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妻为大都督-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小妹叹息,苏轼睁开了眼睛,轻笑言道:“怎么,小妹你也有闷闷不乐的时候啊。”
  苏凝白了苏轼一眼,纤手放下了车帘,略一犹豫,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阿兄,你觉得将变法大业寄予崔文卿一人之身,靠谱么?”
  苏轼一愣,随即认真道:“文卿兄才华出众,常有令人拍案叫绝的奇思妙想,实乃国之栋梁之才,故而,当今官家以及安石相公对他都是寄予众望,自然靠谱。”
  “那……阿兄你此生是否也愿与崔文卿一道,去完成变法伟业呢?”苏凝又是一问。
  苏轼正容言道:“那是自然,毕竟能够有志同道合的高朋为了共同之理想而奋斗,人生幸何如之,苏轼即便百死也了无遗憾!”
  闻言,苏凝细细琢磨着苏轼之言,美目中有着几分琢磨不透的光泽流转,随即有些了然,言道:“其实阿兄,我觉的崔文卿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总能够将许多有才华的人吸引到他的身边,就好似磁铁那般,如你,如王安石,甚至如欧阳修,都对他是刮目相看,而且连司马薇也与他有着深深的牵绊瓜葛,还有那司马薇究竟是何等心思,会不顾崔文卿有妇之夫的赘婿身份,为他挡下那一剑呢?”
  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这句话才是苏凝想要询问之问题。
  之所以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完全是苏凝担心苏轼会察觉到她的异样。
  如此大费周章的问来,一切也就理所当然了。
  苏轼很认真的想了想,迟疑了片刻,开口揣测道:“以文卿兄这样优秀的男儿,将来不可能只有一个妻子吧。”
  的确,现在大齐之世,男少女多,男人三妻四妾非常正常,特别是那些显赫男子,更是妻妾成群,坐拥无数美色。
  而崔文卿肯定也有着广大的前途,成就肯定不会局限于这个安抚使,地位也会愈加显赫,似乎三妻四妾对他来讲也很正常。
  然想到这里,苏凝想到了一个很是关键的问题,轻叹言道:“若是其他男儿,只怕如此,然崔文卿的妻子,可是振武军大都督折昭啊。”
  苏轼一拍脑门,哈哈大笑道:“啊呀,我怎么把这一茬都忘了,有那河东狮坐镇家中,文卿兄岂敢纳妾?只怕要学盛唐之房玄龄,闻河东狮吼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忤逆了。”
  苏凝轻轻颔首,又是暗自一叹了。
  话分两头,这一边崔文卿回到了振武军大都督府内,独自一人前往了花园转悠,边思忖要事边消散着酒气。
  他让姚徒南担任河东银行副行长一职,虽是临时起意,然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才下的决定。
  原因无他,最为关键的是崔文卿自己现在鲜少过问插手银行具体事务,对于银行指挥得多,管理得较少,银行内部管理几乎都已经交到了吕惠卿的手上。
  吕惠卿此人能力不消多说,能够成为宋朝宰相之人,为政之能自然不会差。
  然一直让崔文卿心存疑窦的是,吕惠卿的人品却是不咋的,也是属于那种擅权弄权之人。
  让这样一个人物长期留在银行工作,负责主持全面工作,难保他不会滋生野心,产生腐败。
  银行是崔文卿在当世事业的重中之重,不容有太多闪失,故此他觉得有必要遏制这种状态。
