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贤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凡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客气的说道“师娘,您好,学生是来看看先生。”妇人诧异的看了一眼杨凡,对于杨凡接圣旨当官的事情,她已经听说了,没想到这个少年还念着自家的老头子。便客气的说道“进来吧,老头子在睡回笼觉呢。我去把他叫醒。”说着便要去叫醒魏老夫子。杨凡急忙的挡住妇人,客气的说道“既然先生在睡觉,学生自是应该等在这里就是。说着便把带来的礼品交给妇人,站在门外等魏老夫子醒来。
  妇人无奈的点点头,便接过礼品送去了厨房准备做点菜招待一下这个学生。看着干净的院子,不时被寒风吹过,紧了紧衣服,便轻声的说道“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便眯着眼睛双手插在袖子里久久伫立。
  半个时辰过去了。房门被吱的一声打开,睡眼朦胧的魏老夫子便看到了伫立在门前浑身灰尘的杨凡,知其在门外站的太久了。急忙的拉过杨凡不好意思的说道“快进屋去洗把脸。”
  杨凡恭敬的行了一礼,便进了屋子洗洗脸。风尘太大很难受。待杨凡洗过后,便和魏老夫子落座于客厅。魏老夫子当然知道这是杨凡出于对自己的尊重。便轻声的问道“站在这里多久了,怎么不叫醒我?”杨凡恭敬的说道“师者,人之模范也。师道立则善人多。”
  魏老夫子满意的看着这个学生,当出来时自己只是对他比较好奇,认为这个学生比较聪明而已,后来还赠送了笔墨。没想到仅仅一年不到,便有这样的成就,确实很不错,更难得的是尊师重道。
  此时妇人端了两盘肉菜和一壶酒笑眯眯的放在桌上说道“快晌午了,你们师徒边吃边聊。”说完便要退坐在一旁。古代有男子吃饭女子不得上桌的规矩。
  杨凡急忙的站起来说道“还请师母落座用饭,不然学生心里难安。”来自于后世饭桌上不分男女的习惯,很难让一个妇人坐在一边看着两个男人吃。更何况这个人还是师母。
  魏老夫子欣慰的点点头,说道“也罢,夫人你也上来吃罢,凡儿也不是外人。”在两人的要求下,魏夫人才添了一双碗筷坐在魏老夫子旁边。
  吃饭的时候,杨凡向魏老夫子讲诉了关于钱塘县被方腊围攻的经过,惊的老夫子连酒都忘记了喝。最后魏夫人才感慨了一句“还好你没事,要不然该如何是好?”
  老夫子欣慰的点点头说道“幸亏你行事聪明灵慧,才能帮着县衙度过这一难关。这也就难怪皇上会赏官了。以后你的前途定不可限量,切记不可误入歧途,知否?”
