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此大明再也没有试过海运,后来倭寇横行更是连提都没有人提了。
漕运成为大明命脉,民户苦于徭役,军户人丁增加但是田地确越种越少,所以导致这些人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
漕运弊端还有搭船送货,不少漕船都为私商送货,或者是上面的官员夹带私货,导致运送的粮食不到运量的一半都有。
再加上还有就是漕丁私用,凡事有钱有势的人,只要给这些军头或者役吏送些好处,这些人就会让他们帮忙,或者拉纤,或者上货下货。
心肠好的给点钱财吃食,有些人甚至把这当做自己家里的特权理所应当。
所以百姓和漕丁本来一月的徭役要干两个月,本来只是中等辛苦的劳动变成了重度劳动,一年四次漕运动辄八九个月,几乎把一家的壮劳力全部栓到此事上。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朱慈烺还看到了好的一面,第一就是因为皇明粮号的粮食多走海运,这两年漕运的压力大减。
不过地方上用漕运习惯了,这漕运徭役确并没有停掉,有些地方改为折色,有些地方干脆把漕役用于别处。
因为皇明粮号虽然大部分采用海运,但是运河还是偶尔使用的,例如江淮山东等地的粮食,总不至于在转到海里绕道进京吧。
没有全部停掉,这些人就觉得有可乘之机,上面没人管,下面自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所以漕运压力下降了,百姓的赋税压力和徭役压力确降低有限,这才有了罗教在漕丁之中传播的情况。
朱慈烺看完之后,沉默了半天,也就是说,他今天在金陵码头看到的情况跟漕运的问题完全是两码事。
犹豫半天朱慈烺写下一份奏章:《奏请停漕运书》。
随着海船数量的增加,漕运改为海运已经完全能够实现,而且皇明粮号的粮食大半来源于自己购买,漕运征集的粮食只占到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间。
加上北方杂粮的推广,北方粮食缺口已经减少,完全能填补这一部分粮食缺口。
原本朱慈烺以为漕运是养活这些人用的,如果贸然停了漕运这些漕丁岂不是没有工作,没有饭吃。
但是详细了解才知道,原来这些人要么来自徭役,要么来自漕运总督所管辖的兵丁。
停掉漕运不仅不会让这些人丢掉饭碗,反而能减轻他们的压力,让他们回归田园。
至于两淮山东等地的粮食,朱慈烺完全可以就地储存,如果确实需要外运,那么招募人手付给工钱就是了。
第509章 即将新年
崇祯十年腊月十五日,统计司崇祯十年第一轮初算结果出炉,并送到金陵。
朱慈烺等这个结果等了好久了,这一年大明锐意改革,但是在军事上确完全采用守势。
原因除了军事改革的需要之外,还有就是前面两年大仗打的太多,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打仗不仅是物资的消耗,人力消耗也很巨大,朱慈烺不愿意征发徭役,基本上运输物资的活计都是花钱雇佣。
但是即使雇佣,干这个也耽误那个呀。
再加上钱财的消耗,这两年打仗基本上都是吃老本,靠着抄家贪官谋逆官员还有晋商汉奸的钱支撑着。
朱慈烺虽然没有学过金融,不过最简单的钱不代表生产力还是知道的。
若果生产力没有增加,物资没有增加,大量的钱涌入市场,只会造成通货膨胀。
这两年不仅仅是战争花销使得大量银子涌入市场,朱慈烺的粮票和银票的发行也使得市面上的银钱更加充裕。
这两年物价一直在持续上涨,虽然看不出什么危害,但是朱慈烺也知道这绝对是不正常的。
战争是一种生产力的消耗,他跟投资建设不一样,投资建设,会创造物资,把钱变成国家资产储存下来。
战争就不一样了,花钱把物资运到前线吃掉,花钱把弹药运到前线用掉,最后产出的东西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如果社会财富减少,那么通胀压力是不是就更大了?这么高深的经济问题超出了朱慈烺的学识范围。
不过不要紧,统计学本身就是研究数据的科学,没有经济学知识,咱们看数据就是了。
从今年统计司的统计数据来看,大明基本达到收支平衡,初算得出今年全年大明财政共支出四千二百三十七万两白银。
而收入方面,大明税收收入两千三百万两,皇明商号上缴内库利润一千八百万两。皇庄等收入三十七万两余。
这个比例真心不高,特别是税收占比太低,大明税收收入比预计的要多,但是还不足以维持正常开销。
实际上皇明商号的买卖也是一种税收,按照约定皇明商号会把净利润的三层上缴内库。
也就是说崇祯十年皇明商号实现利润六千万两,这当然不是常态。
这里面可是有不少意外收入的,例如查抄盐商资产中的盐仓、盐厂、车马、商铺,还有各种货物。
这些东西都是不要本钱的,卖掉就是净利润,还有就是各种田产,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发卖,但是只要有人愿意买,皇明商号也不拦着。
所以这些收入都是一次性的,实际上皇明商号这一年的收入都未达到三千两。
按照今年的收入开支做参考,各部明年的预算做基础,统计司做出了明年大致的预算。
第一大项就是新军编练问题,按照朱慈烺的计划,今年可是要解决建奴问题的,说以今年会有六个师的整编计划。
