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妻为大都督-第4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眯着眼睛看了看小楼门前挂着的光彩陆离的灯笼,再看了看门前矗立着的薄纱侍女,娇靥上露出了一丝显而易见的冷然之色,对着崔文卿的口气也自然而然冷淡了下来:“今晚,你专程来赴那个女人之约的?”
  崔文卿听她口气不善,转过身来干笑道:“什么那女人,吴都知你也见过啊,乃太原城内有名的才女,此为风雅聚会,况且人家已经邀请了我多少次了,再不来就有些说不过去。”
  宁贞冷哼一声,双手一抬抱住那把须臾不离身的金鞘长剑,斜着眼睛望着崔文卿冷笑道:“明明是招蜂引蝶的狐媚女子而已,也只有你这种好色男子才对她趋之若鹜,崔文卿,我送你一句话你记住了:色字头上一把刀,此物最是要人命!”
  崔文卿腆着老脸笑嘻嘻的反驳道:“但也有先贤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不知宁护卫以为然否?”
  “然你个鬼!”宁贞美目圆瞪怒眼而视,随即冷哼一声转身而去。
  见到她渐行渐远的背影,崔文卿哈哈一笑,丝毫不以为杵,转身大摇大摆的走入了楼中。
  小楼幽静,熏香阵阵,门口引领的薄纱侍女殷情的将崔文卿请入楼内,又将他请至楼梯处,这才拾级而上,足足登上了五楼,来到了小楼最高处。
  此为小楼顶层,乃一个铺着青砖的露天平台。
  可见平台上种植着片片花卉,内有黄色雏菊争芳斗艳,绿色小草轻轻摇曳。
  而在平台角落,别出心裁建有一方小巧玲珑的水池,点点残荷与群群游鱼点缀其中,相互映衬倒影天边晚霞,煞是好看。
  见状,崔文卿大感惬意,不由笑着自言自语道:“没想到在府谷县内居然有这如此典雅之所,倒是以前孤陋寡闻了。”
  “崔大人能够喜欢此情此景,小女子实在不胜荣幸。”随着轻轻一声女声,只闻环佩清脆响动,一位长身婀娜的绝代佳人已是缓步而出。
  头梳垂云鬓,娥眉凤眼,瑶鼻朱唇,玉面如花,扮作吴柔萱的陆若瑄当真是美得一塌糊涂,姿容足可令世间男儿为之惊叹不已。
  然作为崔文卿来说,家中娇妻本就美艳倾国,加之又有一个动人倾城的红颜知己司马薇,就连陪伴在他身边护卫的宁贞也是闭月羞花之容,故对于眼前女子的长相,也就不是那么值得惊叹了。
  见到主人到来,崔文卿上前一步拱手一礼,面带微笑的开口道:“鄙人能得吴都知邀请,才是幸何如之。”
  “崔大人客气。”陆若瑄屈膝一礼,纤手微微一抬露出了洁白如玉的皓腕,玉葱般的手指指点着宽阔的露天平台,笑颜如花的开口道,“小女子来到府谷县十数日,非常喜欢这一地方,在喧嚣吵闹的城市当中,此处有假山有水池有花草,加之又别出心裁的建在楼顶,时当初夜对着月光饮酒作赋,谈论风流,实乃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
  崔文卿环顾一周笑道:“是啊,此地的确不错,也难怪乎如姑娘这般雅人会喜欢。”
  听到崔文卿的赞美,陆若瑄浅浅一笑,秋波一横乜了崔文卿一眼,语气竟带着几分让人心酥魂迷的羞涩:“其实……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尚是其次,最为关键的是有什么人,今夜崔大人你能够前来赴宴,这才犹如画龙点睛,一片景色焕发出勃勃生机。”
  崔文卿一收折扇,哈哈笑道:“姑娘着实可人,对了,你不是请我赴宴么?敢问美食美酒何处?”
  闻言,陆若瑄微微一愣,暗忖道:这个崔文卿,前来居然惦记着吃的,也着实怪也!
  当下不便多想,她笑微微的反问道:“崔大人,你难道就没有听过秀色可餐这句话么?,莫非柔萱站在你的面前,你也只惦记着吃的?”
