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妻为大都督-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负责具体承办的学生会,也开始了学术辩论的前期准备事宜。
“官家此举,实乃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啊!”
午膳饭后,崔文卿和司马薇漫步在林间小道上,说起法家学术辩论之事,崔文卿不由摇头失笑。
司马薇一身火一样的红裙,在萧瑟的冬季有着让人怦然心动的无尽活力,听到崔文卿此话,她颔首笑道:“文卿兄不知,我爹对于此事一直反对甚烈,几乎每天都在府中大骂王安石祸国殃民,在他的眼中,变法派都是一群祸国妖人,不外乎也是借用变法获得政治上的升迁,毕竟官家对于变法甚是支持啊!”
崔文卿点头道:“官家在国子监内推行法家学术,举行什么辩论之赛,其目的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太学生们认同变法,以备变法下一步准备,这是值得肯定的事,其实对于目前朝廷困窘的局势来看,变法可谓是一件好事,然却要把握一个度,既不能失之过猛,也不能失之过轻,过猛了容易极其较大矛盾波澜,过轻了则收效甚微,这很考验主政大臣的手腕。”
“那……文卿兄对安石相公有何高论呢?”司马薇双目目光闪烁,站定脚步正容一问。
崔文卿也停下了脚步,略作思忖,洒然笑道:“安石相公志向高远,人品高洁,乃千古难寻的名臣能臣,我相信由他主导的这场变法,必定能够解决大齐目前的困局,然而只可惜,安石相公在朝中缺乏有力的支撑力量,在地方州郡也缺乏变法骨干,故而变法的成败却是不好说。”
“你的评判非常中肯啊!”司马薇不由笑了,“爹爹常说,王安石乃是他此生最为敬佩的人,然敬佩的只是他的才华人品,对于变法,爹爹一直甚为抨击。”
崔文卿颇觉惊讶的笑道:“我还以为你爹爹乃万年不化的老古董,对安石相公一直甚为仇恨哩,没想到竟有此说。”
“哼!说的这么难听,我看你才是什么老古董!”司马薇柳眉倒竖反驳一句,紧接着说起了正事,“文卿兄,法家学术辩论乃是咱们学生会承担的第一项大型事务,不知你可有想过如何准备?”
崔文卿正容言道:“此乃朝廷交付给学生会的任务,咱们自当义不容辞,不过辩论大赛时间紧,任务重,咱们可得多费点功夫,这样吧,还是把主席团成员以及各处成员召集起来商议一下,不知你意下如何?”
“如此甚好!”司马薇立即点头同意。
待到学生会几人聚集在一起商议结束后,不知不觉已是夕阳衔山了。
从国子监出门,崔文卿与司马薇、蔡确同路而回,三人边走边商议不断。
便在这个时候,突然不远处的街头陡然传来一阵热烈宣呼,街道左右的百姓们全都是满脸喜庆,欢声雷动。
见状,崔文卿等人大觉奇怪,还未来得及询问,便见一个手持锣鼓的绿衣官员在数名衙役的陪同下走出了人群。
那绿衣官员边走边鸣响手中锣鼓,扯开嗓门大喊道:“朝廷宣告洛阳城百姓:十日之前,振武军大都督、冠军上将军折昭率王师征战于北疆,大败西夏军队,斩敌首三万凯旋而归,西夏国遣使上表称臣呐!”
声浪高亢而又直刺人耳膜,顿时又极其了一片欢呼雀跃之声。
人群当中,崔文卿怔怔然而立,已是彻底呆住了。
歼敌三万!凯旋而归!都督娘子她胜利班师了!
