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起粮价暴涨之前的价格略有上浮,大家看到粮食恢复正常供应,粮价也恢复正常,这次再发粮票肯定有人会选择兑换成银子。
  这九百万两,正好用来支持兑换,为了支持粮票流通,皇明商铺各店铺将全面支持粮票购物,而各皇明商号的粮票都要到粮票中心去结算成现银,再上缴东宫。
  听着好像很麻烦,不过这样就减轻了东宫典算的工作量,东宫典算,现在负责的事太多了。
  除了钱之外,几百个锦衣卫还押运了一批粮食进京,总之这次抄家,朱慈烺的收获绝对超过了山西那些商户。
  山西的‘皇商’就算再暴利,也比不上江南的富足,这次的意外收获,让朱慈烺的子好过了很多。
  李若琏见朱慈烺无心仔细翻阅册子就开口道:“下,这次,我们还招募了一批工匠,其中造船相关的工匠有一千多人,已经安排他们之津下船,让津船厂安置。”
  朱慈烺满意的哈哈一笑:“做的好,这次咱们终于不缺造船的人才了,京城各作坊现在也都缺人,这次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朱慈烺想了一下道:“这次大家辛苦,我会让统计司尽快核算奖赏,尽快给你们发下去,而你们回京之后,轮流放假三,调整状态。李若琏,要不要跟你放个长假陪陪家人?”
  李若琏连忙抱拳:“谢下厚,三够了!”


第202章 蜚卫再现
  李若琏因为一直是太子边的侍卫,所以近东宫并不需要解下兵器。
  看到李若琏的佩刀朱慈烺这才想起:“对了,孤为锦衣卫准备了一款新式火铳!”
  朱慈烺走到架子边,打开上面的一个锦盒,拿出一支短管火铳,朝着李若琏扬扬手。
  把火铳交给李若琏,朱慈烺才开始讲解:“这个是根据崇祯八年式火铳截短枪管,加装燧发机构研究的短管骑枪,适合马上使用,也适合城内短兵相接。”
  李若琏摆动了一阵子抬头:“下这是骑枪?莫不是为骑兵准备的?”
  朱慈烺点点头:“正是,不过现在咱们手里能放心的骑兵只有南镇抚司的锦衣卫缇骑,曹文诏那边的蒙古骑兵孤王可不想装备。
  这次干脆先紧着你们,装备之后看看使用效果再决定需不需要改进,不要看这支火铳,它的有效程达到一百五十步,足够巷战使用。
  采用燧发之后虽然发火率只有七成,不过比起火绳枪要方便的多了,一次发火不成功就拨动燧石弹簧再来一下就好,比火绳枪点燃火绳要快的多了。”
  李若琏握住火铳:“臣谢过下,只是这个时候改用火器,臣手下是不是还要学习使用方法?这会不会耽误下的事?”
  朱慈烺呵呵一笑:“这个火器配备之后,你们只当一次用品,主要还是用刀,完之后不用想着装填,你们面对的敌人也很少有大规模集中作战的,若是一百人一人一枪,对方估计不被全灭也胆寒了。”
  李若琏这才松了一口气,要是直接把佩刀换成火枪,大家短时间内根本不会使用,那岂不是啥也干不了。
  朱慈烺继续道:“这次休息的时候,我会让作训处的军官对你们集中训练火铳的使用和保养,这次去山西的路上也会有教官跟随教你们火铳的使用。
  至于全面的学习,等你们从山西回来之后,在进行学习,你们最终还是要全面火器化的,佩刀以后只是辅助。”
  李若琏抱拳:“下教训的是,臣一定督促手下学习,不让下失望。”
  见太子提起山西之事,李若琏也顺着问道:“下,这次山西之行是不是跟江南一样?”
  朱慈烺摇摇头:“这次不一样,谋逆是大罪,叛国也是大罪,但是相比谋逆我更恨叛国,而且这些人不仅出卖了大明,更出卖了我们全体汉人,此类人孤称其为汉,为民族罪人。”
  朱慈烺冷冷的道:“这些人不仅要写入传记碑文遗臭万年,更是三族尽诛,九族全部发配荒岛,所有涉及人员绝不姑息!”