  但只可惜他不能长期留在银行,也无法过多的参与对吕惠卿权力的约束,否者因猜忌让吕惠卿离心离德,那就得不偿失了。
  作为银行行长,主要负责人,崔文卿无法保证其余人员会不会滋生权力野心,他唯一能够保证的,是善于平衡权力,让下属们相互制约,相互掣肘,相互攻讦。
  当然,这肯定会损害团结,然比起不受约束的权力,牺牲些许团结也就无关紧要了。
  基于以上考虑,崔文卿才拔擢了一位副行长,对吕惠卿进行制约。


第七六四章 好消息

  姚徒南非常幸运,在关键时刻进入了崔文卿考虑的人选范围,且姚徒南的才能理应不差,其人更重情重义,用起来比薄情寡义的吕惠卿好了许多,也让人更为放心。
  所以,崔文卿才决定让姚徒南当这个副行长。
  至于姚徒南是否能够成为吕惠卿的对手,对他产生制约,崔文卿相信只要有自己和振武军大都督府的支持,对姚徒南多加相助,吕惠卿也极难兴风作浪的。
  一番悠悠思忖,定下了银行一正两副的管理格局,这也是崔文卿目前能够保证的最好权力运行方式了。
  想通了这些关键,崔文卿淡淡一笑,正欲转身回屋,突见身后不知多时站着一个人影,一不留神的他,差点与之撞了一个满怀。
  “我擦!宁姑娘,你属鬼的啊,走路悄声无息,我差点被你吓死!”崔文卿连拍自己的胸口,一副被吓到了的表情。
  宁贞微露歉意之色,罕见没有了以前那股凶悍之劲,语气也有些轻柔:“对不起,我见你一个人在发呆,为怕影响你,才没有作声。”
  “什么叫做发呆。”崔文卿缓过神来,佯怒道,“哥只是在水榭边安安静静的当一个美男子而已,顺便思考人生。”
  听到如此新颖的词汇,宁贞着实愣怔了一下,失笑道:“还安安静静当个美男子,还思考人生?崔文卿,有你这么说话的么?”
  崔文卿笑嘻嘻的开口道:“就是,每天多笑笑多好,别整日绷着个脸好似灭绝师太那般。”
  宁贞显然不太习惯在别人面前露出微笑,连忙收敛了笑容,疑惑发问:“崔公子,不知道灭绝师太是谁?一个尼姑么?”
  崔文卿挠了挠头皮解释道:“如你一样,是一个很厉害的武功高手。”
  “哦,和我一样?”宁贞美目一亮,顿时来了兴趣,问道,“她生得漂亮么?还有为人如何?”
  崔文卿打了一个响指笑嘻嘻的言道:“容貌姑且不论,至于为人,呵呵,你可以把她想象成一个长期欲求不满,然却一直得不到满足,故见不得别人夫妻恩爱有些心理变态的老女人,宁姑娘,我发觉你现在已经有朝灭绝师太那样发展的潜质了,可得当心一点,万不要……我擦!你又动手打人。”
  宁贞毫无愧疚的收回了拳头,冷冷言道:“崔文卿,以前也曾有骂过我的人,然他们的下场都是非常之惨,你若不信,尽可试试。”
  崔文卿也只是想要调侃她一番而已,见宁贞已经有些生气了,不禁叹息的言道:“怎么地,又开始绷着脸了,和你在一起啊,哥真的会肾上腺素分泌失调。”※
  闻言,宁贞俏脸神色大变,冷哼一声转身就走。
  崔文卿想要开口却见她已经走远,也就摇摇头失笑了。
  然他知道宁贞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在他的眼前,难道她刚才是有什么事情商量?
  正待崔文卿想不通的时候,宁贞也非常想不通。
  准确说来,她实在不理解崔文卿所言的肾上腺素分泌失调是什么意思?
  肾她知道,失调也勉强能够明白,然上腺素分泌是何物却完全不懂。
  她更不知道为何崔文卿和她在一起,会肾上腺素分泌失调?难道这是非常不好的话,也是不喜欢和她在一起的意思?
  想到这个可能,宁贞大感沮丧,芳心更是涌上了阵阵失落感觉。
  其实刚才她来找崔文卿,是想要向他道歉的。
  因为直到今日听完姚徒南和君若柳整个事情的经过,她才知道当初她是冤枉崔文卿了。
  所以她才下定决心要向崔文卿道歉一番。
  谁知还没好好说上几句,崔文卿以灭绝师太来调侃她,向来心高气傲的宁贞安能不怒?
