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3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慈烺想了一下说道:“明年起,所有士卒的军饷在上浮百分之十,立刻宣布军功爵制度,并对有功的士卒进行褒奖。”
李通开心的行了一个军礼:“是,臣立刻去宣布这个好消息!”
朱慈烺敲着桌子:“除此之外,孤要从新组建禁卫军,将从各部抽调精锐。原本的禁卫军顺延改为第八师,第九师和地十师。”
朱慈烺取消了原本禁卫军和陆军三个师互换的计划,想要鼓励军队,除了军饷功劳之外,最终要的就是一大波升迁了。
而升迁这种事情,还有什么比组建新的部队升迁的力度最大呢?
不过为了照顾禁卫军三个师的情绪朱慈烺想了想说道:“第八师按照原定计划驻扎沈阳,承诺其在沈阳地区稳定之后将会优先参与对中亚和沙俄的战事。
第九师驻扎廉州府,将会优先参与安南的战事。第十师东出美洲,将会优先参与对美洲的开拓。”
这样安排之后,北面和西面有拿勒河的极地一师,北海的极地二师和骑兵二师,河套的骑兵三师和沈阳的陆军第八师前出至阿尔泰山,嘉峪关的陆军第三师和西安的陆军第四师西出嘉峪关。
七个师二十一万兵力,分为三个方向三个战场。
其实禁卫第二师参谋长拿出来忽悠东厂幡子的所谓北方计划,本来就是参谋部下一步对沙俄作战计划的一部分。
不过并不是只从北海出发,按照参谋部的计划,除了北海之外,大明还会从阿尔泰山出兵,北进一举控制鄂毕河,把战线推进到鄂毕河流域,占领整个中西伯利亚。
前出至阿尔泰山的这支军队除了威胁北方的沙俄之外,还会跟出嘉峪关的军队形成钳形攻势对中亚进行夹击。
除了西北之外,西南现在也集结了,云南的山地一师、云南和广西交界的山地二师,贵州的山地第三师,广西的第二师,上沙的第七师,现在又加上廉州的第九师。
六个师十八万军队的西南军团除了稳定西南局势之外,还有就是拿下安南这个大明辖地,并且实现朱慈烺的三洋帝国梦想。
三洋帝国除了从龙牙港望向印度洋之外,陆路上朱慈烺也打算从缅甸那边开一条陆路通道。
从云南到缅甸,虽然山高河急,但是当年四川一样不是不与中原想通,后来不也通了,更何况这边还已经有探出来的茶马古道。
所以征缅甸,打通印度洋陆路通道,这样一来大明就会成为真正的三洋帝国。往东是太平洋,往北是北冰洋,往西南是印度洋。
而把第十师派往新大陆,就是为了实现大明从三洋帝国到四洋帝国的跨越了。
第668章 登基
李若琏今天在接手东厂的人和地盘,东厂发展太快,难免被锦衣卫渗透,锦衣卫也是一样,里面也有东厂的探子。
不过东厂一开始并没有把锦衣卫当做大敌,等到回过味来之后,锦衣卫已经建成完整制度体系,新人已经很难登上高位或者掌握核心机密。
但是锦衣卫确不一样了,李若琏一开始就把东厂当成他的敌人,所以一开始就悄悄布局渗透东厂,方正化绝对想不到他手下六个千户里面有两个是锦衣卫的人。
李若琏虽然没有摸到东厂的暗探资料,但是锦衣卫的人确知道这些资料在哪,谁掌握这些资料。
如果去偷去骗,那可能就是一部大型的谍战片,但是现在胜局一定的时候去抢,去接收,这谍战片的元素就没有了。
当六个千户里面一个人站出来:“兄弟们,对不起,其实我是锦衣卫。”
方正化也是脸色灰白。他没想到他亲自挑选的人竟然是对方的间谍,一个千户的背叛对于东厂来说,是毁灭性的。
但是方正化还是没有想到,那个叫嚣的最凶的千户:“我把你当兄弟,你确是叛徒,我马德禄没有你这样的兄弟!”
