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妻为大都督-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崔文卿的尴尬,便是在于两人因为折昭的一系列矛盾摩擦,如今突然相遇,且他两人还是单独坐在一起,其中的尴尬自然是可想而知。
  好在崔文卿也非斤斤计较之辈,特别是念及前夜司马唐毫不畏惧再次登船的勇气,也对他产生了些许敬佩,走过去微笑拱手:“没想到司马公子在此,有礼了。”
  见状,司马唐慌忙站起回礼,嗓音略显干涩的回答道:“崔兄有礼,数月未见别来无恙乎?”
  崔文卿笑道:“怎会是数月未见,前天晚上咱们还见过面哩,不过那时候我带着面具乔装为妖人,而你……”
  说到这里,话音却是嘎然而止,却是崔文卿猛然发觉自己已经把天聊死了。
  要知道前夜,自己迫于无奈,可是令人狠狠的揍了司马唐一顿,瞧他脸上的紫乌伤痕如今尚在,只怕所受伤势亦是不轻,此刻不慎旧事重提,倒也更为尴尬了。
  司马唐也感觉到脸上火辣辣一阵发烧,那晚他强行为司马薇报仇从而被妖人们殴打,说起来也是自讨苦死而已,完全怨不得崔文卿,而崔文卿为求不泄漏身份,自然也不可能开口言明,故此,那场打真是他白挨了。
  想到这里,司马唐嘴角溢出了一丝苦笑,伸手作请道:“官家召见吾等只怕还要等上一会儿,崔兄先且落座。”
  崔文卿自然不会拒绝,上前撩起衣袍落座在了绣墩上面,沉默许久,两人却是谁也没有说话,气氛沉默而又尴尬。
  在这样的感觉当中,崔文卿当真是度日如年,索性闭目假寐。
  而司马唐显然也受不到这样的气氛,他突然之间似乎对自己的手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竟摊开右手仔细的察看着上面的纹路,模样如同一个算命先生。
  就这么不知过了多久,一阵脚步声进入殿内,两人耳畔已是传来了宦官尖锐的嗓音:“司马大人,崔公子,官家召见,请你二人跟随咱家速去宣政殿。”
  在话音落点的那一霎那,崔文卿和司马唐均是松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跟随着宦官出殿去了。
  当崔文卿、司马唐两人脚步匆匆的来到宣政殿门外时,便见侍立在门口的老内侍佛尘一扬,高亢尖细得犹如公鸭嗓子般的声音已是响起:“兰台校书郎司马唐、太学生崔文卿入内觐见。”
  高亢的尾音尚回荡在耳边,时才为两人引路的那个内侍似乎担心崔文卿初来乍到,不太懂得规矩,瞄得他一眼沉声一句:“低着头不要说话,跟着咱家走便是。”
  昨日经过陈宁陌的特别培训,崔文卿岂会不知规矩,点点头间已是低着头跟着内侍走入了殿内。
  刚来到殿中,崔文卿很明显就感觉到了一股威严之气扑面而来,脚下踏着的白玉方砖光可鉴人,更是倒影出殿内场景无数,显得是一片光怪陆离。
  要知道身在这座大殿中的人物,便是大齐乃至整个天下最有权势的人物,宰相、尚书、上将军比比皆是,更别提其中还有天下亿兆生灵的主宰,被誉为上天之子的大齐皇帝,可以说,这里便是大齐帝国的中枢之地。
  心念及此,崔文卿心内不由腾升出了一股难以言说的感觉,心情也是忽地变得澎湃激动不已。
  这时候,面前领路的内侍已是停下了脚步,亢声禀告道:“兰台校书郎司马唐、太学生崔文卿上殿觐见,作礼叩拜。”
  话音落点之后,崔文卿和司马唐均是低着头拱手高声:“臣太学生崔文卿(兰台校书郎司马唐)见过官家,万岁万岁万万岁。”
  话音刚落,便听见对面传来一句中气十足的男子声音:“两位爱卿不必多礼,请起便可。”
