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边煤矿开始出煤,规划中的砖窑、石灰窑、陶窑、水泥窑和炼焦炭窑都会在煤矿附近选地方建造,那需要的工人海了去了,更何况远处的河流汇合处还要有一座炼铁厂,沙河上游还有铁矿要用人。
  不仅各个窑矿要用人,第一批砖出来开始要修建宿舍和食堂,吃好住好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为了防止建奴可能的扣关,还要把围墙修的牢固。
  码头和道路也要抓紧修建。这不仅要用到砖,还有石灰,在没有能力工业化生产水泥的时候,路面的硬化就靠三合土上面铺上竖砖了。
  这种修路方法朱慈烺以前在农村见过,不过大车的话,道路还是挺结实耐用的。到时候再用窑里的炉渣铺上一层,用上几年绝对不用担心。
  这么多的工程,足够赈济灾民了,就是钱花的快了一点,有时候一万两一箱的银子还不够一天用的。
  天津那边的砖窑早就建好了,无论是船坞还是码头都需要大量用砖,还有朱慈烺让建的烤木头的窑,这些都要煤。
  等朱慈烺得到消息的时候,矿工闹事的事情都解决了。安排了通州那边把四轮马车送过去,吩咐天津那边建设转运码头和货栈,各地的仓储和销售点也都要跟上。
  因为仅仅只有一点点渤海的海路,所以即使是普通漕船都能平安通行,为了减少海船内河船舶来回转运的麻烦,朱慈干脆转运都用了漕船。
  整个海河流域私人的运船很多,朱慈烺根本不用费钱,只需要订单分发下去,自然有人帮忙承运,只要给钱甚至漕运总兵那边都愿意接这个单子。
  大笔的银子撒出去,招募各种卢窑匠人,正当朱慈烺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胖玄慌忙走进来:“殿下,东厂的人送来一封信。”
  朱慈烺愣了一下连忙去拿,打开一看,只见信上写着:张汉儒联络五位御史准备明天弹劾太子纵容太监陈玄欺压百姓、强买强卖。致使开平数十万矿工无家可归。请皇上约束太子行为,禁止太子参与商事,将皇仁堂药局等皇店划归太医局和户部管辖等。此事有温体仁背后搞鬼。
  朱慈烺先是气了个半死,自己没找温老头的麻烦,对方反而先找自己的事情来了,真当是首辅就能一手遮天了,他这是找死!
  不过冷静下来,朱慈烺敲着桌子:“胖玄,你去把老刘请来。”
  等了半个时辰,刘若愚才匆匆赶到,行了礼,朱慈烺指了指边上的椅子:“坐,喝茶,事情胖玄都跟你说了吧,怎么样,这事你怎么看?”
  刘若愚谢过之后坐在椅子上想了一下说道:“老奴觉得此事应该是上次殿下跟胭脂水粉行会的事情使得温体仁惦记了,所以才想借着这次机会,一举把殿下约束在宫里。”
  朱慈烺嗯了一声:“这个孤知道,孤问的是你打听的消息怎么样了?”
  刘若愚微微一笑:“我托了一个老朋友问过了,这温体仁很曹公公还真有过节,事情都是因为钱谦益而起,去年温体仁让张汉儒告钱谦益贪婪放肆,不守法规数十件事,钱谦益被逮捕下狱。,钱谦益曾为太监王安写过碑文,他听闻曹公公最敬重冯宝王安,故求救于曹公公。
  这事被温体仁知道了,温体仁就弹劾了曹公公,陛下就把温体仁弹劾的奏章给曹公公看,如此两人才有了过节。”
  朱慈烺敲着桌子:“我就说嘛,老曹有点热心的有点过分,原来是想拿孤当枪使,不过就算没有老曹帮忙,估计温体仁也不会跟我善罢甘休,这岂不是相当于多了一个盟友!”
  刘若愚看了看朱慈烺的脸色:“殿下是担心明天的朝议?”
  朱慈烺点点头:“不知明天他们会闹出什么动静,关键是去江南打听消息的人根本搜集不到温体仁家人的罪证,孤是担心打蛇不死反被蛇咬。”
  刘若愚想了一下问道:“殿下,不如我去问问曹公公?”
