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冠礼三加,初折上巾,二远游冠,三九旎冕。然后朱慈烺见群臣接受朝拜,按照老师教的礼仪没有一丝逾越。
紧张是肯定的,但是比一般的六岁的孩子表现的好的多那也是肯定的,反正看着崇祯欣慰的笑容,朱慈烺就知道自己做的不错。
讲读官六员:礼部侍郎方逢年、石谕德、项煜、修撰刘理顺、编修吴伟业、杨廷麟、林增志。较书官二员:编修胡守恒、检讨杨士聪。侍书官二员:中书黄应恩、朱国诏。
至于其他人不过是搭个顺风车升个官的,虽然说是老师,但是跟太子没啥关系,只有这讲读官校书官和侍书官是干活的,这就跟后世的什么什么工作领导小组是一个道理,干活的人都是最下面的。
方逢年这个人朱慈烺不熟悉,但是能混到东宫日讲官头一位,肯定是要大用的,至于人品啥的,以后再慢慢看吧。
第二天朱慈烺到讲阁的时候,方逢年等人正好都在,诸位先拜见朱慈烺,然后朱慈烺在拜见老师。
方逢年开口说道:“陛下命我等六人为太子讲读,按照旧制每日派两人讲读,每三天一轮,若是有人中途有事可以他人代替,太子每旬休息一日,不知太子殿下以为如何?”
朱慈烺点点头:“准。”
方逢年见朱慈烺虽然年幼但是举止端庄得体,自己身为老师自然不敢有丝毫逾越,连忙拿出书本:“太子殿下已经读过论语,但是还没有学习大学,朱子认为学习四书五经要先学大学,今日开始我们就给太子殿下讲大学。”
第3章 是谁开的枪
朱慈烺一听,这不行啊,这是要把我往书呆子上带?我年纪小以为我好忽悠咋的?
朱慈烺眼珠子一转奇怪的问道:“老师,何为君子六艺?”
方逢年连忙答道:“君子六艺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朱慈烺正色道:“既然先贤有言,我怎可只学四书五经,先生何不同设六艺课程,让孤王也学君子之道。”
方逢年看看其他人,大家也都面面相觑,君子六艺是没有错,但是科举不考呀,靠写八股出道的他们自己会的都有限,如何教朱慈烺?
大明定下八股取士制度之后,他们都快忘记君子六艺这回事了,现在朱慈烺突然提出,大家就只能傻眼了。
说不用吧,这周礼的话能不听?自我否定么!说学吧?咋学?咋教?
朱慈烺一脸无辜的看着他们:“怎么?诸位老师不用为难,韩愈在师说中有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皇家学习自然取最优者以学,诸位老师可以推荐人选,呈报给父皇,让父皇择优选用。”
方逢年还没来得及说同意不同意,朱慈烺就已经把事情定下来了,那就推荐吧,这事也不是他能决定的,看看朝堂诸公怎么看待此事再说吧。
还好朱慈烺没有自己决定,而是让他们禀告崇祯皇帝,方逢年拱手应是,朱慈烺点点头:“那今天咱们就开始从大学学起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方逢年:“……”
大家之所以惊讶是因为他们没有想到朱慈烺已经能背诵全文了,朱慈烺要的也是这个效果,一字一句的读一字一句的讲,那多没意思。
趁大家都在发呆,朱慈烺开口说道:“孤初读此篇不明其中真意,这第一段……”
就这样朱慈烺跟方逢年一问一答,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下午依旧是如此,老师也是真有水平,旁征博引,论述清晰,要不是朱慈烺心智健全,就被他们忽悠着当什么有道德的仁君去了。
当晚各位侍讲就聚在一起,这跟他们想象中的教学不一样啊。都说太子早慧,他们也没有想到能聪明到这个地步呀。
不过太子吩咐的学习六艺,他们也不敢耽误,让大家推荐人选。
当晚崇祯回到后宫特意把朱慈烺叫过去:“烺儿今天读书如何?”
