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妻为大都督-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里,陆若萱暗叹一声真是愚昧,原本对崔文卿的些许敬意也烟消云散,他总归是太过年轻了啊!
  于是乎,陆若萱示意手下安抚四周,待到百姓们的声音渐渐平息下来之后,她这才对着城楼上的崔文卿高声言道:“崔大人,照你这么说,那你是准备无视我们的交农之请了?”
  “对!”崔文卿点点头,硬梆梆的再次肯定道,“陆族长,不管如何,返回江南路都是不可能。”
  闻言,陆若萱冷笑道:“既然崔大人你无视这万余百姓的交农之请,那好,我们只有将请求禀告朝廷,相信朝廷一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折昭一听此话,顿时暗怒,也有着深深的担忧。
  虽则朝廷也不希望异地安置之民返回江南路,然发生了交农这么大的事情,安知朝廷会不会惩罚崔文卿以此平息民愤,毕竟这样丢车保帅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官家以及朝廷诸位相公不得不进行权衡。
  谁料,城楼上的崔文卿听了陆若萱一番话,却是忍不住笑了,笑罢之后口气转冷,盯着陆若萱寒声道:“陆族长裹挟民意威胁朝廷之手实乃高超,然你觉得我崔文卿是可以任由你威胁的?”
  陆若萱冷静回答道:“崔大人,小女子并非是威胁你,只是想为百姓们求一条生路罢了。”
  “哈哈,说得好,那我就给百姓们一条生路,并断了你的痴心妄想!”崔文卿掷地有声的说得一句,继而目光环顾四周,抬手亢声言道,“在场的父老乡亲,本官乃朝廷检校隩州安抚使崔文卿,还请诸位能够听本官一言。”
  话音刚落,百姓们不满的嘈杂声却是更大了:
  “这昏庸官员还想说什么?不外乎也是欺骗咱们罢了。”
  “对,又不允许咱们返回江南路,此际说再多话也是无用。”
  “大伙儿,不管他怎么说,我们都不要相信了,咱们一道告上朝廷,惩治这个狗官!”
  “对对对,惩治这个狗官!”
  ……
  听到这样一片滔天骂声,折昭好看的娥眉皱的更紧了。
  恨不得立即就调派振武军精锐大军前来保德县,镇压这片得陇望蜀,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无知刁民。
  然而她知道自己倘若真的这么做了,朝廷在异地安置之民心中的威信将会尽失,异地安置之策也会彻底崩塌,此事虽则乃百姓无礼在先,但也必须妥善解决才行。
  城楼上面,崔文卿冷着脸任由百姓们骂了半响,待骂声渐消,又提起嗓音高声道:“本官知道大家因何要来交农,不外乎也是因为诸位父老乡亲都是这些大家族的佃农,倘若大家族就此离去,你们就不能享受赋税减免,从而每年都会缴纳更多的粮税,故此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们也只有听从大家族的摆布,选择前来保德县交农,想要本官同意让你们与大家族一并离开。”
  崔文卿此番话可谓是击中了百姓们交农的实质,也是这次交农事件的问题所在。
  的确,百姓们之所以愿意听从大家族的安排前来交农,为的便是每年能够少缴纳一些赋税罢了。
  而如陆氏这样的大家族,正是抓住了此点,才能裹挟民怨民意,有勇气对抗朝廷的政策。
  此乃一个死结,也是一个难点问题。
  百姓们为了利益虽则不对,但也算是情有可原。
  而真正受益的,却是这些大家族,他们才是让异地安置之策生乱的根本所在。


第七一四章 惊世憾俗之法

  城楼之上,崔文卿卓然而立,恰如一道不可逾越的长城一般,面对着前面黑压压的百姓。
  “我知道,诸位父老乡亲都是受到了大家族的裹挟才来交农,错不在你们,也很明白你们是绝对不可能放弃佃农之身,舍弃低廉的粮税选择留在隩州……”
  听到崔文卿这一席话,百姓们心头的愤怒渐消,全都目不转睛的望着他,静待下文。
  说到这里,崔文卿的嗓音渐渐转为了高亢:“所以,我想到的一个办法,准确说来,非是办法,而是我崔文卿用自己的官场前程,用自己的项上人头,为大家作一个承诺,那就是这次前来北地四州安置的江南路异地安置之民,全都免除赋税五十年!这五十年内朝廷永不征税!”