  陆若瑄此话说得有些露骨,也隐含着挑逗之意,只怕任何一个男子听了,都会因话语中的暗意从而心跳如鼓,情难自禁,恨不得与这美娇娘畅饮一番,其后颠龙倒凤共赴巫山云雨,从此只羡鸳鸯不羡仙。
  然没想到崔文卿听罢此话,却只是摸了摸自己的肚皮,笑嘻嘻的言道:“吴姑娘,子曾经曰过:饱暖思**。所以说,没有什么比吃饭更重要的。”
  听到此话,陆若瑄大感泄气,也颇为哭笑不得,连忙唤来侍儿布置酒菜。
  适当傍晚,两人长案相对,酒菜飘香,东边圆月渐起,月光如水,银辉遍洒,照得陆若瑄更是美如天人,足可令天空中的星辰也是黯然失色。
  按照易左使的吩咐,陆若瑄有心与崔文卿拉近关系,话题自是不断,语气神态也大是殷情。
  她本是江南才女,加之喜好诗文,话题自然与诗词风雅有关。
  而依照她的猜想,崔文卿诗词了得,所作的绝诗妙词更是多不胜数,自然也是喜好诗词之人,如此话题自当引起两人之间的共鸣才是。
  然而……令陆若瑄万般没有料到的是,崔文卿居然一直埋着头吃东西,连话都不说上几句。
  即便是说话应合,也多为敷衍之言,如什么“哦”“嗯”“不错”“好”“呵呵”之类的。
  自是令陆若瑄有了一种挥拳打在棉花上,无从着力的感觉,实在让她大感泄气。


第八二五章 论世家

  并非是崔文卿不解风情,置佳人于惘闻。
  也并非是美酒佳肴太过诱人,让他忘情大饱口福之欲。
  而是这丫头所说的话题他实在没兴趣,也不敢有丝毫的兴趣啊。
  作为诗词,以崔文卿自己的真实水平来说,只能是略有小成,上不得半分台面的。
  他之所以能够在数次雅集诗会上大出风头,所仰仗依赖的,也完全是抄袭前世那些名人佳作而已。
  故此对于吴柔萱所谈论的话题,崔文卿不敢冒然相接,免得一不小心就在这位大才女面前露出了马脚。
  无奈之下,他也只能专注于眼前的美食了。
  你说你的,我吃我的,咱们互不干扰,实乃绝佳和谐之景。
  然如此一来,却更是显出了他的高深莫测。
  也令陆若瑄在心底暗暗思忖道:莫非是我的文学水平实在太低,格局着实太小,引不起崔文卿的共鸣?
  念头滋生,顿让她暗感失落泄气,只得轻叹一声转移了话题。
  她提起酒壶膝行崔文卿案侧,为他斟得一杯水酒,浅笑莞尔的递到了他的手中,又才举起自己的酒杯笑语言道:“崔大人这次代官家巡睃北地四州,所到之处施以仁政,可谓是大义高风,解民倒悬,北地四州百姓,特别是那些江南路异地安置之民百姓对大人你更是交口称赞,小女子在此敬大人你一杯,权作敬佩。”
  说完之后,陆若瑄一饮而尽,回想起前程往事,酒杯中自有一番苦涩,滋味只有自己知晓。
  崔文卿也是一饮而尽,悠然笑道:“吴姑娘客气了,其实在下也只是在官家以及朝廷的指导下办事而已,所作所为实在无足挂齿,当不得姑娘你如此谬赞。”
  陆若瑄眼眸中有着一份不能察觉的淡淡神光,她挺直腰身正容开口道:“不,大人你的所作所为实乃世所罕见,说是惊世憾俗也不为其过,至少你的免税之策……深入人心,甚得百姓拥护,也成为了击垮江东世家的一把利刃……如此作为,小女子实在大开眼界。”
  此话落点,此际正躲在暗处观看偷听的易左使暗暗心急,心忖此女实在太过鲁莽,居然在这时候说出了这样的话来,若是被崔文卿看出端倪,瞧破身份,那该如何是好?
