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之磨石为玉-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修一路想着一路就回了庄子,他要选址好磨坊的安放处。用“天书”的话来说,生产力的低下,也是百姓受苦的原因。三十亩的田地,眼看着就要秋收,要是还用驴子拉磨,那要磨到什么时候去?有了磨坊就不一样了,几天的功夫就能完事,抢种一些蔬菜还是来得及的。

    专门去了张老汉家一趟,他是戴权给送来的佃户,一大家子一直在南边种皇田,今年刚刚举家上京来,天子随手扔在了李修这里。

    为此李修还专门去和黛玉商议,黛玉用一句天下人自得去天下,打消了李修的顾虑。谁来不是来,就这么一个庄子,就我们两个人,大家依存在一起好好的吃饭过日子就行。真要是别人来惹点事,种地的都有宫里的关系,反倒是庄子的护身符了。

    老张见了李修甚是客气,喊上儿子张华一起沿着河边走了半圈,哪里都不甚满意。河水太平了些,带不动磨坊的桨叶。

    张华来了一句:“要是能筑个水塘就好了。”

    见李修不懂,张老汉给李修讲了讲水塘的意思。

    “南方多水也多山,为了浇地方便呢,就在山上修了很多的小水塘,引山泉和雨水进去,层层叠叠的不愁挑水的累。”

    李修好生羡慕:“怨不得都说是鱼米之乡呢,西北连年苦旱,好容易下点雨,雨滴还未掉在地上,就被晒没了。常常是头顶下雨脚下干,哪里能有个水塘蓄水啊。”

    张老汉也是叹说西北的不容易,张华又给李修讲水塘的另一处用处。

    “水塘肚大口小,要是能选个地势高的地方更好,蓄满的水漫漫冲下来,多大的桨叶都能带的动。”

    李修指指山上:“那只能是山脚左近寻个地方了。”

    三个人顺着河道攀上了山脚,转过了一个弯,见到了一处谷底。

    张老汉喜不自胜:“还真是要什么来什么!公子请看,这谷底原来就是河床的底,不知何时干涸,就成了这般的模样。”

    “可用的么?”

    “容老汉我往深里走走,看看如何的进水又从哪里出水吧。”

    李修往地上一坐,等着他们父子两个探路回来。

    看守自己的侍卫,神出鬼没的冒出了头,吓了李修一跳。

    “你想用这里啊?”

    “不能用的么?”

    侍卫嘿嘿一声,哪怕是四下无人,还是靠近了李修小声的说道:“别惹祸了,这是龙脉,先皇的陵寝离这不远,当年就是为了这个,才把河道改了道的。”

    李修是哭笑不得,自己是真蠢,山的那一边就是本朝的陵寝地,铁网山也是因此而得名的,自己怎么就给忘的干干净净呢。

 第七十二集 贵人贵在不可言

    帝王陵寝中有条暗河可算不得什么稀奇,改了水脉走向也是该有的手段。

    张老汉和儿子张华探路回来后,听李修那么一说,吓得赶紧出谷,片刻不敢在这里久留。

    李修和侍卫后面慢慢跟着,聊了起来。

    从侍卫嘴里,李修知道了一件新鲜事,皇上又封了一位吴贵妃,后宫里可是热闹无比。

    权当个故事听听的李修,怎么也没想到,此刻,她的銮驾就快到了林庄,而要接旨的林黛玉,却还在国子监。

    吴贵妃的眼光精绝,一眼就看到了黛玉的奇货可居。也巧,圣上答应了李修重封林黛玉的诰命,这位正受宠的贵妃自告奋勇的要亲自给林黛玉送诰命的制礼,以免了黛玉进宫谢恩。

    天子甚慰,后宫终于有人能帮他一把了,准了吴贵妃出宫一行。

    李修刚刚回了正院坐下喝口水,侍卫又跟着进来找他。

    被茶水烫了一下嘴的李修,忍不住抱怨起来:“我怎么能接銮驾?那是贵妃娘娘!我一个外男能随便的去见吗!这是为难我还是为难贵妃?”

