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妻为大都督-第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进酒》全诗在场才子们都已经听过,自然不会有所异议,然《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大家却还没有与闻全文,闻言之后立即有人开口请求道:“大学士,既然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如此了得,那可就请你读来给吾等听听吧?”
  “对对对,还请大学士读来听听。”
  “是啊,也可让吾等欣赏崔大人之高才。”
  ……
  面对着一片请求,陈宁陌淡淡一笑,用宇扬顿挫的嗓音清晰吟哦道: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读到此处,陈宁陌高昂的嗓音忽地转入了低沉,就好似万里滔滔长江劈开连绵山峡裂空破浪而出,涌入了江汉平原,转为了舒缓平和。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待到全词吟哦完毕,众人震惊当场,久久回味,均是被此词所描绘的动人美景,以及其负有的深深韵味而陶醉了。
  及至过了少顷,众人这才发出了一片倒抽凉气的惊叹,鼓掌叫好之声也是随之而起。
  看着正频频对着四周人群拱手致谢,神情却谦虚和煦的崔文卿,苏凝的芳心内却是五味陈杂,一丝淡淡的苦涩弥漫其中。
  “小妹……”
  一声轻轻的呼唤打断了苏凝的思绪,她蓦然转头,入目便是苏轼带着微笑的俊脸。
  “阿兄,我……”苏凝欲言又止,显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就这么咬着朱唇半响,方才略显紧张的问道,“阿兄,今夜之事,崔公子会怪我么?”
  苏轼淡淡笑道:“文卿兄雅量高致,乃豁达开朗之人,自然不会怪你……”
  听到这里,苏凝芳心暗松,却不意苏轼又是接着言道,“然小妹,你那争强好胜的性子确实应该改一改了,今夜若不是你,怎会惹出这么大的麻烦?”
  苏凝不服本欲辩驳,然一想到苏轼所言的“争强好胜”四字评价,也不知为何突然之间就失去了辩驳之心,老老实实的点头言是。
  诗词雅集获胜结果公布而出,自然是皆大欢喜,人人称道。
  特别是对于与会的才子们来讲,今夜不仅得见北地四州安抚使崔文卿之真容,与其同堂较技,更见识到了两首绝佳诗词,还看了王别驾这一场下药闹剧,自是觉得非常精彩,相信今夜之见闻见识也会成为从今往后他们与朋友之间最好的谈资。
  其后,姜太东盛情的邀请诗词雅集比试前三的诗社前去大帐中饮酒。
  待到崔文卿和苏轼两人落座在主案案几后的时候,顿将大帐内的气氛带入了高潮。
  特别是许多从未见过崔苏二人真颜的进士,对于这两位少年俊杰,不由自主的便起了敬佩之心,敬酒自然不断。
  就这么没多久,今夜本就饮酒过多的崔文卿已经有些醺醺然了。


