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贤王-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好说好说,杨大人下次来本侯一定略备薄酒你我二人多喝几杯才是。”杨士汉笑眯眯的拱了拱手便将杨凡送出府外。
到家后,见屋内并没有三叔与杨父的影子便向站在一边的周管家问道“老周、我爹和三叔呢?”
老管家笑眯眯的接过伯爷的羊皮大衣、弓着身子回到“回禀伯爷,二老爷与三老爷带着几个仆役去了夜市摆摊卖麻辣烫去了,估计再有一个时辰就能回来了。”
得知了去向后,杨凡就放心了许多,去了母亲和三婶的屋子问候了一声便又去白月的房间坐了会,聊了一会后便见小琳儿困了,便轻轻的走了出来,回到房里顿时被铁盆里的炭火熏要命,急忙的推开窗子放了放烟后才又回到屋子里去。
一会的功夫屋子里便又凉了下来,坐在桌前想了许久后,便拿过纸张在上边画了起来,良久之后放下笔轻轻的松了一口气“这个东西应该能做的出来,明天让铁匠试试。”
图纸画完后,便听到院子里一阵阵脚步声以及杨家人兴奋的谈话声,过去打听了一下,没想到三叔兴奋的比划了一个七的手势,足足的七两银子。要不是摊位有限还能卖的更多,笑着恭维了几句后,杨凡便再次回到了屋子里钻进了被窝,手下来报明日要去上朝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早朝
寅时一刻天还没亮的时候杨凡便早早的从被窝里爬出来,穿上千牛服来到院中,接过老周递过来的缰绳便带着护卫直奔金水门而去,冬天的寒风吹的披风呼啦啦的响,这让骑马的几人没过多久便冻的通透。
半个时辰后杨凡几人才赶到宣德门,哆哆嗦嗦的下马后便将马匹交给看守城门的千牛卫,简单的询问了一下情况后便带着两名护卫直奔大庆殿而去,等到大庆殿的时候杨凡才彻底的松了一口气。
“岳飞见过大人!”把守大庆殿外的岳飞等人见到杨凡纷纷抱拳行礼。
“阿嚏!”被冻的实在受不了的杨凡看了眼笔直而立的岳飞等人满意的点点头,“大庆殿没什么情况吧?”
“启禀大人,大庆殿无任何异常。”
杨凡还想说点什么可是寒冷的天气终究还是让其受不了,看了一下天色,估计此时的东华门外应该到处都是前来站班的大臣,也不知道那些岁数大的老头们能否受的了。
摇了摇头便让岳飞等人继续巡逻,自己则裹了裹千牛服站在大庆殿门口处,一会待大臣们进入殿中后自己才能进入大殿内。虽然殿门口处的寒风稍为小了些,可是刺骨的寒风依旧如刀子一样慢慢的侵蚀着把守大殿的千牛卫众人。
随着不时的传来咳嗽声,杨凡感觉到自己的双腿甚至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使劲的跺跺脚后才恢复了一点知觉,见到千牛卫的弟兄都是冻的要命,心里也有些着急,这么一直冻着也不是办法啊。
黎明前的黑暗尽管漫长,可是终究会过去,随着上朝的钟声响起,东华门缓缓的打开,大臣们陆续奔着大庆殿而来,而几个手持拂尘的宦官则紧忙的打开大庆殿门等着大臣们的进入。
不知是否严寒的天气让大臣们的表情冻结在了某一刻,所有人都是面无表情的端着牙牌鱼贯而入,仿佛不认识站在门口的杨凡一样。等到所有人进入殿内站好班后,杨凡才轻轻的松了口气终于可以进入大殿内避避寒气了。
“皇上驾到!”
随着太监的一声大喊,大臣们纷纷大礼参拜“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万岁!”
