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贤王-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子。”
杨氏夫妻一听立即飘飘欲仙的找不到北了,最后还是被杨仁智叫醒后,才满心欢喜的请杭州府的官差进屋吃一顿席面。众位官差也不推辞,这么远的跑一趟也不容易。便随着杨家人进了酒楼。
待众位官差走了进去,杨仁智便大声的对着周围的百姓拱手说道“刚才恶霸临门感谢乡亲们的仗义直言了,今我侄儿高中榜首解元公,所以大家都进来吃一顿再走。”
有个百姓大声的问道“收钱不?不然俺们可吃不起啊!”众人闻言乐的哈哈大笑。
“不收钱,随便吃!”杨仁智也是难得的大方一回。随着生意的扩大,眼界自然也就高了很多。
“好嘛!”众人一听不收费,便呼啦一下涌进了店里。
……
……
今天对于杨凡来说是个痛并快乐的日子,昨晚与钱塘书院的众位同窗喝了个伶仃大醉,等到自己醒过来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傍晚,洗漱了片刻后,便穿好衣服准备一会去杭州府衙参加鹿鸣宴。对于这种考试后的恩宴,形式大于实际意义。但是又不得不参加。因为这是贡生们增加交情,扩宽人脉的地方。”
看了一遍《诗经·小雅》里的鹿鸣,待背诵下来后,便跟白月说了一声,悠悠然的奔府衙而去。等到了府衙后,大院中早已摆放了一个长长的桌子,上面摆放菜肴,客气的向早到的贡生拱手打了个招呼,便在沈元身边坐下,等待开席。一时间众位贡生,不时的过来与杨凡攀谈几句,而杨凡也极其谦卑的一一回答,丝毫没有解元的架子,这也让那些心里有些不舒服的贡生多少对杨凡有了点好感。
待过了片刻人都到了后,冯知府才慢悠悠的走出来笑道“这鹿鸣宴还是本官第一次主持,所以大家不必太拘谨。尽管畅饮就是,不过在这之前还要解元公为我们大家唱一首《鹿鸣》之歌才行。”说完便满脸笑意的盯着杨凡。
“好!就让杨解元给我大家唱一首《鹿鸣》。”旁边的贡生纷纷起哄道。
见状杨凡只好站起来冲着冯知府行了个礼,然后又冲各位贡生拱了拱手开口说道“既然大家有所要求,朝阳必不敢推辞”接着便开口唱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傚。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待唱完后,便客气的向大家拱手说道“见笑了!”然后便坐下等着开席。
“杨解元果然才华多样,连唱歌都是那么好听,以后必定不凡那”一时间宴席上充满了对杨凡的赞叹声。对此杨凡也是一一客气的回应着。待众人寒暄过后,冯知府便笑眯眯的说道“鹿子发现了美食不忘伙伴,发出“呦呦“叫声招呼同类一块进食。古人认为此举为美德,今天我为你们干杯”说着便一口喝下了杯中的酒。”
见知府大人为大家敬酒,众人急忙的端着酒杯向冯知府示意了一下,便一饮而尽。待喝过酒后,冯知府才说道“难得的众位有机会能相遇于此,不如你们做个游戏如何?”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后,一个贡生站出来说道“既然冯大人有此美意,学生怎敢推辞,大家就每个人以自己的心境做首诗如何。”关于作诗能坐在这里的人都有几把刷子,便大声起哄道“可以啊,就从你开始吧!”
贡生见大家让他先做,便客气的说道“那就由在下先做个抛砖引玉好了”接着便开口吟道。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一时间,桌上的众人便大声喊道”好!诗酒风流,放浪形骸。故日后追忆,乃有如梦如幻,想我等学子十年寒窗,已是真的不易。”待说道伤感处众人感叹不已。接着又有几位做了一些应景诗,博得大家一笑。
此时周通站起来说道“那就由在下做一首如何?”众人连连点头答应,虽然是第二名,但也证明其才华不可多得。
周通沉思了一下便开口说道。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听完后,众人的脸色有些难看,对于这首杜牧的《泊秦淮》众人太熟悉不过了,其意思无非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士大夫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其中一个贡生有些脸色难看的说道“周兄这是什么意思,如今我大宋国富民强,威震四方。何来的亡国之气,而我大宋的读书人更是贤才皆是。为何做此诗讽刺我等。”说完便哼的一声转过头去。冯知府也不插话,笑眯眯的看着众人。
周通摇摇头便什么也不再说,如今国家危矣,而这些人还在这怀念醉生梦死的生活,心中的失望可想而知。此时沈元见气氛有些尴尬,便大声说道“今天是大家的好日子,不如让解元公给大家来一首如何?”一时间众人都看向杨凡,点头表示欢迎。
杨凡有些无奈,此时出头可不是好事情,想了一下便吟道。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此诗一出众人纷纷叫好,对嘛,这才是我辈读书人该做的诗句,早上还在农村玩,晚上就登上了朝堂,这才是读书人该有的目标,哪像那个周通,成天瞎操心国家大事,只要自己能当上官才是最好的鼓励,其他的哪有那么多闲心。一些书生心里惬意的想到。
冯知府满意的看了一眼杨凡,便又对着众人敬了杯酒后,就先行休息去了,宴席留给众位贡生交流感情。直到夜已经深了后,众人才散去……
就在杨凡和沈元等人出了杭州府衙大门时,从钱塘赶来的杨家老伙计突然走到杨凡耳边嘀咕了几句。
杨凡一惊大声问道“当真?”