朱慈烺乖巧的应答:“方先生教我大学之道,孩儿问起君子六艺,心中向往,想请先生们教授君子六艺,先生们已经回去推荐人选,明日会呈报给父皇,还请父皇挑选。”
崇祯点点头:“我儿好学,吾心甚慰,既然你有意学君子六艺,那朕就为你挑选贤良教授。”
学习上的事情朱慈烺还从来没有让崇祯担心过,所以这件事朱慈烺还是有些话语权的。
之后的一个月朱慈烺老老实实的跟着先生们读书,每天都有进步,尤其是在数这一门,把教书的先生逼得汗如雨下。
朱慈烺上一世是学统计的,数学自然是划时代的好!
又个月之后这位教数科的汪修志再也顶不住压力抱拳拱手:“太子殿下,臣才疏学浅,实在不敢耽误殿下,臣明日就跟陛下请辞,请陛下另请高明。”
朱慈烺放下笔连忙假装客气的问道:“先生可是嫌弃孤愚钝,孤一定勤奋学习,先生万万不可弃孤而去啊!”
汪修志擦擦汗:“殿下在数之一道之天分旷古未见,学生惭愧,实在无法教授。”
朱慈烺嘴角升起一个弧度说道:“那先生万万不可请辞,先生算学一道已是最好,不如先生于孤王一同探讨数之一道的奥秘。”
汪修志疑惑的问道:“数之一道的奥秘?”
朱慈烺点点头:“正是,先贤能算圆周率、有割圆术、有算经十书、勾股定理、测量太阳高度、等诸多成就,吾等虽不能自比先贤,那为何不能再数之一道的应用上多做探索?”
汪修志抱拳拱手:“还请殿下示下。”
朱慈烺点点头说道:“孤最近在研究的是统计之道,既然数学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那我们为什么不想一下有哪些事情是可以用数字表述的呢?”
朱慈烺正跟汪修志聊的兴起,小魏子偷偷跑进来:“殿下,项老师来了。”
朱慈烺最近非常厌恶项煜,这老头每天只会说教,每天都是在说太子应该怎样,不该怎样,朱慈烺烦的狠。
今日项煜满面红光,汪修志见了项煜连忙给他见礼:“项侍郎有礼,今日观侍郎脸色红润,似有喜事?”
项煜哈哈一笑:“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侍妾为吾产下第五子,故心中欢喜。等孩子满月请汝吃酒。”
汪修志连忙恭喜:“那恭喜项大人添丁,到时一定到府上恭贺,今日回去我就让贱内备上一份薄礼去给如夫人道喜。”
项煜摆摆手笑道:“不用啦,也是她福薄,生孩子的时候难产死了,所幸孩子保住了。”
朱慈烺看项煜死了老婆还能笑,真是觉得恶心,想起这个时代难产也是常见,也没有多想。
接着项煜缅怀道:“菱花少时入我门,两月就怀上老五,本来说生完孩子送她回老家,没想到就这么去了。”
项煜嗯了一声,没有在意,做好之后准备讲课。
朱慈烺就忍不住了,看着笑眯眯红光满面的项煜老不休问:“先生,有一个猎人手里的弓箭射完了,但是一只梅花鹿从面前跑过,他张弓一引,一支箭正中鹿的脖子,您说这只鹿是不是猎人射中的呢?”
项煜想也不想就答道:“那还用说,猎人都没有箭了,鹿自然是别人射中的了。”
结果其他人都噗嗤一下笑出来了,项煜品了一下发现朱慈烺在嘲笑他,当即气的挥一挥袖子走了。
朱慈烺为那个女孩心疼,想想还有多少女孩被这样残害,他两个月没找到的切入点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不正是统计学大展身手的好机会么!