  李若琏也知道了朱慈烺的意思,江南粮商谋逆案,朱慈烺也只诛杀了首恶和各家家主族长等参与人员,流配也只涉及三族血亲。
  但是这次显然太子是真的恨到了极点,不仅三了三族,还发配了九族内的所有人。
  要知道减轻刑法的事,就是朱慈烺跟崇祯提出的,只要不是十恶不赦之罪,一般都只流配劳役。
  朱慈烺想了一下道:“这次事特殊,你们抄家之时一要防止对方逃窜出山西,若是他们北上,可能会逃亡建奴领地,到时候对大明可不是什么好事。”
  李若琏连忙回答:“下放心,这些人打的那些老鼠洞,我们都摸清的差不多了,而且这次我们人手充足,准备时间久,保证不会有漏网之鱼。”
  朱慈烺嗯了一声:“这次行动你还要配合蜚卫,蜚卫做什么你们不许过问,只管配合,这涉及孤王的大事,一切以保证蜚卫的任务为主,哪怕对方让你放了汉中的某人或者杀掉你都不要犹豫。”
  李若琏愣愣的抱拳:“是,谨遵太子吩咐。”
  朱慈烺看他一副好奇的样子,朱慈烺冷冷的道:“你最好什么都不要问,什么都不要查探,知道的多了对你没有好处!”
  李若琏连忙抱拳:“是,臣知道了。”
  朱慈烺望着窗外:“起风了啊!这个冬会很长,很长,但是只要熬过去了,那就会很暖和很暖和,李若琏啊,这次山西之行结束之后,你立刻回来去东边。”
  朱慈烺看了看李若琏:“只要这次的事办好了,孤给你请一个爵位回来。”
  李若琏作为一个报人员,他敏感的感觉到,太子的东边的事跟蜚卫一定有关系,但是想到太子刚刚的警告,他又把话咽回到肚子里。
  他斜眼看了一眼桂喜就像一个木偶一样站在那里,桂喜比起魏平安来,要呆滞的多了,但是一项是太子下的第一心腹的魏平安已经几个月没有出现在太子边了。
  外界都传,是因为魏平安挣功心切,惹得太子大怒,直接赶出了东宫。
  但是李若琏确知道,魏平安是接了太子的密令,去山西接管了蜚卫。
  蜚卫并不存在与任何的东宫典籍,账目也是从太子手里单独列支,可以除了他们自己之外只有太子承认他们的存在。
  蜚卫也并不是这个特殊卫所的真正名字,他们自称锦衣卫,挂靠在南镇抚司,但是确并不受李若琏管理,甚至李若琏都无权知道对方再干什么。
  一开始李若琏以为这是朱慈烺培养的心腹,类似于杀手之类的人物,但是一次偶然翻起山海经才大概知道了这个部门可能干的事。
  《山海经》言:“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
  《山海经》——卷四。东山经。东次四经记载:“又东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下大疫。”
  所以李若琏大概猜到,太子下的这个蜚卫可能跟瘟疫研究有关,只是瘟疫研究不是有皇仁堂的大夫在做了么?
  太子为何还要专门设置这样一个卫所专门研究这个?答案已经呼之出了,不过这种事真的不适合出来。
  而且作为大明的太子,私下里干这个事,要是被捅出去,那必然是朝野震动!


第203章 候恂白算计,左良玉瞎担心
  九月,迎祥、自成、献忠合兵,与洪承畴大战关郑十月,义军战明军不力,献忠等部出潼关,分十三营东进。迎祥、自成大战渭南、临潼,东逾华阴南原绝岭,出朱阳关。十一月,迎祥、自成、献忠会师河南阌乡,合攻左良玉军,进取陕州,直逼洛阳。
  陕州左良玉大营,传递军令的士卒正被左良玉拿着皮鞭抽打。
  “格老子的!老子要军饷没人搭理,老子要粮草没人管,就知道催促老子进兵进兵,这次不给粮草军饷,老子就不走了!”