对就是这个马德禄,他也是锦衣卫的人,只不过他和顾城方不同,顾城方已经去除了身上的卧底身份。
但是他依旧作为间谍,最终其余四个东厂千户都选择了远走海外负责一个情报站。
而马德禄则跟着方正化前往奥斯曼帝国。这是李若琏为了防止崇祯那边出现反复准备的后手。
二十九日,京城稍微恢复了一些人气,百姓们上街,发现城里根本看不出什么变化,要说唯一的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各坊之间的检查哨,还有锦衣卫检查过往行人马车的包裹箱子等。
东城的百姓发现京城中增加了一支新军队,和禁卫军不同,他们的军装上没有金色绶带,中高级军官军装上也没有镶嵌金边。
一看就不是禁卫军编制,不过从气质上来看,和禁卫军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在威势上比起禁卫军更足。
稍微一打听才知道,这个是陆军第一师,懂行的人都知道,作为大明第一支新军,也是成立最久参战最多的一支军队。
第一师才是太子殿下真正的‘禁卫军’,而现在的三个禁卫军师是崇祯帝的禁卫军。
坊间纷纷传言,估计禁卫军三个师可能被换掉,太子肯定会用自己的禁卫军。
禁卫军这边对于保护皇上的荣誉虽然也很在意,但是面对参谋部承诺的调往前线优先参战的承诺,大家更开心。
特别是新的军衔爵位制度推出之后,参战就意味着可以积累到封爵的功勋,要知道新的爵位制度上说,除了勋爵之外,以上的爵位都需要外战功勋。
虽然不一定个个士卒都有机会封爵,但是这已经足够说明外战拓土功勋的宝贵,还有就是,太子殿下说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朱慈烺这边自从第一师到达之后,心情就放松了很多。
离京城近的骑兵第一师和徐州的第五师已经转为临战待开拔状态,并且宣布拥护太子殿下登基。
目前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等地没有发生什么叛乱。
更远的地方消息回执还需要时间,最远的地方估计等朱慈烺登基了他们才收到消息。
海军陆战队第一旅也已经开拔往山海关,而禁卫军第一师那边昨天朱慈烺的承诺对方估计已经收到,但是回信还没有回来。
到了二十九日下午,京城已经完全恢复了往日繁华,这次政变没有暴乱,没有抢劫,仅仅半夜就全部完成了。
对京城百姓的影响很小。紧张了两天,发现整个京城没有啥变化,也没有啥动静,也没有杀人,也没有流血,一切都像啥都没有发生一样。
百姓们更大的场面都见过,不说前面多少代人,就是他们这一代人,魏忠贤客氏被诛杀的时候,那场面都比现在大。
京城排队砍头排队抄家的盛况,比起现在这次政变都热闹的多。
年三十大家依旧贴春联,剪窗花,报纸上刊登了明天太子登基称帝,皇上被尊为太上皇的事情。
并且把今天晚上举行的烟花盛典挪到明天晚上。
对于还能看到烟花大家都很意外了,推迟一天就推迟一天了。
从早上开始京城的鞭炮声就没有停过,孩子丝毫没哟感觉到什么不一样,依旧走街串巷捡炮放炮。
年三十这一天,禁卫军第一师终于传回消息,宣布拥护太子登基,全军接受整编。
朱慈烺从讲武堂抽调了一部分师生前往辽东。
三十夜里,朱慈烺穿上赶制的龙袍衮服冕冠,皇帝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种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于裳,十二旒冕。
宫里最好的绣娘连夜赶工,花了四天四夜临时赶制,若是要制作一件正规的衮服,需要十年的时间,所以这次采用的是绣而不是织。
除了服装准备之外,登基那天还要祭告天地等等,然后是百官朝贺,封赏有功,确定年号,接见外国使节,接受使者朝贺。
年三十夜里凌晨三点左右,百官已经等在承天门外的广场上,锦衣卫和第一师的士卒防守皇城,禁卫军第二师防守外城,禁卫军第三师防守内城。
朱慈烺登上承天门祷告,派遣礼官到天地宗庙祭告,文武百官等在外面。
等朱慈烺祭告完毕正式进入皇极殿就坐,然后文武百官才依次入宫。
在锦衣卫鸣鞭和将军卷帘后,鸿胪寺官员高喊行礼,官员们就开始行五拜三叩头的大礼。行完礼之后,百官来到承天门外,等翰林官员在诏书上盖上大印。
然后,鸿胪寺官员要奏请颁诏,得到允许后,翰林官员将诏书给鸿胪寺官员。鸿肪寺官员捧着诏书一路经过奉天门、金水桥,到达午门,放入早已准备好的云舆内,然后由云盖导引,送到承天门,宣读诏书。
首先宣读的就是崇祯禅位给朱慈烺的诏书,然后朱慈烺发布自己的登基诏书。
这份诏书仅仅是象征意义,而具体内容的诏书要等到典礼结束之后大朝会上在颁发。
诏书读完后,整个登基大典才正式宣告结束。
第669章 准备打仗了
首先第一道诏书就是免三年农税,第二道诏书免徭役一年,第三道诏书大赦天下。
朱慈烺特意强调了,有罪可以自赎,并不是说只要有罪都赦免。
简单来说就是刑事责任可以赦免,但是民事赔偿不能少,并且是减刑而不是直接释放。
再说宋朝之所以出现盼着大赦出现,是因为宋朝的大赦多,据统计宋朝每三年到四年就有一次大赦。
新皇登基,皇子出生,大胜,甚至皇帝高兴了,觉得几年没有大赦了,可以大赦一次,都能作为大赦的理由。
但是明朝并不是,明朝很少有大赦,以后这种大赦也不会多,所以朱慈烺并不担心会出现问题。
后面陆续的开荒令、取消路引、纳税得爵、取消贱籍、取消军户限制等更是彰显了复兴朝的新气象。
今天为了不提前泄露消息,报纸要等到仪式之后才从报社发出。
其实这些都是提前拟定好的,为了显得仪式的威严,所以特意延期发布,要不然仪式还没有结束百姓就知道新政了,那登基仪式的威严就没有了。
而太晚也不好,让更多的百姓第一时间知道新政,才能更快的让百姓情绪稳定下来。
报纸一开售,大明到处都是开心的百姓,这次的新政收益的人包括大明的各行各业各个阶层。
不论是哪一条拿出来都能惠及一大片人。
特别是商人,取消路引,取消贱籍,取消商人读书考试参军的限制,还可以靠纳税得爵,这无疑都是对商人地位的极大提高。
农民也很开心,取消三年农税,取消一年徭役,百姓负担去掉了一大块。
军户们更开心了,取消了所有的限制,以往军户只能当军户,不能经商,不能做工,甚至不能当佃户。
但是现在这一切限制都没有了。
其实这个政策对于军户影响并不大,因为有些事情朝廷不允许,但是下面确一直在做,只不过现在朝廷允许了,大家可以光明正大的做了而已。
颁布这些大政方针之后,朱慈烺宣布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启动。
这个五年计划可谓是命运多舛,争来争去,最后还是如期在新年第一天颁行了。
虽然那些官员指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很多问题是对的,但是朱慈烺觉得不能因为有问题,就不做了。
事情就是要试着做,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在做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现在朝堂官员大半都是东宫旧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