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千秋家国梦之铁血抗战-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的苏门答腊岛是伍氏集团的大本营,伍氏集团的总部已经从欧洲转移到这里。负责管理伍氏集团日常事务的人使我们曾经熟悉的阮琼瑛,已经年过三十的阮琼瑛现在是这个庞大集团企业联合体的掌门人。曾经在美国和欧洲专研经济和法律的她这一回终于找到了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

    在她接受柳清扬邀请进入伍氏集团之前她就只知道柳清扬在欧洲和非洲都有产业,拥有一块海外领地甚至海军舰队。但她绝没想到伍氏集团居然庞大到如此地步,在她执意想要退出的时候已经进入养老离休状态的伍锡昊亲自来到南洋跟这个同样是岭南伍氏血脉后人的晚辈深谈了一次,并答应再给阮琼瑛当三年顾问。

    战战兢兢上位的阮琼瑛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便以她扎实的功底和强硬的手段适应的这个举足轻重的新角色。伍氏集团庞大的管理层上下也很快就被这个外表艳美柔弱而内心杀伐果断的新掌门折服。

    旧的家族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如此规模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因此阮琼瑛适应角色之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改变伍氏集团原有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按照国际的财务管理方法成立了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伍氏集团总部不再对具体业务负责,而是把数量庞大的具体业务管理权下放给各个子公司和孙公司的负责人。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审查制度、奖惩制度和分红制度,总部只负责对各个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在南洋成立的集团财务总部雇佣人数达到一万八千多人,并在欧美亚非南美澳洲等地区分别设立直属总部的各洲财务管理中心。

    相关的审核复查制度极为严格,在伍锡昊支持下处理了一些倚老卖老的不听话的家伙们之后,重新任命了一批从欧美学成归来的年轻人担任下面企业的管理者。伍氏集团在经历这一系列变化之后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一副崭新的姿态出现在风云变幻的世界面前。伍氏集团内部的大力改造得到柳清扬和伍锡昊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他们二人和阮琼瑛的强力推动下伍氏集团开始了新一轮迅速发展。

    现在即便是柳清扬想要拿钱武装军队也必须严格按照伍氏集团最新制定的财务规矩,只能从伍氏基金会手中取得贷款信用额度之后,再用这些信用贷款凭证到伍氏集团下属的军工企业领取武器设备和弹药等。而这些信用额度将在每一年年末柳清扬个人的分红中扣除。尽管柳清扬的分红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足够应付这些支出,但是也必须按照这样的制度办理。

    伍氏集团的合作者们尤其是欧美各国的合作者对于阮琼瑛的管理体系改革极为关注,在确认这些办法对他们的利益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之后大为赞赏。阮琼瑛在伍氏集团内部推行的管理机制成为各国大企业集团纷纷效仿的楷模。阮琼瑛本人的名气也是一日千里扶摇直上。几年之内便成为国际经济领域内最受瞩目的后起之秀。

    阮琼瑛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三十出头的岁数了还是孑然一身,南洋联邦的二号人物李飞鸿追求了无数次之后依然没有结果。而这一切只因为这个铁腕女子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身影。尽管明知这是一份苦恋但她还是不愿意割舍。

    柳清扬最初并不知道这位干姐姐兼远房表姐对自己暗怀情愫,后来通过李诚多少知道一些之后也觉得很无奈,自己肩担着国家民族的复兴重任,家中又有娇妻爱子,再弄出什么绯闻出来似乎有点对不住爱妻。尽管大明法律并不禁止妻妾成群,可是对于柳清扬来说实在是鼓不起这个勇气。他曾经有一次单独跟阮琼瑛会面的时候谈到阮琼瑛应该成家这件事,可是被阮琼瑛冷冰冰地终止了继续探讨的可能。搞的柳清扬当时很是尴尬。

