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十万大道-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授捕鱼之法。”
博物侯挥了挥手,叹了口气道:“为官为民,乃天经地义之举,众差请起,快下去准备吧,万万不可再让渔人冒险下海了。”博物侯说完默默向远方走去。
众小差望着远去的博物侯,心中似乎多了什么般皆沉默不语,多了什么呢?那是一种心怀天下苍生的胸襟。无论众小差是否明白,对于自己今后的路已经不再模糊。“为民乃天经地义之举,这便是为官之道吗?”刘云清望着暗红的晚霞突然觉得万道金光在心中升起。
………………………………
第四章 故人相逢
细雨霏霏,如今已是初春,北方寒冷气流南下,越牧州便多是阴雨之季。(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朦胧的夜雨中,松江郡依然是人流如梭。
松江郡府朱红的大门洞开,在门前立着一位老者,褐色的长衫在夜风中飘动,梳得整齐的发丝因被雨水漂湿而沾在前额,银白的长发在脑后卷起,用一支木簪绾成发髻,三道白须飘在胸前。老者不言不语,只是静默地望着府前的长街。
“老爷,天阴雨寒还是快回府吧,老奴给您守在这。”老管家颤巍巍地将一件紫色披风披在老者身上。
“老阮,不用管我,已经五年不曾相见了,我一定要亲自等他前来,你还是先回去吧。”老者双眸闪动,虽然寒气侵身却仍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老管家默默叹口气,守在老者身后。
“对了,老阮,陈山老酒可以备好?”老者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老管家道。
“老爷放心,酒以备在客厅了,炉火也已烧好,老爷还是进去等吧。”老管家看着郡守微微颤动的双腿小声道。
老者只是眺望着昏暗的长街,不再作声。突然老者浑身一颤,合身冲出府门,朦胧的雨幕中渐渐现出两道人影。
“侯爷,您您可安好?”老者对着绵雨之中的人影颤声道。
“好啊,一切都好,你来这松江郡也有十年了,看这松江郡如此繁盛,你范居中可居首功啊,这十年来可苦了你了。”人影喟然道。
“雨水阴寒,还请侯爷和老爷入府相聚。”老管家见众人都身在雨中,便小声提醒道。(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好看的小说)
“老阮,快快备酒,我要为侯爷接风。”老者说着将众人引入府内。
松江郡位于珠海江北岸,乃水运枢纽。沿洙海江内港西可通滇牧州,沿外港东可去闽牧州,乃历朝十大都会之一,集市遍布,人流稠密。所以能在短短十年时间中兴。
越牧州夏不酷暑,冬不飘雪,四时常花。而位于珠海江北岸荔湾湖之畔的松江郡更处于花海之中。
是夜,细雨霏霏,四溢的花香更是沉郁幽香。故人相逢,府内一片欢愉之气,欢愉之人只是拥炉而坐,遣散众仆,把盏夜谈,他们要的便是沉静的无人之夜,而欢愉只适合热血澎湃的青年时代。
范居中将杯中清酒饮尽之后,看着博物侯道:“侯爷”
“此时已无外人,不用如此,你我相交几十年了还不知道我的脾性。”博物侯将酒杯放下,笑道。
“唐唐兄,如今你也来到越牧州了,可知这海妖之事到底为何物?如今已闹的人心惶惶。滇,闽两大牧州商人也渐渐稀少,长此下去,刚建起来的中兴之局,我怕夭折啊!”初遇老友,范居中不多寒暄,直切入题将自己心中的疑问托盘而出。
“我听闻这乃宗朝余党所为,他们捏造海妖之事,惑乱民心,趁越牧州中兴之时想要东山再起。”范居中见老友不言不语便将心中猜测道出。
“居中啊!我没来越牧州之前与你是一般想法。”博物侯叹道。
“难道不是宗朝余党作乱,真有海妖?”范居中睁圆双眼,双手紧紧攥着青瓷酒杯。
“你可还记得一本叫《山海经》的书?”博物侯说话时总是心不在焉,好像时刻在思索着什么。
“《山海经》?可是佛灯和尚留在佛国城的那本奇书,书中详尽记述了很多奇怪之生物。”
“正是此书。”博物侯话题一转又道:“陈福良今日早潮出海捕鱼,遭袭海妖,双方同归于尽,天策府的暗探已将海妖尸体在渔民赶到前处理了,怕惑乱民心此事还无人知晓。”
“什么?陈福良杀死了海妖。”范居中惊愕不已,只知今晨又有渔人被袭,却不知道渔人竟将海妖杀死,范居中双目闪动,“难道这海妖与《山海经》有关?”
“此妖正是《山海经》中描述的一种怪物,人面蛇身,名为六神,出于北山。”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范居中一生圣贤书堆积枕侧,圣贤曰:“不言怪力乱神。”而眼前这位老友却弃圣贤书如糟粕,一生专研古今天下奇怪之书。虽然对老友的做法甚是不屑,但却不得不佩服老友在帝宗大战之时表现出来超越整个时代的大智慧。
此事已如黑潭,渐入渐深,个中关系已不是范居中所能了解的,他所关心的只是越牧州一域的民生,而天下气运之事不是还有三侯在么?
“唐兄,那现在海妖尸体在哪里?被烧了吗?”