  听闻此话,崔文卿和司马唐同时直起了身子,站定原地。
  原本按照觐见礼仪,觐见臣子这时候也不可冒然抬头直视君面,这一点陈宁陌昨天也是专门对着崔文卿讲到。
  然此时此刻,崔文卿却是按耐不住心头的好奇之心,乘势朝着正北面的高台偷偷一望,登时就看见了大齐天子陈宏的模样。
  陈宏大概三十出头,头戴一顶黑色的直角幞头,身穿一件绣有龙纹的赭黄色圆领袍衫,腰系红色宽边金玉带,国字脸膛浓眉大眼,颌下留有些许短须,整个人坐在御座之上,当真是不怒自威。
  坐在高台上的陈宏却是很清楚的看到了崔文卿抬头偷看的小动作,而站在他旁边的司仪太监也不例外。


第四零四章 单独召见

  对于这样的失仪行为,司仪太监老脸一沉,正欲请台下负责纠察朝臣礼仪的殿中侍御史将崔文卿失礼行为记录在案,不意陈宏已是毫不在意对着他的摇了摇手,一脸微笑的开口道:“前些天明教贼子挟持太学生要挟朝廷,多亏两位卿家临危不惧,甘冒危险舍身犯难,救出遭到挟持的九十余名太学生,小崔爱卿更是巧施妙计,利用迷魂香迷倒了画舫大厅内的明教妖人,从而才使得太学生们全部脱困,对此,朕心甚慰,现召见两位爱卿于大殿,当众嘉奖之。”
  说完之后,陈宏大手一挥,高声下令:“来人,宣旨。”
  话音落点,站在他旁边的司仪太监已是上前一步,面对着众臣展开了手中黄绢,高声念诵道:“敕门下:朕闻褒有德,赏至材,太学生崔文卿、兰台校书郎司马唐舍身犯险,为国捕贼诛奸,义之节也,实乃不可多得之忠臣烈士,现朕敕授崔文卿为从七品上武骑尉,司马唐为门下省左拾遗,钦此。大佑八年八月十八日。”
  高亢的尾音尚在殿中回荡,崔文卿已是彻底懵了。
  原来他以为,即便是他在解救太学生的行动中颇有建树,但历来的惯例,对于他这样的无官无职人员,朝廷也多半会采取财物奖掖,这也是历朝历代惯性之方法。
  况且因为解救太学生,他还足足欠下了纳兰冰十万两银子,可谓是一个天大的数目,若朝廷能够赐些钱财让他还债,倒也算是不错了。
  然万般没有料到的是,朝廷居然这样大手笔,直接赏赐武骑尉这样一个勋官,十足令崔文卿惊叹。
  这所谓的勋官,是古代官衔的一种,有品级而无职掌,用于奖励勋劳,功能类似于现代的勋章。
  不过最是实惠的,便是崔文卿从此以后,就可凭借这个武骑尉之勋,每月在朝廷领得一份俸禄,若遇重大庆典朝廷封赏,也会有他的一份,可以说,只要崔文卿以后不犯较大的过错丢官,那朝廷将会养他一辈子了。
  至于司马唐,也被突如其来的升官弄得是一脸惊讶了。
  他这个兰台校书郎不过是正九品官身,而门下省左拾遗则是从八品上,也就是说,他已是直接官升两级。
  其实司马唐也知晓解救太学生那晚他并没有出过多少力,更远远比不上崔文卿,故此对于奖掖之事一直奢望不高,此刻突闻这样丰厚封赏,他才止不住一阵惊讶。
  不容多想之下,两人同时拱手谢恩,齐呼圣天子万岁。
  陈宏微笑颔首,这才令两人退下了。
  出得宣政殿,崔文卿和司马唐两人都有些恍惚。
  一个人突然从白身秀才成为了勋官,另一人却突然连升两级,自然都感觉到了非常不可思议。
  然崔文卿转念一想:自家娘子可是从三品振武军大都督,相当于后世的副国级,自己受封的这个从七品上武骑尉一点也不够看,相差更是十万八千里,故而原本冒的几丝淡淡的喜悦,已是随之烟消云散了。
  这一边,司马唐也是恢复了镇定,对着崔文卿拱手言道:“崔公子,在下在此恭喜了。”
  崔文卿笑道:“司马状元官升两级,且为职官,这才是值得道贺,你我同喜同喜。”
  话到此处,两人却是无话可说了,又是一阵尴尬。
  便在这个时候,一名老内侍快步匆匆的走了过来,展颜笑道:“司马大人,天子召见完毕你就可以离开了,至于崔公子,还请你跟随咱家前去亿岁殿,待到下朝之后,官家要单独召见你。”
