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之磨石为玉-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去吃他的饭?”

    戴权诧异的回道:“奴才领着圣意看着他啊,故此就多去了几次。是不是奴才去的太多了?”

    天子笑而不语,倒是递给他半盏自己的茶。

    戴权心中大定,借着李修卖惨,卖的还不错。只要圣上对自己满意,半盏茶好比灵丹妙药。

    一口喝完了茶之后,捧着官窑的盖碗舍不得放手,故意的继续说道:“忽那一日林家女自姑苏回京,因为没个地方祭奠父母,也想着借马房一用。”

    天子冷笑一声:“堂堂的国公府,竟然让其外孙女用马房祭奠父母,真是天下奇闻。”

    “谁说不是呢。偏李修又是个爱管闲事的性子,好讲个大义。就用毕家的事,勾搭着贾家进了圈子,换了一个重新翻盖的承诺,把马房偷偷给让了出去。”

    “哦?他被软禁着,还想着帮别人?”

    戴权换了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给圣上诉着苦:“酸臭的脾气死硬,天天骂着贾家和老奴。说勋贵贪财贪生,宦官贪权贪财,都该死。老奴自然不忿,却又骂不过他,每天受着窝囊气,真不知道是他受罚还是老奴受罚。直到毕家的事求到他头上,他有求老奴以后,总算换了副嘴脸。”

    天子失笑了起来:“于是你就当着他面贪财气他?”

    “皇上圣明!老奴总不能虚担了这个空名,反正拿了钱,也是用在龙禁卫身上,老奴是个废人,却有圣上给老奴撑着腰呢,要钱何用。”

    “好啦!朕不是准了你们的意思吗,好好的弄起来,给朕多添点私房。”

    戴权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接着讲你的故事。”

    “是嘞。那林家女也是个大义的姑娘,您看今天的事,不正是如此吗。她感念素不相识的李修都能伸手相助,就把她爹林如海的手稿送给了李修,让他好好学学,以备将来的府试。”

    “可谁也没想到,林如海竟然在旧年的时文中,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老奴知道后,只能感叹这是天意。要不是圣上把李修软禁在贾府,李修也没机会和林家女有什么交集;要不是李修急公好义让出一座静室来,林如海的手稿也落不到他的手里;林家女就算日后翻出来这个秘密,恐怕事过境迁于事无补。巧上加巧,李修得了手稿后视若珍宝,每日的翻看学习下,竟然找出了这个秘密。

    圣上,您说,这么个奇缘的故事,是不是还算有趣?”

    天子玩味的看着手里那张纸,上面只写着一家人的账目,却堪比国库一半的岁收!

    戴权倒是说上了瘾:“也不知林如海是怎么想的,怎么就把江南盐税亏空的证据,写进了时文里呢?这要不是有心人一篇篇的看,岂不是要湮没进了尘埃。”

    “你啊,不读书,哪知道文人的心思。朕且问你,林家女可读过书?”

    “像是读过的。”

    天子把那张纸轻轻的放在一旁,举目看着房梁,悠悠的说道:“林如海自知难逃一死。天高皇帝远,他想向朕求救而不能。于是乎,就用了这么个法子。戴权,你说你要是害林大人的凶手,他要死时,你是盯着他啊还是盯着回来奔丧的林家女。”

    “自然是林家女。”

    “着啊。若是林如海有什么证据想给朕,林家女是最合适的人选。嘿嘿,偏偏林如海反其道而行之,为了保住他女儿的性命,拼着卖光了祖产,也要把朕的人引到扬州去。这还不算,他那时除了他女儿,谁也不信,朕的人去了,也就拿到了钱和护着他女儿回京。

    真正的证据,却被他用八股时文暗暗的写出。就算有人翻到这些文字,没个探花郎的本事,怕也是看不出来。”

    戴权饶有兴趣的听着皇上给他讲故事。

    天子也是想通了关键点,越发的兴致起来:“想来林家女的文采必是不错的。林如海这么做的目地,就是等着他女儿想念他时,拿出来这些旧文字思亲。一看两看的,总能看出端倪,到那时,才是证据大白天下的时候。”

    戴权应景的吐吐舌头:“林如海的心思好深啊。”

    天子得意的一笑:“可惜他,人算敌不过朕的天算。朕洪福齐天,无意中用了李修做颗闲棋冷子,却提前收来林如海的苦心一片。好得很!这个小秀才,还真是个歪打正着的能手,该赏,该赏!”

