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之磨石为玉-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见最好!

    探春心里暗暗比较了一下刨除惜春后的结果,林姐姐身份特殊,历朝也没有纳孤女的先例;二姐姐倒是与自己一般,只是没了生母。

    所以自己才是最可能被纳彩的那个。不去,不去!但凡我能出了府,凭自己的本事也能立一份家业,何必去那见不得旁人的去处。

    她好一阵的胡思乱想,黛玉叫了她两声都没听见。

    迎春没法子的瞧着三妹妹发愣,歉意的对黛玉笑笑:“还是让司棋去说吧。”

    黛玉刚才是要问探春,她们两个丫鬟回去要怎么把话传开的事。

    司棋不是不合适,只不过先要从大太太那里慢慢的流出去话,中间总是差些意思。

    黛玉想着的是探春的生母,赵姨娘。

    唯有她能见到贾政,只要二舅舅知道了,阖府也就知道了,那个宝玉和宝钗更能知道了。

    圣驾亲临书院,这是何等的殊荣?贵妃省亲十次,也不如天子来的这一次。不信贾家不动作起来。

    只是,宝玉岂不是更要抢书院了?

    黛玉心里疑惑这一点,不知道李修葫芦里又要卖什么药。

    探春猛地一激灵,抬眼去看大家,惜春把一双手背在了背后,手指头上还沾着水呢。

    “啊?哦,哦,哦!侍书回去找姨娘一趟。她问什么你就说什么。嗯~~~就说环了也见了圣驾呢!”

    黛玉抬头去看房梁,这下妥了,准保着赵姨娘能站在房顶上喊给府里听。

    迎春觉得不妥,万一没见着呢,不是骗人的么。

    紫鹃诶了一声:“三姑娘是怎么知道的?我可还没说呢。府里的琮少爷和环少爷进献的饭食,烤馒头和烤鱼,都是他俩做的。外面两位公子说了,圣上用的很可口。”

    黛玉憋不住还是笑了起来:“得,假的成了真的了。府里与有荣焉,想必姨娘能好过许多。”

    探春连连的点头称是,心里暗想:不枉自己对环弟的耳提面命,让他紧跟着李家哥哥走动。这不,寻常做的事,换了个天子来用,意思可就大不一样啦。

    满脸笑出花来,吩咐侍书和司棋:“大张旗鼓的去说,司棋夸琮哥儿,侍书夸环哥儿。要府里人尽皆知的!诶?”

    猛然间她缓过神来,打量了一下司棋和侍书,不禁赞叹道:“果然是运筹帷幄!我也是笨,才刚刚想到这些。原来早有这个准备。”

    “何必自谦。”黛玉用帕子遮住嘴角:“你们回去也记着提提三姑娘的事,一篇诗词压褚生,何笨之有?”

    贾探春恨恨的瞪着黛玉,何必自谦是吧,你就直说我笨不好吗,借着我的话骂我,好玩吗?

    当真是好玩的紧呐!司棋与侍书刚一回到了贾府,没过半个时辰,赵姨娘竟然在自己小院子里放开了炮仗。噼里啪啦的一顿响,气的王熙凤赶来,堵着院子门的训她:“尊重着点!姑娘小子挣得脸,还没捂热乎呢,就让你给崩没了!好不好的你自己想去,别给他们招灾惹祸!”

    别看赵姨娘是二老爷贾政的小妾,名义上比熙凤大着些辈分,惯是能和丫鬟婆子们打架的一把好手,却从不敢在王熙凤的面前炸刺。

    赔着笑离着熙凤近些:“可是惊着了老太太?那我请罪去。”

    请罪是假,她是想要露露脸去。

    王熙凤叹口子气,不由得多交代她几句:“您呀!还是伺候好了二老爷才是正路子。孩子们在外面也是不容易,好容易有个体面,你得兜着些。真要惹恼了太太们,孩子们还想不想要个好?老太太发了话,太太教管着孩子们不错,赏了她些东西。”

    “我呢?”