宋徽宗自认为自己是一位勤勉的皇帝,如果不是的话就不可能冒着严寒来大庆殿上早朝,而是躲在温暖的被窝里与妃子们大被同眠。不过这种起早了的不适在看见大臣们比自己更惨的时候就平衡了,这才对嘛,有福朕享,有罪同遭。
扫过大殿内的朝臣后微微皱了皱眉,果然蔡京那老匹夫又没来,暗自恼怒了一下后便接着往下看直到目光定格在殿门口的杨凡身上后微微一笑,心里暗道:这才是好臣子呐,这么冷的天居然还笔直的站在那里被风吹,真是忠心耿耿呐。
大臣们并没有给宋徽宗太多的时间神游,新任礼部尚书曾泰举着牙牌站了出来“启禀圣上,元日节将近,朝廷是否休衙?”
对于这种惯例朝廷一般都会遵照以往的节日休息,但是今天礼部尚书却又提了一遍,不知道是何缘由,站班的大臣有些疑惑的看着曾泰。
果然宋徽宗对于这种小事提起了兴趣“元日节按照往年惯例休衙七天就是,爱卿可有异议?”
“启禀皇上,按照惯例往年的冬至朝廷都要休衙三天,可是今年并没有休,所以臣认为应该和元日节的七天加在一起以示朝廷之体恤。”
站在一边的白时中皱了一下眉头,虽然不明白曾泰为何提出增加休息天数,但是其作为李邦彦一系的人马既然提出来那么当然要反对,谁让自己是蔡京这一边的呢。
“启禀皇上,臣认为不妥,元日节本就休衙七天,再补上三天的时间那就是十天,而仅仅在过五天就是元宵节又要休衙七天,如此算来就是十七天,势必耽误朝廷之运转,还请皇上三思。”
宋徽宗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虽然自己不愿意上朝,大部分时间都是休息但是并不代表也愿意让臣子休息,十七天的休息也太过长了点,略微思索了片刻便开口说道“这件事不必再议,元日节休衙七天即可、元宵节照旧。”
礼部尚书见事情无可再议,隐蔽的扫了一眼站在前面闭目养神的李邦彦便站在启奏道“启禀圣上,三月初十,便是祭祀大典的日子、按例金国、西夏、大理、高丽、日本、吐蕃、等国的使节将会来我大宋瞻仰龙颜,我们是否要有所准备?”
听到有这么多的使节要来,宋徽宗皱了皱眉头“将四方馆备好,等到这帮使节来了也好看看我大宋的富有,另外礼部写个章程下次早朝呈上来,散朝!”
天气太冷了,见都不是什么大事,宋徽宗顿时不耐烦起来,因此事情一结束便急不可耐的宣布散朝。
大臣们行礼完毕后,便陆续的走了出去,偶尔有个别认识杨凡的会点个头,但大部分则是目中无人的大步离去,等到高太尉路过门口的时候冲着杨凡笑了笑便先行离去。
在杨凡的眼里这就是一场无聊的朝会,明明一个奏折的事,非要拿到大殿上说,一点效率都没有,正要转身离开的时候,突然梁师成笑眯眯的出现在眼前“皇上宣你尚书房问话。”
第一百七十七章 宋徽宗的恐惧
寒冷的天回到家吃上一碗热乎的烩面再喝上二两小酒然后往被窝一钻就是杨凡心中的贵族生活,然而想想终究也只是想想,好在尚书房里要比大庆殿暖和一些,这让对加班非常不满意的杨凡小小的安慰了一把。
“年轻人就是体力壮啊,早上冻的不轻吧”良久之后宋徽宗放下毛笔淡淡的笑道。
杨凡赶忙的行了一礼“回皇上,小臣还能挺得住,只是今年的寒冬实在是太冷了,皇上要保重龙体才是。”
也许是许久都没有人这么关心自己过,一句朴实的关心居然让宋徽宗心里淡淡的温暖了一把,眼中略有柔和的望了杨凡一眼“是啊,今年的寒冬太冷了,还不知道地方上有多少百姓熬不过这个寒冬,朕每每想到都会难受一阵子,就连朕的这个尚书房都是微寒更何况是那些贫民这家了,不知道杨卿有何想法啊。”
对于如此深情的自责,杨凡心里呼啸而过一万头草泥马,还心忧百姓呢,少花天酒地几次比什么都好,不过这种想法自然不能对皇帝说,只好拱了拱手“皇上不必自责,今年过于严寒而且宫中的盆碳所产生的温度的确过低,但是微臣琢磨了一个东西过两日便送进宫中保证非常的暖和并且没有碳烟。”
“哦?杨卿所做何物能让朕的宫殿温暖如春?”盆碳产生的烟味早就让宋徽宗受够了,因此听到杨凡能做出一个既温暖又没烟的东西顿时有了兴趣。
“这个……小臣叫他炉子,是小臣准备卖给我大宋百姓的一个发明,如果家家都有此物的话将不愁度不过寒冬,而且对于老寒腿什么的都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听见此物居然如此厉害,宋徽宗顿时起了兴致,“此物既然如此厉害,那么杨卿务必这几日做出来送进宫给朕瞧瞧是如何的暖法。”虽然宋徽宗对政务不太感兴趣,但是却对这些文艺杂学却非常的热衷,此时终于得见哪有不看看的道理。
“小臣遵旨!”