  那传令士卒也委屈,他只是个传令的,这样被迁怒,不过左良玉素来跋扈,要是不吭声抽几鞭子也就算了,听要是敢争辩的,没有一个会有好下场。
  自己也是倒了八辈子霉才会被点名要给左良玉送信,肯定是自己上次没有给百户送礼百户故意刁难自己。
  左良玉抽了十几鞭子,气的扔了鞭子:“你回去跟河南巡抚陈必谦,老子的兵也是人,也要吃饭花钱,不给军饷粮草,老子哪也不去!”
  传令兵连忙哼唧着起身:“是,的这就回去缴令。”
  传令兵慌忙跑路,生怕晚了一点就被拉回来再打一顿。
  这时左良玉手下大将马进忠上前:“左帅,若是我们不前往救援,洛阳可是有福王在,这失陷宗藩的罪责咱们可担待不起啊?”
  左良玉横了他一眼:“愚蠢!洛阳城高墙深,岂会轻易被攻破,正应为洛阳重要,那陈必谦才要倚重老子,不给钱咱们就不走了!”
  左良玉看看左右:“金声桓哪去了?”
  马进忠嘿嘿一笑:“这不是粮草不足么,老金应该是筹集粮草去了!”
  左良玉自然知道这凑集粮草就是去抢劫去了,反正只要自己手下兵多将广,不反叛,些许事朝廷会当做没看到,只要流寇不灭,那朝廷就要用他。
  挥手示意众将退下,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确没有跟着走:“爹,这陕州已经流寇过境几遍,咱们也搜刮了几回,哪还有啥油水?
  咱们为啥不进兵洛阳,听洛阳城里,繁华的很唻,福王府上更是金山银海粮食成山,要是咱们协防洛阳,福王总要劳军慰问咱们吧?”
  左良玉也是一个可怜之人,出生在战乱的年代,从丧父又丧母。许州兵变时,连抚养他的叔父一家也全部被杀害了,族人也只剩下自己和唯一的儿子左梦庚。
  所以对这个儿子是非常溺爱的,虽然心里非常忐忑他还是耐着性子跟他解释:“洛阳看着好,但是咱们确去不得。”
  左梦庚连忙问道:“为啥?”
  左良玉叹了口气:“儿子哎,你啊!做事要动脑子,看着咱们现在是兵强马壮,但是确也是无根浮萍,多少热着咱们犯错,好把你爹的人头上缴立功呢!”
  左梦庚吓得脸色一白:“怎么会,这次追缴流寇,朝廷不是全指望爹爹您和祖宽将军了么?”
  左良玉摇摇头:“傻儿子你就知道在女饶肚皮上滚来滚去,这朝中大事是一点都不上心,候恂候大人没了!咱们的靠山倒了!”
  左梦庚连忙惊问道:“候恂?不就是户部尚书候恂大人么?怎么就没了?”
  左良玉悠悠的道:“报纸上‘哄抬粮价、贪污、受贿、盗卖库粮、卖官等十几项罪名,你老子在京城安排的眼线,实际上是因为参与了谋逆案!”
  左梦庚怀疑道:“谋逆案?就候恂也敢?是不是假消息?”
  左良玉呵呵一笑:“朝廷为了照顾体面,所以并没有对谋逆案大肆宣扬,你想要是发生谋逆案,那肯定要有谋逆的原因吧?那岂不是证明皇上做的不对?所以这报纸上就避重就轻的写。”
  左梦庚疑惑的道:“不对吧,要是候恂谋逆,他怎么会不跟您联系?这事是不是有蹊跷?”
  左良玉冷笑着:“你怎么知道他没有联系老子,他曾经写信给老子,要调我到山东河南之地的运河附近剿匪,很明显他想让老子帮他截断运河。!”
  左梦庚惊讶的看着左良玉:“爹,这事你咋没有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