“此事干系重大,我已令暗探将海妖运往帝都,到时面呈帝君早设防范。”
“越牧州距帝都少说也有三四十天的路程,一般尸体七日而化,这怎么可能呢?”范居中疑惑道。
博物侯听后摇了摇头,笑道:“居中啊,你还是一如既往的迂腐,越牧州北部距松江郡千里之外有一座雪峰山,山上有一寒潭可生冰晶,此时暗探已行舟出珠海江入浔江北上前往雪峰山,而雪峰山冰晶也已快马加鞭南下而来,不出五日便可相遇,到时冰晶辅之,可延尸身一月不化,而后入长江一月之内便可赶到帝都。”
“原来如此,那我松江郡应如何设防?我曾下调过几艘沙船巡查却一无所获。”范居中恍然,随后便提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我已授沿海渔民泸鱼之法,可暂时防止渔人下海,可汛期一过,此法便无用,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要解决渔人粮食不足,一月一户三十斤口粮确实少了些。”夜雨已停,云开雾散,越牧州天气便是如此多变,月光如水映在庭院之中,百花愈显娇艳。博物侯透过窗门望着庭院的积雨若有所思。
相交二十几年,范居中深知老友心中藏事,而博物侯所藏之事却是谁也解答不了的,那是世间之道,是天运之道。
“此事我已奏明越王,不日便会有答复,有我范居中在的一天,便要让我辖下之民粮足饭饱。”范居中嗓音沉厚,顿时屋中正气弥漫。
“你呀你,都几十岁的人了,还是当年那正气浩然的直谏书儒生,没变啊,一点都没变,呵呵”博物侯见老友如此神情,欣然而笑。
范居中一听,两人四目相对,皆开怀大笑。范居中相信无论什么事,只要有博物侯在便没有解决不了的,这可是相交二十几年得出的结论啊。
“朝中如今局势如何?”范居中见老友心情好转,便小心问道。
“如今帝君变了。”博物侯谓然道。
“那御史监可还得势?”范居中久居越牧州,对朝中之事已不太明了。
“帝君已无当初建国之志,剩下的只是一副安逸享乐的皮囊而已。李复庭小人得志,专投帝君所好又大量豢养爪牙,其羽翼渐丰,而帝君对于我等敬而远之,隐而削之。李党已可与我等分庭抗礼,三侯的时代已过去了。”博物侯摇了摇头,将杯中之物一饮而尽。
“三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范居中惊愕不已,十年而已朝中便已风云变幻,范居中喃喃道。
“可三侯可是帝朝梁柱啊!若连你们也失势,那帝朝又与宗朝有何分别?那我们曾经努力的一切又有何意义?”范居中质问道,“你们一定有办法对付李复庭为何听之任之?”
“没用的,此乃天命所为,三侯的天命星已将沉暗,也该让位给年轻人了,何况我也已无心朝中之事,只想一心索求世间之道,等海妖之事一了,我便会隐去。”
“不用在说了,居中啊,人各有志,你不用劝我。”博物侯释然一笑,白皙的脸上早已爬满皱纹,人早已老去,老了便该做些老人该做的事。
范居中心中一阵黯然,人老了是该服老,可天下苍生还需要你啊,你是知道的,你的一生便是在为别人而活,这便是你的天命。
其实范居中是学儒的,对于天命测算之事是不懂的,一个人的天命是在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便注定的,天命赐他血肉之躯,天命赐他生辰八字,天命赐他现世所遇一切之事。一个人的本源都是天命所赐却有怎样去对抗天命,只有毁灭而已。
………………………………
第五章 云清之行
流华路是一条喧闹的集市,路两旁商铺林立,本已十分拥挤,这还不够,一些流动小贩见缝插针随路而设地摊,使原本四丈宽的道路竟变的拥挤不堪,沿街有卖从滇牧州而来的珠玑犀角象牙,也有从闽牧州而来的果脯蜜饯,石雕木画,多是一些各大牧州的特产,十分丰富,使人流连忘返。
而此时流华路上正走来一位高大的男子,男子身穿黑色圆领长袍,腰际左悬腰刀右佩令牌,在长袍背部用红色丝线赫然绣着一篆体“差”字。
此人正是大王县一带管事刘云清。刘云清抬头望了一眼远处,便又低头疾走,在走一里便是荔湾路,而刘云清的目的地正是荔湾路旁的松江郡府。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
刘云清心中不明为何范大人会如此紧急召自己过来。昨日得闻博物侯的泸鱼之法,今日一早便带领渔民上山伐竹,竹尚过半,范大人便差人前来召自己入府。刘云清心系泸鱼之事,所以一路只顾疾走,不多时已站在松江郡府朱红大门前。
阮管家一见刘云清已到,便引刘云清入府穿过庭院直到范居中书房才停下。
“老爷,刘管事到了。”阮管家说完便独自离去。
待范居中应答之后,刘云清整了整官袍推门而入,见范大人坐在书桌前正持笔疾书,便静候一旁,突然刘云清身子一震,书桌上赫然放着一块黑色木牌,木牌上篆体阳刻“天工”二字。这不是玄木天工牌吗?惊愕之后才回想起昨晚南冥之滨大王村中博物侯将此信物交给陈普文,让陈普文持之换粮之事。
此时范居中已将文书写完,拿起玄木天工牌一起塞进了信封中。
“云清,五年前我来这松江郡时,你便跟随了我,如今你也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这封信中的事物干系重大,我要你将之亲手送到帝都天工府博物侯手中,信封中有我的一封举荐信,到时你便留在博物侯身边吧。”
范居中将信封交到刘云清手中,心中感慨不已,唐兄怕我因调粮之事与越王发生过结,便送我玄木天工牌以自保,可如今越牧州之事又怎比朝中阴险凶厉。唐兄的一片苦心范某心领了,便拼了这条老命也要让越王增补调粮。
刘云清怎知此事来龙去脉,口中领命心中却另有想法。将玄木天工牌送到博物侯手中可以,却并不想留在博物侯身边,范大人待我如子又一心为松江郡民生操劳,如今范大人身弱多病,我又怎可弃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