    戴权呵呵呵的跟着笑起来,手里举起来那个盖碗:“穷秀才连套像样的茶具都没有,用粗碗给奴才喝水。”

    天子哈哈大笑:“戴总管提醒的对,他还只是个小秀才,不能赏的太过。你去造办处挑几套茶具,你拿一套自用,给他一套请你喝茶。”

    “谢主隆恩。”

    “免了,把御马监的事好好做,朕还有赏。”

    “林家女。。。”

    天子拿起那张纸来,目光深沉起来:“不能赏的太过,要先藏她一下,否则钓不上大鱼来。戴权,你去看看朕的皇庄,找个不大不小的给了她。林如海用一家子的命给朕送来了朕最想要的东西,朕赐她一座皇庄,养她一世衣食无忧又如何。”

    戴权再次感慨天恩浩荡,天子笑骂着让他滚蛋。

    出了御书房,戴权心中冷笑起来,凭着李修给自己的名单,不狠狠敲他个百万两银子,咱家就白活!

    下午朝时,贾赦和贾政被点名叫到了金殿内,好一顿雷霆雨露,骂的兄弟俩裤子几乎都要湿了,才算罢休。

    下朝后,贾母也知道了消息,皇上大发雷霆之怒后,还是收回了圣旨。不赏黛玉宜人诰命,另赐皇庄一座,以示对老臣林如海的追赠。

    贾府上下人人的眼都红了几遍,皇庄什么收成,吃一辈子的铁杆庄稼啊!

    贾母放心下来,好好安慰了黛玉几句,又让宝玉陪着妹妹去马房祭奠一下林父。

    王夫人忽然有事来找宝玉,贾母阴翳着眼神,看着黛玉自己翩然而去,留下左右为难的宝玉,不知所措。

    马房中,一张桌子上摆好了几样贡品,黛玉轻轻一笑,小心翼翼的将父母的灵牌摆放了上去,还有一个小牌子,那是她夭折的幼弟。

    清香袅袅,林黛玉跪在地上双手合十默默的祷告。

    马厩一处房舍里,雪雁陪着李修说话,也是看住他不能冲撞了小姐的意思。

    看破不说破的李修,又举着林如海的手稿看个不停。

    忽然心中一动,拿过纸笔来,写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四句诗。

    又挑出一张手稿,连着那诗文一起递给雪雁:“帮着我烧给你们家老爷。”

    雪雁可是识字的,皱着眉却看不懂李修的意思。又想想没什么关碍,只得拿着过去给了黛玉。

    黛玉蹙蹙眉,先看了一眼那四句诗,若有所思的拿起父亲的文稿,细细的读了起来。

    猛然间,面色大变,捂住自己嘴,不让自己喊出声。

    又仔细的在心里默念了一遍文稿中缺省的字,连在一起竟然是一句话:玉儿如面,父痛别爱女,却要与夫人相会,幸也不幸。读通此文后,细看文稿,将之译出,献与朝廷,可保儿一世无忧。父绝笔。

    李修听着那边厢嚎啕声大起,心里暗叹:好一个如海公,好一个探花郎。古人用藏头诗,公竟然用缺字文。要不是我读文稿时,自发的给你补上缺掉的字眼,这个秘密,你要藏到什么时候?

    好险,好险!

