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十万大道-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六材胶?”唐云蹲在灰白色的台阶旁,触摸着坚硬如铁,散发微热的土质。

    “没错,若没有这些防火材料,只怕我们都会被烤熟了。”周围空气闷热异常,说起话来喉咙便要冒出火似的。

    所谓的六材胶,是一种防火材料,用砖屑为末,白善泥桐油,枯莩碳,石灰最后再配以幡米胶,调和出来的胶状物质。将这种胶状物质灌砖模,然后烈火烧制,便会得到六材胶。用六材胶制成的方砖不仅十分坚硬且防火性能极佳,绝热耐烧。

    在这里建起如此厚实的防火材料,难道这土台下面是?没错,在这土台下便是翻滚炽热的岩浆,喷薄而出的烈焰强火,足有几十丈之高。

    视角放大,再放大。空阔而光滑的绝壁上突兀的显出一个白点,整个岩壁因长年高温的炙烤,呈现暗红色,而且岩质十分脆弱易碎。

    这时,那突兀的白点更显得扎眼,将白点放大,就会看到犹如金字塔般的三角土台镶嵌在岩壁上。

    而三角土台下面便是能吞噬一切的岩浆熔炉,岩浆成半流体状态,不断在沸腾中翻腾着,闪烁着刺眼的黄白光。

    日复一日,煎熬于烈焰之下,却始终保持灰白的本色,没想到六材胶竟能抵抗如此高绝的热度。

    岩浆因为热能的涌动,而发出声声爆响,像人熊的嘶吼,给人以绝望。强劲的热气形成数道旋风,这空心的山洞吹拂的一尘不染。

    热,是唯一的感觉。唐云知道身上厚重的黑袍不能脱掉,它可以防护皮肤被热风燎伤,或体内水分过快的蒸发掉。

    在洪荒时候,孤首山曾经发生过十分剧烈的喷发,甚至滚烫的岩流将厚重的地幔撕开了一道口子,从而使得这里成为了一座拥有岩浆的死火山。

    如果将整个孤首山比作熔炉,那么洞底滚烫的岩浆便是烈焰熊熊的炭火。而所谓的神风谷不过是天地熔炉旁边的大风箱而已。

    “这下知道这些烈风从何而来了吧,看那里,对就是那些像人眼睛形状的洞**,风就是从那里吹进岩浆中的。”祝大师站在土台上,上手不断地指向对面赤红的岩壁。

    果然,唐云循着祝大师的手指看去,对面的岩壁上有许多眼睛形状的洞**,从岩浆中散射出来的黄白光,将这些洞**的洞口映照的明亮非常,在灼热空气的扭曲下,再加上光影叠加,便似这些洞**活过来一般,一只只散发着白光的眼睛斜斜的望着洞底那近在咫尺的岩流。

    “那些洞**都是在洪荒之时形成的,我将它们尽数改造成了风洞。”祝大师用厚厚的袖口掩在嘴上,空气酷热也就罢了,还总是飘来一股刺鼻的酸臭味,“说话的时候将口鼻掩上,那刺鼻的气味是火毒之气,吸的多了便会晕厥。”

    “如果将那些洞**尽数凿穿,风应该是向外面吹才对。”唐云掩住口鼻道,“在岩浆常年的烘烤下,这山腹中的空气应该变得热而轻,这样的话,便会顺着风洞而出,不会有风进来啊。”

    这些甬道形成的年代早远,如今孤首山已经成为了一座死火山,没有岩流剧烈的冲击,那些通道是怎么被贯穿的呢?甬道内曲折多变,纹理难测。而且与岩浆近在咫尺,甬道内充斥热气火毒,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如何贯穿甬道,再者风如何向里吹?这两个问题应该说是无解才对?不可能办到的啊。”一瞬间唐云思考了很多,但这两个问题就像一道屏障,堵截在唐云思考的道路上。

