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贤王-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昔日不可一世的管家蔡三见杨凡来了后,赶忙的拱了拱手将杨凡请进去,自从老爷下朝回来后,家里便再也没有朝廷大员过来了,杨凡还是第一个登门的。
“杨将军请进,老爷在卧房休息呢。”蔡三小心的提醒道,自从蔡京下朝回家后,府里的气氛开始紧张起来。
杨凡点了点头,便在下人的带领下来到蔡京的卧房。
此时卧房内充满了蔡眦的愤怒声,“爹,您陪伴了皇上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如今算什么,用完了就想把我们踢开?蔡攸那个王八蛋也是,居然对自家人下手,眼里还有没有蔡家。”
眼见老爹疲惫不堪,蔡绦小声的说道“五弟少说两句吧,父亲大人现在需要休息。”大骂不已的蔡眦这才停下来,只是愤怒依然不减,好不容才当了个官如今说没就没了,如何能让人甘心。
坐在床边给爷爷擦完脸后,蔡薇儿才担忧的问道“朝廷上怎么了,爷爷之前不是挺好的吗?”
“是啊,你爷爷身体好的时候自然没事,如今眼看不行了,白时中那帮小人立马就坐不住了,想要把你爷爷撵下去自己当宰相,当初真是瞎了眼怎么会帮助这帮小人。”一想到李邦彦等人弹劾自己,蔡眦就敢到一阵愤怒,只是心底却有一股恐惧蔓延开来,如今老爷子倒了,树上的猢狲自然也就散了,以后谁还能保护蔡家?
正在蔡京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门外响起一声“太师,下官杨凡拜见!”站在门外听了半天的杨凡,心里暗叹了一声,蔡家大树一倒居然再无庇护之所说不上可悲或可叹。
原本以为不会有人在来了,没想到居然还有人敢来跟蔡府攀关系,屋内众人一喜,蔡眦急忙的将门打开笑眯眯的说道,“杨将军来了,快请进。”对于这位千牛卫将军,以前的蔡眦还有些不太满意,不过如今太师一倒,杨凡的用处自然就体现出来了。
进了屋后向蔡绦行了个礼,然后冲着蔡薇儿点了点头,摸了摸老太师的额头问道“太师没什么大碍吧。”
蔡薇儿原本脸上一喜正要说话,结果被父亲一瞪有些悻悻的没有吱声,“家父如今老迈,不过大夫说没什么大事,就是忧思过度,休养一些时日就好了。”
杨凡点了点头然后示意蔡薇儿和蔡眦出去等候,等到两人离开后才对着蔡绦说道“蔡伯父知道今天朝堂上的事情了吧。”
似乎早有预料的蔡绦点点头“皇上让你来的?”
“不错,皇上让我来劝劝老太师主动辞相,也好留存些君臣之间的情分。”哪知话音一落,蔡绦激动的站起来“不可能!我蔡家辛辛苦苦的几十年,说让辞相就辞相?”
杨凡叹了口气,正要说话,不想醒过来的蔡京幽幽的说道“绦儿不可胡说,皇上能让为父体面的辞相,也算是念了一丝当年的情分了,如果我们再不知进退,下场恐怕好不到哪里去。”
蔡绦惊恐的趴在床边说“父亲,一旦您退了,我蔡家就完了,那些宵小之徒一定会落井下石的。”蔡家横行十几年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一旦蔡京退下来,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
站在门外偷听的蔡眦几人急忙的跑进来大喊道“父亲,不能啊,一旦您退了,我们可就没活路了。”此时门外跪了一地的蔡家人。
看着跪在地上的一众子孙,老蔡京叹了口气“为父老了,已经不能再护着蔡家这个树苗了,皇上念在我主动辞相的情分上想必也不会太难为你们,至于那些宵小之徒恐怕就要拜托杨将军了。”说完话便盯着杨凡看。
见众人都看着自己,苦笑了一声“老太师,您太高看小子了,小子何德何能能担当如此重任,保护蔡府自然不行……”摸着下巴开始低头思索起来。
此话一出,蔡家众人愣住了,蔡薇儿更是脸色煞白的看着杨凡,浑身发抖,一直以来非常珍重的情感,在对方心里居然一点位置都没有,眼神中的色彩渐渐变成灰白。
蔡家众人望着杨凡的眼神同样渐渐冰冷。
“保护蔡府自然是不行的,但是可以搬倒小子的封地上去嘛,你们以为如何?”思索好后抬起头看着众人。
“啊!……是极、是极!……杨大人说的对。”知道误会了杨凡,杨家众人瞬间恢复了神采,杨凡是什么人,虽说不是一品大员,那也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他的封地可是有千牛卫保护,那些宵小之徒谁敢去找事,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等人因为杨凡的关系,多少还能留下一些圣眷,让皇上不能忘了蔡家。
同样喜极而泣的蔡薇儿擦了擦眼中的泪水,呸了一口暗自叨咕道“这个混蛋就会欺负人!”
