发展壮大,对太宗皇帝让他前去洛阳的圣旨置若罔闻,暗中觊觎着夏、绥、银三州。
不过他也知道,大齐实在太强盛了,在没有完全把握之前,他根本就不敢动手。
原本毫无机会的李元昊似乎得到了天神眷顾,恰逢大齐在梁河之役中被辽国击败,最是精锐的十余万大军全军覆没,就连御驾亲征的太宗皇帝,也差点作了辽人的俘虏,而令李元昊甚是忌惮的振武军大都督折御卿也身中十余箭,抬回府州没多久就溘然长逝。
见此机会,李元昊自然不肯放过,顺势而起再行反叛之举,鲸吞夏、绥、银三州,又突袭占领了甘州,凉州,终于复国。
那时候大齐战败尚且自顾不暇,振武军又逢大都督折御卿战死群龙无首,李元昊获得喘息机会竟是成绩壮大,变作了尾大不掉之势。
李元昊本就是因反叛而建立的西夏,加之其生性多疑,性格残忍,一直采取激起残暴的统治,杀母、杀舅、杀妻、杀子、杀大臣,弄得西夏人人自危。
而军武堂正是他控制臣僚以及百姓的一个重要机构。
相传这军武堂本是李元昊亡命天涯时的亲信护卫为班底,复国之后一直凌驾于朝廷之上,为李元昊执行一些见不得光的任务,备受李元昊的信任。
堂内更是高手如云,能人无数,西夏国人为之色变,可见军武堂的了得。
说到这里,折昭微微一笑,言道:“不过让李元昊没有想到的是,前不久军武堂却是悄悄背叛了他,也让他为之丧命。”
崔文卿讶然问道:“难道是李元昊亏待了军武堂,使得他们生出背叛之心?”
“非是如此。”折昭轻轻摇头,笑了笑面颊飘上了几似红晕,言道,“是因为西夏国中一则风流韵事所致。”
崔文卿一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