难得遇见点有意思的事情,宋徽宋特意让随身的小太监弄了两碗燕窝粥自己喝了一碗,另一碗则赐给了杨凡,对于皇上的赐予杨凡只好站着一喝而尽。
喝完粥后,宋徽宗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对了杨卿,月前北方的形势真如你的奏折上所说?”对于奏折上所描述的种种问题宋徽宗感到非常的头疼,有些问题不是不知道,只是没有办法而已,以前不是没有改革过但最后都失败了,所以在宋徽宗的心里只要别出大乱子,就得过且过吧。
对于宋徽宗的心思杨凡非常的清楚,这就是一个怕麻烦的主所以也没有说什么,而是将自己怀中凭着后世记忆与现实结合所画的地图拿了出来“启禀皇上,奏折所奏并无半点虚言,这是微臣根据文献以及军中战士口述画的地图请圣上御览。”
“哦?”接过梁师成拿过来的地图,宋徽宗仔细的看了一遍,大吃一惊“杨卿,朕的大宋就这么点?”对于这幅地图所画的势力范围宋徽宗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信,可是仔细的看了一下军事城市的位置标注发现居然和大宋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比本朝的地图更加的详细,这让常常以中原大国自居的宋徽宗无法接受。
对于宋徽宗的吃惊杨凡从内心深处感到悲哀,这可是中原大国的主宰居然连天下大势都不清楚,更何况是那些只知道内斗的大臣和百姓们。“启禀皇上,我大宋位于中原,东面隔海与日本国相望、辽东半岛处乃是高丽人的地盘,北面乃是新近崛起的游牧大国金国,还有辽国残余耶律大石、西南则有西夏党项人、高昌,龟兹等国,西南则有吐蕃诸部与大理段氏,而这些国家无不对我大宋虎视眈眈。
据小臣探查到的消息说金国大将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已经分东西二路军入住云州、平州正在集结兵力随时都有可能南下占我檀州、蓟州,乃至燕山府,而西路很有可能一路南下克我忻州、代州,朔州、武州,兵锋直指太原!
话还没说完便被宋徽宗惊恐的打断“胡说八道!我们与金国乃是盟约之国何来的南侵一说。”虽然杨凡说的条条在理,可是宋徽宗却不相信,也不敢相信,一旦被说中那结果可就太可怕了。
尚书房内虽然气温微凉,可是宋徽宗的额头之上依旧冒出了细细的汗珠,他被杨凡所说的话吓住了,金朝的战力他是知道的能把辽国灭了可想而知其战斗力之强悍,更不用说与辽作战屡战屡败的大宋禁军了。
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杨凡心里五味陈杂,这还没怎么呢,就乱了阵脚。大宋君主尚且如此大臣更是堪忧。“启禀皇上,据臣所知金国自建国以来兵力尚且只有八万,灭辽之后吸收了大量的辽军将领已经达到四十万人后又降服西夏人现在兵力预计不到五十万人左右,还请陛下早作准备啊。”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