第七十一章 三生石的传说
“是的,小爵爷。”伙计很确定的点点头。
杨凡心里恨极了这个李二狗与马县令,仔细考虑了片刻后,便转身对着沈元说“南坡兄,在下还有点事先行一步了。”沈元见杨凡确实有事便笑着点了点头“朝阳兄请便。”
回到客栈后,杨凡便来到白月的房里坐下沉默不语。
白月见杨凡回来了就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便关心的问道“怎么了,什么事情让你愁眉不展的?”
杨凡叹了口气说道“一个酒楼掌柜的仗着县令做靠山想要收购我三叔家的酒楼。本来这事没什么,但是我只是个散官勋爵,无法插手地方上的政务,所以无法给马县令造成什么实质的压力。”
“你是说,如果马县令铁了心的支持那个酒楼掌柜,后果就是插不上手了吗?”白月若有所思的说道。
“不错,如果他是个聪明人应该明白得罪我的后果,怕就怕他不是个聪明人。”
“我看你还是明天去请知府大人出个面吧,看在一起破案的份上想必他应该能给你这个面子。”
“我哪有什么面子啊,面子都是靠自己挣的,靠别人给的只是鞋垫子,算了,明天还是我去一趟府衙吧……
……
……
“大人,情况就是这样。”钱塘县衙韩捕头恭敬的向马县令禀报道。
马县令听后,又惊又怒,当即叫人把李二狗叫来,等李二狗笑呵呵的来后,还没说话,就被马县令啪……啪的两大耳瓜子。李二狗吓坏了,还是第一次见到姐夫发怒委屈的捂着脸说道“姐夫为啥打我啊。”
“为啥打你?”气的马县令脱下鞋底子,使劲的在李二狗的屁股上狂扇。等打累了,才坐在椅上气喘吁吁的说道“谁让你惹杨家人的,知不知道,他侄儿是干什么的,那可是皇上记在心中的小爵爷,大宋最年轻的爵爷。”
李二狗,别的没听进去,就听进去皇上两个字,结果裤裆处便湿了一片。急忙的哀求道“姐夫,那可怎么办啊,我可不想去做太监。”
马县令见李二狗怕了,心里才松了口气,沉声说道“这会,那小爵爷很可能已经知道了,但是估计他现在很可能正忙着准备礼部的省试,所以你还有机会,明天早上你就去杨楼门口负荆请罪。”
李二狗闻言,只好无奈的点点头。
钱塘县爱吃早餐的百姓早早地来到杨楼等着喝羊汤豆腐脑,便见到了好笑的一幕,只见前些日子还耀武扬威的李二狗,光着膀子背着几根火柴棍跪在那里。顿时便开始议论起来。
李二狗脸色红的跟快火炭似得,丢人呐,姐夫非要说什么负荆请罪,结果回家问了一圈人才知道原来是背着木材棍去给人下跪,还说古人有个老头将军背着木柴给一个叫什么如的下跪请罪。结果自己这副打扮来了,虽然对于下跪子之事自己不在乎,但是光着膀子在外面抛头露面多不好意思啊。
杨仁智早早的和伙计便打开了酒楼大门准备做生意,结果便看见了跪着的裸男,仔细一看才发现是李二狗,不由得笑道“这不是李掌柜的嘛,怎么的,这是锻炼身体呐?”
李二狗不好意思的说道“杨叔,都是我不好,昨天犯了荤,您老大人不记小人过,把我当个屁放了如何?”
见到其光着膀子跪在那,杨仁智心底便消了一半的气,对着李二狗说道“知道就好,下回别犯了,回去吧。”其实杨仁智是有顾虑的,虽然县太爷看在侄儿的面子上主动服软,但是一旦得理不饶人闹僵了,自己这方还是吃亏的。毕竟人家是现官。
李二狗见杨家人饶了自己,便兴高采烈地的爬起来,撒丫子就跑,心里暗暗得意道“这个什么负荆请罪法真好使,就是光着光膀子不太好,毕竟还是处男。”
……
……
待和冯知府知会了一声后,冯知府便当场答应照看一下杨凡的家人,对于这种不费事的人情,冯知府高兴还来不及。拱了拱手谢过冯知府后,便告辞出了府衙。
由于省试一般都是春闱,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来年的二月份,但是如果遇见了特别的事情,朝廷上也会把时间提前到年前的十一月份。所以对于中了州试的举人来说,从杭州到汴京路上也要将近一个月。所以复习的时间并不多。
待回到客栈后,便和白月商量了一下,明日去灵隐寺拜佛,然后好好的复习两个月,毕竟省试是礼部出的试题,要比州试难很多。
“好啊,一直听闻灵隐寺是江南最灵验的寺庙,据说在那里求姻缘十求九准。明天正好去拜拜。”白月不好意思的说道。
对于白月的小心思,杨凡也不点破,想了一下便把后世关于灵隐寺的一些传说告诉了白月和珠儿,“相传在这世上有一条路叫做“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忘川河”上有座“奈何桥”,在桥的尽头,有一块通体鲜红的石头就叫做“三生石”。据说,有情的男女们,只要在这“三生石”上刻下两个人的名字,就可以“缘订三生”,三生三世都可以在一起。孟婆汤就是用忘川河水熬的。
传说里代表了“前世、今世、后世”的三生石传说,唐朝时有一个和尚圆泽和李源交好,有一天一起去峨嵋,有两条路可以走,圆泽要走一条,李源要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