  作为陆若瑄来说,她的心里却是有一番心思。
  因为她想听听崔文卿对于此事的见解,否者作为她这个失败者来说,岂能心服口服?
  闻言,崔文卿也有些奇怪。
  不知道为何话题一下子就从诗词歌赋过渡到免税之策上面来,如此天马行空的转换,实在令他有些意外。
  然意外归意外,话题却还是要回答的。
  崔文卿略作思忖,笑着开口道:“其实当初我也不想兵行险着的,至少没想过用免税之法来消除异地安置之民的动乱,然而当初那些江南士子欺人太甚,也逼得我太紧了,不得已才采取此法啊!”
  陆若瑄乃当事之人,自然知晓内情,并不纠结于此,蹙眉言道:“大人,我朝本以宗族为本,大小皇宫国戚,小到庶民百姓,全都是以宗祠为本,任何人离开了宗族,恰如无根之浮萍,即便再是了得,也成不了什么大事,目前江南士族尽管已经逐渐衰落,然那种承华夏之文化而俯瞰天下的格局却是没有改变,历朝历代,也不知道有多少文人才士,王侯将相来自这些大家族当中,前朝的西平郡王陆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正是出自于这次备受大人你打压的江东陆氏,可谓是开罪了整个江东世家,难道你就不知道其中的风险么?”
  听此女语气神态居然有了几分认真探究之意,崔文卿更是奇怪,脸上却是笑道:“承华夏之文化而俯瞰天下的格局?吴姑娘,以此句话来形容江东世族,是否未免太大了一些?”
  陆若瑄摇头言道:“大人,魏晋之时五胡乱中华,中原衣冠南渡,真正的华夏文化根源也随之迁移至江南,特别是以江南四大世家为代表的众世家,更是成为了华夏正统文化的维护者,在隋唐之时,长江以北多受胡风影响,文化风貌逐渐改变,然江南的世族们,依旧秉持秦汉之风,以承华夏之文化而俯瞰天下的格局为喻,何其错也!”
  崔文卿轻笑摇头,言道:“吴姑娘啊,所谓的文化,其实并非是固守本源,排他除外,文化是一种相互融合的过程,在我们历朝历代的历史进程中,文化都在发展改变……”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身下的草席,苦笑言道:“就比如说吧,秦汉魏晋南北朝待客,流行长案草席,吃的东西全放在案几上由侍女分食,客人坐的时候讲究肃然跪坐,稍有放松,就被视为对主人不礼貌,但是就实而论,这么坐着吃东西非常痛苦,至少今晚,在下的大腿小腿一直是麻木无自觉。”
  “啊?”陆若瑄一愣,随即俏脸微微涨红,“大人有这么难受么?”
  “当然!”崔文卿重重点头,随即将双腿一盘,换成了盘坐,这才长吁一口气惬意言道,“你瞧瞧,这么坐着吃东西多舒服,难道非要与自己过不去不是?现在那些寻常百姓家,更是流行八仙桌与逍遥椅,吃起东西来更是方便舒适,可谓是大快人心的改变。”
  “举这么一个例子,便是说明文化传承并非是会循序守旧的,也并非是食古不化的,它自会吸收好的东西,摒弃一些不足的东西,从而发展进步。”
  说完之后,崔文卿话语一顿,言道:“就异地安置之民而言,江东世族已经成为了束缚在他们身上的枷锁,百姓们除了应付官府的苛捐杂税之外,更要应付江东世族的苛捐杂税,可谓压在百姓们肩头上的两座大山,朝廷收取税收,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然作为江东世族而言,却完完全全是剥削百姓,欺凌百姓,犹如附骨之蛆般吸干百姓们最后一丝精血,这样的世家固然传承千年,非常了得,然就实而论,他们有存在的必要吗?”
  一番话听得陆若瑄双目无光,愣怔当场,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第八二六章 崔文卿的构想

  话到此处,崔文卿用手指关节扣了扣案几案面,加重语气言道:“倘若这些迁移而至的江东世家老实安分,带领百姓们从事种植生产,努力劳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