  朱慈烺想了一下:“也好,你去看看,说不定他有好办法。”
  刘若愚告退了,朱慈烺把收集来的关于温体仁的消息又都翻出来一条条的看,傍晚时分刘若愚才微笑的回来:“殿下,曹公公说陛下最讨厌结党营私之辈。”
  朱慈烺顿时了然,曹化淳的意思是让他收集温体仁结党营私的证据。


第55章 吃一样的亏
  第二天朝堂,鸿胪寺刚奏报完各地军情,一个御史就快步出班:“臣奏陛下,太子不思进学、与商贾为伍有损皇室体面,、纵容手下锦衣卫掠夺民财、罗织罪名陷害忠良、致使开平民怨滔天。数十万矿工衣食无着乞行于路、百姓血泪满腔敢怒而不敢言。
  臣奏曰:昔尧舜之君,勤以修身,俭以养德……”
  看着这家伙一展开十几页的奏章,朱慈烺无语的摇摇头,崇祯显然也不想听他唧唧歪歪,一挥手:“呈上来。”
  崇祯刚拿到奏章,下边有一个御史蹦出来:“臣亦奏此事。”
  接着御史接二连三的跳出来:“臣复奏。”
  “臣亦奏。”
  “……”
  崇祯皱眉看着一个个不肯罢休的御史,一时有些生气:“全都呈上来,此事朕已知晓,等查清在议。”
  这时张汉儒跳出来:“陛下臣有开平百姓所呈万民书,太子纵容手下锦衣卫掠夺民财,使得开平矿徒二十余万无以为生,矿工请愿者被总兵曹变蛟所阻止,求告无门,陛下请严惩锦衣卫千户李若琏,请陛下约束太子行为读书修德,禁止太子参与商贾之事,将皇仁堂药局等皇店划归太医局和户部管辖。”
  底下十几个御史一同跪下:“请陛下为大明江山社稷严惩锦衣卫千户李若琏,请陛下约束太子行为读书修德,禁止太子参与商贾之事,将皇仁堂药局等皇店划归太医局和户部管辖。”
  朱慈烺翻翻白眼,得了!这群人往这一跪,剩下什么都不用商议了,只能解决这个问题。
  崇祯气的半死,这不仅是要对付太子,还要抢他的皇店生意呀,太子经营皇店之后每月收入增长数倍,每年能挣几十万两,不仅能用于山西防疫,还在开平赈灾,帮助编练了开平新军,还支援曹文昭粮草,这帮人一定是来抢钱的。
  不过万民书这种东西代表的可是民意,难得真的有人欺负太子年幼,借着太子的名义行不法之事?
  把怀疑的目光转向朱慈烺,朱慈烺这个时候正坐在那里,淡定的看着他们表演,就好像这群人是演戏的小丑一样。
  崇祯见朱慈烺这样心里又安定了一分:“太子,他们所弹劾之事你可知道?”
  朱慈烺转头笑笑:“父皇,这些人怕不是傻子吧?”
  崇祯还没有说话,下边张汉儒怒道:“太子怎么能这样侮辱大臣?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太子如此侮辱大臣,不似人君!陛下若不惩戒太子,臣就撞死在这朝堂之上……”
  朱慈烺无语的看着他,崇祯挥挥手:“好了,太子,你怎么能这么说话!还不跟张卿家道歉。”
  朱慈烺抬头问道:“父皇他说孩儿掠夺民财,使得开平矿工无以为生,可是据我所知,开平根本就没有煤矿,何来矿工之说?”
  张汉儒冷笑道:“殿下,这万民书在此,开平县令上奏奏章在此,数十万矿工围县城,堵塞与路求告无门,字字血泪,殿下能视而不见么?”
  朱慈烺眨眨眼:“万历二十五年,设天下税监,开平每年可得矿税银三千七百余两左右。万历三十三年朝廷收回天下矿监,第二年开平报暴雨致使矿井坍塌,无矿税进项,伺候一直到今年开平未上缴一文钱矿税,所以很明显那边再也没有开过矿,故而没有矿税,那何来矿工?”