霎那间,崔文卿只觉一股无比兴奋的感觉从心底蔓延而生,心内更是涌出了阵阵激动喜悦,几乎也想如这些街头百姓一般,相拥在一起高声欢呼了。
大齐自立国以来,被周边的邻国欺负得太惨太惨。
先不说大辽这个强盛的北方大国,单是西夏、吐蕃两国,就令大齐是苦不堪言。
特别是西夏,这个不论是政治军事都差大齐甚远的国家,却在数次大规模的战事中,完败大齐军队。
就连折昭的父亲折惟忠,也是在与西夏对阵中阵亡,成为了振武军乃是大齐之殇。
而在今年秋季折昭率军抵御西夏入侵的时候,朝廷对于折昭能力的质疑声一直未曾停息过。
若非是枢密使杨文广力排众议支持折昭,官家陈宏对于折昭也甚为看重,说不定朝廷早就已经换将了。
好在折昭也没有辜负朝廷的期望,居然取得了如此一个重大的胜利,这也是自大齐与西夏交战数十年,所获得的最大胜利了。
故而待捷报传遍洛阳城的时候,整个洛阳都可以说是沉浸在了无以伦比的喜悦当中,比过年过节都还高兴。
今夜所有里坊之内更是灯火璀璨,喧闹声声,酒肆茶馆布满了谈天说地的人群,此战的内幕消息更被人所津津乐道。
而在北市南市等地,商家们见机摆开了盛大的夜市,所售商品也摆出了跌二、跌三的横幅,以示庆贺。
街头更是涌上了不少舞龙舞狮的人流,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将狂欢持续了整整一夜。
及至第二日,朝廷下旨:宣振武军大都督、官军上将军折昭率有功将士前来洛阳觐见。
而与折昭等人同路入京的,还有西夏使团。
消息传出,洛阳城内又是议论不止。
特别是那些无知百姓们,更是想看看这位据传长着三头六臂,五大三粗的女都督长得究竟是什么模样。
对于百姓们的嗡嗡然议论,崔文卿却是报以了无情的鄙视,哭笑不得的言道:“什么五大三粗,三头六臂,我家娘子长得可俊了,真是谣言害死人啊!”说完一阵摇头叹息,却完全忘了昔日自己也曾是口中的无知百姓一员。
与他对坐的苏轼闻言,不由哈哈笑道:“谣言嘛,自然有所夸大,况且三头六臂也是对能征善战武将的一种肯定之言,文卿兄何须介怀。”
第四六七章 缓和关系
茶肆之内,宾客满座,窃窃私语之声不断。
苏轼继续笑叹道:“不过这场大胜对于我朝来说,无异于乃是一场及时雨,要知道在对外的战事中,有很多年都没有取得这样重大的胜利了。”
崔文卿笑道:“这么说来,朝廷这次对于娘子肯定是要重重奖掖了,苏兄居于翰林院中枢之地,不知可有什么内幕消息?”
苏轼笑呵呵的言道:“你家娘子乃镇守一方的豪强,其地位几乎可以与前朝的节度使相提并论,现在朝廷还有什么奖掖她会放在眼中?在官职方面也是封无可封,我想啊,也不外乎就是奖励金银财宝罢了。”
闻言,崔文卿顿时有些意兴阑珊,笑道:“目前金钱方面咱们振武军亦是不缺,不过娘子能够前来洛阳亦是不错,征战疲乏,权当休息一下。”
苏轼微微颔首,转移话题道:“对了,目前你们学生会所筹备的法家学术辩论比试如何了?”
崔文卿轻叹出声道:“有司马薇他们负责,一切倒也有条不絮,理应能够确保一个月之后如期举行,不过苏兄,安石相公这样明目张胆的行事,是否有些轻虑了?”
在崔文卿面前,苏轼自然也不会过多的隐瞒什么,轻叹道:“其实说起来,老师他也是没办法的事,若不能在太学生中培养一批政务能力强,且效忠于变法的新锐力量,那这场变法当真要无疾而终了。”
“但是,官家在国子监内强行推行法家学术,可谓是闹得满城风雨,人言可畏啊!”
“呵呵,文卿兄啊,说起来还得感谢折昭,若非是她以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胜转移了朝廷议论话题,说不定辩论比试还真有些不好说,对了,这次比试你可有上台一试之心?”