而且都集中在上半年,实际上过年新征入伍的这一批士卒就是为了年后编练做准备的。
之后是兴修水利加固海防等花费,这些水利设施主要是补前几年的欠账,进入崇祯年以来,大明天灾人祸不断,国库一直用度不足,所以各种水利设置要么停建,要么缓建。
即使实在需要的,也都是降低标准,眼看着后面灾害会继续发生,崇祯自然要先把水利修好。
广州的事件是一个教训,一省首府的炮台竟然被人轻易攻占还丢了大炮,这绝对是奇耻大辱。
加上新式火炮的不断研究,崇祯计划再重要港口城市修筑炮台,防御可能的海商入侵。
还要修建海提,防止潮水倒灌,还有航运条件改善的工程花费。
这里面有疏通取直河道的,有处理暗礁清淤的,还有修建灯塔航标的,这些工程单独一个拿出来花钱都不多,但是汇总起来,竟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六部基本开销有所增加大概是百分之三十左右,这些人看来也是熟悉了这预算决算制度,也熟悉了申请款项的流程。
往年没有列入计划的支出,今年都学聪明了都列入预算。
再有就是教育和卫生开支,这一块虽然朱慈烺一直强调,但是显然大明官员没有真正重视。
现在人才不足,谈普及还为时尚早,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培养人才。
在下面还有宗室花费、皇室开销、道路修缮等等好多事情。
这些还只是初步计划,不过看到初步计算,明年的财政支出会增加到五千万以上。
而收入方面对江南税收的估计是增长的,还有盐税也会增加,加上新增加的关税收入,统计司整体估计明年财政乐观。
不过这里还有一笔特别预算,那就是战争预算。
按照参谋部递交的作战计划书,明年战争持续时间为三个月到半年,开销为三千万到五千万两银子之间。
需要动员的兵力为新军为八个师二十四万人,这笔开销统计司并没有批准。
而崇祯也没有轻易批准,而是打算听完参谋部兵器推演之后,跟朱慈烺商量一下在定。
听着很多,实际上,战时士卒军饷都是双响,吃穿用度也都是最高标准,每个士卒即使每月消耗十两银子,二十四万人开销也到达二百四十万两。
如果战争真的半年仅仅士卒这一块的花费就要一千八百万两有余。
这还不算马匹,后勤人员,车辆磨损等等费用,这后面还有弹药消耗,炮弹消耗,战后安抚,运输消耗等等。
参谋部最后一战的计划朱慈烺也参与制定了,采用的是四路同进战术,只要四路按照自己的计划完成自己的目标。
那么建奴不会有任何可乘之机,大明将会收回辽东全部国土,建奴这个名族也将从世界地图上除名。
朱慈烺等了一年,攒了一年的物资家底,为的就是明年的这次雷霆一击。
这次统计跟往年还有一个不同,那就是在这个崇祯十年决算还有新年的预算会在正月十六日上交最后版本,上交之后崇祯批准用印,如果再有计划外的支出,除非崇祯亲自批准,否则统计司不会再拨付一文钱出来。
第510章 大明五年规划议
看完预算朱慈烺突然想起自己是不是要搞个什么五年计划之类的?让大家有一个前进的动力?
虽然朱慈烺心里已经有了一系列的计划,但是大明百官可不知道,崇祯也不知道。
看着大明各种工程如火如荼,一副繁忙景象,但是实际上不过是漫无目的的瞎忙活。
如果有了目标,在各部的配合下,集中资源朝着这样的目标前进,是不是计划推进的就有效率的多了?
君主制实际上也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因为个人意志既是国家意志,也能整个资源创造奇迹。
不过看这预算决算已经编制的差不多了,自己也没有在京城,沟通协调不通畅,今年编制五年计划就不要想了。
不过这个概念可以今年提出,让大家有所准备,好在今年把计划完善之后,体现在明年的预算里。
朱慈烺把自己的想法写成奏章,仔细的琢磨,先把自己的规划理清楚,首先就是军事上,明年如果收复了辽东之后,北方主要就是把北海纳入大明国土之内。
要知道这个时候北方沙俄已经开始行动。
崇祯五年,沙俄扩张至西伯利亚东部的勒拿河流域后,建立雅库茨克城,作为东进的主要基地。从此,它便不断地派遣武装人员入侵黑龙江流域。
因为建奴和蒙古的阻隔,大明还不知道自己的北方有这么一个敌人。
不过这个时候的沙俄在西伯利亚地区并不强大,朱慈烺有信心在打败建奴之后迅速把沙俄势力驱逐出整个黑龙江流域。
甚至攻下雅库茨克城,把沙俄东进的爪牙斩断。
并且把整个北海也就是贝加尔湖纳入大明领土,在北海建立前进基地作为抵御沙俄可能的报复的前哨。
因为距离的原因,沙俄即使有心,也无力东进,即使东进其规模也不会超过五万人,甚至三万人未必有。
这样的规模完全构不成对大明的威胁。
不过北方实在太广袤了,那里并不适合大明百姓生存,也不适合大明军队作战。
大明的情况也仅仅比沙俄好上一点点。
可以预见,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明都将会陷入和沙俄对整个西伯利亚的争夺,直到有一方觉得入不敷出,不值得主动放弃。
或者有一方被彻底击败,退出对西伯利亚的争夺。
而未来五年在辽东、在黑龙江流域、在北海、大明需要进行大规模开发,移民建立定居点,驻军并且修路。
这些事情短期看都是赔本的买卖,并且代价巨大,只有迁移的百姓适应了,驻军适应之后,大明才可以继续向西推进。
南方五年内大明的主要工作就是建立一支远洋舰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