现代人都知道,女人在身体发育不成熟的时候生孩子危险很大的,大明人也知道,但是确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大。
朱慈烺要是只是动动嘴说女人年龄小生孩子危险,估计到时候肯定没有人当一回事,所以朱慈烺打算用统计学的办法来证明这其中的危害性。
朱慈烺把李若琏喊进来:“李百户,你调五十人分成十组,在京城及京城附近的这十个州县统计这五年来女子都是几岁嫁人,几岁生产,生子女之后有几人死亡,死亡时都是多少岁。几日可得结果?”
李若琏想了一下:“五日。”
朱慈烺点点头:“好!就给你五日时间,把数据统计出来之后送到统计处,教了两年数学的太监们这次终于派上用场了。”
第4章 对决
朱慈烺这边还在耐心的等待数据反馈,项煜这老头三天之后再来上课问的问题明显刁钻了不少,对朱慈烺上课的小动作也是管的更加严格,朱慈烺暗地里让魏平安在一旁把问题都记下来。
果然当日朝中就传出太子嘻游不敬师长的流言。为此在请安的时候周皇后还说了他几句。
又三日项煜在问一些超纲的问题,朱慈烺答不上来。不过李若琏也带着数据回来了,但是魏平安打探到项煜跟其他几个侍读说太子读书不用功,明天要上本。
第二天朝会项煜趁着崇祯上朝高声喊道:“陛下,臣有本奏,太子嘻笑不敬师长,让侍卫骚扰乡里,吾自觉难以管束,还请陛下另请高明。”
崇祯听后心里一抖,这个可比后世请家长严重多了,在这个尊师重教的时代,老师说教不了,那太子岂不是沦为天下笑柄!崇祯非常生气,立刻诏令朱慈烺上殿。
朱慈烺正在上课呢,一听崇祯招他上殿,不用想就知道是项煜这老头在搞鬼,不过朱慈烺不理解这家伙哪来的勇气跟太子作对?大明的文官都这么头铁么!
等朱慈烺上殿崇祯板着脸问道:“烺儿,项老师说你只知道嬉笑游玩不知道学习,又不敬师长,让侍卫骚扰乡里,可有此事?”
朱慈烺抱拳道:“回父皇,确有此事,这两日项师多次提问孩儿,孩儿均未答出,孩儿觉得很惭愧,所以把问题都记下来,还请父皇过目。”
项煜错就错在已经打算对付朱慈烺,却还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他没有想到朱慈烺竟然把他的问题都记了下来。
崇祯也是读过书的,看到这些问题之后,立刻用怀疑的眼光打量着项煜,这些问题问他他都不一定答得好,何况是一个六岁的孩子。
有了怀疑之后,他更加偏袒朱慈烺了,招招手让朱慈烺到自己身边:“那说你不敬师长又是何事?”
朱慈烺不好意思的答道:“师傅们教我以仁德之心爱护子民,孩儿不太懂,那日项师喜得第五子但是十四岁的小妾确因此难产而死,孩儿觉得项师应该悲伤孩子母亲的离世,此乃仁孝之道,而不是去庆贺,所以跟项师说了。”
朱慈烺天真的看着崇祯又在心里冷笑,你倒是把我的话在复述一遍呀,看是你丢人还是我丢人。
果然项煜没有勇气当着满朝文武说这事,脸色涨的通红,崇祯本来准备好好教训一顿朱慈烺,让后让他跟项煜道个歉,这事就算过去了,但是现在显然是项煜诬告,那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其实项煜也是这么想的,他把朱慈烺当成一个孩子,所以跟崇祯告状不过是想让崇祯好好教训朱慈烺一顿,让他知道知道师道威严。
没有想到朱慈烺做事滴水不漏,把他提问内容都记下来,还倒打一耙说他私德有亏,这种事往小了说不过是侍妾难产而死,但是拿到朝堂上说,朱慈烺又扯到仁孝,那性质就变了。
崇祯和蔼的问朱慈烺:“烺儿,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