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贤王-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站在身后面无表情的梁师成小声道“皇上宫中御宴已经准备好了,娘娘们已经在等着您了,还是请回吧……
“嘭……嘭……哗……最后凝望了一眼远处的万家灯火宋徽宗转身离去,在烟花的绽放下背影忽明忽暗……
第一百八十七章 可恶的马三宝
大年初六尽管元日节的气氛还没有完全散去,不过作为千牛卫将军的杨凡却要为了即将到来的军事演习操起心来,前去千牛卫大营巡查的时候明显发现营中的兄弟多了许多。
带着刘贵岳飞等一众武官视察了武器作坊后杨凡拿起一个枪管问道“现在研制的如何了?”站在一边的武研司什长马三宝自信满满的拍着胸脯说“将军放心,按照您的设计图研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经过对比我们发现枪管采用铜管为最好,耐热不变形而且枪膛也比较平滑最重要的是保养得当的话不会轻易炸膛,只不过一只枪的费用恐怕要二两银子左右。”
“二两银子?这……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一条枪就要二两银子造价实在是太贵了,根本不能支持大规模战争。
似乎心里早就已经有了备案,马三宝让人拿过来另外一支枪管解释道“大人请看,这就是打磨熟铁所造的枪管与铜管相比的话相对来说粗糙些只能采用线膛来击发火药,虽然准确度要比滑膛枪高一些,但是发射的速度要相对慢一些,而且寿命要短的多,初步估计一年就要一换但是枪支成本要比铜管的滑膛枪便宜很多只需要一两银子即可。”
火器的昂贵成本无论是在富饶的大宋还是遥远的西方大陆都是一样的如果再算上人工成本每条枪更会贵的离谱而这恰恰是最大的难题,虽然皇上同意了自己的计划,但是并没有给自己一分钱的军费,户部也不会有相对的款项给自己,也就是说要自掏腰包。
拿起毛笔在马三宝笑眯眯的注视下签了“线膛枪、准!”放下笔后揉了揉脑袋有些无奈,钱到用时方恨少呐,想到此处立即恶狠狠的盯着笑眯眯的马三宝大声吼道“马三宝我可以让刘贵从千牛卫的经费中拨给你一千两银子作为武器研制经费,但是你必须给我个期限何时能研制出成品?”
原本笑眯眯的马三宝听见将军让自己保证当即郑重的抱了抱拳“大将军请放心,武研司六十五名工匠必将在一个月之内研制出成品”杨凡知道这已经是这个简陋的武研司最大的能力了,如果真能在一个月内研制出成品而且定型的话那么到了春季大祭的时候想必至少能造出一百条枪出来,到金人南侵的时候想必至少造出上万条枪来,只是想到需要几十万两的白银,杨凡就感到一阵阵头疼,没钱说啥都是白费呐。
揉了揉脑袋便让马三宝带着自己去看看红衣大炮研制的怎么样了,又长又粗就是杨凡见到这根炮管的第一印象,长达三米的炮管上薄下粗只是炮架哪里去了?校正器哪里去了?
见大将军有些疑惑的看着炮管,马三宝老脸一红支支吾吾的说道“大人请看这就是按照您的指示做出来的炮管,由于采用的是铜管所以炸膛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此物我们没有见过所以研制的有些缓慢,直到今天才只是造出了一根炮管,撞针炮架等物还在研制当中。”
杨凡知道马三宝所说的是事实,毕竟大炮乃是重武器不是随便就能造出来的,只能慢慢的来,见马三宝有些犹豫立即不耐烦的说道“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那个……大将军……刚才的一千两经费只是枪支的用度,大炮的还……”
杨凡装作不在意的随口问道“多少钱?”只是站在旁边的岳飞等人却看见大将军的身体正在轻微的颤抖。当下觉得有些好笑,大将军居然被一千两银子就吓破了胆,不过随着马三宝的话说出口,周围的众人再也笑不出来了。
“保守估计三万五千两!”