  “什么?!”不仅是崔文卿,就连一旁的司马唐也露出了无比震惊之色。
  官家单独召见,那是多么令人震撼的事情,特别是崔文卿在入宫之前,还是一个白丁秀才,如此一来,更是显出了此番召见的不凡。
  在如此心思之下,司马唐心内更是五味陈杂,只得带着无比羡慕的目光,告辞去了。
  在内侍的引领下,崔文卿来到亿岁殿内先行等待。
  相传这间大殿乃是大齐皇帝书房,许多政事也在这里进行处理,故而陈宏在这里召见崔文卿,也不甚奇怪。
  就这么百般无聊的等待了小半个时辰,崔文卿突闻外面一句“官家驾到”的悠长宣呼,未等他回过神来,刚刚下朝的陈宏已是独自一人大步走了进来。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碰撞,崔文卿连忙垂下了脑袋,毕恭毕敬的拱手道:“草民崔文卿,见过官家,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小崔卿家现在已是从七品上武骑尉,怎能还以草民自称?”陈宏爽朗一笑站在了他的面前,完全没有半分帝王的架子。
  眼见陈宏如此做派,崔文卿这才感觉到了有些紧张。
  说实话,倘若陈宏摆出天子的威严,崔文卿倒也非常适应,毕竟这才是一个天子应该有的模样。
  然陈宏却是这样和蔼可亲,待人客气,尚不知他秉性的崔文卿自然而然会对他生出琢磨不透的感觉。
  不容多想,崔文卿拱手笑言道:“今日当殿授奖,微臣还当真犹如生在云梦当中,尚没有回过神来,失礼之处还请官家见谅。”
  “无妨无妨,来,坐了。”陈宏指了指旁边一直放着的绣墩,自己则回身绕过了宽大的书桌,坐在了书桌之后的御座上。
  崔文卿拱手致谢,一撩袍衫下摆肃然落座,目不斜视自是正襟危坐。
  见他如此模样,陈宏微笑言道:“小崔爱卿用不着这么紧张,朕也只是随便问问。”
  崔文卿点点头,却知道陈宏绝对不是随便问问这么简单。
  “不知小崔卿家是何年生人?”
  “启禀官家,微臣生于景隆元年三月。”
  “哦?景隆元年?还是朕刚登基的那一天。呵呵,这么说来,朕登基,你便出生了。”
  “是啊,微臣现年已经十八,官家也登基十八年了吧?”
  闻言,陈宏笑了笑,言道:“是啊,朕十三岁登基,不知不觉十八年已过,现在回想,真乃弹指一瞬间也!”


第四零五章 大齐之危

  渐渐的,崔文卿有些放松了下来,笑道:“即便真是一瞬间,官家你也带领着大臣们为大齐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现在整个天下可以说是国泰民安,一片富庶啊!”
  陈宏摇手苦笑道:“小崔卿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咱们大齐国泰明安不假,然目前燕云十六州尚在辽人之手,恰如卧榻之下酣睡持刀之敌,而在北疆,西夏崛起已经不可避免,李氏一直觊觎着我河东之地,再说西北,吐蕃占据河西走廊俯视我关中一带,自大唐以来西域情况究竟如何,我朝仍旧不知,而在江南道之地,尚有明教妖人肆掠,你说说看,朕何以能够安心?”
  崔文卿很明显的察觉到了陈宏说这些话时那微微皱起的眉头,以及双目中隐隐的担忧,心知他肯定是对于这些有着切肤之痛,故而才会这样忧虑。
  看来这位年轻的大齐皇帝,应是一个勤政爱民,有理想有抱负的好皇帝,民间传言他一直不得谢太后的喜爱,使得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