第八一零章 步行回家

  月上中天,长河隐隐,带着一身的醉意,崔文卿等人返回了府谷县。
  原本按照陈宁陌的安排,她与前来的进士们都选准备前去驿馆居住。
  知道如此安排,崔文卿顿时不愿意了,对着陈宁陌语带恳切的言道:“学士你好不容易才前来府谷一趟,吾等怎能让你前去驿馆居住?若是让阿昭知道我这样对待她的恩师,一定会非常生气的,故还请学士你前往振武军大都督府居住。”
  闻言,陈宁陌本有些犹豫,却听见苏轼在旁边笑着附和道:“学士,好歹也是来到了阿昭的地盘上,岂能容你前去驿馆屈尊?况且那驿馆的环境的确不咋滴,故还请学士你听从文卿兄之建议,前去振武军大都督府居住为妥。”
  想了想,陈宁陌点头道:“那好吧,我就打扰你们夫妻两了。对了文卿,你可知道我们此行前来的目的?”
  崔文卿笑道:“刚才我已经听高能说了,学士你这次率领诸位进士前来,乃是为了观摩了解北地四州近来的改变。”
  “这只是其一,”陈宁陌嫣然一笑,权作提点的解释道,“其实让这些新科进士前来北地四州,乃是官家和安石相公的意思。”
  “哦?”崔文卿露出了惊讶之色,然而很快,他就明白了陈宏和王安石的本意。
  盖因目前朝廷大局波澜云诡,保守派和变法派均是蠢蠢欲动,各有举动。
  在前一阵的朝局较量当中,虽然保守派凭借着谢太后的支撑,力压变法派,使得王安石等变法大臣暂时偃旗息鼓,然就实而论,王安石并非轻言放弃之人。
  而他崔文卿,正是王安石所物色到了变法能臣。
  这次他在北地四州的诸多改革,不论是免税还是发行银票,甚至还有那场在刺史们当中的高谈阔论,都足以引起朝堂不少人为之侧目。
  现在许多朝臣,也认为北地四州成为了变法派又一个突破口。
  他们更是觉得王安石等人正是凭借着北地四州的变革,想要重启变法。
  即便如此,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大臣却反对乏力。
  因为这次王安石可是下了一步绝妙之棋。
  北地四州虽然在名义上属于朝廷之管辖,然在实际上并非如此。
  从大齐立国开始,北地四州便为府州折氏暗地里的地盘。
  根据当年齐太祖与折家先祖之约定,折氏振武军大都督更是世袭罔替,而北地四州所有官职任免,均是必须由振武军大都督先提出建议,然后再是朝廷负责任免。
  如此一来,相当于在许多事情上,北地四州都游离在了朝廷管辖之外,基本乃是振武军大都督府负责军政行政。
  故而朝中大臣也不好对北地四州改革过多插手,因为北地四州之事,就相当于是折氏的家务事一般。
  现在王安石凭借关门弟子崔文卿,在北地四州大搞改革,自然是一步非常厉害的高招了。
  崔文卿身为折昭的夫君,这么做自然也得到了折昭的首肯。
  而崔文卿也明白,官家之所以会让这些进士前来府州观摩改革成效,便是要让这些新入仕的进士认同变法,支持变法,从而为变法凝聚更多的人心。
  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遴选更多的变法大臣,为将来的变法挑选人才。
  一番悠悠思忖,崔文卿自然明白了官家和老师的用意,笑道:“既然如此,那这几日就容在下来安排学士以及诸位进士郎的参观行程,必定会让学士你们满意。”
  陈宁陌自是相信崔文卿的能力,欣然点头笑道:“那好,就依你的意思了。”
  安排妥当之后,崔文卿正欲和苏轼以及诸位进士分道扬镳,一回振武军大都督府,二去驿馆,然却见苏轼面有难色,似乎欲言又止。
  见状,崔文卿笑道:“苏兄,你这是什么表情,莫非便秘么?憋得这么难受!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听闻此话,苏轼差点喷出了一口老血,半响方才哭笑不得的言道:“文卿兄啊,你这一张嘴真是太毒了,其实并非是我有话给你说,而是苏凝有话对你讲。”
  “苏凝?”想到此女乃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苏小妹,崔文卿头皮立即就有些发麻了,苦笑言道:“有何话苏兄但讲无妨。”
  苏轼点点头,同样苦笑道:“时才我已经狠狠的批评教育了小妹一番,她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确实想要改过自新,所以她想请我向文卿兄你道一声对不起,还请你大人不计女子过,不要与她一般见识。”
  闻言,崔文卿面露狐疑之色,反问道:“这些话真的是苏凝说的?以她的脾气,会说出这样低声下气的话来?”
  听到此话,苏轼面上便秘之状更浓,目视崔文卿半响方才幽幽一叹,颇为哭笑不得的言道:“果然瞒不过文卿兄,这些话都是我编的……她是说的另外一番话……”
  崔文卿笑了,问道:“那不知苏姑娘所言何语?”
  苏轼心内不明不白,但还是依言言道:“小妹刚才让我告诉文卿兄你,今夜之后,前程往事一笔勾销,你我再不相欠……”说完颇为好奇的问道,“对了,你们究竟有什么前程往事?”
  崔文卿了然一笑,含糊不清的笑语言道:“苏兄,八卦之心不可有,想要知道你就去问苏凝吧。”
  面对如此回答,苏轼一脸郁闷,然眼下时间已经不早,分别的双方均是等着出发,他也不能多问,点点头打马一鞭分道扬镳而去。
  苏轼一走,就只剩下了崔文卿一人一马和陈宁陌所乘的马车,至于宁贞和荷叶,在诗词雅集结束之前就已经回府去了。
  如此孤男寡女,虽则有护卫骑士,气氛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尴尬。
  此时月如圆盘,银辉皎洁,照得陈宁陌沉鱼落雁的俏脸上愈发动人,她轻声询问道:“文卿,此地离振武军大都督府还有多远呢?”
  崔文卿估算了一下,回答道:“应该还有两里距离。”
  “那好,”陈宁陌点点头,却是提着长裙跳下了马车,吩咐道,“下马来,陪我走走,顺便我有几件事须得问你。”
  崔文卿愣怔了一下,不知道这美人儿学士究竟是哪根筋不对,这么晚了还不想睡觉然,无奈之下,他只得依言下马步行回家。


第八一一章 中秋月夜之谈

  时当中夜,远处城楼传来三更以至的梆子声,呼啸而过的夜风业已有了几分料峭寒意,也使得崔文卿不由自主的缩了缩身子,尽量使自己能够更暖和一点。
  反观陈宁陌,似乎对于这样的寒冷毫不在意,她长发高挽,步履轻捷,其婀娜的身形,动人的步子不管怎样看起来都有一种强烈的美感,即便是崔文卿走在她的旁边,也不由自主的感觉到阵阵赏心悦目。
  然这时的陈宁陌,已经失去了刚才在诗词雅集上的欢声笑语,变得有些沉默了起来,不仅仅一路无话,那双好看的黛眉也是深深的蹙了起来。
  两人就这么一声不吭的走着,足足走得有里许之地,就在崔文卿以为陈宁陌将会这么一言不发的走下去之之时,她终于轻叹一声开口了。
  “崔文卿,你可知这次你又闯祸了……”
  根据崔文卿对陈宁陌的了解,每当她直呼自己全名的时候,总是没什么好事,就比如说现在。
  面对此句,崔文卿也只能挠了挠头皮,故作笑意缓和着有些尴尬的场面:“呵呵,学士啊,我生平闯祸无数,也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件?”
  陈宁陌瞪了他一眼,这才徐徐而言道:“这大半年时间,你在北地四州推行各种新政,固然有因地制宜应付乱局之由,然就实而论,却有许多新兴之策颁布实施,如畜牧养殖、如棉花种植、又如银票发行,每一件都可谓是了不得大事,也在朝廷当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而正因为如此,你也开罪了不少人,据皇兄所言,现在弹劾你的奏折足足装了一个三尺高四尺长的木匣,纵观大齐历史,有这样弹劾功绩之人,除了当年立志变法的王安石,舍你其谁!”
  一番话却是听得崔文卿哭笑不得,他轻叹一声,继而淡淡笑言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何惧蓬间雀叽叽喳喳?我的座右铭是:只管走自己的路,让傻比去说吧。”
  “傻比?”陈宁陌愣了愣,显然没能理解他新颖的词汇。
  崔文卿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笑着解释道:“所谓傻比,便是这里缺乏智商,有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