“啊!”杨凡只觉得脑袋里嗡嗡直响的飞舞着三万五千两白银,终于在吐出同意两个字后便昏了过去,直到晕过去的那一刻还在暗想“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啊!……不好啦,大将军晕过去了,快叫军医来!”
……
……
杨凡总觉自己好像做了一个大梦,梦里一个叫做马三宝的奸商生生的讹诈了自己三万六千两白银,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可不是充满臭味的铜钱。
缓缓的睁开眼后便发现自己躺在大帐里,旁边站在着的是满脸担忧的岳飞范指挥使等人,笑着安慰了一句众人后才对着老范说道“可是要了老命了,这个可恶的马三宝,哎……对了老范,你和岳飞辛苦一趟带着两百千牛卫的精锐连夜去一趟相州北关之地将我藏在那里的黄金统统带回来,我就不信堵不上马三宝的嘴。”
遵命!
两人抱拳应命后便点齐兵马直奔相州而去。
……
……
寒风凛冽,千牛卫校场此时正在进行新兵训练“都没吃早饭吗?给我快点跑,不跑完三十圈别想吃饭!”王勇踹了一脚一个落在后面的汉子后大声喝道。
“嘿、我说健哥,怎么千牛卫的训练跟下凡教给咱们的一样啊,就是跑的太多了,三十圈可足足的有十五里路啊,要不是咱们练过恐怕都坚持不下来。”
“行了,平弟闭上嘴巴别说话了,保持点体力一会跑步训练完毕后还要进行蛙跳一公里训练呢,那东西可真是实打实的累,行了哥几个个喊口号吧!”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身边的新兵诧异的看着喊口号的几个人见其跑的非常平稳迟疑了一下后也开始跟着喊起来,不一会校场上便开始响起了整齐的口号声。
负责训练的另外一名千牛卫小队长牛涛抱着肩膀对着旁边的王勇笑道“这些小伙子们怎么提前就喊上了口号,我记得咱们还没教呢吧?”
王勇哈哈一笑“可不是我教的是那几个新入营的小伙教的,这几个人好像接受过咱们千牛卫独特的训练,真是奇怪?”
“既然奇怪,你们查了他们的底细没有?”
王勇牛涛二人见来人立即抱拳“卑职参见刘郎将,回刘郎将这几人的底细我们已探查清楚,都是南方江浙路人氏,老家位于杭州府钱塘县。”
刘文静点了点头便坐下来看着这帮千挑万选的新兵,由其是打头的那几个青年,更是难得一见的好兵苗子。
第一百八十八章 护国夫人
随着钟声的响起,宣告着大宋朝廷已经进入了宣和七年,身穿紫绯的大员纷纷前往大庆殿举行一年一度的大朝会,杨凡身为文武兼修的千牛卫实在不知道自己是该站在文官队伍里还是站在武将的位置里。
就在着急的时候突然看见白时中李邦彦等人手抱着玉圭摇摇晃晃的走了进来,当下便笑着朝其打招呼“白相、李相来的早啊。”
眯着眼腆着肚子的二人抬头一看是杨凡顿时笑若菊花的点点头“原来是杨将军,真是早啊,马上就要大朝会了杨将军还是早早的站好位置吧,说着指了指两人身后的位置。”
原本主持大朝会的是宰相蔡京,不过最近由于身体不好便很少上朝了,所以主持朝会便由左右两位副相进行,见两人给自己指的位置乃是文官三品大员的位置,杨凡立即感谢的朝两位副宰拱了拱手,如果不是因为某些原因,二人根本不会卖如此大的面子给他。没看见武将那边都羡慕的看着杨凡呢嘛。
“皇上驾到!……”随着太监的一声大喊,宋徽宗身穿五爪黄龙服头戴水晶冕慢悠悠的坐上了龙椅。
一百余位文武大臣纷纷跪地呐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徽宗满脸笑意的一挥手“众卿平身!”
“谢万岁!”
