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之磨石为玉-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三鱻猛地一惊,忽然想起李修说一句话就退一步的举动,顿时恼怒起来,我这是上了套啊!

    李修冷笑不止,知道了吧,我这就是退避三舍的套路,砸实了你逼迫官员的事实,看你怎么洗白白。

    “你害我!”

    李修哈一声:“哈!我让你继续强占他人土地才是害你!国法懂不懂?读书人不用讲法的吗?”

    “是你?!”人群中的赵翼终于认出了李修,心胆俱裂,就是这个大个子在人群中喊得打死豪奴的口号,把自己绊倒在地被踏上了无数脚。每每想起这个画面时,他都不寒而栗。

    李修一瞪眼:“赵翼?你前面闹事要打死人不是被关起来了吗?怎么?”

    围观群众一片哗然,还有这事?安定书院卧虎藏龙啊。

    余三鱻回头怒视赵翼,多嘴的家伙,谁让你说话的!你那事能拿到明面上来说吗?快给我滚进去。

    中年文士一拱手:“这位通译郎,我乃梅花书院掌院”

    李修一挥手打断了他的自我介绍:“您先等会,我先去报个官,要不一会儿赵翼跑了可不行。”说完转身就走。

    梅花书院院长姚鼐,李修当然知道他是谁,可没工夫理他,一个由大盐商聘过来的掌院,人品有限。拿着人家的钱呢,当然得为东家办事了,盐商们偷税漏税的事,经常的被他美化成乐善好施,林如海早就憋着火了。

    你愿意来平事是吧,等着,我摇人去。

    “无礼至极!”姚院长背后的文士哼了一声:“掌院,如今怎么办?赵翼这事要过明路吗?”

    姚鼐呵呵一笑:“随他去闹,一个九品通译,能不能进府台大门还两说呢。我们进去说话。”

    人群也渐渐散去,二牛和贾家小厮一前一后的转悠到了书院后门,一个靠着墙根晒太阳,一个坐在馄饨摊前喝馄饨:“老王,盯紧了啊,李大人可说了,赵翼今天只要一跑,就能死在路上。”

    “放心吧二牛,你可别忘了我求大人的事啊。没想到,李少爷摇身一变就成了官了。”

    二牛嗤笑他:“你能想啥,想不到的多了。想当我们大人的家厨啊,你可得把这事办好了。走了,再不走那小子该起疑了。”

    扔下几个铜板,二牛反着方向扬长而去。

 第二十九集 团结就是力量

    书院对面的酒肆二楼雅间,戴权和李修喝着茶聊天:“姚鼐下场了,盐商们也要动。你打算怎么收场?”

    李修一句话让众人都抚掌大笑:“打了不罚,罚了不打,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我先恭喜各位大人发财大吉。”

    戴权品了一下味道,嗬嗬直笑:“你呀,要不做官都可惜了,我可得跟皇上好好说道说道。”

    李修直摆手:“还是那一条,就去工部,让我天天看着贾大人就行。”

    扬州漕运总兵问了一句:“李通译跟贾家有仇?”

    李修连忙解释:“那倒是没有,就是为了给我姐姐出口气。我二姐给他们家做媳妇,生个孙子没人带不说,还不给念书。各位大人知道为什么吗?”

    除去了市舶司和漕运,还有盐道总兵和扬州学政也赫然在座。这都是李修可以团结的对象,唯独没有扬州的府道县衙,有了他们这戏就唱不成了。

    学政不解其意:“不能够吧,存周兄看起来也是个读书人啊。”

    听听,听听,看起来像是读书人,学政就是会说话,你怎么不说他看起来像是个人呢。

    李修故意的叹口气:“这事,还真不能怪贾大人。因为啊,他还有一个嫡出的儿子,就是我外甥的亲叔叔呗。今年十五了,连场都没下过。学政大人您点头了吧,肯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了,这叔叔还没下场呢,侄子怎么能读书?万一叔侄两个同场去考,学政您给说说,这丢人的是谁?”

    学政摇头晃脑的给了一番解释,长幼有序这事确实难办,尤其还是个嫡子,将来是要承家业的,更不能让晚辈逾了过去。

    “同场科考倒是有父子,甚至爷孙的。可童子试就卡在了十五岁,过了十五你还没考上的,只能去国子监换个捐生了。这捐生天生的就是个小妾,除了商贾之家外,哪家愿意让孩子走这条路啊。”

    两位总兵点点头,看来读书人之间的鄙视链比他们想象中的大。

    学政是正经的进士出身,当然的看不上贾政这样的荫庇之辈。

    而李修就不同了,爹是国子监祭酒,天生的读书人子弟,不帮他帮谁,最主要的是,帮他有好处。

    李修一拍巴掌:“还是学政这样的进士出身才是国之文华,才能执掌一方教化。”

    学政笑着受了这份称赞,他也是这么觉得的。

    而且李修给他指了一条官学的明路,什么安定书院、梅花书院、广陵书院,那都是民办的教育,您是一府的学政,不把官学办成高精尖,就是失职。

    听说过衡中吗?我帮您搞一个这样的高考工厂怎么样?以后江南的考生中榜率扬州要是第一,看朝廷怎么说。

    李修继续八卦贾家二三事:“所以我才不忿,既然是这个儿子要继承爵位和家业,那总得给我姐和孩子一条生路吧?我姐姐嫁的可是你们家嫡长子,不能说人死了你们就不认了,谁家有这规矩啊?