    平儿吩咐一声抬进去,粗使丫鬟们搬进来些面料子,温柔的与赵姨娘说话:“看着是有些年头,可料子实打实南方织出来的。您自己用或是拿来赏人都行的。”

    话没说完,又随手给她两锭银元宝,都是五十两的大元宝,底部打着贾府制的字样:“收好了这个。这是她开了库房特意给你取的。”

    赵姨娘一手一个的攥着,还没来得及道谢,王熙凤扭身就走,只剩下平儿对她笑笑:“没事儿,她就这样。”

    赵姨娘还有什么不乐意的呢,钱多钱少放到一边去,能得着府里正经的赏赐,可是多少年没有的事了。

    仔细想了想,是了,打有了贾环后,她就没拿过府里的赏赐了。

    心里哼了一声,暗骂王夫人:“呆面皮死鱼眼的老虔婆,老太太不肯把环儿给你养,就是防备着你呢!瞅着吧,你要是不把贾家败了,你是不罢休。走着,我去给大太太道个喜去,给你再添点堵。”

    招呼丫鬟小雀:“看好了家,我出去转转。”

    “您要去哪?”

    赵姨娘眼珠一转,对着这个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王夫人眼线说道:“我去看看珠儿媳妇去。三姑娘也好,环儿也罢,都是跟着人家的族兄弟才有的露脸的出息。做人呐,就要知道个感恩;谁对你好要赶紧着谢谢去,对你不好吃里扒外的呢,早晚收拾了!”

    说完扭着细腰走了,剩下个小雀在她后面乱啐,等着看不见她身影后,挂上了大门,一溜烟的跑去夫人的小院。

    彩霞拦住了她,嘘了一声,低低声音说话:“二爷和宝姑娘在里面呢,有什么话去我们屋里说。”

    彩云过来领走了她,二女换了个眼神,彩霞依旧回屋里伺候。

    贾宝玉坐在王夫人的下首,对面的是薛姨妈,而宝钗却和王夫人坐在了一起,低低的声音说话。

    “夫人还是急了些,要宝玉进书院,不是难事。只要老太太去张嘴,林妹妹不依也得依。”

    “那个李修不会碍事吧?”

    “他?”宝钗迟疑了一下,缓缓的摇摇头:“我日常看着,他并不多管这些事,甚至还有大开方便之门的意思。方才来过得几位宝玉的好友,哪一个不是咱们这样的人家,他不一样给收下了吗。夫人,他毕竟是个世家宗族子,兼容并蓄是他必要替林妹妹做出来的样子。”

    王夫人舒了口气,她心里对害死她三哥的李修,除了恨还有忌惮。现在他又得了些圣眷,更不敢轻易的招惹。

    抬眼去看宝玉,宝玉温顺的笑看回来:“夫人不必担心,我只是替兄弟先站住一个位置罢了。京城的事情一了,宝玉就要回金陵备考去了。”

    “那以后的事。。。”

    “夫人尽管着放心,只要凤落中宫,我的功名就是宝兄弟的功名。毕竟甄家再不需要这个出身。宝兄弟凭此则能做个清流,富贵风流一世,岂不是两全。”

    王夫人甚是满意的样子,先让他们都回去等信,自己这就去找史太君商议。

    都知道贾宝玉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公子,要没个好说法,怎么能给他打发去什么草木书院,京城里的国子监又不是关了门。

    还有一层意思,王夫人见了贾母之后,婆媳两个支走了所有人,连鸳鸯也只能去看着门,才说给贾母听:“宫里有了消息,圣上确实去了林家书院,李修接的驾。不仅留下了墨宝,还要李修胜了甄家才行。”

    “能赢的吗?”

    王夫人也不懂读书人的比法,她不答这个事,着重要说的是这么一句话:“元春传来消息,圣上对甄家女甚是不喜,太上和太妃要是硬逼着封后,恐要生些波澜。现在天家父子两个正在较劲,咱们家要是真帮着甄家的话,以后少不了要被皇上记恨。”

    贾母一摇头:“你说清楚,这是元春的意思,还是圣上的意思?”

