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秋家国梦之铁血抗战-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大好形势把日本人的血继续放干。让他们不仅不能相互配合还得被各个击破。”谢清明放下碗一本正经地说道。
“咱们北方战区这一轮进攻主要由空军负责,目的是摧毁日军的空军打击力量,夺取制空权。然后在南北两线起有限反击把日本人前一段时间夺走的那些阵地都收复回来。刚刚调来了大批的重炮还有最新式的自行火炮,再加上我们原有的重炮完全可以只靠大炮和飞机就能把小日本的防御体系砸垮。他们占领的地区我们原来的工事基本上都被破坏掉了。这么短的时间里他们新建的工事只能是临时凑合的东西。咱们的空军跟日本人的空军拼消耗拼了快一年了,日本人已经拼的差不多了,为了给地面部队提供支援小鬼子的空军损失的可是不少。弄得咱们前一段时间空军压力很大。以前主要是机场数量不足,空军本身对这种大规模消耗战也没有经验。我们的飞机战损率明显要比小日本低,飞行员的损失相比就更少。现在归属我们战区的6航有八个师还多,加上配属各个集团军以及战区的飞机总数过32oo架了。这一会地面部队的任务就是用重炮配合空军,砸开小鬼子的乌龟壳。摧毁附近小日本的大部分野战机场和空军。为下一步的战役做准备。”谢清明端起大肚子酒杯一口气喝尽。
“总之一句话,就是用摧枯拉朽之势打一场空军和炮兵的大战,叫小日本学习学习什么是现代化战争!”
………………………………
第二十三章 摧枯拉朽2
已经是深夜了,但是沈阳关东军指挥部大楼最上层的会议室里还亮着通明的灯光。把手下的各个师团的指挥官们叫回来大骂一通之后,胸中的郁闷多少得到些缓解的冈村大将有些疲惫地坐在会议室圆桌一端处高大的靠背皮椅上默然无语地慢慢喝着手下递过来的热茶。
这打的什么仗啊,号称皇军之花的关东军什么时候沦落到这种地步。1o7师团玉碎;战车旅团和配属的第5旅团玉碎;最让他心碎的是威名赫赫的熊本师团也被全歼,更要命的是师团长谷寿夫受伤之后居然会被明军生擒。关东军在他手里时间才两个月多一点,次大规模进攻就遭到如此挫败。丢人啊!山海关一线虽说攻占了一些地方,明军的部队也损失很大,可是仰攻依托山势修建的明军工事的日军损失就更大。如果不是空军拼死顶住了明军空军的压力而且还尽力为地面部队提供了很多帮助的话恐怕是连现在的战果都不会有。
日军正在组建的新师团和现有的部队加在一起虽然番号已经过了一百个,但是那些新组建的部队战斗力可是远远比不上原来的这些常设师团。更糟糕的是号称永远不败的联合舰队这一次也败了,而且败得很惨。第二分舰队居然也被全歼在南中国海。大日本帝国难道真的就征服不了支那了吗。
现在对于在满洲的关东军来说可谓进退维谷,虽然南北两路日军在连番进攻之后取得了一些进展,北路占领了通往赤峰的沿途制高点并且直接兵临赤峰城下。虽然明军的装甲集群反击令日军损失惨重。但是无力继续反击的明军并没有能够利用这样的有利时机起更大规模的反击重新夺回这些制高点。赤峰城下吃了大亏的日军在得到援军的支援下加紧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
就是说日军的北路进攻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只要能够解决明军的装甲部队日军依然可以可以从赤峰挥师南下占据长城以北地区,进而可以越过长城进攻北京天津一带。
从5月初开始,山海关一线的南路日军在日军空军不惜代价的支援下已经抢占了山海关城和关隘,并在秦皇岛以北的燕塞湖和一片石一带与明军守军反复争夺。三个集团军的明军部队打得异常艰苦。前线部队虽然履经补充但是坚守一整天下来依然是伤亡惨重。日本人的地面部队了疯一样冲击着明军的防御阵地。重炮炮弹就跟冰雹一样砸下来。很多明军的碉堡和坑道工事在日军凶猛的炮火打击下被摧毁。
但是因为明军部队背靠山区地势有利,再加上后勤补给到位部队补充及时,日军的犀利攻势在明军的顽强抵抗和密集火力的打击下渐成强弩之末。7个师团四个独立旅团加在一起三十万人的轮番进攻二十几天下来很多联队一级建制的部队剩下的士兵连一个大队都凑不齐了。就像两个重量级拳手一直打到最后一个回合的时候一样,日军和明军都打不动了。
明军在昌黎到唐山一线的山海关以南地区部署了一层又一层环环相套的纵深防御体系,大量的壕堑和永久性碉堡密布其间。这些工事和附近的山区连成一体。大批的重炮和装机部队被部署在其间随时准备给予突破山海关之后南下的日军部队以毁灭性打击。
5月3o日凌晨,冈村司令官在迷迷糊糊的沉睡中被剧烈的震动警醒,还以为是生了地震的冈村宁次在一群参谋的搀扶下从关东军司令部大楼上面的最上层沿着楼梯一路磕磕绊绊地直奔地下三层的最后一层。清醒过来的冈村听着大楼外面连绵不断的爆炸声知道这不是地震而是轰炸。凭声音判断外面的天空中至少有上百架飞机在扔炸弹。愤怒的冈村摔开搀扶他的参谋们来到楼梯转弯处的窗户前向外张望。他看到的情景令他大为吃惊,整个半边天空上都是巨大的明军轰炸机的身影,至少有几百架轰炸机排成一个套一个的巨大三角编队队形实施高空轰炸,成群的明军战斗机上下翻飞追逐着几架被追的上串下跳的日军战斗机。天空中成群的炸弹就像闹蝗灾时的蝗虫一般铺天盖地地从空中落下。覆盖了司令部大楼附近所有的日军军事设施。冈村周围的日军参谋们不顾冈村出的杀猪般的嚎叫裹挟着他连滚带爬地跑到地下防空指挥部里。
