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霸天下-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说八道!”宇文宪又惊又怒,猛的掷出了手中的酒杯,只听哐啷一声脆响,瓷杯撞得粉碎,碎瓷溅得满地都是。
“保护皇上。”郑译惊呼一声。早有一众侍卫把宇文赟团团护在身后,又有一队侍卫把宇文宪团团包围了起来。
竒_書_蛧_W_ω_W_。_q_í_δ_U_ω_ǎ_й_g 。_℃_o_m
宇文宪暗叫糟糕,自己真是猛撞了,被人一句话便激得如此失礼,这君前掷杯,其罪可不小。更让他害怕的是于智那句话,这是真正的空口说白话,血口喷人。可是自己堂堂王爷,掌握军政大权,于智凭什么敢如此肆无忌惮的诬陷自己?
难道……
他的心忽然如堕冰窟,顿时全身冰冷。
“大胆宇文宪,你竟敢当着皇上的面掷酒杯,莫非你还想刺杀皇上吗?”郑译大声喝道。
于智亦喝道:“宇文宪反心不死,阴谋被揭破,要防他狗急跳墙。”
妈的,**的才是狗。宇文宪在心里暗骂了一句,忙跪了下来,说道:“皇上,请恕臣一时情急无理……”
话尚未说完,宇文赟已经冷笑数声,喝道:“给我绑起来。”
一群如狼似虎的侍卫直冲上来。这是个阴谋。宇文宪猛的想到,他本能的就想反抗,他的武功高强,这些侍卫看起来骠悍勇武,不过在自己眼中却如一只蚂蚁般渺小。若是被抓了起来,自己一死无所谓,只可惜母亲尚活着,只可惜堂堂大周天下,要败在昏君之手,只可惜花花江山要改姓杨。必须逃,只有逃出去,才可能洗血自己的冤屈。
他猛的挥手,想把奔在最前面的两个大汉甩出去。但手只抬出一半,忽然一口鲜血狂喷而出,手上竟已经无一丝力气。他试着提了提气,只觉丹田之中空空如也,哪里还有半分内力?
中毒了。宇文宪心中绝望。
“皇上。你不能这样对齐王。”宇文孝伯想不到事态会发展到这个样子,又急又悲,忙跪了下来,大声道。
“先拉宇文大人下去。”宇文赟嫌他碍事,皱眉道。
“皇上,你不能这样对齐王,齐王是你亲叔叔,是先皇的亲弟弟,劳苦功高,德高望重,乃国之重臣啊。”宇文孝伯被拉了下去,人已出殿,但狂喊之声仍远远传来,说不出的痛心凄惨。宇文宪心中暗叹,劳苦功高,德高望重,此正获罪之由啊。
“宇文宪,你还有何话可说?”宇文赟道。
“臣绝未谋反。于智,你敢跟本王对质么?”宇文宪目眦欲裂,瞪着于智。
“有何不敢?”于智也是著名的无赖,对宇文宪的怒目,竟丝毫不害怕,他看着宇文宪,宇文宪目光炯炯的瞪视着他,如若喷火。
“本王什么时候跟你说要造反?有何凭据?小王平素与你并无交往,若要谋反,那是何等大事,焉得与你说之?你算什么东西?这岂非太也可笑?纵然要诬人造反,也请编得靠谱一些吧。”宇文宪在喝道。
“哼,你休得抵赖,你暗暗培植自己势力,购买兵器,包藏祸心,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你虽不与我言,我又岂不知道你要造反?我既知道你要造反,又岂能不揭发你?”于智很无赖很无耻的说道,全不顾自己的话合不合逻辑,前言是否搭了后语。
宇文宪听了,几乎没有当场晕倒。
''
………………………………
第六章 曲江血
“皇上,你可听见了。”宇文宪听于智胡言乱语,愤怒异常:“就凭这样几句话,就杀了我堂堂皇叔吗?”
“这几句话还不够吗?”宇文赟冷冷道:“你包藏祸心,高傲自大,先皇在日,便多次在先皇面前诋毁朕,真以为朕不知道吗?”
