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日嫁了你,我自然别无二心,若是你休了我,或者逼我改嫁他人,我不如死了算了。”
  李长乐丧气的坐在那里,月娥说完之后也放开了:“天色不早了,你赶路这么久也累了,早点睡吧。”
  说完月娥和衣躺在外面,把床里面的位置让出来。
  古代的时候女人是不能从男人身上跨过去的,所以睡觉都是男的在里面女的在外边。
  李长乐看着躺下的月娥,心里怒意翻腾,确不知道该怎么抒发。
  又坐了半响,李长乐开口说道:“我这次回来之后,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了,四川那边土司不服王化,朝廷有意全面改土归流。
  太子殿下说,要做好打上十年二十年的准备,要彻底把这些土司打服,我若是走了,你怎么办?”
  月娥翻身坐起:“我自然是教育孩子,孝敬爹娘,你若是一直不回来,只要经常来信就好,但是将来孩子娶亲你总要回来看一眼吧?”
  李长乐叹气忧虑到:“西南山林自古烟瘴之地,此去九死一生,若是我回不来,朝廷自然有补助,足够我兄弟奉养母亲,到时你把孩子交给我父母,回家也好,改嫁也罢,我都应允。”
  月娥看出李长乐心中似乎有死志,心里更是悲凉:“我说过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若是你有个三长两短,我就把孩子交给你父母,自己悬梁自尽。”
  李长乐挠挠头:“兵凶战危,你这又是何必,我……我总不至于自己找死,只是打仗的事情谁说的准呢!”
  两人又是一阵沉默,,李长乐还是不愿意上床,月娥躺在床上默默流泪。
  坐的久了,身子也冷了一转眼看到桌子下放着一坛酒,李长乐干脆坐那喝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李长乐醒来,发觉自己正躺在床上,而一旁的月娥正抱着自己睡得香甜。
  一股羞恼之气涌上心头,暗骂自己喝酒误事,不忍心打扰,望着床顶的帐布,心里想着心事。
  直到公鸡打鸣,月娥才睡醒,看着李长乐正惊慌失措的看着自己,不禁噗呲一笑:“我起来做饭了,你在睡一会吧。”
  李长乐讪讪不知道该说什么,直到月娥走了,才慌忙穿好衣服,伸头想看看外面有没有人,确看到爹娘都在堂屋微笑这逗弄小孩。
  正尴尬的不知道该怎么好,外面突然传来呼叫声:“李千户在家么?”
  李长乐奇怪,他昨天刚回来今天怎么有人知道?
  出门往外看,原来是杜里正提着几样东西候在门口。
  见李长乐出来连忙行礼:“昨日得知李千户回乡省亲,小的特地前来探望,略备薄礼不成敬意,还望笑纳……嘿嘿……笑纳!”
  李长乐嘴角扯扯:“杜里正屋里坐吧,客气了,请!”
  杜里正跨步进院子:“昨天我本来就要来的,但是想到大人刚回来,正是合家团聚的时候,就没有打扰,今天才登门,叨扰叨扰!”
  李长乐把人让进屋里:“什么大人不大人的,都是乡里乡亲的,叫我长乐就好。”
  杜里正看着李长乐腰间挎着长刀,配着火铳,哪里敢称呼名字:“大人说笑了,尊卑不可乱,大人请上座。”
  李长乐把腰刀解下放在桌子上坐定,杜里正才做好,看着李长乐做工精美的腰刀,心里一阵艳羡。
  李长乐看杜里正看刀微微一笑:“杜里正


第496章 征兵大事
  两人正聊天,外面月娥用托盘端了两碗茶进来。
  杜里正连忙站起:“怎敢劳夫人大驾,我自己来,谢谢,谢谢夫人!
  要我说,您也是官宦之家了,尊夫人这等琐事也亲力亲为,这可不好,我家有一个三丫头,算不上聪明伶俐,但是也能干点粗活,不若给夫人当个使唤丫头可好?”