  张汉儒突然觉得这个套路好像很熟悉?上次告太子时,太子也是这样胡搅蛮缠,不过他可不是省油的灯:“也许这些矿工只是偶尔采矿自用,故而没有收税。”
  朱慈烺呵呵一笑:“好!张御史说的真好,自用,那张御史知不知道二十万矿工意味着什么?”
  朱慈烺掰着手算到:“每个矿工每天可采煤一千斤,二十万矿工一天采煤就是两万万斤,大明每个百姓能分到近四斤,每户人能分到二三十近煤,而一斤煤一文钱,一天产出的煤就值二十万两,那朝廷每天都能收到税银不少于一万两,一年三百六十五万两你来告诉孤?开平为什么有这么多矿工,那朝廷为何一文钱的税银都没有收到?”
  张汉儒擦擦额头的汗:“二十万只是约数,非是实数。”
  朱慈烺瞪着他:“约数?那就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还百姓自用?既然百姓自用,那又何来无以为生?前言不搭后语,刚刚还信誓旦旦的为二十万百姓请命,这一会连多少人都搞不清楚?我道是想问一问张御史,你这万民书是谁写的?是何人给你的胆子假借民意诽谤君上?”
  崇祯也冷声说道:“来人,将张汉儒压入诏狱,问清楚谁是同党!”
  听到这话张汉儒吓得脸色发白,温体仁终于也坐不住了,这样是进了诏狱,还不祖宗十八代都交代出来?那肯定要牵连自己啊。
  温体仁出班道:“陛下,御史风闻奏事,以此罪之,恐堵塞言路……”
  朱慈烺看着温体仁,虽然只是一句话,但是确说道了点子上,御史风闻奏事说的就是他们可以在仅仅出于怀疑而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上奏,错了也不受追究。而堵塞言路,就是职责崇祯要是这么干就是昏君了。
  崇祯正在气头上,哪里肯这么轻易的放过他:“风闻奏事,确是御史之责,但是奏事归奏事,岂可诽谤君上,言辞无状,王承恩将人拉下去重责十廷杖,以儆效尤!”
  王承恩立刻领命去了,朱慈烺喊着瘫软的张汉儒暗道一声,这家伙完蛋了,廷杖可是有技巧的,行刑的锦衣卫会根据皇帝的心情来衡量轻重,就像官府衙役的水火棍一样,高兴了打一百杖也是皮肉伤,想你死也是三五棍的事。
  果然不一会王承恩回来:“陛下,张御史身体虚弱,紧紧受了六杖就断气了。”
  崇祯哼了一声:“其余参与弹劾御史皆罚奉三月,开平县令押往诏狱。”
  说完气冲冲的走了,朱慈烺连忙跟着回了内堂,这事还没有完呀,温体仁还好好的呢!这事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第56章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到了后堂崇祯还在生气,朱慈烺奇怪的看看崇祯,这人也打死了,气也出了,怎么还在生气?
  崇祯憋了半天才怒道:“没想到!朕如此信任他,他竟然真的和张汉儒结党,温体仁负朕!”
  朱慈烺这才知道,看来曹化淳已经给崇祯报告了这个事情,那自己还要不要继续采上一脚呢?
  崇祯又气道:“若不是看他平时清正廉明,朕真想将他下昭狱问罪!”
  朱慈烺听到崇祯说温体仁清正廉明他就不高兴了:“父皇,温体仁算不上清正廉明吧?其自崇祯三年入阁以来,未给父皇献过一策,每日只知道排除异己,怎么算的上正和明?”
  崇祯想了一下无奈道:“即使不算明事,但是其名有功劳也有苦劳,清廉之上无所亏缺,也算一个正臣吧?朕欲让他告老归乡,也不负君臣一场。”
  朱慈烺笑着说道:“父皇,儿臣有一个有意思的数据要给父皇看?足以证明他温体仁根本算不上清廉。也立身不正。”
  崇祯奇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