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这六万五千人将会乘坐五十余条福船。从威海卫出发,经过高丽釜山港,最后在虾夷岛完成最后补给之后向东,在美洲一个大岛背后登陆。
  朱慈烺看过锦衣卫绘制的地图,那里大概就是后世加拿大的温哥华和霉国的华盛顿州附近。
  这里位置不错,适合作为后方基地,不仅适合大明百姓在那立足,当地还有几十万土著,第一垦殖公司要是操作的好,甚至都不用种地,第一年就能获得稳定的物资基地。
  大明并不打算对当地的土著实行灭绝政策,当然前提是这些人能融入大明,能够被同化。
  大明有的是同化土著的经验,实在不行朱慈烺还有大杀器:大儒!
  李通之所以单独来问朱慈烺要不要观礼,这是因为按照原本的计划,朱慈烺去沈阳之前,是要为他们送行的。
  但是现在看来,怕是去不成了,京城刚刚稳定下来,他这个皇帝就乱跑,你是怕反贼没有机会搞事情么!
  朱慈烺敲着桌子:“派个部长代朕去观礼吧,此次朕就不去了,这次大明准备了两三年,千万不要出什么篓子!”
  李通自信的说道:“船都是选的好船新船大船,为了防止出现台风等等问题,八十多条船分成四批,每条船上都有一个至少去过美洲两次的水手,再说这条航线季风非常稳定。”
  朱慈烺嗯了一声:“大琉球要和谈了,估计那边战事也要结束了,北面老毛子的雷声大雨点小。
  朕还以为老毛子这么大气性,真的集结了十万大军,谁知道仅仅搞了八千远征军然后又从其他军区抽调了六千。
  看来他们觉得他们的军队一个能打大明十个?”
  李通也嘿嘿笑了:“沙俄只看到了极地一师出战,估计他们以为,大明在北疆只安排了两三万士兵吧。
  一个打十个估计没有,但是这位沙皇肯定觉得他们一个能打三个。”
  朱慈烺呵呵一笑:“看他们的动员速度,今年这仗是打不成了,明年让大家都小心点!
  不要怪朕没有提醒,敌人就这么一点,要是谁下手晚了,手段不行,吃不到肉可不怪朕。”
  李通也跟着笑了:“确实,这十二三万人等着他们的一万多人自动送上门确实有点浪费。
  参谋部建议第三师南下,退到科尔沁地区,空出来的防线由第八师接替,让他们先适应一下北疆的天气。
  另外极地二师也可以组建一个远征特别团,前往美洲去探一探那边的地形。
  按照欧洲传回来的情报,法兰西人正在沿着五大湖北上,臣觉得不能让他们再这样漫无目的的游荡下去。
  咱们应该从这边给他们堵上,至少要占住河流上游,将来也好取得顺流而下的优势。
  另外垦殖公司也会往南摸到西班牙人的据点最北端,咱们也给他堵住,不要让他们再有机会北上。
  这样一来,咱们以后就可以先把占住的地方经营好,有一定的实力在争夺他们手里的土地。”
  朱慈烺呵呵一笑:“你这胃口可不小,这么一划拉那地方可不比现在的大明小多少。
  你往内部走这么远,估计有上千里,还要翻越大山,一个团后勤压力太大了。
  派战斗部队过去还不如派垦殖公司出面呢!”


第679章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饭桶
  李通挠挠头:“这不是垦殖公司的人拖家带口,一运就是几万人,咱们的船也不够用啊!”
  朱慈烺奇怪的看着他:“谁说垦殖公司就一定要一运几万人?就要拖家带口?
  谁又规定过垦殖公司必须一次运到地方?”
  朱慈烺的话让李通愣在了那里,不运几万人?不带家属?不是当初皇上自己说的,为了防止这些人心思不安定,所以要全家全卫所一起迁移的么?
  怎么现在又变成不用拖家带口?
  朱慈烺看到李通显然是误会了,就开口解释:“朕的意思是可以分批运送。
  从这一年的迁移经验可以看出,全部移民固然能解决人心不定的麻烦。
  但是同时又带出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消耗太大,这运过去的有三分之啥活也干不了的,有五分之一只能干一部分活的。
  剩下的才是劳动力,这里面还要分为男人和女人,男人干的多,女人干的少。
  所以导致运过去的人是多,但是并没有最大程度的发挥这么多人的效果。
  朕觉得,完全可以分批运送,第一批先把壮年劳力运送过去,他们开拓地方,平整开垦土地,修建房屋,驱逐反抗者。
  等他们打下一定的基础之后,第二年再把女人们运送过去,这样就可以分田分地,让他们继续生产建设了。
  两年之后,该有的也有了,吃喝不愁,再把老人孩子接过去,共享天伦之乐岂不更好?
  就像今年北疆垦殖,老人孩子去了,除了添乱耗费粮食,其实帮不上多大的忙,还浪费了运力。
  不如先让他们留在内地,留少部分人照看,等到北疆稳定了再把他们迁移过去,也不会让这么多老人没有熬过冬天不是。”
  李通这才明白:“是,还是陛下想的周到,这样一来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也减轻了运力负担,臣佩服万分……”
  朱慈烺摆摆手:“行了,拍马屁就不必了,既然你想多占点地,那不如把这六万人的垦殖公司人马全部换成够条件的卫所青壮。
  如果一个点五千人的话,一下子可以开十二个点,足够你布局一条防线,划出大明的势力范围了。
  明年再分批把他们的家眷,接过来,攒够了物资再把老幼接过来,这样不是两全其美。
  到时候无论是再派兵还是再派垦殖公司那都能使用这个雄厚的基础。
  不要怕来不及,我们还都年轻,我们等得起。”
  李通点点头:“是,臣这就去安排,那这六万人的训练是不是要加强一下?
