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妻为大都督-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观人入微,美目微微一瞥,已是看到了苏轼眼中的赞叹之色。
然而目光瞥向崔文卿的时候,却发现他依旧是一脸淡然,似乎对自己高超的茶艺置若罔闻一般。
见状,颜卿之暗暗心惊,思忖道:莫非以我的茶道,尚不能引起此人的惊叹?这个崔文卿当真有些深不可测!
心念及此,芳心更是对他生出了一丝不容小觑之感,完全没有想到这位崔才子居然连最简单的茶道都不会,完全是一头扮作老虎的猪。
待到茶水煮好,颜卿之亲自动手,为崔文卿和苏轼各盛茶汤。
苏轼略微品咂了一番,由衷赞叹道:“颜娘子所煮之茶,闻之气郁味醇,香如幽兰,观之汤色绿而清澈,叶底嫩匀明亮,品之鲜爽甘醇,浓厚鲜爽,细细回味却又回味甘甜,唇齿留香,实乃妙也。”
闻言,崔文卿暗暗好笑道:好个苏轼,果然拍得一手好马屁,人模人样的装了一手好逼,只怕颜卿之听了一定会非常的高兴吧!
果然,颜卿之露出了矜持的微笑,朝着苏轼颔首道:“多谢苏公子夸奖。”言罢之后,却又转头望向了崔文卿,眉宇神色间多了一副认真之色,沉声问道,“不知崔公子觉得卿之所煮的茶汁如何?”
崔文卿一怔,完全没有料到颜卿之居然向着自己发问,一时之间顿时有些吃惊。
然心念电闪间,却又绞尽脑汁,努力搜索着脑海中可以用来形容茶叶的词汇,想了半天却是一无所获,似乎所有形容词都已经被苏轼刚才说完了。
无奈之下,崔文卿只能腆着脸皮笑答道:“还不错,非常好喝!”
颜卿之听完这一句,微微颔首,继续微笑等待崔文卿接着说下去,却见他话音落点再也没有开口的意思后,这才反应了过来,惊讶道:“崔公子已经说完了?”
崔文卿点头道:“是啊,的确非常好喝。”
话音落点,颜卿之隐隐有些失望,苦笑言道:“看来卿之微末茶道,的确是难以入得崔公子法眼。”
崔文卿这才知道颜卿之是误会了,连忙摇手道:“怎么会,娘子所煮之茶,乃是在下所喝的最好喝的茶汁,岂能作假?”
颜卿之不折不挠的问道:“既然最是好喝,为何崔公子却又吝啬评价?”
闻言,崔文卿登时犯难了。
这便是他刚才不愿意前来面见颜卿之的原因,简单的喝个茶叶都要考校一番,与她交流多了,不被暴露才怪!
想到这里,崔文卿心知必须认真对待,略一思忖,双目登时一亮,微笑言道:“娘子茶艺世所罕见,在下实在想不到世间能有何等词汇,能够形容娘子你的茶艺,故此也只能赋诗一首,为之赞扬了。”
话音刚落,颜卿之和苏轼同时一惊,前者惊讶问道:“崔公子,你说你准备赋诗一首?”
“对!”崔文卿认真点头,却见两人都用惊讶的目光望着自己,不禁有些奇怪的问道,“怎么,莫非不合适?”
“非是不合适!”颜卿之急切的说了一句,紧接着望着崔文卿的美目散发出淡淡的异彩,言道,“即便是古之曹之建,也是七步才能为诗,没想到崔公子你居然须臾之间就能以茶作诗,光这份实力,实在令人惊叹!”说完,已是面露激动之色。
苏轼满是感叹的言道:“文卿兄果然高才,光这份须臾作诗的功夫,足令在下望尘莫及!”说罢,也满是敬佩。
第六四二章 寒茶
听到两人的齐声赞誉,崔文卿哭笑不得,原本他还想要低调一些,但是为求不引起对他文采的怀疑,也只能继续装逼了。
略一思忖,他站起身来边走边吟哦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仅此四句落点,崔文卿站定脚步对着颜卿之抬手一拱,笑语言道:“在下就以这一首《寒茶》,送给卿之姑娘,还望你能够喜欢。”
颜卿之和苏轼都是当代诗词达人,品鉴诗词的功夫自然不错。
听完这四句,环顾四周一看,果然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再看远方,的确为明月高悬照耀大地,池畔梅花株株盛开,竟是一首即兴而作的应景之诗。
崔文卿这首《寒茶》虽然并非是让人闻之便大觉惊艳的绝句,然却胜在即兴而为,讲究意境,光此须臾为诗的能力,便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对于崔文卿的文才,苏轼早就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击掌笑道:“好一首七绝,文卿兄之才实乃惊天地,泣鬼神!”