见礼拜完毕、李邦彦与白时中互相看了一眼大喊道“大朝会开始!”
一年一度的大朝会就是朝廷各个部门汇报总结的一个大会,这根杨凡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先是左相李邦彦发表了讲话,这一年里在皇上的圣明领导下大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等等,听得杨凡呼呼欲睡。
眼见李邦彦歌颂完了后,白时中又开始了发表讲话,甚是无聊的杨凡只好略微低下点头装作聆听的样子闭目养会神。同样觉得无聊的宋徽宗已经没了心思听吏部尚书说什么了,只看见其嘴巴一张一合的在配上脸上喜气洋洋的表情不亚于自己所画的猴子。
原本昏昏欲睡的朝堂上突然被工部尚书温必言的一声大喊震的精神起来“我说胡尚书,我工部今年的经费为何削减这么多,修殿补城墙哪一样不要钱,往年都是一百五十万贯,为何今年却少了三十五万贯?”
“是啊、胡尚书我兵部今年的预算为何少了一层,倒现在老夫还欠着边关将士的银子呢,你让如何跟将士们交代?”
一时间户部尚书胡不为成了大殿内众人讨伐的对象,见平时都是一脸和善的朝廷大臣如今为了各自的算盘纷纷脸红脖子粗的讨伐自己,胡不为无可奈何的朝众人拱了拱手“众位大人请听老夫一言,现如今国库里只剩下四百万贯铜钱,而且已经预支到明年的一半税收,国库已经没有太多钱了!”
众人哪管你户部有没有钱只要自己的钱不少一分就行,眼见胡不为如此推脱当下便纷纷站出来弹劾胡不为不作为,昏昏欲睡的宋徽宗打了个哈气后问道“胡爱卿缘何如此啊?”
抹了一把头上的汗,胡不为赶忙弯腰回答:启禀皇上,今年的兵部军费支出比前年多出来一百四十万贯,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做下的预算,其他各部都一样,所以国库里的钱不足以支付各位大人提出的预算开支。
“胡大人说的哪里话,我工部今年除了各项用度外多出来的五十万贯乃是用来给皇家盖两座大殿的,你叫我如何省着用?”
不管温必言怎么说,胡不为就是一口咬定,盖大殿只给十五万贯,气的温必言脸红脖子粗,这种事没有人敢往上掺和,都是静悄悄的站在那观看两位尚书斗法。
实在受不了的宋徽宗喝止了两位尚书的斗气后,才有些无奈的揉着脑袋说“温上书要盖大殿的事情是朕让干的,胡尚书说的也是有理,不知道众位爱卿有何意见啊?”
众位大臣一听顿时一缩脖子不知声了,皇上的意思分明是想让大臣们掏腰包给其修宫殿呐,这还不要了老命,辛辛苦苦的当个官不就是为了自己以及后代赚点安身立命的本钱嘛。
见众位大臣没有一个上前的,宋徽宗正要发火却突然看见站在李邦彦身后正在打瞌睡的杨凡当下满脸怒气冲冲的喊道“钱塘伯何在?”
听到皇上叫自己,杨凡立马晃了晃脑袋站出来“臣在!”
“我关你好似胸有成竹,不知道你可有什么办法呀?”
杨凡顿时一个激灵,皇上这是要拿自己顶缸啊,当下笑道臣确实有个解决两位尚书的法子。”
众人一听顿时顿时大敢吃惊,站在后边的李纲也是担忧的大喊一声“杨凡慎言!”
回过头朝老师行了一礼示意没什么问题后,才转过头看向宋徽宗,宋徽宗也是非常的诧异,刚才只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罢了,没想到这个小家伙还真有两把刷子。
户部尚书胡不为有些疑惑的问道“钱塘伯此话当真?我听说火炉好像是你发明的,如今在汴梁城内已经成为了有钱人的象征,不过就算炉子卖的再好,恐怕钱塘伯的家资也不过五万贯吧,老夫还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