  杨凡站起来恭敬的回答道“先生的话,学生记在心里。”说完便给老夫子填满了酒。满意的老夫子一口酒喝干了杯中酒。全然不顾旁边使白眼的夫人。
  一顿饭吃过,杨凡拜别了老夫子,并告诉了老夫子关于李纲先生给自己取的表字,老夫子懊悔的摸摸头默认了李纲先生的抢在前头。最后郑重对着杨凡说道“朝阳,六月份你就要去参加县试资格考试了。能不能有机会去考解试就看你的了。”说完便挥了挥手,回屋去了。
  向先生的背影行了一礼,便慢悠悠的向家走去,一路上看到家家户户贴的桃符,杨凡便忍不住大声的吟道。
  缥缈初闻寺阁钟,霏微零雨兆年丰。
  家家椒酒欢声里,户户桃符霁色中。
  春枕方浓从卖困,社醅虽美倦治聋。
  从今万事俱抛掷,且作人间百岁翁。
  好诗!杨兄小小年纪便如此有文采,真是前途不可限量,不知可否提携我等啊……


第三十八章 艰难的选择
  待杨凡转过头,便发现身后站着的是许久未见的白起,脸上露出一丝亲切的笑容“白兄,近来可好?”白起摇了摇头,说道“一点都不好,都快烦死了。”
  杨凡诧异的看了一眼白起有些疑惑的问道“这是为何?”白起苦笑着说道“还不是你,都当官了,我们几个还没走出这个小山村呢。”说完还白了一眼杨凡。
  一听这话,杨凡心里就明白了,这几位朋友可能是着急了,但是做学问这东西是急不来的,世上也只有一个自己是例外。其他人只能按部就班的去读书。不过这话却不能对白起说,嘴上便安慰道“我们都还年轻,急什么。好好的做学问。估计今年就可以去钱塘书院读书了。”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经常见面讨论学问了。
  白起苦笑着说道“也只能如此了,谁让我们没你聪明呢。不过你堂哥、赵兴张龙他们好像不考进士科,而是准备考取武举人。
  “什么!”杨凡吃了一惊,怪不得堂哥这两天早上天天练习射箭,原来是要考武举,虽然武举同样要经过解试、省试。殿试,但是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进士科主要考取《四书》、《五经》、诗赋、策论。而武举科考主要侧重的是弓马,即步射,马射。合格后就会进行文章考试。内容出自《武经七书》两样都合格就算考试成功了。但是在大宋朝虽然武状元也是状元,原则上与进士科的状元是一样的,但是朝廷格局却是以文统武。武将的地位极其低下,当兵参军,脸上都要刻上字。待遇可想而知。不过这种情况根本无法改变。因为当年的太祖皇帝就是武将出身,靠的就是武将黄袍加身才能当上皇帝,所以大宋对于武将的压制极其严格。
  此时当杨凡听到几位好友要去考取武举人时,心里的吃惊可想而知。有些无奈的说道“考武举也好,毕竟人各有志,勉强不得,既然每个人都选好了他要走的路,我们能做的只有支持。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都各自加油吧。说完便拍拍白起的肩膀含笑离去。
  看着离去的杨凡,白起心里充满斗志的小声说道“我一定会成为那个最成功的人!一定会。”便转身离去。
  ……
  ……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大年初三杨家人吃完早饭,便要再次回归到各自的生活当中,马氏眼圈微红的拉着王氏和李氏的手说道“以后我们一定要经常的见见面才是,不然等老了,想见也见不到了。”王氏叹了气什么也没说只是抓着两位弟媳的手握的更紧了。李氏伤感的说道“等以后儿子都有了出路,我们就可以经常的走动走动了。”
  离别总是伤感的,但是男人的感情也许更加深沉,因此杨仁义三兄弟并没有多说什么,互相拍了拍肩膀便算是表达了。站在最后的杨凡哥三,也许因为年轻便相对的少了一份伤感,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希望。杨凡拍了拍两位兄弟的肩膀郑重的说道“好好努力,将来我们一起出人头地!”杨健想到自己的那个大将军梦想便郑重的点了点头说道“会的!”杨平同样想到了属于他的梦想,左手美女,右手好酒。头戴金冠子,脚穿银袜子。便也郑重的说道“二位兄弟放心,我也会努力的!”
  还在告别的众人看到三兄弟如此的上进,都很欣慰,尤其是平时油滑的杨平都郑重的树立了理想。众人更是觉得三兄弟未来的成就不简单。然后在美好的时光都有散尽的那一刻,该走的还是要走,送别了大伯父家,又接着送走了三叔一家。杨凡便回到了家中,由于开学要等到初七。所以杨凡准备在家多待两天。陪陪家人有时候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然后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就在初四的晌午,杨家准备吃饭时,县城里的马捕头火急火燎的赶了过来抱拳沉声说道“杨大人,沈县令有急事相找,还望杨大人立即随我去往县衙。”
  看到马捕头如此着急,杨凡疑惑的问道“何事能让沈大人如此着急?”马捕头犹豫了一下惊恐的说道“就在前日仁和堂的王大夫大夫前来报告说,发现了两例相同的病症。患者皆是头痛、背痛、忽冷忽热,开始的时候大夫以为是普通的伤寒,便开了两幅药让患者拿回去吃。可谁之次日早上此二人再次来到药铺大夫看后大吃一惊,两人的脸上,手上,前后背皆出现了红色的斑疹,王大夫不敢自己一个人诊断,便召集其他四位大夫诊断病情,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可怕的天花。当即找到沈大人,向其报告了病情的可怕。沈大人立即派人将两家人隔离在义庄之内。但是众大夫苦无良策。只好向杭州府求援。杭州府对此事非常看重,立即派出一位医官前往钱塘县解决问题,可惜的是医官看了病人后,便放话说“无药可救,为防传染,两家人杀之!”