  话音落点,全场响起一片倒抽凉气之声,百姓们面面相觑,却又难以相信,然崔文卿的嗓音却是清晰的响彻在他们的耳边,一时之间,他们都以为是自己不小心听错了,毕竟千百年来,何有王朝会免除粮税一说。
  崔文卿也只有自己这个办法太过惊世骇俗,所以他再次肯定重复:“诸位父老乡亲,你们没有听错,本官说的是免除异地安置之民赋税五十年!”
  “哗啦”一声巨大的骚动之声,恰如钱塘海潮陡然来临,带着千倾巨浪般卷过了黑压压的人群,整个天地瞬间就被惊呼惊叹的嗓音所填满了。
  “免除赋税?且还是免除赋税五十年?!”
  何其震撼!何其匪夷所思!也何其惊世骇俗!
  从华夏大地有史记载一来,赋税一直都是朝廷聚财的主要手段。
  千万百姓恰如蝼蚁一般,在各自的土地上努力耕种,每年收获粮食之后,按照朝廷规定的赋税,缴纳一部分粮食给官府。
  恰如聚沙成塔,堆土成山,从各地收拢而上的粮食,便成为了朝廷钱财的基本保障。
  故而九品中正制之前的秦汉以及春秋战国,衡量官员等级便是以俸禄多少石为标准,所谓的“石”便是粮食的计量单位。
  到得如今大齐,虽则商业税逐渐兴起,在赋税收入中占据着一定比例,然农业税依旧占据朝廷每年中收入的七成还多,可以说,农业税也是大齐赋税的根本。
  历朝历代虽在天灾人祸有过减免过灾民赋税之事,然也多为一年两年,最多也没有超过三年。
  没想到崔文卿一开口,就减免异地安置之民赋税五十年。
  五十年几乎等同于一个甲子,足可令一个呱呱落地的婴童变作老态龙钟的老人,免除五十年的赋税,将为异地安置之民带来难以想象的福利。
  而且听崔文卿的意思,不仅仅是耕种农人的农业税,就连异地安置之后从事工匠商贾等业的百姓,也会得到五十年的赋税减免。
  此话带来的震撼还在久久持续着。
  人群当中的折昭已经完全被崔文卿突如其来的这番言语弄得呆住了。
  按照折家与齐太祖曾经的约定,折家归顺大齐之后,府州、麟州、隩州、丰州名义上归为朝廷管辖,然在赋税方面,则是全部由折家开支。
  这笔赋税最为主要的,便是用于振武军的开支,其中粮税更是确保振武军军粮所在。
  如今崔文卿狮子大开口,直接免除北地四州七十余万百姓五十年的赋税,也就是说五十年内,这七十万人不会上缴一文赋税给折家。
  折昭虽然不善于算筹计算,然也可以肯定的是,这笔被崔文卿所免除的赋税乃是一个天文数字,而折家的赋税也会受到较大的损失。
  “这个魂淡,如此重大的事情,居然都不与我商量一番再作决定!”霎那间,折昭放心暗怒,大觉崔文卿太过鲁莽草率。
  而且崔文卿这个承诺未经振武军大都督府的同意,也未经朝廷的同意,这样先斩后奏之事,相信在朝堂之上一定会极起更大的滔天波澜。
  人群最面前,陆若萱已经彻底呆住了。
  她傻乎乎的望着城楼上意气风发的崔文卿,只觉自己生平的认知霎那间为之崩塌倾覆,竟不敢相信居然会有这样完全算得上是荒谬不堪的承诺。
  倘若当真免除赋税,那依附着各大家族的这些佃农,不用问也会全都变心,毕竟朝廷已经免除所有赋税了,只要是正常人,都不会愿意再向大家族缴纳钱粮。
  而少了这样的利益关系,这些佃农自然不会再按照大家族的意志行事,返回江南路之事更是无从谈起,也变得遥不可及了!
