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之磨石为玉-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乱的好,让天子回后宫去留嗣天下吧,咱们在前面给他看着。”

    “那。。。争不争?”

    六部阁老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修离席拜曰:“天下生灵皆在大人们的手中了,是生是死,一念之间,愿诸位大人青史留名!”

    “去吧,你去忙你的吧,一个小秀才忙活的够深了。早点拿了功名回西域去,替我国朝扎稳樊篱,挡住外面的风沙。”

    李修躬身允诺:“中原不乱,西域不乱,敦煌李家报国之心已经数百年矣!”

    贾政得了最后的准信,急匆匆赶回了荣国府,见着母亲老太君后,说明白了朝堂大臣们的意思:“皇争官不争,文官治政武将护国各依本职丝毫不乱。”

    “之后的事呢?”

    “看他们家后代的本事了。”

    贾母想了半晌,吩咐下去:“今晚迎贵妃省亲,除族亲外,请王公勋贵后人来贺!”

    “母亲,您这是?”

    贾母眼中精光闪过,深深的看了二儿子一眼,缓缓而言:“有没有见过忠顺王爷?他如今又在哪里?”

    忠顺亲王,乃是当今的亲兄弟,太上皇有三子,“甄应嘉”为长,当今为次子,幼弟是忠顺亲王。

    老太太别的事糊涂,唯独这件事不糊涂。兄终弟及!

    万一有了不忍言之事,天家又无后,唯有忠顺亲王可继承大统,她要下一步险棋。

    。。。。。。

    圣恩寺,占地极广,从山脚的山门处,直至山巅的佛像,竟然是圈了一座山。

    太上皇与甄应嘉面色深沉的看着已经被俘的戴权,拿不定主意是杀还是留。

    戴权神态恭谨却无惧色,被绑着双手跪在地上,不时的打量起来冒名甄士隐的甄应嘉。

    “你看本皇子作甚?你我在林家早已见过了面,那时你这奴才可威风的紧。”

    戴权低眉顺目说道:“奴才有一事不明,还望王爷能解惑。”

    “说吧,本皇子要你死个明白。”

    戴权干笑了一声问道:“昔日给您递消息的严老爷是谁?接您走的一僧一道又是谁?”

    太上皇也想知道当年的详尽,目视自己的长子,示意他可以说个明白。

    甄应嘉稳稳而言:“你这奴才倒是打探的清楚,不错,给我传消息的是有个严老爷,不过么,他不是什么姑苏本地乡绅,乃是我那好三弟的家臣。”

    太上皇一愣,怎么还有忠顺的事?

    甄应嘉对太上皇言道:“当年父皇起事的时候,二弟心怀不轨,多亏了三弟的家臣前来报信,儿臣才逃过那一劫。接我走的正是贾敬,他做了个道士模样,本是去接义忠皇叔的,儿臣危急之时,不得不裹挟他一并逃走。”

    太上皇思忖了片刻言道:“事急从权,不怪你和义忠走到了一处。说到底都是那个逆子做的孽!”

    戴权却不尽苟同,抬头问太上:“太上皇,您老就不问问忠顺在哪儿吗?”

    “他护送着我来到了此处,自然就在左近。你个奴才想说什么?”

    戴权苦涩的一笑:“奴才正是被他引到此处的。”

    “什么?!”二人皆惊。

    戴权嗐了一声:“奴才敢说,此时皇上也不在了宫中,如今可是群龙无首咯。”

    “这又是何道理?他不要天下了吗?”甄应嘉惊慌失措,隐隐觉得有些不妙。

    戴权说道:“奴才是皇上的刀,除了皇上外,都是奴才要盯紧的人。忠顺亲王也不例外,奴才早就疑心他有什么不轨之事,今日验证了一二。禁卫早就是惟忠顺亲王的命而是从了,奴才又远离京城,皇上怎么可能还留在宫中,等着被人逼宫呢。”

    太上皇急忙问道:“逼宫?不是他前来与我父子对峙么?”

