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皇后想了一下:“你这样也不无不可,我晚上问问你父皇的意思吧。”
  吃过饭朱慈烺换了一身衣服再次出宫这次直接来到皇明特供,因为提前通知了刘若愚,他已经在等着了,进入内堂皇明特供的掌柜的满头大汗的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朱慈烺刚才路过前台看到一大帮太监还有店员都低着头,看来确实是出问题了:“杜掌柜是吧?说说吧,为什么这三天收入一直在下降?”
  杜掌柜抬起头:“太子殿下,奴才也没有想到,他们会断了咱们的货呀,京城那八家高级香料水粉铺子,联合成立了一个什么胭脂水粉行会,以货物供应紧张为由,断了咱们的货,咱们一下子收入就少了一大截,这两天都是用存货维持着,奴才也去求他们了,他们就是不愿供货,所以收入才下降这么多。”
  朱慈烺呵呵两声:“还有人敢断皇家的货?还有人敢欺负到孤的头上?你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杜掌柜看了看朱慈烺:“太子殿下,您在考评手册上规定了,不能以皇家的势力欺压别人,况且听说牵头的是,张御史家,奴才不敢给太子殿下惹麻烦。”
  朱慈烺转头看看李若琏:“这个张御史什么来头?”
  李若琏摇摇头,他虽然也是锦衣卫,但是他是南镇抚司衙门的千户,主管的锦衣卫内部纪律纠察等事情,像调查官员还有昭狱等都是北镇抚司的职责,李若琏低下头悄声问道:“要不我派人去查查?”
  朱慈烺又转头看看杜掌柜:“张御史的跟脚摸清楚了么?”
  杜掌柜连忙说道:“奴才派人打探过了,他是温阁老的同年进士,两人相交莫逆,张汉儒常常帮温阁老弹劾政敌,所以不知道这事有没有温阁老参与,故而奴才不敢轻举妄动。”
  朱慈烺敲着圈椅的扶手思考,事情牵扯到温体仁,那就不好办了,朱慈烺根本没有做好跟一个阁老掰腕子的准备。也不知道这事温体仁到底有没有参与,参与的有多深。
  不过这事要是退了,大家还以为他朱慈烺胆小怕事,不敢得罪高官,那人心一散队伍就不好带了,所以即使有得罪温体仁的风险,朱慈烺还是决定搞他们一下子。
  朱慈烺看看这里的环境朝李若琏做了一个伸出食指的手势,这个手势是朱慈烺跟李若琏约定的加强防守小心隔墙有耳的意思。李若琏立刻出去让手下守好前后左右防止有人偷听偷看。
  李若琏回来之后朱慈烺才开口说道:“皇明的招牌不是靠他们几家高级水粉铺子撑起来的,大家相信的是皇明,而不是他们什么张家温家,他们不供货,就从中档水粉铺选最好的继续供货,让他们多放点好东西,只要贴上皇明的招牌,一样卖的出去!”
  杜掌柜松了一口气:“是!奴才今天就去办。”
  朱慈烺嗯了一声:“咱们皇明特供也不能白白吃了这么一个亏,对外宣传,这八家水粉因为铅汞超标,对皮肤有伤害被取消皇家特供资格。以后皇明也不建议大家选用这种危险的化妆品。”
  朱慈烺又转头看看李若琏:“你派人散步出去,就说谁谁谁应为用了哪家的胭脂水粉脸花了,毁容了,脸上长了奇怪的东西,老了十几岁等等话。既然他不跟我们按规矩来,我们也不必守什么规矩。”
  李若琏一愣:“是。”
  朱慈烺继续说道:“你最近关注一下这个张汉儒跟温体仁的动态,搜集一些他们的罪证,防止他们狗急跳墙,到朝堂上跟父皇告我们的刁状。”
  李若琏点点头,朱慈烺继续说道:“你们进货也不能只盯着大水粉铺子,一些小铺子,有很多自己独到的配方你们想办法要么合作,要么购买,把他们变成自己的,这样才不会被轻易断供!还有真正的好方子宫里面比外面多!去内廷多打探打探,谁手里有好东西就买回来,愿意跟着咱们干的就招过来,研制咱们自己的好东西,这个才是长久之道!”