原来如此,宇文宪万念俱灰,原来祸根早在当初便已深种,亏得自己自命聪明,却走向死路而不自知,亦算不智了。
“而且你这次趁皇上出巡,公然行刺,幸亏有普六如公子,否则,差点被你得逞。”郑译也说道。
宇文宪道:“不错,这次行刺确实是我所为,但我本意是想杀了普六如勇,而非皇上”
“哼,就算杀普六如勇也不行,他是皇后的弟弟,随公的世子,也是朝廷正五命的奉车都尉,你纵然是王爷,当着朕的面行刺,此罪岂小?”
“皇上,我也是不得矣。难道你还没看清吗?他就是一妖孽,古往今来,皇上可看到如此聪明之人?再加上随公普六如坚的势力,别看他现在像一匹绵羊,其实他就是一头老虎,只是现在还未露出他的獠牙,一旦他父子发威,我只怕皇上死无葬身之地矣。”
宇文赟只听得怒火如炽,宇文宪又道:“皇上想想,你是他父子对手吗?这小子现在才多大?无论文才武功谋略,还是心肠阴险歹毒,哪一样不胜皇上百倍?”宇文宪自知必死,此时也早把死生置之度外,因此说话更无委婉,只想拼着最后一番言语,让皇上有所醒悟,对杨氏父子有所防范,也算没有白死了。
宇文赟听了更怒,他向来自负,虽然夸杨勇聪明,但那是他的夸奖,再聪明也只是自己的手下而已,从没想过与自己比,仔细想想,自己的聪明还真是不如,不禁妒火上升,冷冷的看了杨勇一眼。
宇文宪也看向杨勇:“杨公子,可惜这次未能杀你,将来宇文氏皆死无葬身之地矣。希望你父子看在皇上今日对你之爱惜看重,到时留他一命吧。”他竟直呼杨公子,而不叫普六如公子。
杨勇见了皇上眼神,也不禁吃了一惊,却冷笑道:“齐王果然厉害,临死还想反戈一击吗?只可惜种反间之计太过低级,皇上如此天纵英明,又岂能上你的当?我这点小聪明又岂可比皇上之大智大慧?”杨勇看着宇文赟,说:“皇上,昔日汉高祖刘邦与韩信论兵,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如何?’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汉高祖又曾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今日齐王论陛下与臣之孰聪明,与刘邦和韩信论兵相类,臣之聪明,最多乃张良、萧何、韩信之辈也,陛下之聪明,乃汉高祖刘邦之雄才伟略也。齐王鼠目寸光,不能看到皇上天纵英才,只看到皇上的小小缺点,真可谓鸡蛋之中挑骨刺,不知是何用心。(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这番论断,说得宇文赟心中大喜,他平时本就自负,但有时又不知自己聪明在何处,这时听杨勇把自己比刘邦,而就邦也非有小聪明的主,因此心中极为舒坦。
“妖孽啊,妖孽,天生妖孽,乃天要亡我大周,本王拼着一死,原欲为国除害,谁知仍是功败垂成,此乃天意,更有何话说?”宇文宪见了皇上脸色,知事不可为,又长叹道:“死生有命,难道还想活吗?只叹老母在堂,虽死犹憾呀。”说着掷笏在地。
“杀。”宇文赟冷冷道。
一个侍卫一刀挥出,正砍在宇文宪的脖颈上,顿时,一股血箭直喷而出,洒得堂上到处都是。
那血喷上天空,然后再向四周洒下,就好像放起的一束烟花,又好像喷起的一处喷泉,血红如雾,艳若红花。
杨勇赶紧向后躲开,还是因此在身上溅了不少血,宇文赟身上更是溅得淋淋漓漓,他并不恼怒,既不害怕也不嫌弃,反而哈哈大笑,说道:“这就是与朕作对的下场。”
