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循环往复,大明才能够越来越强。
  而所谓的穷兵黩武论更是站不住脚,整个倭国战事,大明紧紧投入海军陆军不过五六万人,奴儿干都司更是也只有极地一师和骑兵一师两个师的兵力而已。
  这些兵力不过是大明总兵力的百分之二十不到。
  两场战争预算也不过两千万两白银而已。
  目前倭国战争很快就会结束,大明将从倭国获得金银铜矿二十余处,每年仅矿产收入都有数百万两,还有下一步的驻军还有通商等等,这些将给大明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而北方奴儿干都司那边,占领土地战线前推,等于给后方建设提供了一份安全保障,即使每年花上千万两银子打仗,但是每年大明从北方又能多收入几千万两,这岂不是很划算的买卖!
  再说了,按照参谋部的估计,北方战争也紧紧持续两年罢了,而且今年激战之后,明年大多都是零星的清理战争。
  依照大明和沙俄的距离,沙俄想要组织一次成规模的反扑行动,至少要三年的准备时间。
  而且这种反扑还是不能持续的,因为一沙俄的国力,若是五万人的反扑战争持续十年,其国内必然困顿。
  若是调动超过五万人以上到远东打仗,则十年的时间,其国内必然崩溃。
  而三年之后等到沙俄反扑之时,大明北方垦殖已经初具规模,大明战争损耗将会进一步降低,预计会低于一千万两白银。
  这怎么会是穷兵黩武呢!这还不到军费的五分之一而已吧!”


第595章 大明军力的极限
  崇祯叹了一口气:“正是因为军费如此之高,百官才说大明穷兵黩武啊!一年五六千万两白银啊!比之以前要多出数倍之多。”
  朱慈烺疑惑的问道:“数倍?没有吧?军费也就增加了一两倍而已吧?”
  崇祯看了看朱慈烺:“怎么会是一两倍?”
  朱慈烺掰着指头算:“就那崇祯七年为例子,崇祯七年辽响应缴一千八万两,实收上缴一千一百万两,户部运粮,工部运物料,兵部运输后勤等折合也有一两百万两白银。
  为了应对各地频发的流寇,各省增加练响,后又增加剿响,预计所得每年一千二百万两余,崇祯七年实际得到仅仅七百万两。
  在剿灭流寇之时,各地客军作战由战斗发生省份筹备物资饷银等等,一年共计也有个五六百万两的物资。
  除此之外还有京营二十七万人饷银,卫所两百万人饷银,不算实发军户手里多少,仅仅算朝廷支出,大概折合耗费银两每个军户耗银十二两左右。
  仅此一项就耗银两千七八百万两银子,还有各种物资消耗,训练消耗等等不少于两三百万两银子。
  仅仅算这些大账,每年军费就高达五千七百万两白银了,只不过这里面很多钱都是增调调拨,很多都没有入户部库,所以没有统计出来而已。
  当然这个卫所军费开支大明欠账甚多,又大多不是实发,在加上军队调动费用有抵消重叠的地方,但是一年三四千万两的消耗还是有的。”
  崇祯完全没有这个概念:“有这么多么?”
  朱慈烺点点头:“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账面数字,只不过以前咱们大明的税收制度,很多征调调拨都是不如户部库,所以显得税收少而已。”
  崇祯想想好像是这样,当年太祖骄傲的说,大明养兵两百万不费百姓一文钱,但是实际上大明卫所制度逐渐腐化,军饷一直增加,后来更是募兵开支进一步增加。
  崇祯回想起崇祯七年,那个时候,每天各部都是要钱,各地方都是要钱,有些地方赈济,朝廷一文钱都拿不出来,还是崇祯从内库东拼西凑几千两银子赈济。
  几十上百万的灾民几千两银子,简直是杯水车薪,但是那个时候焦头烂额,一度皇帝都带头节衣缩食也没有糊住窟窿,反而窟窿越补越大。
  原来大明当时的军费开支已经这么多了,怪不得朝廷无以为继,流寇越剿越多。
  朱慈烺看崇祯也不吭声,他还以为崇祯没有对比出差距就接着解释:“
  咱们再说新军,从去年军改之后,卫所士卒的应役行粮一律取消,每户只发月粮,但是取消了徭役和征调粮食。使得军户种地所得都归自己所有。
  这样军户每人的开支降低到每年五两银子,二百万军户,实际发放粮饷一千七百万余两白银。
  除了北进河套的那些卫所还有后来蒙古都司长城沿岸山城的卫所,大明去年总共迁移卫所十四个。
  今年大明实施卫所垦殖公司化改造,其中河套关外所有卫所均改造成垦殖公司,大明将再节约军费三百万两左右。
  所以今年卫所发放粮饷约一千四百万两不到。
  然后募兵要么编入新军,要么到地方担任三班衙役,要么就是拿钱退役,这一块军费又没有了。
  辽东辽响等等也取消,练响剿响等等也取消不复存在。
  大明新军每月人均实发军饷三两,每月口粮消费标准一两白银。
  大明新军陆军七十二万,海军十五万,今年军饷开支为四千万两白银。
  然后后勤保障、训练、武器装备、等等开销每人每年十两左右,一年开销以一千万两计算。
  海军陆军还有大型装备更新特别拨款,海军一千万两白银,陆军八百万两。
  这样算下来,大明今年的军费开始是八千六百万两白银。
  这里面没有计算战争特别拨款,因为战争不是时常发生,而且今年无论对建奴战争还是对倭寇战争大明都是盈利的。”
  崇祯震惊了:“什么!已经快九千万两白银了?怎么会这么多!什么时候这么多的?朕还以为今年只需要五六千万两的军费。”
  朱慈烺摸摸鼻子,尴尬了,这说顺嘴了,就把军费说出来了。
  朱慈烺连忙解释道:“这个不是最新军改方案么,父皇放心,未来几年内,大明绝对不会在大规模扩军。军费不会再大幅度增长。”
  崇祯生气的说道:“现在大明一年税收才多少,这么多军费岂不是又是一个大窟窿!”