    戴权低下了头说道:“逼宫!不仅逼宫,还要血溅宫闱。事后还要扣在太上与大皇子的身上,拥立也罢,清君侧也罢,他稳赚不赔。好算计,好算计。”

    “你你你,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戴权重新抬起了头,面色古怪的说道:“老圣人,您就从未打探过李修的底细么?”

    “他有什么古怪?”

    “义忠亲王就是被他家囚禁在敦煌佛寺了,为此他还丧了母,下黑手的就是忠顺王爷。”

    天崩地裂一般的消息,犹如炸雷当头,轰的太上皇与甄应嘉是呆若木鸡。

    戴权反而起了兴头,挣扎着让自己的后背挺直,目视着他们二人,继续的说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忠顺王爷苦心经营这么多年,为的就是一朝除掉父子兄弟,他好能去做寡人。史书中还要留下他清君侧的美名。可叹老圣人您入了彀中而不知,还引出来大皇子陪着您一起上路。皇上一旦见您不在宫中了,必定是出宫隐匿,再来一遍义忠老亲王和大皇子的故事,绝不会把大义交在他的手中。”

    “他会怎么做?”太上皇此时才后知后觉起来,真知道了大事不妙,自己与甄应嘉做了三儿子忠顺的饵。

    戴权苦笑:“忠顺王爷要是找不到皇上,也就弑不得了君。那他还能怎么办呢。”

    甄应嘉猛地看向太上皇,太上皇也呆呆的说出了那句话:“他要弑父、弑兄,再推到皇儿的身上。是了,是了,我这个做父亲的都能这么做,他又为什么不能学呢。”

    山风袭来,透体生凉,本是慈悲的庙宇,却藏着天下最大不韪的勾当,可笑之极。

    贾敬端坐在一间静室里,嘴角勾着笑意,藏身道观十数载,就是为了今天。想必婶母史太君也知道了事情走向吧,接下来史家、王家和薛家,该是动手的时候了。

    先除昏君,再杀太上,拥立忠顺为皇,宁国公改称宁国王,贾家才是真正的世家之首。

    时近正午,荣国府开了大观园,众人依品级站立,林黛玉立身在尤氏之旁,一身四品大妆晃人的眼神。

    贾琮忽然打马而来,急匆匆的过来叩首:“娘娘去了圣恩寺礼佛,忠顺王爷护着驾,要到晚些时辰才能来。”

    贾母、黛玉眼中都闪过各自的心思,其余众人只得各自回去等着消息。

    与此同时,六部九卿的车队已经回到了京城,推开了皇宫的大门,开始午朝。

    李修则带着张华父子摸索到了先皇陵寝,看着那里一处人为塌陷的洞口,若有所思。

    铁网山主峰,一位俏佳人立在风中,看着远远的圣恩寺,口念佛号。

    身后是当今的天子,面色不虞的看着她。

    圣恩寺一处枯井里的戴权,仰面看天,心中暗暗祈祷,李修啊李修,咱家能不能活,全看你的了,指望皇上,咱家骨头都成了灰也指望不上。一群无恩无义的人,行什么皇命天下,都是扯淡!放甄宝玉这手棋绝妙的紧,不是天家的血脉却是“甄应嘉”的儿子,你们慢慢琢磨去吧,我就在这里等着你们杀成一锅粥。