    王夫人有些错愕:“有什么分别的么?”

    贾母耐心的教给她:“要是元春自己想的,就赶紧让她熄了这个念头,按着咱家和甄家的约定来。甄家做成了皇后,对她对咱家,都是得益甚多的事。”

    停顿了片刻,迟疑的说道:“若是圣上有意无意的点着她,那可是圣上想寻求贾家的帮手。后宫此时是太上的天下,皇帝就一支龙禁卫在手,连个贵妃也是太上给封下来的。你说,圣上会不会想要翻过来呢?”

    王夫人使劲点点头,任谁也不想做成这样的皇帝,与傀儡木偶何异,坐着还有什么趣。

    贾母继续给她言说:“侧面去打探一下,要是圣上真有求援的意思。那他去林家书院就解释的通了。想用林家书院打败甄家书院一事,造成甄家文华不兴的定局,凭着这个借口,给甄家女身上添一滴墨迹。能不能洗的掉,可就两说了。封后毕竟是要拿到朝堂上大议的事,礼官、言官们拿着这个做文章,太上皇也不能禁了言路。否则,立后的喜事成了杀头的丧事,立进去也要写在史书上,早晚得废。”

    王夫人小心翼翼的问道:“会不会有别的变数?比如说,贵妃更贵一层?”

    贾母看了王夫人一眼:“不能想,更不能说。没有圣上十足的意思,咱们家怎么敢改弦更张的去站圣上的队?”

    “那要是有这层意思呢?”

    贾母看着王夫人因为兴奋而扭曲的面容,从容不迫的给了她答案:“园子快些盖,请旨,请凤驾回巢,见一面慢慢的布置。”

    王夫人跪下给贾母磕头,这等的大事,非得要贾母亲自出手不可。

    她老人家一手托着四家,宁荣双公还有史家双侯。更别提四王八公各个家的诰命夫人,唯有她老人家出面去谈,勋贵各家一齐发力的话,不是没有可能立一位勋贵皇后。

    至于说甄家、薛家还有自己娘家王家,那就是自己用手段的事,想着法儿,也要他们不知不觉的帮上大忙。

    婆媳计议得当后,王夫人笑吟吟的去看妹妹薛姨妈,姐妹两个又嘀咕了好一阵,才找来宝钗说话:“宝丫头,你送宝玉上山可好?”

    “老太太那儿,怎么说?”

    王夫人冲她一笑:“不是老太太的意思,是宫里的意思。既然圣上都对书院有所褒奖,咱家自然不能落在后面。本就是亲戚,这时候不该是帮上一把的么。”

    宝钗抿嘴发笑:“夫人,依宝钗的意思,先不急着上山。此时该先去国子监为上。”

    王、薛两位夫人不解其意,宝钗心中暗想:救美上山,我看你李修心里对黛玉有没有意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乎?

 第七十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李修想不到薛宝钗对他隐隐有了报复的心思,还在书院忙着干活。

    他好不容易才悟出一个道理,读书是读书,考试是考试,这是两码子事,混在一起的不会读书。

    自己写了一个“学以致用”的条幅,挂在了屋子里,然后就去找山子野。

    织机的事让薛宝钗耽误的不轻,拆分开的图纸,每打造一件构件,尺寸不一,组合一起的时候,难免配不上。请来的工匠们连按图索骥都做不到,全靠着瞎蒙,才做好了几套得用。

    偏偏从薛宝钗到工匠们,反而认为这样才是对的,如此的利器就该是这样难,珍重万分的藏着干活。

    黛玉索要图纸可不是要什么经验,就是个你们两清的意思。

    薛宝钗认为自己已经有了成品,再仿造也是不难,况且此时甄家是江南翘楚,敦煌就是姓李,那也太远太远;故此才舍了李修。

    随手烧了书信和图纸的黛玉,问李修,林庄何时能有织机?一屋子女人等着赚钱,不耽误你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