  然最令陆若萱害怕的是,免除赋税之后,原本是属于陆氏的两千佃农也会离心离德,彻彻底底离开陆氏,少了每年佃农缴纳钱粮的这部分收入,陆氏岂不更加岌岌可危了!
  想到这里,陆若萱只觉自己周身上下渐渐变得冰凉一片,一股无以言说的恐慌之感深深的笼罩了她。
  崔文卿默默然的注视着城楼下的混乱之象,嘴角却是溢出了一丝苦笑之色。
  若不是情非得已,他岂会选择这样完全称得上是极端的免税之法,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也只有这个办法能够迅速平息隩州乱像,从而彻底阻断百姓们返回江南路之心。
  免税五十年也将为每家每户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只要不是面临重大的天灾人祸,足可以令百姓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在面对这样巨大的利益,相信百姓们一定会愿意留在隩州落地生根的。
  心念及此,崔文卿大觉振奋,暂时没有去理会此事传到朝廷会极其多大的波澜,继续高声补充道:“只要诸位父老乡亲愿意留在隩州,那么五十年免税立即生效,从今年开始,大家就可以不用缴纳赋税了,另外五十年之后开始重新征收福税收时,大家也可以选择离开隩州返回江南,朝廷绝对不会再行阻拦!”
  话音落点,百姓们激动不已的情绪顿时被点燃了,平原上变成了一片欢闹沸腾的海洋,“朝廷万岁”“官家万岁”“崔大人千岁”的呼唤泯灭了所有的一切。


第七一五章 顺利解决

  保德县外,声浪如潮,人声鼎沸。
  崔文卿默默然的注视着下面的一切,及至声浪稍消之后,这才压了压手示意百姓安静下来,高声言道:“诸位父老乡亲,现在本官已经阐明了朝廷政策,免税五十年的机会可谓是非常难得,是走是留悉心尊便,愿意留在隩州的百姓,就请你们放弃交农,收回自己的农具,朝廷以及隩州官府一定不会亏待你们。”
  喊声落点,百姓们又是响起了一片议论之声。
  不消片刻,终于有百姓走出了人群,来到那座农具小山旁拿起了一副农具,虽然他无法找到原本自己所交农的农具,但只要看起来差不多就行。
  有了第一人,很快第二人、第三人也是走出,渐渐,越来越多的百姓鱼贯而出,恰如黑压压的潮水陡然分出了道道细线,而那座农具小山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减少。
  除了部分大家族最是紧密的族人,至少有九成九的百姓都已经拿回了自己的农具,也没让崔文卿吩咐,全都兴高采烈离去。
  见状,崔文卿暗暗松了一口气,再看城楼之下,就只剩下了百余不愿意留在隩州之人,而这些人都是大家族族人,最中间的赫然便是陆氏族人以及陆氏族长陆若瑄。
  此时此刻,陆若瑄已是面如死灰,娇躯颤抖得犹如秋风中的落叶,若非她生性坚强,说不定就要软瘫在地。
  崔文卿心知不可能劝得陆氏这些人回头,冷哼一声也没有再说上一句话,与苏轼一道下得城楼而去。
  城外,折昭一双好看的娥眉紧紧蹙起,及至多久方才一声喟叹,打马一鞭带着护卫骑队也是入城而来。
  回到县衙,崔文卿和苏轼在堂内坐定饮罢一口热气腾腾的酽茶,对视一眼,却是相顾苦笑了。
  稍作沉吟,苏轼轻叹言道:“文卿兄,咱们免税可没有得到朝廷的同意认可,如此一来,只怕会有些麻烦。”
  崔文卿点头道:“是啊,若不能想出后续解决之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