    “哈哈,小云,不错啊,思路很好嘛。”祝大师听的一愣,忽的开心笑了起来。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算前面两个问题都解决了,给岩浆加温又有何用?岩浆的热度应该是这个世界上的极致了。”唐云又问道。

    “你这三个问题问得倒是轻巧,却用了老夫十年时间去解决啊。”祝大师打趣道。

    “若非天纵之才,就算给他一百年也未必解决的了。”闵君臣站在唐云身后,笑道。

    “你知道火的颜色吗?”祝大师答非所问。

    “在书上看到过类似的理论,因热力的不同,火焰所呈现的颜色也有差别。从黑褐色到黄白色依此而升。看着岩浆的热力应该处于顶峰时期。”唐云年少之时,性格孤僻,多在父亲书房度过,所以涉猎了大量书籍。这些书籍都是唐侯所收藏的,自然无所不包,无所不论了。

    “二十年前我初到此处,这岩浆所散射的颜色并不是黄白色,而是樱红色,过了半年又变成个暗红色。”祝大师包裹的十分严实只露出两只圆鼓鼓的眼睛。

    “如果我不在这里建造神风谷,只怕早在十年前孤首山洞底的岩浆就熄灭了,最后便会和赤红的岩壁融合在一起,凝固。”

    “之所以选择了在孤首山营造天工山庄,正是因为这里存在绝对稳定的岩浆,孤首山是独一无二的。”闵君臣接着道:“至于天工山庄是用来做什么的?到时你自会知晓,因为你需要了解的东西还有很多。”

    当时看到岩浆正在熄灭,祝大师自然十分着急,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用,直到有一次冒着被烧死的危险,骑乘着青鸟从山顶飞了进去,这才发现了靠近岩流的那些甬道。

    然后就是灵感的自问,竟然能将整个孤首山用作熔炉使用,为什么不能将这些甬道营造成风箱。如果能将新鲜的空气灌输进来,竟能令频死的岩浆重新恢复热力。

    便这一个念头,花费了祝大师十年心血,而最困难的问题便是唐云方才提到的,第一个是穿凿,第二个是回风。比起穿凿,回风相对容易许多,只需在每个凿通的洞口安装一座巨大的水风箱,所幸洞口都在孤首山东侧,位于温水湖上方。

    所谓的水风箱,其实和风箱构造像似,利用巨量的水力,从而将空气压缩,然后在瞬间释放,使洞内鼓胀的热气反冲而回,从而使得外面新鲜的空气得以通过甬道进入到洞底。

    “关于穿凿,说来也是我幸运,正在我一筹莫展之时,突然接到了你父亲的飞信。”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

第一百五十四章 雷石3

    154

    祝大师话题忽的一转,对唐云道:“再来的路上,想必你也看到了那座赤色的山峰,在孤首山的西侧。”

    “孤首山色玄,那座山色赤,从远处看去像一对阴阳眼,的确有很深的印象。”唐云点了点头,又道:“虽然一玄一赤,但是两座山真的很相似,无论是外形还是高度。”

    祝大师犹豫了一阵,道:“小云,我知道有些事情很玄奥,甚至看似荒谬,但我还是希望能由你传承下去,不论何其艰难险阻,希望你不要放弃搜寻真道的执念。”

    “真道?”唐云眉头微皱。

    “世间有大道,十万路途遥。只要你能坚守心中所念,这就是真道。”闵君臣解释道。

    唐云默默地点了点头。

    唐侯的信中倒也没多说,只是说如果实在行不通,便放弃孤首山,另择而为。

    一筹莫展的祝大师不得已只得放弃,为了搞清楚岩浆热力的秘密,祝大师决定去赤色山一探究竟,为何活火山与死火山中岩浆的热力差距如此之大。

    “就是在那里祝伯父第一次发现了雷石的存在?”唐云讶然道。

    “没错,这几年来对雷石的研究从来就没有间断过,但几乎还是一无所知。”祝大师回答道。

    骑乘在青鸟上,盘旋在赤峰山顶,望着山腹中翻滚的岩浆,还有散射出来刺眼的白光,令祝大师作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将赤山上的岩浆转移到孤首山腹中?这怎么可能做到,以岩浆的热力足可以烧溶一切。”唐云下意识的摇了摇头,对祝大师当年作出的决定感到不可思议。