  杜掌柜立刻恍然大悟:“是,奴婢这就去办,一定把这件事做好。”


第31章 接好曹化淳
  正当朱慈烺打算回宫的时候,外面一个锦衣卫匆匆进来跟李若琏耳语几句,李若琏走进来悄声对朱慈烺说:“殿下,东厂的人说,有御史弹劾殿下参与商事,与民争利。”
  朱慈烺疑惑的问道:“张汉儒?”
  李若琏摇摇头:“不是,是一个姓肖的御史。”
  朱慈烺敲着椅子边:“抛砖引玉?还是打草惊蛇?是东厂的谁跟你说的?”
  李若琏悄声说道:“是曹公公派人传的话。”
  朱慈烺眼睛一亮:“好!”
  这个事情曹化淳给他传消息,至少代表着曹化淳是站在他这一边的,他可不是简单的人物,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戎政就连王承恩名义上都是他的手下。
  他一手缔造的勇士营可是崇祯最后的底牌,可以崇祯十一年的时候告老还乡了,现在他跟自己示好应该是给自己谋退路吧。
  朱慈烺考虑了良久朝刘若愚招招手:“你把孤王的开永平矿条陈送到曹公公手上,此矿共投入百万两银,孤许他一成股。”
  刘若愚点点头,朱慈烺又说道:“父皇那边这种旨意应该会留中不发,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你今天解银十万两送到内库,就说是皇店经营所得。”
  刘若愚抬头问道:“要是解了这十万两,那永平矿那边备的银子就不够了。”
  朱慈烺无奈的说道:“那就出售一部分罚没的田产商铺吧,永平那边卫指挥使被调走,到时卫所范围内的矿产我们就可以随意调用,也能省下一部分。”
  摊子铺的太大,啥都想干,但是钱确并不能凭空变出来,又不能沉下心来安心种田,那只有哪紧要唔那里了。
  现在因为皇店的生意又跟张汉儒碰上了,这牵扯精力的事情越来越多,朱慈烺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生意小的时候每人注意,这生意大了,各种问题接踪而至,以后涉足的行业越多,跟官员的矛盾也就越大,就像现在钱没有多挣多少事情确多了一大堆。
  安排完皇明特供的事情,朱慈烺立刻回宫,宫外的事情解决了,宫里面又是一大堆问题等着解决。典算人员的招募,内官还好,大家都很配合,但是从外边招募读书人确遇到了瓶颈,来应征的读书人有的连加减法都算不清楚,朱慈烺想要的人才一个都没有。说白了那些真正有才华的读书人不屑于走这种歪门邪道。
  在大明的士大夫阶层眼中,只有走进士科正规渠道当官那才是前途光明的科班出身,而赏赐,恩典,荫补的官员往往被人看不起。
  所以朱慈烺不得不降低要求,只要擅长算术,不论出身,一律留用,于是乎朱慈烺成功的招到一大堆账房先生回来。这里面选出几个能任事的,一问籍贯还都是绍兴的。
  朱慈烺不禁想起几句评价:“京中胥办,“自九卿至闲曹细局,无非越人”“户部十三司胥算皆绍兴人”。”看来这绍兴果真是出算学人才的宝地啊。
  绍兴的就绍兴的吧,朱慈烺一点点给他们培训,把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交给这些人来做,把心腹人手腾出来干一些重要的事情。
  当晚刘若愚回来:“太子殿下,曹化淳已经手下了一成股份,还送来十万贯浙商会馆票号十万两的汇兑银票。”
  朱慈烺嗯了一声:“把这个钱取出来准备用到矿上。”
  刘若愚又从怀里摸出一本册子:“这个是曹公公送给殿下的回礼,感谢殿下让他举荐人编练天津水师,并要来刘香余部。”
