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妻为大都督-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一库诗社现在只是作出的一首不错的词来,安知这首词会不会是他们灵光一现的之作,故而已方还是胜券在握的。
  心念及此,杜传成稍安,冷笑言道:“也不知道此诗是从何处得来的,亦或根本就为收买他人之作,否者你们这名不经传的一库诗社,会有本事作出这样水平的诗歌来?”
  面对着众人怀疑的目光,苏轼也不争执,因为他懂得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轻笑言道:“在下不才,所作之词也不过是三流小词而已,能上何台面?接下来比赛之诗,就请崔兄来吧。”说完,侧身一让,将比赛台让给了崔文卿。
  崔文卿也不含糊,上前一步对着吏员抱手一拱,亢声言道:“在下崔轼,代表一库诗社作诗《送红杏诗社》,请大家听了。”
  光听诗名,众人立即意识到了这个崔轼要当众挑战红杏诗社,给杜传成难堪了。
  不用问,两个诗社之间的对战即将上演,然究竟是因何等缘由,能让崔轼有这么大的勇气呢?居然采用这么不自量力之法。
  崔文卿清了清嗓门,举步吟哦:“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仅此一句,登时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盖因从起句来看,就已经可以听出崔文卿这首诗的不凡。
  紧接着,崔文卿略一停顿,亢声又言:“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听到此处,苏轼双目一亮,忍不住击掌赞叹道:“好志气!”
  崔文卿轻轻一笑,继续又举步吟哦:“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丈夫未可轻年少。”
  待到说完,崔文卿轻轻抖了抖衣袖,又是对着吏员拱手致意:“请阁下评点。”
  面对着这一首诗歌,吏员直接呆愣在了当场。
  不仅仅是他,所有人也几乎都已经呆如木鸡了,全都目瞪口呆的望着站在厅中的崔文卿,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
  呵!好一个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此句诗人以大鹏鸟自居,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光此远大高洁的志向,便足可令人心生敬佩之感。
  而接下来的“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表明这只大鹏即使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搧,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勾划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却表明诗人不甘平庸,努力奋发之心。
  最后两句“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丈夫未可轻年少。”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红杏诗社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男子汉大丈夫千万不可轻视后进之辈!后两句对红杏诗社既是揄揶,又是讽刺,也是对杜传成轻慢态度的回敬,态度相当桀骜,显示出少年锐气。
  陡然之间,杜传成一张俊脸气得涨红,然却无法反驳崔文卿之言。
  况且他也没有本事,能够作出如这首《送红杏诗社》的诗篇来回敬崔文卿,一时之间又觉屈辱又觉尴尬又觉愤激,整个人气得瑟瑟发抖,却是不能言语。
  “好!好!公子高才,此诗真乃不错!”主持吏员回过神来,满是感叹的言道,“没想到我们丁组居然是藏龙卧虎,隐藏着如崔公子这样的人物,这首诗意境高远,诗意非凡,光凭在下实在无法评点,唯有将此诗送与刺史大人评定。”
  此话落点,顿时激起了一片惊叹。
  没想到这位主持吏员居然自认为能力不足,无法评点崔轼诗句,实乃太令人惊讶和震撼。
  一时之间,众才子望向崔文卿的目光中均是充满了深深的敬佩,也有着丝丝不解疑惑,均不知道河东路在何时竟有了这样一个诗词大才,居然还不被大家所知晓。
  崔文卿丝毫没有露出骄傲之色,对着吏员微笑言道:“但凭阁下之意便可,然不知道这一轮究竟是谁获胜,还请阁下言明。”
  主持吏员已经推翻了刚才的决定,想也不想就开口言道:“根据本官判定,红杏诗社、城北诗社、奚草诗社以及一库诗社所比拼诗词,当以一库诗社所作诗词列为最佳,故而此轮以一库诗社获胜。”
  尽管已经隐隐猜到了这样一个结局,然当结果从吏员口中宣布而出的时候,还是带给在场诸人深深的震撼。
  这个一库诗社真的胜了?
  击败了府州排名三甲的红杏诗社?
  且还是胜得这么干脆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没有激起丝毫的纷争。
  而在一库诗社诗词面前,红杏诗社居然丝毫没有反抗之力。
  看来过得今晚,这一库诗社只怕要名扬整个府州啊!
  一时之间,众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望着崔文卿好苏轼,均是露出了莫名之色。


第七九零章 惊鸿绝诗(补欠更1/7)