    伍氏集团的高精尖武器生产大都集中在苏门答腊岛和桑给巴尔自治领,这两个获得独立资格的领土是柳清扬军政集团的大本营,也是拥有独立立法资格的域外领土。这里的一切只接受柳清扬和他的手下们领导,其他势力难以染指,因为这里什么都不缺。

    尤其是现在的南洋联邦,简直就是卡在东南亚地区列强们喉咙里的一颗硬刺。日本、英国、美国、荷兰这四个国家看着地图上这个咽喉要地上的一大块怎么看怎么难受,可是又惹不起。尤其是近在咫尺的大英帝国恨得更是牙根直痒痒。

    可是伍氏集团跟大英帝国的各个领域合作密切,又总能拿出令人难以拒绝的各种诱惑比如飞机设计图纸之类的东西。所以面对对眼皮底下的这个日渐膨胀的异类只要他不是明目张胆地跳出来搞自己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对南洋联邦迅速发展最为咬牙切齿的就是小日本了。这群心比天高热爱狂想的矮子们对资源富饶的北中国和东南亚全都垂涎三尺,对迅速崛起的南洋联邦尤其深恶痛绝。对于聚集在那几个资源匮乏面积狭小的岛屿上的矮子们来说面对日渐强势的列强他们轻易不敢挑衅,可是面对跟他们差一些的国家跟地区却从来都是挖空了心思地巧取豪夺。面对南洋联邦这个无法下口的怪物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
………………………………

第二十九章 保卫黄河3

    早就憋了一肚子坏的日本人对主动送上门来想当奴才的满清政府可谓喜出望外,在签订了一系列出卖主权跟资源以及允许驻军保护自己的矿山铁路等设施的条约之后,便开始主动给穷奢极欲已经把国家折腾的一穷二白的满清政府改革军制和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并在满清政府内部极力扶持亲日势力和代言人。說閱讀,盡在

    怡亲王载淳便是满清上层中极力亲日的代表人物,这个铁帽子王现在奉命镇守沈阳奉天府,统领关外的八旗军队和蒙古军队。关外是满族崛起的发源地和根本所在,也是近代以来探明的各种工业基础资源最多的地方。这里的煤、铁、森林、粮食等各种资源多的令人难以想象。而这些日本人梦寐以求的资源现在终于可以安心地想要多少就拿多少了,可是毕竟这里的土地主人不是自己,这些东西也不是没有代价。这么多的好东西居然被这些脑袋后面挂着根大辫子的奴才们霸占着,实在是令人气愤。

    可是这些奴才已经够乖了,该怎么想一个法子能永远占有这块宝地哪,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挑唆北清去跟南明打一仗了,谁打赢了都是大日本帝国的机会。如果不趁着这个时候把南明的发展势头遏制住,一旦他们强大了,我们就没机会了。要知道惦记中国这块宝地的可不只是我们一家。

    吉春三郎大佐现在是日本在满清驻屯军中专门负责协助满清军队组织这次大规模进攻的日本武装部队的领军人物。为了帮助黄河一线的清军在关键地点打开局面,日本驻屯军特意派出以他为第一司令官的特遣支队,准备在渡过黄河的最重要地段郑州一带协助清军争取成功渡河。

    这支特遣支队一共有日军官兵四千五百多人,是以日本驻屯军第二师团的第二旅团吉春联队为基础的一个加强支队。这些日本小鬼子现在都穿着清军的军服,每个人的脑后都扎着一条假辫子。

    吉春也穿着一身清军上校的军服,脑后的假辫子弄得他的脖子很不舒服。他跟他的加强联队的士兵们是今天渡河部队的第二梯队,战斗开始的时间是凌晨三点整。为了照顾这支日本人的部队,清军指挥部在吉春他们负责突破的地段准备了上百门重炮为他们开路。