    我姐一个寡妇失业的,不认就不认吧,我接回家一样养着。可这孙子是你们家的血脉,这也能不认?除非是死了的长子身份存疑。

    我也是没见过这个姐夫,不知道长得像不像贾大人。”

    大伙都乐了,也都理解了李修的心思,人家就是娘家人打抱不平来了。国公府怎么了,娘家人来了更得高接远迎才有规矩。

    戴权笑骂李修没嘴德:“少说存周两句吧。说说下面的方略,咱们该怎么着了。”

    李修人设打造完毕,才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市舶司定名义,哪些是倾销的,哪些不是,存乎一心;漕运抓检查,哪些可以快速通关,哪些要仔细检查,皆在大人的掌握;盐道查走私是天经地义,府道衙门要是有意见就先查他们的人。

    但是!有一条必须说好了,这罚款得来的钱,都得归到市舶司去,戴舶司收总之后,按照之前商议的四三二一比例分账。四成归了内库,三成给各家抵税,两成的消耗,一成归学政办学。能拿多少,就看各位大人的手段了。徐盐总,林大人可等着给您摆庆功酒呢。”

    徐盐总是林如海的直属下官,那还有不效死力的。跟漕运总兵碰了一杯:“河道归你,陆路归我,谁家的都一样。放一个就是断咱们的生计。”

    漕运总兵也不含糊:“放心吧老兄。这次老子谁的帐都不买,都给我拿钱来,少一个大子就罚没了他!”

    李修也敬了学政一杯:“下午这出戏,您就该上场了。”

    “放心,官学正好空着没人去呢,安定书院的学子我吃定了。”

    皆大欢喜。

    李修和戴权对视一眼,是心照不宣。这么个利益共同体结合在一起,扬州的府道衙门就管着民生和治安去吧。

    不怕他们丛中作梗吗?

    戴权表示不怕,我给皇上拿回去本来属于他老人家的钱,用李修的话就是谁赞成谁反对?

    在座的诸位要不是有着这个“大义”在前,谁也不会踏上这条船。再说了,有钱拿啊,名正言顺的拿,谁不乐意。

    李修可是给他们算过账了,保守估计,也在百万两之数,这还只是算着绸缎的,茶叶呢,瓷器呢,还有盐,加一块要有多少?

    难怪他们一个个红着眼扑上来要行使公权。

    当天下午,学政亲临安定书院,鼓励学子们要排除干扰,好好的备考。

    仔细看过房舍教舍之后,这才去了院长的书房,仔细问过了房产之争。

    姚鼐替余鱻生解释了几句,余院长作为林如海的弟子,也是有权继承老师的产业,尤其是这家书院。而且之前也未曾有过要缴租金的说法,今天来讨要,确实不公。

    学政哈哈大笑:“姚鼐你的学生可也不少啊,当心当心。我还是那句话,不要因此误了国家取材,否则我可公事公办不留情面。告辞告辞。”

    送走了学政,两个院长面面相觑,这话说的真是扎肺管子,你们能用这招抢老师的家产,你们的学生是不是也能用呢?

    姚鼐一咬牙:“先不管这些,咬死了这条再说。”

    “可我老师已经没了大碍,万一他亲临书院,你我可怎么面对呢?”

    姚鼐摆摆手:“余兄,你就是优柔寡断才误了大好时机。早点和林如海一刀两断,早就顺理成章的拿下了这个书院。何至于到了今天。”

    “姚兄,你可想过不敬师长这条。”余鱻生还不客气的反了回去:“我林师若是死了,我怎么说都行,一个弱龄女孩儿,也不会跟我来争。可现在是我老师尚在,这怎么也说不通。”

    “说不通也要说!”姚鼐也急了:“天下群贤要在秋闱后汇聚无锡龟山,商讨天下之德的归属。扬州三家书院,必须要在这前面完成统属,到时候天下各个书院,都挂上龟山的牌子,看朝堂敢怎么说?我辈读书人,要做的就是这等继往开来的大事!如此,我们才能高居庙堂之上,替天下人说话!余兄,不可因小失大!”

    余鱻生叹口气,黯然不语。

    姚鼐忽然说道:“那个赵翼呢?赶紧让他回家去。留在这里恐多生事端。”

    余鱻生点点头,下去安排了。

    到了傍晚,李修已经在扬州府衙坐了一下午,一本书铺里买的历年考卷汇总,被他看了一半,还时不时的喊着续茶。

    衙役无奈,只好又去了内堂面见扬州府台。

    “大人,这个通译赖着不走,可怎么办?”

    府台一挥手:“别理他,状子我都接了,什么时候派人去抓人,还轮不到一个通译说了算。”

    “那就这么耗着?”

    旁边过来一个幕僚:“学生去催催安定书院,只要赵翼出了城,咱们就带着他去书院。没人可抓,他也无可奈何。”

    府台不吭声,幕僚懂了意思,自顾自的去了书院,看着赵翼从后门扬长而去后,才对姚余二人说道:“这房子是荣国公府嫡女的,林大人爱惜羽毛自不会与你们对簿公堂。找来贾家的人,把这房子给他们,然后在买回来不就得了。”

    姚鼐眼睛一亮:“着啊!这贾琏跟我有过接触,是个走马章台的公子哥,派个瘦马出手,这事就迎刃而解了。只是,贾政又该如何呢?”

    幕僚想了一下:“也好办,先让贾政离了扬州再说。”

    计议得当之后,幕僚回去复命,府台这才点了一拨衙役跟着李修去书院找他口中说的潜逃之人赵翼。

    快到书院时,一句叫卖声进了李修的耳朵:“馄饨,四个子一大碗!”

    李修一笑而过。

    果不其然的找不到赵翼,只说回了家。

    李修还是站在门外不肯进,衙役班头出来告知他一声。

    李修笑呵呵的又跟着他们回了府衙,府台这次终于肯见他一面。

    “李通译,还有什么话说?”

    “我想问问,书院有没有连带的责任,比如说窝藏什么的。”

    府台不答,自有幕僚站出来给李修讲讲道理。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