 第一百零三集 土馒头 铁门槛

    贾贵妃的车驾还未到圣恩寺前,路边闪过一队军伍,拦住了去路。

    久未露面的北静王水溶,在路边设下大帐,不告而来。

    为首拦路的正是新晋征西军后路总兵冯紫英。

    冯紫英听了李修的劝告,回去和家父神武将军冯唐商议了许久,明堂明路的向水溶的帐下投了资历。

    水溶当然欢喜,冯紫英作为军勋子弟是第一人前来效力,原本想留在身边调教,可冯紫英依照李修前言,不愿与北静王一脉的武将争功,还是去了李修所在的后路军。

    水溶心知肚明这是李修在其中有了影响,干脆顺水推舟把总兵一职破格给了冯紫英,让他和李修搭档去,看好全军的后路和器械,以备不需。

    全军刚刚搭起了架子,正在整训当中,忽然来了圣旨,全军开拔封住铁网山的去路,无旨不得擅自入山。

    冯紫英被点了将,做了封路的先锋,正好拦下了贾贵妃的銮驾。

    贾元春在车驾中听了內侍的禀报,眼波流动间,暗暗的思量。

    水溶在此,圣驾想必不远。那么说,铁网山这张大网内,共有三家势力在此,圣上、太上并甄家和忠顺亲王。

    而圣上离宫前,悄悄带走了甄家的甄玉嬛,也有拿在手里扣作人质的意思,是做了后手的谋算。

    自己这趟出宫,为的只是救人,一定要把大伯父贾敬带回家去,这趟水太深,贾家贸然而入,会有灭顶之灾。

    让內侍请来冯紫英,隔着车驾楹帘告诉冯紫英:“冯小将军与我兄弟宝玉是朋友,不论君臣,我也算是你的世姐。且容我过去进寺烧香,贾家定当厚报。”

    冯紫英好生为难:“贵妃娘娘,非是臣不念旧情,但这是军令,顽笑不得。”

    贾元春在车内好生气恼,正要发作时,掌事宫女抱琴在车内微微对她行礼,压住了贾元春的火气。

    换一个宫女,贾元春绝不会如此,偏偏抱琴是随她自幼长大的丫鬟,又跟着她一起入宫,相互陪伴二十年余,若论情谊,早已超过了旁人。

    抱琴示意自己不要发火,肯定是有她的道理,或许有什么事,是自己疏漏的也说不定,也罢,就让抱琴出面,等着水溶来时,本妃在出面也不迟。

    丢个眼色给了抱琴,抱琴行礼下了车驾,去见冯紫英。

    掌事宫女也是个从六品,又是贵妃身边人,等同于贵妃面询,冯紫英自不敢怠慢。

    两个人去了一旁嘀嘀咕咕好一会儿,冯紫英跳上马去见水溶,又过了一刻钟,水溶来见驾,站在车旁回复了贾贵妃。

    “既然有圣上的私印,小王也不便阻拦,不过,娘娘需要带上一个人进去,小王才能放心。日后圣上计较起来时,有他在,小王也好有个人证才是。”

    贾元春已经从抱琴那里知道了是谁,纵使心里极不情愿,也只得硬着头皮先应了下来,事关贾家存亡,容不得她有脾气。

    “不就是那个到处惹事的小秀才吗,他要不怕死,就跟着一起。”

    水溶脸上浮起莫名的笑意:“他要是真能死了就好了。”

    纵然是相互看不见,贾元春也忍不住瞪了一眼在外面的水溶,想让我做恶人害人,你们好收渔翁之利,真是痴心妄想,本宫还就保定了他。

    贾元春对李修观感不佳,主要原因还是来自其母王夫人的挑唆。

    李修害了王子胜一家的事,王夫人这一辈子都给李修记着账,没事就使钱托人再贾元春面前递话,希望能吹个枕头风给圣上,寻个由头办了李修。

    贾元春气归气,但她难得的清醒。贾家的所作所为她在宫中也有耳闻,尤其是她身上还有着义忠老亲王的秘密,为了让王子腾脱身的时候,把这件事告诉了太上皇,换来了王子腾暂时的平安。

    整件事走到了今天,都是因那天她的出首而起,当然李修做了药捻子,爆了一地的火花。

    反水义忠老亲王的是代善公,而代化公则做了那个私纵的人,并派亲兵焦大一行,亲自护送着义忠落脚西北。

    不成想在敦煌惹了事,间接害死了敦煌李家的主母,被李修之父怒发众兵,扣押了义忠亲王,逼着这位太子爷和自己一起削发为僧,了断王侯事。

    焦大逃了回来后,这件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代化公,贾代化和贾代善兄弟两个一商议,决定把这件事隐瞒了下来,算是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