杨凡发现众人神色有些异样诧异的问道“怎么了?”
众人齐齐摇了摇头表示没事,虽然后顾之忧没了,蔡京还是有些担忧的问道“小凡呐,我蔡家的下人自然可以遣散,但是蔡家还有三十余口人光待在你的封地上也不好吧。”这些年蔡家人花钱大手大脚的,手里自然没有多少钱,老蔡京怕蔡家人坐吃山空。
“不瞒老太师,小子准备在封地五里庄准备建两座火炉制造厂,需要大量的人力,如果蔡家的男子能干的话,自然不愁没有钱财,虽说赚不了打钱,但是一年下来千把两银子还是有的。”
蔡京点了点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能有个善终已经很不错了,不能奢求太多,正在这时蔡眦笑嘻嘻的说道“我说侄女婿啊,我听说你那个火炉制造厂可是不少挣啊,我要是去了月俸怎么也得百八十两银子吧。”
杨凡笑眯眯的摇了摇头“火炉制造厂固然赚的多,但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去,阁下如果能吃苦的话就先从工人干起吧,每个月十贯钱怎么也够花的了。”对于这种好吃懒做的蛀虫,杨凡极度的厌烦要不是因为蔡薇儿和蔡京的关系,杨凡才懒得搭理蔡家人。
“你!……”
“行了!老五,你想要气死为父吗?就按小凡说的做,先从工人做起!不行就在蔡家守着老宅!”老蔡京自然知道儿子的品性,现如今有人肯收留他已经很不错了,要不是小凡这孩子念着一些情义,恐怕蔡家过不了几日就被人清算了。
见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杨凡将蔡京的辞呈放在了怀里,商量了几句后便告辞离去,五里庄那边的事情也不知道准备的怎么样了。
看着杨凡的背影,蔡绦有些担忧的问道“父亲,杨小子能护住咱们蔡家吗?”
蔡京躺下后才缓缓的说了一句“圣眷隆厚、前程无忧啊!我蔡家无恙矣。”说完便缓缓的睡了过去。
……
……
宣和七年、正月二十一、当杨凡将蔡京的辞呈递交给宋徽宗后,宋徽宗眼睛湿润的回忆了蔡京的一生,然后同意了蔡京辞去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职位,保留其太师衔,并赐赏银五千两。
紧接着尚书左丞(左副相)李邦彦升任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职位(宰相),其尚书右丞(右副相)改任为尚书左丞,龙图阁大学士张邦昌升任为尚书右丞。
一连串的任命就在大臣中的山呼海啸下结束,一代权相蔡京正式的退出了权利的舞台,退朝后满面笑容的向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等人拱手祝贺后,便在众人的挽留中告辞离去。
第一百九十七章 无权过问!
宋徽宗一朝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每天起早贪黑的去上朝,闲下来的日子,趴在被窝里睡个回笼觉就好,早上一大家子人吃完了早饭,该溜腿的溜腿,该喝茶的喝茶,只有两个小丫头会穿着小棉袄在府里跑来跑去,气的马氏直说丫头片子不省心。
直到一个身穿白袍的男子坐在大厅里后,杨凡才露出久违的笑容,“沈兄,一别多日好久不见啊,近来可好?”