    “当然这只是一个念头,根本无人能做到,岩浆深在地幔层中,能被我们看到只不过是因为无数次的喷发冲破了地壳而已。”

    祝大师干笑两声,道:“再说我也只想捞一点赤山中岩浆,然后查验一下其中的物质组成,但是赤山腹中热力何其磅礴,根本无法接近岩流。而且当时对于六材胶也仅仅是作为一种涂料使用,那种厚度根本无法将岩浆盛装起来。”

    可谓老天开眼,就在祝大师无功而返准备骑乘青鸟离开的时候,突然赤山山顶喷薄出一股浓烈之极的黑烟,差点将青鸟扫落下来。

    祝大师瞧得惊险,心中却兴奋异常,如此情状定是将要喷发的前兆。

    “火山爆发应该是无法预测才对,伯父是如何判定还有六个月就要爆发了?”唐云见祝大师停了下来,便问道。而祝大师似乎很喜欢别人提问,所以每说一段便会停顿一下。

    火山喷发往往几个月前都能看出征兆,最明显的便是地裂,地热和圆丘。

    如果是比较大的喷发,以火山为中心,甚至远距十几公里以外的地面都会出现许多裂缝。

    如果火山附近有湖泊或生长有草木,那么湖水就会氤氲成气,沸腾不休,而草木也会突然燃烧起来,这就是地热。

    只要是火山,在喷发前几个月都会在火山侧面凸起一个看得见的圆丘,而且圆丘会随着喷发的临近而不断隆起,直到最后崩溃,爆炸,以释放被缩聚在一起的巨大压力。

    祝大师仔细的在赤山附近观察了三日,得以确定赤山将要爆发,至于具体到那一天,这是无法预测的。

    天赐良机,祝大师自然要精心布置,首先是在鼓胀起来的圆丘附近导出一道沟渠,这道沟渠从赤山山脚开始一直挖到二十里远的一处小山谷中。

    因为有青鸟,所以这道沟渠挖的倒也轻松,但是如何才能盛装炽热的岩流呢,这就需要找到能抗冲击,耐高温的材料,不然就算岩浆顺着沟渠流到小山谷中的坑池中,也会熔入到松软的泥土中,根本保存不住。

    在剩下的五个月中,祝大师开始了疯狂的实验,以期能找到盛装岩浆的材料。为了节省时间,祝大师便从六材胶着手,开始重新调整六种材料的比例。

    当时人们所用的六材配方只能制作成漆料,而祝大师想要得到的是模块,能砌筑的砖模。

    “六种材料,有四万六千六百五十六种组合,在五个月的时间里要从中找出最适合的一种,这需要多大的工作量啊。”听祝大师说的紧迫,唐云也不禁担心起来。

    “你小子算的到快,想必对《大衍术数》深有体悟吧。”祝大师双眼一亮,淡然道。

    “体悟不敢当,对大衍之数还是懵懂不知。”唐云颇为惭愧道。

    “大衍之数,已通易学,自古便没有定数,小云不必自谦。”闵君臣拍了拍唐云的肩膀,安慰道。

    “呵呵,想当初我一天要做三百多次实验,四个月几乎没怎么睡觉。”重拾话题,祝大师不胜唏嘘道。

    四万多种组合,却只有短短的一百五十天,除过一个月的准备工作,就只剩下一百二十多天了,平均每天至少要做三百多次实验,才有可能成功。

    每当新的配方做好后,便混水调和,浇灌砖模,然后放进用精钢打造的烤箱中,用铁索下放到孤首山腹中的岩浆上层。虽然这里的岩流热力不强,但也足以提供烘烤的热力,几百斤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