  于是乎,两人也就不欢而散了。
  思绪到此,宁贞眉头深蹙,像是隐藏了无数的忧愁,半响方才喃喃轻语道:“难道你就这么不喜欢与我在一起么……或许在你心中,我真的如那灭绝师太一般吧……”
  ※※※
  七月酷暑,吕惠卿一行抵达了府谷县。
  与之同来之人居然还有一位了不得的贵人,河东路经略相公童州也亲自莅临府谷了。
  见到童州,崔文卿大感意外,失笑道:“噢呀,什么风居然吧童相公吹到我们府谷这样的小地方来了,哈哈,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童州已经习惯了崔文卿像来没正经的招呼方式,轻轻捋须也不介怀,笑道:“几天之后乃是河东银行正式发行银票的日子,本官焉有不到之理,对了,我那逆子现在何处?为何竟不见他来迎?”
  聊起童擎,崔文卿颇觉无奈,苦笑道:“童大公子此番乃是有目的而来,见到我家娘子,立即屁颠屁颠的跟去了,我也有好几个月未见他的踪影,童相公若要寻他,只怕要找我家娘子才行。”
  “呵!这个逆子!”童州摇头失笑,也忍不住调笑了崔文卿几句,“崔郎居然一点也不着急,难道你就不担心我那逆子能够获得折大都督的芳心么?”
  崔文卿笑叹道:“童相公啊,我家娘子如此的美丽优秀,又贵为振武军大都督,喜欢她的人可以从洛阳排到长安去,我若纠结于她每一个追求者,岂不是烦不胜烦?总而言之,我相信我家娘子的人品,更相信自己的才貌实力,在绝对的颜值面前,一切情敌都是纸老虎而已!”
  一番话听得童州目瞪口呆,望着他勉强称得上俊朗的脸膛,哈哈大笑道:“崔郎啊,就你这相貌,还自称绝对的颜值,真是大言不惭呐!哈哈哈哈……”
  简单几句交谈,现场气氛大好。
  吕惠卿因地适宜的笑着插言道:“崔行长,其实属下这此前来,还为你带来一个好消息。”
  “哦?什么好消息?”崔文卿连忙询问。
  吕惠卿故作神秘的轻笑了几下,方才言道:“不瞒崔行长,前段时间你请朝廷迁移的黎族人,已经全部请到了,目前也跟随我们同路来到了府谷。”


第七六五章 黎族来人

  听闻此事,崔文卿顿时露出了惊喜之色,拊掌大笑道:“哈哈,老师为政果然雷厉风行,有这些黎族人襄助,北地四州棉花种植大业便可开始了!”
  童州微笑解释道:“其实说起来,这次朝廷迁移黎族人之举乃有侥幸成分在里面,何也?盖因黎族人全都居住在崖州之地,风俗文化与中原迥然而异,且其族定居崖州,轻易不会外出,故而迁移他们前来北地四州,无异于痴人说梦话,然幸运的是,恰逢黎族族长骤然病逝,几个儿子争权夺利闹得不可开支,致使黎族内部产生动乱,那病故的老族长三子德伦巴郎在争位中失利,心灰意冷之下就带着效忠于他的族人遵从朝廷迁徙,前来了北地四州。”
  闻言,崔文卿露出了一个原来如此的表情,关切询问:“那不知这次前来的黎族人,共有多少呢?”
  童州和吕惠卿对视了一眼,都是笑了。
  还是童州开口言道:“非常之多,总共有三千来户,足足两万人。”
  “两万人?!”惊讶之下,崔文卿的嗓音几乎都高拔得失声了。
  其实也难怪乎崔文卿会这样惊讶。
  在他的记忆当中,黎族身为少数民族,一是人口较少,二是习惯于崖州水土,故而极难有人会愿意前来北地四州。
  当初他虽言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然也是抱着能够迁移千人左右就以足够。
  没想到的是,这次王安石居然给了他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足足迁移了两万黎族人前来,实乃令崔文卿又惊又喜。
  “那不知现在这些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