    幸亏是被自己提前发觉了,若是林家女自己看出来后,想必先会告诉贾家吧。到那时,林家女唯有一死喽,备不住,还要焚稿而亡。

    说来奇怪,林家女到底与那世的自己是何关系?怎么自己听见黛玉的名字后,就犹如烟雾一般消散了呢?

    想不通。

    不过诰命换皇庄,也算不亏。想来圣上想要用这个姑娘钓鱼。也罢,既然看了如海公的文稿,也是有半师之缘。

    只要自己还在贾家,总能见招拆招帮你躲过暗箭伤人。其实。。。。。。

    李修忽然想起来薛宝钗手里还有一样宝贝呢,要是能说动她们两个联手,就在皇庄里办个织厂,那才是万全之策啊。

    想的美!

    薛宝钗躲在梨香院里,不知道骂了多少声他。要不是莺儿时时传来消息他和黛玉并未相见,薛宝钗早就跑过去要。。。祭奠一下林妹妹的家人?

    这主意,到底好不好呢?

    红楼之磨石为玉

 第三十三集端阳节 黛玉点宝钗

    自朝堂罚贾氏兄弟闭门思过,并赐林氏女皇庄一座后,已过去两月有余。

    春去夏至,荣国府的西北角,悄然建好了两处小院。

    大一点的前门开在了面南,巷道进来还要拐进一条胡同,乌瓦白墙,胡同口挂着一个木牌《林氏静堂》。

    进去是面姑苏山水的影壁,转过去是抄手游廊,直通正堂。

    正堂后身是座山字形的抱厦,有楼梯可上二楼,是林黛玉休憩读书的所在。

    原来马厩的门没有动,还是朝东,顺着巷道一直往前,快到了贾府后院门,才看见一副对子,上联是玉尺量才,人心长存正气;下联配金鼓齐鸣,道脉远绍真传。

    进门是座山水,品字形三处房舍,都是一明两暗的大开间。

    宽阔的院子里搭着个葡萄架,架下石桌石凳齐备,好似个遮阴的凉棚。

    李修半躺在摇椅上,脸上盖着一本《连山》,昏昏欲睡。

    一处女墙上开着一个月亮门,门锁声哗啦啦响起,自另一边打开。

    上午的阳光下,一身鹅黄薄衫的雪雁,熟门熟路的自静堂那边过来。手里拎着一个食盒,径直走到昏睡的李修面前。

    “醒醒,给你粽子吃。”

    李修把书从脸上拿开,无奈的看着这个俏皮的丫鬟。

    雪雁噗嗤笑出来:“还生闷气呢,她们两个是在斗气,不幸拿你扎了筏子。不喜欢,你就摘了它,自己再写一副挂上,让她们两个干着急。”

    雪雁说的正是门口那副对子的事。

    薛宝钗那日陪着林黛玉来静室上香,两个姑娘站在二楼看见李修正在院子里写字。雪雁告诉她俩,那是要写门口的一副对子。

    薛林二人就坐不住了,一人出了一个上联。让雪雁和莺儿各捧着一张去找李修,非要他挑一个对出来写在门前。

    为难,为难的紧!

    摆明了要得罪一个的事,李修逼着自己改成了如今的上下联,打发两个丫鬟回去交差。

    还是出事了。

    上联先用的玉,莺儿跑回来说他无知识,金对玉,他用反了。

    雪雁笑眯眯的反驳正气为先,就该这么用才对。

    看着她们替主子隔空斗法,李修关上了大门不见客。

    直到今天,雪雁又从小门那里过来找他,李修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雪雁不以为意:“她们就这样,没事就斗斗嘴,没人往心里去的。快来尝尝我们江南的粽子,托您的福,皇庄里送来了过节的礼,我亲手包的咸蛋黄和火腿丁的粽子。”

    她不好意思说黛玉的主意,有的事糊涂着比明白着好做。

    自己家小姐当然对李修心存感念,若是没有他,哪来的旁边那处院子。何况,快到端午节了,皇庄就送来了许多过节的物事,小姐第一次扬眉吐气的给贾家人发东西,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