  沈大人不忍徒造杀孽,只好说在看看,能不能挺过去。实在不行再动手。最后本县的贺大夫突然提起了你,说是你曾经治好了肺痨。所以沈大人派我立即请你回城。”说完便急切的看着杨凡。
  白月一听是可怕的天花,便拉着马氏的手使劲的摇了摇,表示不要让杨凡去,马氏咬了咬牙说道“马捕头,不是我儿不愿去,而是不能去,你也知道那是什么病,一旦得上就是死路一条。我就这么一个儿子,您回去跟沈大人说说,放过我儿一马吧。”说完便擦着眼泪,这回是真害怕了。杨父心里也不好受,谁愿意让儿子去送死。
  珠儿瞪着马捕头,恨不得吃了这个烦人的家伙。
  马捕头,尴尬的看着杨凡,他也不想当这个讨人烦的家伙,但是沈大人有令不得不接啊。杨凡还歹是朝廷的官员,虽说是散官,但是县衙也没理由去让其涉险。
  杨凡心里也陷入了挣扎之中,好不容易有了个家,要是因为自己去显能,挂了。那该怎么办。最后心里咬咬牙想到,就这么定了!


第三十九章 东郊义庄(上)
  看了一眼着急的马捕头,杨凡恭恭敬敬的向杨父和马氏跪下沉声说道“父母在上,孩儿不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宋同胞死去。他们也有家庭,也有父母孩子。如果因为此病而阴阳相隔,黑发人送白发人。绝不是孩儿愿意看到的,所以父母大人要待在家里,哪里也不要去。让孩儿与这天花斗上一斗。”说完便深深磕了下去。
  站起来深深的看了一眼众人,便转身和马捕头离去。骑上马正要离开的时候,身后传来了白月深情的嘱咐“要活着回来!”杨凡身子一僵说了声“等着我”便驾马离去……身后隐隐传来哭泣声。
  跟在旁边的马捕头佩服的大声说道“杨大人不愧是个汉子,让我老马佩服,如果有差遣的地方,老马义不容辞!”杨凡哈哈笑道“就让我们与这天花斗上一斗”……驾!……
  ……
  ……
  此时的钱塘县家家门户关闭,街上更是几乎没有行人,偶尔跑过几个人,也是捂着嘴神色慌张的快跑,恐怕被可怕的天花传染上。县衙内坐满了人,沈县令忧郁的坐在大案后想着心思,年前才把乱贼打退,年后就出现了可怕的天花,这是怎么了。堂下两侧坐着几位县城里的大夫,和来自杭州府的医官正在闭目等待着什么。
  此时大堂外突然传来王捕头的声音“报!”众人急忙的站起来看向门口,沈县令着急的问道“此时城里如何了?”王捕头有些惊恐的说道“回大人,根据众位兄弟的报告,此时城内感染着已达到了十几余人,已经全部送去了东郊义庄看管起来,另外看守义庄的一位兄弟也出现了此症状。弟兄们现在都已经人心惶惶。恐怕长久下去,必将人心不稳啊,还请大人早想办法!”说完便惊恐的看着县令。现在天花病有爆发的趋势,底下的兄弟也是人,得了病也一样会死。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