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喜不确定的问道:“但是殿下,若是免息借款,咱们存款还需要利息,这岂不是借出去一笔亏一笔?”
  朱慈烺嗯了一声:“你的目光要放长远一点,皇明银行又岂是只为赚钱才开设?
  再说了,这一个地方亏钱,自然会从其他地方赚回来,看着是亏了,但是长远来看,物资丰富,百姓富足,这点损失又算的了什么。”
  王喜哦了一声,大道理他不懂,但是太子既然这么说了,那这么干肯定是没有错的。
  朱慈烺继续问道:“除了江南这些之外,京城和天津等地没有商户愿意贷款么?”
  王喜摇摇头:“大家都不愿意贷款,就算是需要钱他们也愿意找同乡拆借,而不是找皇明银行贷款。”
  朱慈烺想了想说道:“那你们就跟这些同乡会和商会合作嘛,由他们担保你们把钱借出去,到时候这些商户也放心,商会有增强了凝聚力,这不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吗。”
  王喜听罢犹豫的说道:“但是不少商会内部都有票号业务,他们相互之间以高利息牟利,轻易不愿意跟皇明银行合作。”
  朱慈烺哼哼一声:“这事好解决,大明是禁止高利贷的,这些人的事情我会吩咐锦衣卫严查,抓一批杀一批这些人就老实了。
  还有那些地主家也是如此,他们大多以高价借粮借钱牟利,这些都要遏止!
  不过这事也不着急,你慢慢做就是了,孤不是让你一下子把钱都借出去,关键还是稳定,不能因为贪急导致坏账。”
  王喜连忙拱手:“是,奴婢知道了。”
  朱慈烺想想说道:“明年后半年开始,卫所军屯那边会开始向外扩展,到时候孤会以卫所原有资产抵押,给这些卫所贷款。
  这将会是一笔不小的贷款,足够解决你放贷不足的问题,而且军屯有地有人,生产收入稳定,还款也有保障,是难得的优质贷款。
  你要留够资金准备应对这一波贷款。”
  王喜脸上一喜问道:“有多少?”
  朱慈烺想想说道:“大概有一百个左右的卫所,你准备好一亿两银子的贷款就行了,具体情况到后半年再定。
  不过这个事情暂时保密,你知道就好,不要泄露了。”
  按照朱慈烺的规划,明年建奴被消灭之后,北方将会空出大量的土地,到时候自然要迁移卫所填补这些空缺。
  卫所原有财产固然可以变卖,但是很多不适合立即变卖的,或者留着有用的财产将会使得卫所可使用财产减少。
  如果能从皇明银行贷出一笔钱来,那么这将极大的缓解大明的财政压力。
  而且这个贷款跟皇家不能自用并不冲突,因为朱慈烺打算下一步这种迁出的卫所将会实行新的制度。
  也就是垦殖公司制度。
  垦殖公司简单来说就是大明官府出土地,卫所出人力,银行出钱,开发土地的公司。
  其中大明官府出土地,并且保证垦殖公司的安全,不被外国势力干涉攻击,将获得所有营收利润的百分之三十。
  银行作为借贷方,可以以资金入股,也可以直接借钱。
  卫所出人力,可以开垦土地贩卖,收购加工当地物产,或者开设相应的作坊,甚至开始服务机构例如商店、酒店、客栈等等。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卫所垦殖公司就相当于当地的一个开发机构,他们通过开发土地发展当地获得利润。
  这无疑比起官府主导的垦荒要高效的多,也能极大的调动卫所士卒的积极性。
  垦殖公司比起个人来,其人员集中,资金集中,能调动更大的力量,办事效率比起小规模的移民来开发效率要高的多。
  一开始主要以卫所转化垦殖公司为主,以后朱慈烺还打算开放民间自己注册垦殖公司。
  这第一步就是辽东的试点,一百个卫所转化成一百个垦殖公司,从明年开始,紧紧这一项就能往辽东移民三五百万人。
  一个卫所有五千士卒,但是并不代表只要五千人,谁没有父母妻儿,谁没有兄弟姐妹。
  这个卫所士卒背后往往都有七八口人有的甚至更多。
  当然这三五百万人也不是一次性迁移过去,而且朱慈烺说的辽东也不仅仅是东三省的辽东。
  朱慈烺的意思是整个北海以东的整个辽东只成立这么一百个垦殖公司。
  至于以后会怎么样,哪些公司发展的好能吸引更多移民,哪些发展的不好,那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把五百人放在东三省自然显得有点拥挤,但是如果是整个北海以东的整个西伯利亚,那么又显得有些稀少了。
  一个移民点三五万人,控制的地方绝对比大明一个省的地方都大,这么大的地方大家随便干点什么都能挣钱啊!
  大明百姓三大种族天赋:基建、种植、生存繁衍。三项都是点满的,这样的地方怎么可能征服不了。


第526章 铜钱困局
  垦殖公司是卫所屯垦的升级版,朱慈烺深知若想加快开发速度就需要有舍得。
  想当年老美为了开发西部把土地定价低至一霉元。
  这对于朱慈烺来说很有借鉴意义,大明百姓对于土地的向往可比那些老霉们更重。
  如果移民可以获得低价购买土地的权利,那么百姓岂不是趋之若鹜。
  而屯垦公司从种地者变成土地开发者,真正的做到了从传统屯垦到开发当地,这无疑会极大的促进北方的开发速度。
  当然这个计划投资也是巨大的,巨大到即使朱慈烺也无力一次性付清这么多钱。
  这还是江南盐商被抄家之后的情况,现在朱慈烺虽然不能一把拿出这么多钱,但是凑凑还是能凑够的。
  而皇明银行的存银快速膨胀又给了朱慈烺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干嘛要自己出这个钱,没钱借去啊!