崔文卿笑道:“安石相公的本意乃是以辩论比试发掘变法人才,我就不必上台了吧,只要筹备好这次比试,不让安石相公失望就可。”
苏轼点点头,也没有出言勉强。
待黄昏时刻告别苏轼,崔文卿独自一人返回杨府,刚跨进府邸不久,便听见荷叶匆匆来告,说是常文已经等了他半天了。
常文乃阿玛尼服饰店的二掌柜,目前受崔文卿之令,负责在洛阳城内调查服饰店相关情况。
听闻他到访的消息,崔文卿立即让荷叶将常文请到偏厅就坐,并备至晚膳以供两人边吃边谈。
常文还是生平第一次来到当朝宰相的府邸,自然忍不住有些胆战心惊,不过待说起正事的时候,便眉飞色舞顾忌全无了:“姑爷,前段时间你不是吩咐我多与丝绸商会的那些人接触吗?目前我已经与洛阳城内几个绸缎庄的掌柜交好,而且前不久还有幸见了丝绸商会蔡会长一面,蔡会长对于我们阿玛尼服装店也有所耳闻,待得知我们想要在洛阳城内开分店的事情,也非常支持,并邀请我们前去参加三日之后的丝绸商会议议事,还说要亲自与姑爷你一谈。”
闻言,崔文卿倒是有些奇怪,问道:“怎么地?这个蔡会长这么好说话吗?居然还盛情相邀?”
“是啊!”常文点点头,随即有些犹豫的言道,“姑爷,其实我倒觉得,蔡会长之所以对咱们这么客气,那肯定是看上了阿玛尼服饰店的名气以及所经营的内衣裤衩,到时候说不定还会狮子大开口有所要求,故而我觉得姑爷你得有所准备才行。”
崔文卿颔首言道:“你说的不错,只可惜要在洛阳城开分店离不开丝绸商会的支持,但愿此人并非第二个鲍和贵,否则事情就麻烦了。”
常文笑道:“关于这一点,姑爷你倒可以放心,据传蔡会长这人在商界的口碑甚好,也从来没有强买强卖的事情,想必也非是如鲍和贵那样的恶霸。”
崔文卿微笑言道:“若是如此那自然最好,三日之后我就随你一道前去见见这个蔡会长。”
晚膳之后,常文告辞而去。
崔文卿独自一人漫步在后花园之中,心内思忖不止。
阿玛尼服饰店虽则乃是他一时兴起之作,然在这一年当中,他也对服饰店倾注了不少心血。
而且他还有一个尚未对任何人道及的想法。
那就是待到荷叶同意解除奴籍离开折家之后,阿玛尼服饰店便是他送给荷叶最好的礼物。
甚至小荷叶今后也可以接替何老汉,成为阿玛尼服饰店的女掌柜,如此一来,他也算报答了荷叶昔日的救命之恩了。
因此而已,他才尤为看重服饰店在洛阳开设分店之事,若能成功,可谓是取得了极其关键的一步,故而不容失败。
心念及此,崔文卿心意更坚,环顾左右才发现不知不觉已是走到了通往池中水榭的回廊之上。
可见月上柳梢头,洁白如玉的银辉照得整个后院一片朦朦胧胧,阵阵微风轻掠而过,参差庭院林木无数。
不远处,一个娇柔的身影正站在水榭之中,对月凝思发怔,却没有发现崔文卿的到来。
见状,崔文卿悠然一笑,举步轻捷的走了过去,踏入水榭便是微笑一问:“初夜寒凉,秀姐你不返回屋中相夫教子,到这里发什么愣呢?”
闻言,折秀这才从愣怔中回过神来,转身笑道:“怎么,崔主席今天这么快就把学生会的事务忙碌完了,居然还有闲暇漫步后园之内?”
崔文卿一愣,随即忍不住笑道:“看来我那美人儿师傅可没少在秀姐面前说我的坏话啊,呵呵,说起来我已经有两三天没有前去陈学士那里了。”
折秀嗔怪的瞪了崔文卿一眼,言道:“哼,你还记得此事,待过几天阿昭前来洛阳,看你如何交待!”
想及折昭,崔文卿不由尴尬的摸了摸鼻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