  朱慈烺对于这个当然是有谱的:“父皇,其实今年财政收入并没有想想中那么少。
  今年田赋能征收上来一千万两白银左右,还有各地民户补交欠田赋款也有两千余万两。
  大明虽然田赋降低了,但是收入确增加,这主要是因为采用了新的田地归属权认真原则。
  这样使得百姓为了防止自己的土地所有权被他人盗走争相交税,以往隐瞒的田地也都重新上税。
  而商业税改革稳步推进,今年预计上税收入会超过四千万两白银。
  今年开始关税收入也在增加,到现在已经超过二千万两,预计年底三千万两没有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杂税数百两,大明今年财政收入一亿两有余。”
  崇祯震惊的问道:“一亿?就算一亿,军费就快九千万了,其他地方不要钱啊!
  还有那个补交田赋又不是一直有,今年有了明年就不一定有了,到时候财政收入降低到八千万一年还不够军费开支的。”
  其实崇祯说的也没有错,大明财政收入已经到达一个瓶颈阶段,未来就算会增长,一年也顶多增长个两三千万两白银,刚好抵消田赋收入的减少。
  大明并不是已经膨胀到一年收入几亿两的地步,朱慈烺之所以能大幅度提高税收,并不是大明的生产力爆发了,而是因为打破了原本的分配机制。
  也就是说把以前别人兜里的钱掏出来拿到自己兜里,但是是这种事情又不能持续,抢劫红利过后,大明税收增加还是要依靠工商的自然增长。
  就像商税和关税从无到有容易,但是想要翻翻增长那就难了,市场需求是稳定的,即使有增长也是有限。
  所以想要实现关税和商税大幅度增在自然就需要开拓新的市场,开拓市场就需要军队支持。
  军队又要军费,大明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在的军队数量又是必不可少的。


第596章 已成气候
  好在现在大明的实际税收收入并不是只有国库收入一块,还有皇明商号系统的收入。
  随着皇明商号大幅度侵吞大明各种资产,例如占有抄没资产,例如把官营盐改为皇明商号运营,辽东等地的大片土地等等。
  皇明商号一直都是爆炸式发展,这个力度不亚于后世的国有化改造,再加上朱慈烺经营有方不少新产品层出不穷。
  朱慈烺拱手说道:“父皇,虽然国税现在还不多,但是皇明商号每年利润不少啊!
  盐税一项今年突破两千万两白银,白糖贸易后来居上,年利润过千万。茶叶、瓷器和布匹等传统贸易虽然受到商行的冲击,但是开拓了海外市场之后一年也有三千万两白银的收益。
  钢铁和煤矿这边采煤超过一百万吨,今年炼铁超过二十万吨,钢材十万吨,产生利润超过一千万两。
  还有武器生产军工部门订单丰厚,一年利润也有千万两白银。
  辽东等地的皮毛、木材、药材等也在稳定增长,今年虽然比不上去年,但是也能实现利润两三千万两白银。
  除了这些之外、玻璃制品、牲畜贸易、罐头、机器、造币、银行、车马、皇明特供等等行业表现都不错,利润也有两三千万。
  所以今年皇明商号利润大概有一亿四千万两以上。
  这还没有算对抄没财产的处置,若是算上这个,今年收入能在增加五千万。
  所以大明今年实际上的财政总收入应该是三亿两,而九千万两的军费不过占据百分之三十而已。
  而明年随着垦殖公司开始盈利,皇明商号利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但是军费确不会在增加了。
  等卫所改制完成,大明还能在降低一部分军费。后面卫所资产的处理咱们还能获得一部分收益。
  儿臣算过,五年之后,军费开支占据大明财政收入的比例将降低到百分之二十以下。
  这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之一,大明财政还很健康,所以父皇完全不用忧虑。”
  崇祯奇怪的问道:“皇明商号的收入怎么能算国家收入?”
  朱慈烺抬头:“父皇,皇明商号很多产业都是原本的官营、例如盐、铁。酿酒等等。
  只是因为官员贪污腐化,不能很好的经营这些产业,所以皇明商号才选择接管,所以这些收入自然要算做财政收入。
  而垦殖公司开发的土地更是都是大明所有,皇家以开发的名义占据份额,获得利润,官府在以税收的名义征税。
  实际上严格来说,这些土地也都是应该纳入财政收入,这个占比也应该朝廷出人管理。
  只不过儿臣担心他们管不好,才让皇明商号代管,所以这些也应该算财政收入的一部分。
  还有就是那些抄没资产的拍卖,收入也都在皇明商号手里,自然也算财政收入。
  而皇明商号赚取利润的最终目的,还不是要补充大明财政收入的不足,当初儿臣接手皇店的时候,为的不就是给父皇减轻负担吗。”
  想到这个崇祯也是一阵唏嘘,四年前的几间皇店,仅仅四年已经让朱慈烺发展成为了年收入过亿的庞然大物。真是一个奇迹。
  皇明商号的第一桶金是皇仁堂药铺的代理权拍卖,第二桶金是温体仁财产的处置。
  第三次是山西商人财产,第四次是江南粮商财产抄没、第五次是盐商和谋逆案抄没。
  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