  话分两头,另一边,陈宁陌与诸位进士乘坐的马车,终于在黄昏时刻驶入了赛诗会营地帐篷内。
  望着片片营帐相连,无数白袍才子人影攒动,陈宁陌露出了极其欣慰的笑容,微笑言道:“没想到府州一带居然有这么多的才子,不错啊,这么大的阵仗,实乃可比我们国子监的诗词雅集了。”
  听到此话,府州刺史姜太东脸上喜色更浓,连忙拱手笑言:“启禀学士,下官至到任府州刺史后,一直致力于推广儒学传遍,弘扬诗词文化,致力打造府州作为河东路的诗词州郡,故而文学风华甚为昌隆,根据今日统计,今日共有五百余诗社参赛,才子一千多人,如此人数,还是我们控制了规模的原因,否则参加之人更多。”
  “五百多个诗社?”听闻这个数字,新科状元蔡确被深深震撼了,他连忙询问高能道,“高能,你可还记得去岁国子监中秋雅集,有多少诗社参赛?”
  高能挠了挠头皮,言道:“似乎是二十四个吧,记得不太清楚了,不过我还清楚的记得可是我们一库诗社获得了头名,对吧李兄?当时你可是见证人呐。”
  听闻此话,新科榜眼李霄白脸上的肌肉不禁扯了扯,露出了一副蛋疼的表情。
  作为国子监负有圣明的李杜诗社社长,李霄白对于一库诗社再是清楚不过了。
  这个名字古怪、社员稀少、且还为刚刚成立的诗社,居然在去岁国子监中秋雅集中过五关斩六将,击败了李杜诗社及众多诗社,取得了头名。
  而崔文卿在诗词雅集上所作的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更是成为了绝世名篇,被当今文坛盟主欧阳修所称赞为惊世之作。
  可笑当时自己还以为崔文卿是剽窃而来,当场与之大起争执,并当众说出了《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几点漏洞。
  谁料崔文卿这首词并非抄袭剽窃,乃是他写给振武军大都督折昭的,而折昭正是崔文卿的娘子。
  闹得这么一个大乌龙,李霄白大感憋屈丢脸,当场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好在今年科举榜上提名,成为了一甲第二的榜眼,虽位居于蔡确之下,然好歹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着如此成绩,李霄白才觉得自己终于又可以昂首挺胸了。
  今番前来府州,李霄白虽然依旧记恨当日诗词雅集之事,却已经不敢开罪崔文卿,不料高能这厮哪壶不开提哪壶,当着众人的面又提及了去岁中秋雅集之事,且还说他为见证人,实在令李霄白郁闷憋屈不已。
  然高能目前已今非昔比,且还是崔文卿的好友,故而李霄白也不好反驳他之言,只能顺着他的话头冷冷言道:“高兄,区区府州诗社,岂能与我们国子监的诗社相提并论,要知道国子监的学子个个都是精挑细选而来,文学风华更是为举国之冠,岂是任何人能够比拟的?
  闻言,陈宁陌轻轻一笑,却是没有说话。
  姜太东明白李霄白此言属实,然这大实话还是令他心里面很不舒服,捋须淡淡开口:“榜眼郎此话未免太过小看天下英雄,怎知我们府州就没有才华横溢的名士?”
  李霄白轻笑道:“有是有,然比起国子监来,呵呵,不比也罢,相信大人明白的。”
  此话落点,姜太东哑口无言。
  的确,就凭府州一地,如何能够与名士荟萃的国子监比?
  说不定在这些国子监学子们眼中,府州诗词雅集也不过为一场诗词蝼蚁之间的比试吧。
  想到这里,姜太东大觉难堪。
  便在此时,一位吏员匆匆而来,行至姜太东身边禀告道:“启禀大人,赛诗会有惊鸿绝诗问世,负责主持吏员深知自己不便评点,且事关重大,所以赶紧抄录了一份,送给大人过目。”
  闻言,现场的说笑声顿时嘎然而止。
  三十八位进士们面面相觑,脸上均处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笑容。
  有惊鸿绝诗问世?在这个府州诗词雅集上?没听错吧?这些边疆官员是否根本就不懂得中原文学风华,遇到一首不错的诗词就论定为惊鸿绝诗,实乃太过可笑了。
  倒是陈宁陌不置可否,望着姜太东以及那位禀告吏员,美目中露出了饶有兴趣之色。
  霎那间,姜太东的老脸“腾”的一下就红了,恨不得飞起一脚将这个不懂事的吏员直接踹飞了事。
  姜太东在府州担任刺史已久,对于州内知名诗社还是有所耳闻,更对府州才子有所了解。
  再他看来,无论是这些诗社,还是这些才子,都没有能力能够作出太过了不起的绝世诗词。
  然而没想到,这个不懂事的吏员居然禀告说有惊鸿绝诗问世,且还当着当朝集英殿大学士陈宁陌以及新科三十八名进士郎面前,倘若言过其实,他的这一张老脸要往那里搁才是!
  吏员自然感觉到了姜太东的脸色有些不对劲,也不知道自己何处做错,连忙结结巴巴的问道:“刺史大人,你……这是……”
  姜太东心生一计,连忙冷哼挥手道:“没看见本官正在接待贵客么?岂有闲心来评点什么诗词?这些小事你们自行处理了便可。”
  吏员点点头,正欲离开,不意李霄白却是笑着言道:“刺史大人,既然是惊鸿绝诗问世,就不如让人念出来供大家评点一番如何?也让我们这些进士能够学习一下。”
  听到此话,姜太东进退两难,一时之间倒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陈宁陌淡然一笑,言道:“姜刺史,吾等现在闲来无事,就不如将这首成为惊鸿绝艳的诗篇念来听听,不管其诗词水平究竟如何,也权做消遣。”
  眼见陈宁陌都这么说了,姜太东自然不好拒绝,只得闷闷的点头,绷着脸对着吏员言道:“念,大声念出来听听!”此话说得倒是有些自暴自弃的味道了。
  吏员也不知道为何刺史大人会突然发这么大的火,不由暗自忐忑,紧张不已的打开了手中纸笺。


第七九一章 丁组头名

  赛诗会主帐之内,诡异的气氛正在悄悄蔓延。
  望着正在打开诗笺的吏员,众进士们眼神都是不削一顾的,不相信区区一个府州赛诗会能够做出诗词绝篇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吏员略带颤抖的嗓音响起了,仅此一句,顿让众进士为之一震,均是露出了惊诧之色,显然被此诗开场就震撼住了。
  而在霎那间,陈宁陌一双美目中也是神光大作,从最开始的漫不经心,也变作了现在的饶有兴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