颜卿之美目中流淌着深深敬佩之光,她连忙站起身来,对着崔文卿肃然一礼,正容言道:“如此诗句形容奴之茶艺,是在是受之有愧,且幸何如之,今晚能够请来崔公子饮茶叙谈,实乃人生一大快事也!”说完之后,已是忍不住开心的笑了起来。
“哎!总是要逼着我装逼!”
崔文卿暗自叹息了一声,这才落回了案几上,摇手笑道:“雕虫小技而已,实在上不得台面,过奖了过奖了。”
如此谦虚,却同时被颜卿之和苏轼当做了低调的骄傲,觉崔文卿才是那种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却蕴藏着无双才华的名士。
颜卿之坐定,微笑发问:“崔公子实在谦虚,然卿之对于此诗有一份不解之处,还请崔公子告之。”
“颜娘子请说。”
“卿之很好奇,为何崔公子偏要将这首诗的名字取作《寒茶》呢?叫做其他名字岂不是更好?”
听罢颜卿之之言,苏轼也忍不住点头言是。
的确,从此诗整体情况看起来,题目取名的确有些差强人意,文不对题之下,似乎成为败笔了。
崔文卿微笑解释道:“取名叫做《寒茶》,通俗来说便是寒夜喝茶之意,历来寒夜冷风萧瑟,寒凉入骨,即便有美茶千壶,佳人作陪,相信也是难以尽兴,然若是与高人为友,煮茶谈诗词,论英雄,自然而然犹如高山流水遇知音,实在相见恨晚,故而以寒夜对比热茶,以寒夜承托高友,实乃绝配至极,故而在下以为以此命名,实乃在合适不过了。”
颜卿之恍然醒悟,笑道:“听崔公子这么一说,卿之倒也是茅塞顿开,细细想来倒也不错。”
“是啊!”苏轼笑着言道,“光此一诗,就强太多言语词汇的赞誉了。”
崔文卿深怕自己装逼过头了,连忙再次摇手视作谦虚,转移话题道:“对了颜娘子,不知你可有看过刚才苏兄所作之词?呵,苏兄也是当即作词,可厉害了,比我强上太多了。”
颜卿之自然听出了崔文卿在抬举苏轼,为怕自己只顾着探究崔文卿的文采,而忽略苏轼的感受,她笑着颔首言道:“苏公子所作的《蝶恋花》意境高远,填词优雅,既有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洒脱,又有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感叹,卿之闻之,实乃敬佩至极。”
听到颜卿之这样赞叹自己所作的词,苏轼连忙摇手道:“娘子过奖了,其实这一首词我可是作了许久,也斟酌修改过许多次,完全没有如崔兄所言,乃是即兴而坐,冒昧献给娘子,还请娘子你能够喜欢,对我来说已是足矣!”
闻言,崔文卿差点绝倒。
这个苏轼,平日里看起来满是激灵的,没想到此刻在颜卿之的面前,居然变得这样老实起来!
有没有必要必须说实话啊?!