明军北方战区调集过18oo架轰炸机和数量相同的战斗机编队连续出击,先是在夜间派出轰炸机编队偷袭了日军部署在沈阳锦州和通辽一带的机场,将大批来不及起飞的日军飞机炸毁在跑道上和仓库中,撕开了日军的空中防御体系。接着便在日军收到各处防空警报的同时出动大群轰炸机编队对日军辽西到沈锦一线的后方军事设施和工业区实施大规模地毯式轰炸。
仓促应战的日军在损失了大批战斗机之后,面对明军蝗虫一般的轰炸机群无力抵抗,少量战斗机零散起的自杀式攻击对于如此规模的空中攻击等于杯水车薪根本无济于事。反倒造成后面日军空军因为前期损失了太多的战斗机而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在对日军后方实施大规模轰炸的同时,在南北两线战场上明军集中了大量重炮和自行火炮对日军重兵防御的各处阵地实施无差别饱和炮击,很多刚刚从后方调集上来的日军部队和大批装备还没等到展开就被炸的七零八落。随后的明军空军又对暂时彻底失去了制空权的前线日军实施了轮番轰炸。随后大批明军装甲部队在空军和重炮部队的支援下对日军纵深实施穿插和突破。迅收复了大批近一个月以来日军屡经血战好不容易夺占的阵地。
攻击一直持续到5月31日傍晚时分。在得到大批从朝鲜甚至本土的空军支援和沿海一带航母舰队上的大批舰载机的支援之后日军重新控制了占领区域的制空权。日军地面部队全面溃退的状况才在明军为了避免太大损失而主动停止大规模进攻之后得到缓解。被明军突如其来的打击下瞬间瘫痪的日军指挥体系才开始恢复。
冈村司令官在日军空军恢复控制天空之后,率领手下各部门人员赶赴各处被明军轰炸破坏严重和还在燃着大火的重要军事设施。在一处炼钢厂的废墟外面,看着满目苍夷一片狼藉的工厂,看着摇摇欲坠还在冒着滚滚浓烟的几座炼钢高炉,看着两旁道路上和空地上摆满的伤员和已经裹上白布准备火化的一眼看不到边际的工人和士兵的尸体。冈村知道这场战争日本已经打不下去了。
明军利用突然袭击造成的时间空挡控制了轰炸机作战半径区域内过3o小时的绝对制空权,派出大批轰炸机群对日本在满洲地区的重要军事设施包括机场、指挥部、部队驻地、军工企业、重工业和制造业集中的地区实施地毯式轰炸。几乎完全摧毁了日本在满洲地区积累了近二十年时间建立的重工业体系和军工体系。将关东军占领的南北两线外围阵地基本收复。更重要的这一战是消耗了大量有经验的日本空军飞行员和大量精锐的日军6军常设师团中的最有经验的老兵。
此战过后,剩余的关东军空军只能勉强维护住一些重要的城市和交通干线的制空权。日军的地面部队不得不全线后撤转入防御。日本想要把生产能力和部队建制恢复到原有状态没有两年以上的时间怕是难以做到。
而这一切都跟南洋舰队在南中国海全歼联合舰队第二分舰队有关。砍断联合舰队一只臂膀之后南洋舰队迅北上。使得大明部署在长江以南地区的大批空军力量得到解放。在日军舰队无法在短期内南下实施进攻的情况下大批明军空军迅转场北上支援中原战区和北方战区的明军部队,谢清明才有机会组织起这样庞大的一次空袭。
这样短时间之内指挥调动如此规模的空军和6军动一次全方位的战役并在36小时内达成战役目的,可见现在的明军已经基本具备了现代化军队所应具有的一些特征。从计划制定、兵力和装备调动、战术部署和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同以及后勤保障等等都基本达到了进行大型战役的标准。
这个计划是谢清明与雷纳二人在前一阶段赤峰战役开始之前就已经反复商议了多次之后最终确定的。谢清明精心策划的这个作战计划的目的就为了说服柳清扬熊况山放弃原来准备让出京津地区把日本人放进来这个打算,希望通过对日军控制区内重要目标的连续轰炸摧毁大部分日本的重工业体系和军工体系,同时利用制空权在手的时间段里在南北两线集中强大火力实施反击。
尽管当时已经制定了南洋舰队的反击计划,但是由于当时还不能判断会得到后来海战生后取得的辉煌战果,因此还不能下结论说日军短时间内没有能力直接南下威胁华南地区甚至直接在华南地区某一处实施登6,因此柳清扬并不十分看好谢清明的反击方案。但是在谢清明的一再坚持下还是答应从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抽调一大批空军力量支持这个计划。
在此之前调归北方战区指挥的空军力量大部分被牵制在环渤海湾一带和战区前线。由于北方战区处于多山地带,物资和人员装备的调动费时费力。而对于明军空军来说这一地区战略空间狭小,作战半径范围内双方兵力火力分布密集。而日本人的战略后方距离前线较近,这虽然对于地面部队来说是件好事,因为可以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和时间。但是对于明军空军来说却是相当于把腹部裸露在自己的轰炸机俯冲范围之内。也正因为此日军在辽西地区和沈阳锦州一带部署了大批的空军部队,修建了大批机场设施。目的就是要防止明军空军实施大规模偷袭。但是显然对现代战争理论还不是十分理解的日军关东军的指挥官们在制定战略部署时并没有想到有一天会生这种几千架飞机同时起进攻这种难以想象的事情。
日军在这一战中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