  朱慈烺接过册子翻看了一下,上面详细记录了温体仁和张汉儒的籍贯履历来往的人员还有家人家族情况,甚至田产生意往来都有记录。
  有了这个册子朱慈烺一下子对自己的敌人明朗了起来,难怪张汉儒这么积极的对付朱慈烺,原来除了这个胭脂水粉的买卖跟朱慈烺有冲突之外,张家还有诊所的生意受到了朱慈烺的影响。
  而且这张汉儒出生在陕西省武乡县,但是其在京为官经营多年,又加上身为温体仁的左膀右臂,投效他的生意非常多。
  朱慈烺甚至在册子上看到了几个永平矿的生意,看来矛盾会进一步激化下去了。
  既然冲突不可避免朱慈烺可不想打无准备的杖,在册子上圈了几个疑问,然后又从新制了一张表:“李若琏,你派人去山西武清和浙江乌程南浔去调查我表上的这些信息,尽快飞马回报。”
  李若琏结果表格看了一遍点头确认了一下就出去了,除了生意,朱慈烺更关系火器研究上的事情,根据后世电影的经验,现代化部队有两样东西是不能少的,一个是火枪,另一个是火炮。
  大明火枪制造工艺并不落后世界太多,所缺少的就是优秀的图纸或者样品,加上完善的管理检验。
  样品图纸这些同时代虽然都有,但是朱慈烺看小说知道燧发枪才是后世的主流,而燧发枪则是从齿轮燧发枪演进到火石击发枪才完全成熟,现在的世界上出现的燧发枪还处在齿轮燧发枪的阶段。
  怎样才能设计出一种优秀的火石燧发结构?这个朱慈烺还真没有什么思路,不过现在全世界都在用火绳枪,他也没必要非要走在技术的最前列,先生产好火绳枪,在大笔的格赏发出去让大家发挥聪明才智研究出合用的燧发结构就是了。
  全火器的军队,朱慈烺还不敢想,不过通过对火铳技术指标的规范,火药颗粒化的精细加工,定装火药纸壳弹的普及等操作,还是有希望使火器威力倍增的。
  现在朱慈烺以防疫为名控制的第一支军队已经招募完毕,按照操典的规划部队会在经过两个月队列训练之后,开始火器使用训练。所以朱慈烺需要在两个月内筹措不少于八千支火枪。
  朱慈烺来不及搭建新的生产作坊,所以只能用内官监的现有作坊生产,只要朱慈烺张口内官监也会给他面子送上八千鸟铳,不过即使派人监督朱慈烺还是不放心,何况匠户被盘剥的已经很辛苦了,所以朱慈烺也不想给他们增加额外的任务。


第32章 我白送呀你气不气
  所以朱慈烺打算自己出钱租用內监的工具跟工匠打造一批火器,在这之前朱慈烺要最后确定火器的外形,滑膛火绳枪,还必须以鸟铳为原型,威力增加威力只有加厚枪管,改进握把,延长枪托使之不仅更适合使用,还可以增加长度。
  最后延长枪管使得出膛速度增加,同时加上套筒卡扣,为装刺刀做准备。全枪长度达到四尺,装上刺刀之后达到五尺,如此一来火枪兵就不必再背着一杆长枪或者刀防身了。
  虽然算不上什么优秀的设计,不过这些改进可是他这些年一点点想出来一点点完善的,现在再把图纸找出来,最后确定一遍参数,明天就可以交给內监厂试制了。
  第二天御史果然上了弹劾朱慈烺的奏章,崇祯把奏章收上来并未急着表态,其他人见崇祯没有吭声这不就是明显的偏袒太子了么。受上次项煜事件的影响,大家对此都不参与,朱慈烺特意看了一眼温体仁跟张汉儒,两人一副与我无关的架势,岿然不动,朱慈烺甚至都看不出两人有一点情绪变化。
  肖御史也是被架在火上,见事情不对,只好声泪俱下的做出一副为民请命状:“皇上,天子岂可于小民争利,堂堂一国储君怎么经营商事?此等败坏纲常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