听苏轼这么一说,颜卿之到有些敬佩他的坦诚,失笑道:“不管是即兴作词,还是字斟句酌,卿之都是感受到了苏公子你的无双才华,卿之也很喜欢这一首《蝶恋花》,多谢苏兄美意了。”
苏轼红着脸拱手道:“岂敢岂敢!多谢娘子。”
见到他这样的作态,崔文卿终于明白了苏轼一直单身的理由。
这个家伙,平日里在其他女子面前倒是豪放开朗,当面对他所在意亦或是有所心仪的女子,却彻彻底底的变作了一只呆头鹅,失去了平日里的灵动。
就这样子,是很难泡到小姐姐的!
心念到此,崔文卿摇头失笑了。
颜卿之心内关心的注意力显然不在苏轼所作的《蝶恋花》之上,在意的自是那首让她也忍不住为之沉醉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虽然早已经知道了情况,但她还是由浅入深的抛出了话题,开口笑问道:“对了崔公子,不知你所作的那首《鹊桥仙·纤云弄巧》乃是何时何地所作呢?”
崔文卿不想过多的谈论,以免暴露太多,直接又将话题抛给了苏轼:“哦,你说《鹊桥仙·纤云弄巧》啊?苏兄是当日的评判,他最清楚了,苏兄,你对颜娘子说说吧。”
苏轼以为崔文卿是想给自己表现的机会,连忙微笑言道:“文卿兄所作《鹊桥仙·纤云弄巧》,乃是在谢相公纳妾所举行的诗词雅集上,在场的评判不仅有在下以及司马状元,更有吏部尚书欧阳修大人,以及集英殿陈宁陌大学士,当时此词一出,可谓是满堂喧哗,人人震撼,就连向来老练持重的欧阳大人,也忍不住亲自前来诗词雅集举行之地,面见文卿兄。”
颜卿之有些幽怨的瞥了崔文卿一眼,面上却不减笑意:“哦,原来如此,那不知崔公子实在何处心境下作出的这首诗词呢?所写又是什么呢?”
崔文卿继续大手一挥,笑道:“这件事苏兄也非常清楚,还是请苏兄来说。”
苏轼记忆力颇好,又是将崔文卿当日的原话原原本本说了一遍,让颜卿之听了。
第六四三章 忙碌不已
“这位崔公子,真是惜字如金啊!”颜卿之暗忖一句,贝齿轻咬朱唇,露出了一个苦笑之色。
略微思忖,她轻轻叹息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光此这一句,不知道令世间多少痴男怨女心生憧憬之感,卿之不知道崔公子你是在何等心境下写出这样的词句来,然却可以确定,公子你也是一个多情种子,有情之人。”
这一下,再让苏轼回答却是有些不妥了,崔文卿笑道:“娘子过奖了,这首《鹊桥仙·纤云弄巧》也是在下偶感所作,完全没有料到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其实平日里我的诗才很是一般,当不得娘子缪赞!”
自古文人多自谦,对于崔文卿的谦虚,颜卿之也没有觉得丝毫的奇怪,笑道:“目前奴正在试唱这首歌曲,倘若公子有心,不如多来群芳阁听一听,并对奴之歌声提出意见,卿之必定扫塌相待。”
崔文卿颔首笑道:“好,不过我家娘子可不太喜欢在下前来青楼之地,颜娘子只怕是要失望了。”
“啊?崔公子已经成亲了?”颜卿之露出了一个惊讶之色,想了想随即释然笑道,“也对,以崔公子这般人才,岂会没有女子喜欢?只怕很早的时候,就被其他女子捷足先登了。”
说罢此句,她这才意识到自己随口而出的捷足先登之词有些不妥,不由霎那间落了一个大红脸,好在夜晚光线昏暗,倒也看不清楚。
反倒是崔文卿,听到这句话却不禁想起了折昭将他从洛阳绑去府州的事,唇角不知不觉挂上了几分缅怀的笑容。
辞别颜卿之离开群芳阁,苏轼一脸微笑的言道:“文卿兄,由此可见,颜卿之对你可是尤为重视啊!”
崔文卿知道苏轼生出了羡慕之意,不由失笑道:“颜娘子非是重视我,而是重视我所写的那首《鹊桥仙·纤云弄巧》,赶明儿若是苏兄你也写出一手绝品诗词,相信她对你也是一样。”
苏轼想想也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