毫不掩饰的羡慕了一番杨凡后,略有些消瘦的沈元才苦笑的说“为兄现在国子监广文馆任正六品教授,还算可以,只是国子监的学生都是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比较难于管理。”
说道这里就有些感叹,当初都是一个老师教的,如今杨凡早已经是朝廷大员了,而自己却不过是个六品小官,每天受着气不说,还备受排挤,虽说短短三年内自己从八品升到六品也算是升迁快的了,可是一和对面这个家伙比就有些受挫。
给沈元到了一杯上好的龙井茶,才点着头说“国子监与太学不同,乃是我朝教育精英子弟的场所,里面的纨绔不听管教也在所难免,那里的祭酒是一个叫陶万靑的老头,改日我给他打声招呼。”杨凡之所以敢拍着胸脯打保票,乃是因为这家伙前几日厚着脸皮,非要在自家的工厂里入上一股,如今有事了自然好意思吱声。
沈元有些羞愧的拱了拱手,“有劳朝阳兄了,在下真是有愧啊。”一件天大的事,在好友的手里就这么轻易的解决了,沈元的心里可想而知有多么的失落。
知道沈元的心思,杨凡也不开解,好友之间有时候越解释越会让人抗拒,笑着拍了一下桌子“沈兄既然来了,你我就好好痛饮几杯,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就好,别忘了我们是兄弟。”
眼见杨凡如此热情,分开多日的隔阂渐渐的消失在沈元心中,“对!咱们是睡在一个床铺的兄弟,不如醉去!”说完话两人便走进饭厅边吃边聊起来。
杨凡把自己一路北上的事情详细的说了一遍,听得沈元直冒气,山水险恶的不说,就是这一路遭的罪就够呛了,难怪升职会升的这么快,“朝阳兄,干了!”
互相倾诉了最近一段时间的遭遇后,杨凡大怒一声“那个什么曹华果真把你们赶了出去?”
沈元难堪的点点头。
杨凡二话不说,大喊一声“李元芳!”
“卑职在!”
“立即拿着我的令牌前去千牛卫大营,点齐五十卫,前去汴河大街的董家巷将姓曹的那家全部给我赶出去,如有反抗就地……额……就地踹倒!”习惯了说就地正法,想想不妥,便改成了踹倒。
也不怪杨凡生气,原本沈氏父子攒了一点钱财,在董家巷盘了一个二进的小院,原本都已经住进去了,哪想到住在隔壁的曹华也看上了那座小院,想要买下来扩建,结果被出价高的沈氏父子买了下来,仗着自己家的娘舅是兵部侍郎王大伟,便没有把两个小官放在眼里,硬是让家仆将两人赶了出来。
本想据理力争的,可是见惯了官场险恶的沈明文,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说算了,惹不起人家有后台的,父子俩只好含着泪搬进了一个简陋的民房,心里不痛快的沈元这才来到了杨府,也就有了之前消沉的那一幕。
等到李元芳携令而去的时候,沈元才有些担忧的说“对方可是兵部侍郎啊,我看还是算了吧,朝阳。”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情,给朋友招来这么一个强敌。
“沈兄多虑了,只要房契还在手里就不怕,他王大伟不能怎么样,算了,不说了,你我二人在来一坛子,放心这是自家酿的米酒,度数低……干!
……
……
汴梁大街上依旧人来人往,只是不同于往日的是,一对身威风凛凛的千牛卫疾驰而去,看方向好像是董家巷的方向,时间长了,汴梁的百姓都知道千牛卫乃是皇帝的亲军,一般没人敢惹,如今杀气腾腾的呼啸而去,不知道哪家人又倒霉了。
身为正主的曹华,没办法告诉外面的百姓正主是自己。本来正忙着让人将中间的墙壁拆了,哪想到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