  李长乐愣了一下:“里正的好意我心领了,怎敢劳令爱。”
  杜里正听李长乐拒绝,心里微微失望:“不妨事,能斥候大人是她的福分,这次大人回来要住多久?”
  李长乐想想说道:“大概半月时间吧,里正有事么?”
  杜里正不要意思的说道:“还不是我家那不成器的小子,这不刚刚成年,地里的活不愿做,整天瞎混。
  我想着李大人有门路这又乡里乡亲的有个照应,想让他跟你混个差事,不求大富大贵,只要去锻炼几年,回来也好安排个职事。
  这新军退伍回来,都是吃公家饭,能在县城当个公共安全督察也是好的。”
  李长乐听到这皱起眉头:“杜里正,我说句你不爱听的,这当兵可是要打仗死人的,您要是抱着让他混日子的心态去,我劝你还是息了这心思。
  我们山地第一师,可是大明第一支山地部队,将来西南地区少不了仗打,这要是总是不好的!”
  杜里正连忙摆手:“知道,我知道,这不是新军百战百胜,伤亡少,就算有个好歹,那也是他的造化。
  战死报效朝廷,总好过在相间厮混,哪天被锦衣卫抓去挖矿修路要好!”
  李长乐解释到:“新军招兵,并不能私人安排,就算去了当兵,也是在新兵营训练,将来训练完分到哪这可不一定。
  不过最近山地师还没有招够人手,去了倒是能当兵,各部咱们县里的同乡不少,总有个照应,你要是放心,半个月之后,让他和我一起去吧。”
  杜里正大喜:“那谢谢您唻,那我回去就跟他说,让他好好听你的话。那就不打扰你们了,告辞,告辞。”
  杜里正兴冲冲的回家,把儿子叫到身边:“你老爹拼着老脸给你谋了个前程,你可要珍惜。”
  杜晓武好奇的问道:“啥前程?”
  杜里正正色道:“当兵!当新军去!”
  杜晓武面上一喜:“你终于答应啦,正好我听说河北那边还在招兵,我现在就收拾行装……”
  杜里正连忙说道:“慢着!这次不是去北边,是去南边,李长乐知道吧?憨闷子他儿子!”
  杜晓武想了一下:“李长乐,我知道,我们还一起掏过鸟蛋呢!听说在新军当了百户官,怎么了?”
  杜里正羡慕的说道:“前一阵子听说他调到南方去了,升官了,现在是副千户了!好大的威风。
  回来时,配着宝刀和手铳,说是太子殿下亲手赏赐的,气度不凡,可了不得。”
  杜晓武不屑的说道:“我都是被你耽搁了,要不我早去一年说不定现在也混了个百户当当。”
  杜里正瞪了他一眼:“你懂个屁,那时候天下形式不明,新军到处救火,谁知道会有什么闪失。”
  杜晓武呵呵笑着:“那现在怎么又让去了?”
  杜里正眼睛泛着光:“这不是新军回乡都安排职司么,就像李长乐,要是回乡,那最少也是州府里的军官,或者公共安全部的一地长官。
  你跟着他就算将来在军队里混不出模样,将来回到县里,有他照应,后半生也能衣食无忧,咱家也拜托了这穷乡僻壤,混个官宦之家。”
  杜晓武点点头:“行,晓得了,什么时候出发?”
  杜里正摸摸胡子:“李长乐半月后出发,这几天,你勤快点,多去走动走动,多帮忙跑腿,打好关系。
  这里有二两银子,你拿好,别不舍得花,打好关系将来让他想办法把你调到他手下,随便招呼一声,你不就升上去了!”
  杜晓武哦了一声朝外走,杜里正问道:“你去干什么?”
  杜晓武招呼道:“我去跟几个朋友说说,这就要走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跟大家说说话,吃吃酒!”