  反正这些存银仍在皇明银行里,也要付给利息,还不如拿来用于开发。
  而这种开发有资产担保,又有可见可预期的收益,官府又跟这些垦殖公司划清了界限,想必百姓们总不会再怀疑是皇家把钱私自用了吧。
  这个又不像朱慈烺借钱修路、修堤坝等等,这些项目明显看着是赔钱的,百姓肯定会乱想。
  这个钱只需要稍稍的引导一下,然后再舆论烘托一下,相信大家都会同意。
  如果再把陈玄从北方获得的收益曝光出来,估计朱慈烺都可以开始卖开发国债了。
  这次开发顺利在来几个造富神话出来,让大家心生向往。
  那么以后如果再有这样的开发,皇明银行钱不够的时候,就可以卖开发国债了。
  王喜不知道朱慈烺心里的想法,不过太子说保密,那么这件事估计就事关重大了。
  朱慈烺也是怕有人从这事推断出他要对辽东建奴动手。
  虽然现在建奴的不少探子都被锦衣卫揪出来了,但是难保没有漏网之鱼。
  朱慈烺接着问道:“造币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铜还缺么?”
  王喜拱手:“是的殿下,目前各地都在开展新旧币兑换活动,皇明各商号也都是只出新币,所有旧币都回收到造币司。
  不过因为新铜一直供应紧缺,铸币速度往往跟不上各地需求,各地不得不大量使用纸币和银币金币代替。
  但是殿下说过,这次币改之后,大明的钱币将会逐渐从粮本位过度到金银双本位制度,所以皇明银行要屯足够的金银,防止挤兑发生。
  现在新币铸造主要靠着皇明银行的存钱支撑着,如果真的发生挤兑,这些钱只能用银子兑付了。
  所以奴婢一直都很紧张,派去南边采购的人,采购的铜也有限,要不是前两月郑芝龙献上的那一批铜锭,这个月大半铸币炉都要停产了。”
  朱慈烺皱眉思考着,看来自己还是有些操之过急了,大明表面看着贫困异常,一副快要破产倒闭的样子。
  但是谁能想到民间竟然会有这么多的铜钱,这放出去的铜钱放一批没有一批,全部被百姓收藏起来了。
  他们用旧钱换新钱,在把新钱藏进地窖,人家又不犯法,朱慈烺也没什么办法。
  好在皇明银行的存款也在上升,等百姓对官府的信任进一步提升,相信那些愿意把钱存进皇明银行的更多。
  朱慈烺沉吟道:“明年加大铜的采购力度,各铜矿也加紧开采,若是供应紧缺时可以适当放出一部分金银币。”
  朱慈烺估计明年倭国就要屈服,就算他不屈服,大明有这个黄金重要供应地,黄金储备根本不用担心。
  明年开始海外贸易也开始了,到时候外国商人拿着银子换了纸币,在花掉纸币买回去货物,虽然有一部分商户会把纸币换成金银。
  不过更多的商会应该会选择购进原料扩大生产,到时候又是一大笔金银入库。
  无论是加大海外采购还是从倭国获取金银,这都不会影响大明的金银储备。
  要知道大明地大物博一直以来都是自给自足,需要进口的东西很少,一直都是白银净流入国。
  不过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想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还是需要获得新的铜矿,南进势在必行!
  王喜等了半天见朱慈烺只给出了一个缓解的办法,心里多少有点奇怪,一直以来太子都是无所不能的。
  好像所有问题都能在他这里找到解决办法,但是这次怎么只是这么一个缓解的办法?
  朱慈烺沉吟道:“这个问题后年机会缓解,你不用担心,现在各地新币流通率是多少?”
  王喜想了想说道:“京城附近流通率达到了两成,其余的省会或者有皇明银行分号的城市流通率达到了一成,其余地方都低于一成甚至都没有流通,还有不少地方还没有见过新币。”
  所谓流通率就是市面上每花销出去一百枚铜钱其中新币所占的比例。
  京城因为投放的数量最多,加上兑换的早,纸币流通有了基础所以比例最高。
  那些省会和有皇明银行分号的府因为近水楼台的关系,也能多分到新币,而且皇明银行还在不停的投放。
  这才保证了一成的流通率,也就是说,这还是在扩散的过程中,并不是说市场上的新币已经占到了一成。
  朱慈烺敲着桌子,货币改革果然是一件麻烦的事情,这比打仗可复杂多了,要是自己懂点金融就好了。
  朱慈烺开口问道:“你们皇明银行中,可有人提出什么好办法?”
  王喜犹豫了一下说道:“有人提出铸造当五当十钱。”
  朱慈烺立刻摇摇头,他可不会这么干。
  当五当十钱并不是这些人的创新,前人就有这么干的,例如蔡京就干过,导致北宋财政迅速崩溃。
  北宋与其说是亡于外敌,不如说是财政崩溃之后,朝廷无力筹措军费,导致军队崩溃。
  蔡京先搞折五钱,在搞折十钱,然后再把折十钱贬值为折三钱,如此一番操作大宋收入暴增。
  但是货币体系却被玩崩溃了,百姓财富贬值,通货膨胀加剧,税收自然也跟着崩溃。
  可以说北宋灭亡这个当五当十钱绝对占有重大责任。


第527章 土地换购赎买计划
  造币问题不仅牵涉到大明内部的钱币问题,还是朱慈烺谋取经济霸权的重要手段。
  现在不要说把新币推广到藩国和其他地方了,自己国内用都不够!
  怎么样才能把百姓的钱从地窖里弄出来,让他们消费呢?
  朱慈烺想了又想,突然他想到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提前启动‘土地换购赎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