    侍卫也是满脸的委屈:“李秀才,人说话就到,怎么也要先停了銮驾再议。我还一肚子的委屈呢,好不好的来位娘娘,你要是办砸了接旨的事,我们也好不了。”

    接旨是有规制的,正屋正堂条案香炉还要有供品摆上。

    更何况来的是贵妃娘娘,少不了要布置出一间隔院,容贵妃梳洗暂歇。

    李修才十六,哪里经过这些事,和侍卫两个人大眼瞪小眼的干没辙。

    林红玉着急忙慌的进来,急急的给李修先见礼:“公子莫急!后院林姑娘房里都是收拾好的,先请銮驾进后院暂歇。您再想法子布置接旨的事。”

    李修嗐了一声,心里好是埋怨,林黛玉此刻就不在林庄,忽然要她接旨,这一来一回的费多少功夫不说,再等急了吴贵妃,给黛玉按个不敬的名头,可就要惹来麻烦。

    使劲的皱着眉想了又想,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事到如今能拖就拖,怎么也要拖到自己把黛玉接回来再说。

    “红玉你先安置下后院,一应物品挑好的给贵人用。咱家没别人了,唯有指着你伺候啦。”

    林红玉也是有些心慌,也就是来了林庄,她才抛头露面的支应着各色人等,冷不丁来个贵妃娘娘,身份高的她都不敢想,万一要是自己伺候不好出了岔子可怎么办?

    周全笑呵呵的不请自来,李修一把把他按在了主座上。

    “来的正好,我们都归你调遣了。快说该如何是好,万万不能失了规矩恶了贵妃。我们小门小户的可吃罪不起。”

    周全搬起了二郎腿,伸手要茶。林红玉给他沏了杯新的,眼巴巴的等着他的吩咐。

    “就不问问咱家打哪回来的?”

    李修瞅瞅侍卫:“他跑出去了?”

    侍卫一愣,抽刀出鞘指着周全:“说!你去哪了?!”

    周全直皱眉,没好气的拨拉开刀尖,咳嗽一声,拿腔作调的对他们说道:“咱家怕贵妃不认识路,特意的从京城一路陪在左右过来的。”

    “是你把贵妃带到这的?”李修左右瞧瞧就准备挽起袖子讲道理。

    周全把茶杯一放,示意侍卫可以出去了:“赶紧着带你的人清了庄门守住大门口,离这就十里了,里面交给我。”

    侍卫做完了戏,把刀收了,急火火的出去布置。

    周全见她走了,又对林红玉努努嘴:“去后院忙活吧,找些红毡子铺一下地。”

    林红玉依言也去忙了,屋里就剩下了李修和周全。

    周全赶紧起身,把李修又让回了主座,躬身施礼:“咱家奉吴贵妃的旨,有事要问敦煌李修。”

    起身回礼:“学生李修听宣。”

    “贤德贵妃若是有求与你,你该当如何?”

    这么没头没尾的一句话,把李修给问住了。

    “老周,什么意思啊?后宫的事是我一个秀才能做什么的吗?”

    周全一笑:“后宫的事,从来都是宫外唱戏。你别多想,凭本心答复就是。”

    本心?

    不用多想,李修随口答曰:“学生才疏学浅,何德何能替贵妃们解忧。”

    周全一皱眉:“别有们。你先听我的,见了贵妃后再说这句话,别说你们。”

    “不听。在下可不想卷进后宫里面去。”

    周全回头左右瞧瞧无人,凑过来身子小声的告诉他:“别操这份心,那事轮不到你操心。吴贵妃想让她父亲左迁金城任平安州的牧首,地方上需要李家甚多,所以她才专门跑来的一趟。”

    李修不全信:“老周,你这事办的可是不靠谱了。你明知道林家女不在庄子里,等会谁来接旨。”

    “不如此,她怎么来见你。”周全自有打算:“李公子是知道咱家想要去那里的,趁着这个机会,咱家备不住还能先行一步呢。与李家也是有好处的。你帮着他站稳了脚跟就行,他自然会回报你们李家。”

    “我说的是林家!”