  杜里正嘴角抽搐:“老子给你钱是让你花在长乐身上,谁让你请那些狐朋狗友吃饭!你是想气死我啊!”
  数着杜里正摸出门边的扫帚就要去打。
  杜晓武一边躲一边说道:“爹!你误会了,我这总不能舔着脸就上人家家去吧?我找几个同村的玩伴,大家一起宴请一下长乐,然后大家熟了,才好拉关系不是。”
  杜里正疑惑的看着他:“真的?”
  “真的!比金子都真!爹!你就放心吧,我比你都想去当兵,一定不会把事情办砸的,你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李长乐家的事情,有其特别的地方,但是对于大多数新军来说,这次回乡省亲,少不得被人高看一眼。
  以前被看不起的泥腿子,现在有钱买地盖房,只要出去两年以上的最少也是个总旗官了。
  这说媒的人踏破家门,不少人干脆趁机把婚给接了,当然像李长乐这样着急的也有,但也不是主流。
  而拉关系想要跟着投军的人也是一个接着一个。
  百姓历来


第497章 逛秦淮河
  不过大明已经过了虚弱期,已经不需要来者不拒的招兵。
  按照原本的整编原则,新军占据三分之一,收拢当地军队卫所士卒,占据三分之一,最后三分之一才是新补充的士卒。
  而淘汰的士卒是军户的则编入军户之中,是民户的就直接遣散归乡。
  现在有跟多人投军,朱慈烺略微一思考直接就来了一个折中方案,选兵的时候,不分卫所士卒还是普通百姓。
  凡事报名者,皆一起参与选拔测试,按照名次高低录取。
  作为一个士卒,基本的身体素质要是连普通百姓都不如,那还不如干脆直接从百姓中选人。
  消息一出,各地眼巴巴等着改编的士兵都是心里一紧,以前他们不需要有多优秀,这要占据了军中的前一万名,那么就能稳稳的进入新军。
  但是现在让他们和各地百姓一起参与挑选,那排在自己前面的是个什么状态就不好猜了。
  所以那些想继续干下去的人,不得不加紧锻炼,生怕落选被迫回乡。
  朱慈烺今天难得得空闲时间,打算在金陵城里转转。
  其实一直都想出来走走,奈何杀人太多,朱慈烺也怕被报复,好在几个月江南还算稳定。
  虽然不少人因此抄家,但是动乱确是极少。
  朱慈烺在金陵皇宫里闷了几个月,实在无聊了。为了不给自己手下找麻烦,昨天就定下了要在应天府学院附近逛逛,好让他们早作安排。
  应天府学院也就是金陵夫子庙,此地历来都是金陵的热闹去处,又毗邻秦淮河,繁华可谓是江南之首。
  来金陵若是不游一游这秦淮河,当真是遗憾,但是朱慈烺身为太子,总不能张嘴就说我要去秦淮河逛逛。
  这一听就不是什么正经的太子。
  但是要是换一种说法,我想去看看应天府学宫,感受一下大明文人荟萃之地的气象,感受一下江南的文气。
  这事还是逛秦淮那点事情,但是一下子格调就上去了。
  朱慈烺到来的时候只带了十多个随从,在出发前已经有几百锦衣卫或明或暗的在应天学宫附近把守。
  江南自从东林书院崛起之后,应天书院一直只能屈居老二,但是随着东林复社接连取缔,这个老二再次登顶。
  无论是讲学的大儒,还是游学的学子,若是不来这应天书院刷刷存在感,那就像没有走过红毯的明星一样。总觉得欠缺点什么。
  而要是能在这里受到肯定或者褒奖,那就跟明星拿了影帝大奖一样,一定名声大振,乃至于名满江南。
  所以这秦淮河边才会文会不断,各种文人雅士汇聚,这古代,能读的起书的,那都是有点家底的。
  而能游学的起的,或者有点名望的,那更是银钱多多。
  文会这种事情,大家总要吟诗作赋,为了显示自己是‘财华’和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