宇文赟杀了宇文宪之后,心情大变,也不知是高兴,还是兴奋,还是刺激,当夜便跟郑译、于智在宜春苑中大乐嬉戏,排宴欢歌,杨勇借口要陪母亲,便即回去了。
又命令搜罗宇文宪同党,因为骨肉至亲,没有牵连家人,但其子亦全部被杀,其妻悬梁自尽。平素朝中依附齐王者,便叫逮捕,不经审问,便即杀掉。
一夜之间,歌舞升平的宜春苑变成了修罗场,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曲江尽成血流。众文武群臣,且多带家属,本来是到此春游休闲,此时吓得人心惶惶,悲歌处处。
当夜宇文赟大醉,便与郑译、于智等醉卧于宴席之间,宫女太监来扶,皆被赶开,更无半点体统。
明天醒来,宇文赟仍是头痛欲裂,郑译于智赶紧上来服侍。当下有宫过来更衣,也不叫郑于二人避讳,当众脱下袍服,忽然掀了内裙,指着脚背杖痕道:“此处伤痕经年,但如今雨夜亦常隐隐而痛,难道此痛将伴随朕的一生吗?”说话的语气里无限烦恼。
郑译想起王轨之仇,宇文孝伯之恨,昨夜宇文孝伯那怨毒的眼神又浮现在自己眼前。皇上虽然已经任命自己为内史中大夫,但宇文孝伯素有威望,朝中支持者众,自己若有一日落在其手里,可不好办,最好是能一举除之,则一劳永逸了。
想到此,便上前说道:“皇上,此皆王轨与宇文孝伯干的好事。”
“哦?是吗?”宇文赟倒有些奇怪,自己的伤是父皇命人打的,自己虽有满腔仇恨,可也无可报仇,怎么说是宇文孝伯与王轨干的好事?伯恨赟逸国之重臣。
“陛下难道还不知道吗?”郑译奇道。
“什么知不知道的,别卖关子了,快说怎么回事。”宇文赟在郑译屁股上笑踹了一脚,郑译一个趄趔,赶忙站稳了身子,说道:“原来一次宴会中,王轨酒醉,为先帝寿,捋着先帝的胡须说:‘可爱的老头儿,英雄神武,建不世功业,只可惜后嗣蠢弱,不类陛下万分之一矣。’先帝因此责问宇文孝伯,为何不言陛下的过错。宇文孝伯道:‘太子蠢笨暴孽,顽劣荒唐,但他毕竟也是陛下之子,一国储君,我纵然告诉皇上太子的行为,难道皇上还能废了太子吗?若太子一日未废,他日知道我说过他的坏话,我身家性命如何有保障?’因二人之话,先帝大怒,遂命人杖责陛下,平素又不许陛下玩乐,美酒佳瑶亦因此不得入东宫,陛下在东宫之时,所有受的苦痛,皆拜二人所赐。”
宇文赟听了这番话,只气得牙关紧咬,怒喝:“给我立诏宇文孝伯进宫。”又命:“立即下诏,赐徐州总管王轨一死。”其时王轨已经出任徐州总管,不在朝中。
郑译大喜,忙命人去拟旨。
宇文孝伯进得宫来,心中尚在为宇文宪之死而伤痛。
“听说你早知道齐王欲反,为何却不告发他?难道你希望齐王造反成功吗?请问,齐王许你何等官职?哪等爵位?”宇文孝伯进得殿中,尚未见礼,宇文赟劈面便问。
宇文孝伯一凛,知道自己当心的终于来了。该来的总会来的,既然人在朝堂,祸福又岂能由自己?他仍是缓缓的拜了下去,三跪九磕,一点不少,亦不见一丝慌乱神色。也不待宇文赟说平身,便又自己站了起来,缓缓说道:“我只知道齐王忠于社稷,被一群小人诬陷,我身为朝中大臣,受先帝托孤之重,不能劝陛下不杀齐王,以免朝廷动荡,不能辅佐皇上,劝谏皇上远小人,亲贤臣,此才是臣之罪,纵死亦无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