    三点整,清军的火炮准时向对岸的明军阵地开火。从黄河向南碰到华山转弯的地方开始,一千多公里的战线上,清军超过七十万的部队同时开始发起渡河战役。成千上万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开始咆哮着发射出炮弹,南岸的明军阵地被炮火和消烟笼盖着。

    明军的火炮阵地也很快开始反击,一时间双方的炮火就像焰火般划过原本漆黑的夜空。十几分钟过后,从黄河北岸出发的清军舰船开始向南岸进发,最先出发的是一批登陆快艇,这些快艇只需要不到十分钟就能跨过现在最窄处宽度只有一千米左右的黄河河面,每只快艇可以一次性运载士兵一百三十人左右。清军在黄河北岸调集了这种快艇三百七十艘,各种安装了柴油发动机的改装木船三千多艘,一次可以向黄河南岸运输兵力的数量超过二十万人。

    这些船只现在纷纷从清军在黄河北岸支流和很多挖好的沟渠中冲出来,向着北岸冲过去。

    明军的大部分炮火开始针对这些冲过来的船只开火,从明军的阵地上不断打出成片的照明弹把黄河水面之上的一切照的一清二楚。

    无数的炮弹落入水中炸出高大的水柱,不断有船只被炮火击中起火,不断有浑身着火的清军从船上嚎叫着跳到水中。不断落入水中的清军侥幸没有被击中船只的炮弹炸死,但是很快就会被落到水里的炮弹炸死或者被水淹死。被重炮炮弹直接击中的船只往往直接被炸得四分五裂,船上的清军尸骨无存。

    终于第一艘快艇冒着炮火停到了南岸河滩上,船上的清军迅速从打开的舱门里跳到没膝的水中拼了命地向岸上跑,可是还没等船上的士兵都下来,一棵炮弹便直接击中了这艘最先抵达的快艇。还没来得及下船的清军和刚刚下船没有疏散的清军连同把他们运到这里的快艇一起被弹片撕碎。

    最初靠岸的十几艘船基本上都是跟第一艘船命运差不多。可是清军靠岸的船只越来越多,从船上下来的清军士兵们像一群蚂蚁一样在明军阵地发射出的密集弹雨中在泥泞的河岸上爬来爬去。

    随着明军的注意力被迫转移到南岸的登陆清军上面,北岸的清军工兵部队开始从黄河北面架设浮桥。几十公里宽的河岸上采用密封浮箱连接而成的十几座浮桥同时开始向南延伸。

    已经有部分清军的船只在卸下士兵之后开始返回北岸,这些船直接停靠在正在修建的浮桥侧面,大群等在浮桥上的清军士兵和重机枪迫击炮等火力支援装备被一起抬到船上。

    随着浮桥的延伸,清军的后续援兵渡河速度也开始加快。而南岸上的战斗也随着上岸清军的迅速增加而越来越激烈。

    因为把一部分兵力转移到后方的几个城市中准备城市防御战。黄河沿岸的防御阵地上的兵力被严重削弱,但是火力却得到极大的加强。

    南岸的明军阵地上基本没有表面阵地,一连串的暗堡和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坚固堡垒组成一条宽度达一千多米的纵深立体防御体系。这条防御阵地的后面是无数的大型永久工事为核心的中心阵地和无数的炮兵阵地。明军的阵地指挥所和预备队都部署在这一线地区。

    坚固的堡垒,开阔的射界,强大的交叉火力,使得好不容易爬上南岸的清军士兵们成群地倒在这些阵地面前。尽管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可是在明军被极大加强了的密集火力面前,没有后面火力支援的清军士兵们不是被打死在冲锋道路上,就是像泥鳅一样被明军的火力点死死地压制在河岸的稀泥里。

    吉春大佐率领的第一批出发的日军部队乘坐第二批返回的十几艘快艇靠到南岸泥泞的河床上,训练有素的日军士兵迅速把船上的掷弹筒迫击炮和专门用来打击暗堡的小口径速射炮转移到岸上,并利用明军阵地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