    “不急不急!”周全赶紧劝慰李修:“您等会儿,我给您引见两个人来,有他在,林家什么事都没有。更何况,我听说贾氏兄弟正在玩一出庶子逼兄的把戏,想来很快林家女就自己回来了。”

    周全好说歹说把李修安抚住了,自己跑出去找人。

    趁这个功夫,李修闭目沉思,平安州原是安西都护府,本朝用了平安两个字,寓意很明确,西北莫要有战事。

    吴贵妃之父若是能左迁到此,无疑要坐稳平安州州牧,封疆大吏中,平安州的州牧向来是排名前三的存在,军政一体节制,权高位重。

    如此一来,无疑给吴贵妃在后宫里撑了腰。

    而陇西包括敦煌,具都在了此州牧的辖制下。能不能坐得住,坐得稳州牧的位子,李家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

    想来吴贵妃已经给皇上吹了枕头风,要不然也不会贸然来见李修。这么说,背后是有着皇上的意思喽?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的话,皇上是有意要拉拢甘陇世家了,或许还有关中那些世家。那么这个局,是不是要用世家破勋贵,真是优待商榷的事。

    内朝,天子做不得主,势必要寻求外朝的援手。估算一下天下,江南甄家不除是收不回来权,京畿不除四王八公是政令不畅。

    李修忽然睁开了眼,他把自己吓一跳,矛盾的纠结点竟然是太上皇?

    这可不行!

    你们父子怎么相残都行,作为臣子,最好不要轻易站队。否则后患无穷!

    回家,说什么也要回家。再坚持一年的,考完了就回家。一年之内,皇上还没有准备能搬倒太上皇呢。

    李修心中稍微安定了些,既然皇上已经有意让吴贵妃之父去平安州,自己不妨做个顺水人情。先把黛玉的封赏拿到了手,以此作为交换,自己可以把商道交给吴家。能不能经营的好,各凭本事。诚意我先做出来再说。

    至于贤德贵妃吗,嘿嘿,人家家可不是吴家,眼睛高着呢,怎么会来求一个小秀才,吴贵妃未免太高看贾家了。还真把他家当成了对手啊,过两招吧,准保吴贵妃没了兴趣,留个坑给他们就行,绝对会自己跳下去的。

    不过吴贵妃还真是好眼力啊!一眼就看到了平安州的重要。

    平安州虽不如当初的安西都护府那般疆域广阔。却也是西起玉门关东至雁门关,北辖漠北南控陕甘,诚为国朝西北第一州。境内的丝绸之路,可是来往行商的金路。又有雄兵十万分兵在手,一旦京城有什么动静,东出雁门后,就能到了京城。非雄才大略者不可经营。

    想到此处后,李修心里长出一口气。看来皇上真是想拿捏自己了。控制住平安州,也就控住了敦煌。自己想要些什么,求些什么,毕要经平安州一手。

    如此的话来说,合则两利!

    打好了主意的李修,静静的等着周全回来。

    不出片刻的功夫,周全引着一位乡绅模样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李公子,我来给你引见。此先生姓甄,名费,字士隐。说起来可真不是外人。甄先生也是姑苏人氏,与林家自然有一份交情在。况且,甄先生还有一层身份,准保能让你大吃一惊。”

    李修见甄士隐面貌不俗,举止有礼,是个有道的君子,避席而立,口称先生与他见礼。

    甄士隐也不托大,客客气气的回礼称道:“士隐远道而来,托故交好友的面,有事要相求于公子。周全所说的大吃一惊,其实真不足道也。不知公子可识得一人?”

    李修请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