  还有他们的装备,这些欧罗巴人手里可以有燧发枪的,咱们不是给他们也配备燧发枪?”
  朱慈烺沉默了许久,李通的话让他想起了老美,当年约翰牛为了对抗高卢鸡在十三个殖民地工业化,造就了鹰酱。
  如果大明为了对方这些家伙也啥都给,将来会不会也造出来一个什么新明来?
  但是如果让他们拿着旧武器,落后余敌人的武器去战斗?
  常言说时势造英雄,现在这样的时势,会为大明早就一个英雄还是早就一个新大明的英雄。
  李通看着皇上看着地图发呆,一时间不知道该干什么。
  朱慈烺沉默了许久说道:“那就发吧,每个卫所允许保有五千支燧发枪和一定量的火炮。”
  不给能怎么办?如果这些人真有反叛的心思,估计欧罗巴那些人会举起双手双脚的支持,然后武器大把大把的送,甚至不惜赤膊上阵。
  所以武器不是必然,人心才是重点。
  朱慈烺看着地图,这些天他一直在研究世界地图,想到了很多东西。
  如果自己没有那个本事做好,那就从历史上学习经验,如果历史上的经验还不够,那就从未来学习经验。
  从历史上来看,如何避免分裂,夏商周开始,人们对抗天灾,当时的黄河水患,必须由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才能完成如此大略。
  到了秦汉,大一统思想开始更加的深入人心,车同轨,书同文,同样的思想,同样的信仰。
  加上特殊的环境,只有大一统才能实现安定。
  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儒家的作用,儒家可以称得上‘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饭桶’一旦天下大乱儒家也就没有啥事情了。
  为了显得自己不那么没用,所以儒家需要安定的环境,来搞文治,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不遗余力的宣传大一统思想功不可没!
  但是这些仅仅能保证关内大明的土地一直处于大一统的状态,这些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就像汉朝吞并过蒙古,唐朝吞并西域中亚并且占领安南,大明纳北疆为国土,平安南为郡县。
  最后都又丢弃,更不要说万里之外的异域大陆,大明拿什么确保这些地方不背叛,不独立呢?
  从后世鹰酱的手段可以看出,控制全球最好的办法就是全球化,以全球化为名义,让世界各国都没有完整的产业链,然后不得不成为世界运行的一环。
  你加入这个运行环之中,那么你就要接受鹰酱的地位,因为只有你接受了,那么你才是这个世界的一环。
  如果你妄图挑战,那么你将会被制裁,或者原材料、或者市场、或者科技等等,有的是办法卡死你。
  还有就是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敌人,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共同的敌人是让那些小弟听话不掉队的武器。
  放在现在的大明,自然也是掌握科技高地,把欧罗巴作为大明的敌人,确保自己的优势,那么一百年之内应该不会出现分裂。
  而一百年之后?那只能寄希望于科技的发展足够快,大明能够变得更加强大,到时候要么全球化已经完成,要么大明人口文化已经成为世界主导。
  要么大明军队所向无敌,环球之内无可匹敌。
  所以仿造鹰酱朱慈烺决定给大明也来三圈防线,也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宣誓,某某地是大明的核心利益。
  某某地跟大明利益相关,大明表示严正关切!
  谁要是不听话,大明就要制裁谁!


第680章 选秀女?谁敢跟我抢!
  朱慈烺发现把政事交给内阁之后,当皇帝其实也挺无聊的。
  朱慈烺只抓重点大工程和大明的战略方向,至于各部负责的事务,反正有预算和决算计划。
  打仗又不能天天打仗,大明正在休养生息,不适合大规模出兵。
  搞科研?目前这些工匠的研究进度明显要高过了朱慈烺的知识水平。
  想了半天朱慈烺决定,还是干自己的老本行吧,对大明进行统计化改造。
  后世某位统计学家曾经说过,一个现代化国家要至少能提供两千项统计数据。
  大明现在自然做不到,所以大明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首先要把统计部改为计财部,然后把统计类的职能单独分离出来,成立了新的统计部。
  这个统计部采用双重领导,即服务于内阁,又作为皇上的咨询大臣。
  统计部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要求各地统一账册,统一会计制度。
  这个不仅能方便统计数据的搜集,更是有利于税收等各种问题。
  这一个问题就够统计部忙活一阵子了。
  泉州府那边,收到皇上的圣旨传书之后,吴大海直接命令施琅,要求对方无条件投降,保证对方的小命安全。
  要是对方妄图讲条件,拖延时间什么的,直接动手!不用管其他。
  大明这边强硬之后荷兰人果然认怂了,墨迹了几天之后宣布投降。
  这也是朱慈烺预料到的,这帮人能投降郑成功,自然也就能投降大明。
  现在的大明可比郑成功那个时候厉害多了,也更能让荷兰人绝望。
  荷兰人被控制住,大琉球正式纳入大明统治之下,朱慈烺直接把这里划定为三个府十五县,每县迁移一个垦殖公司。
  总计划移民一百万,完成对大琉球的初步开发,至于后续开发则依靠沿海百姓自愿迁移。
  现在整个大琉球有三五十万百姓,在迁移一百万,岛上人口足够开发使用。
  南线战争结束,剩下的就等着看荷兰东印度公司是认下这个结果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