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了一下发现还是实话实说的好,连忙低头解释道:“父皇不要怪他们,这书是孩儿自己要看的。”
  崇祯好奇的问道:“哦,皇儿怎么会想看这种书?”
  朱慈烺只好解释道:“老师教我三代之治,学习历代先贤,唐太宗曾有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故而皇儿想读史记,偶尔听说刘若愚效法司马迁在写史书,故而孩儿才拿来看看。”
  崇祯听朱慈烺能清楚的记住唐太宗说的这句话,立刻欣慰了不少,也忘记了追究的事情笑着说道:“我儿能知道唐太宗此言非常不错,那皇儿可知道唐太宗说的水能载舟亦能……”
  说了一半崇祯尴尬的停了下来,要是说下去,岂不是打了自己的脸,自己现在不正是被覆舟的状态。
  朱慈烺一下子就想明白了这一点,连忙岔开话题说道:“父皇,孩儿看书中所写,这皇店在万历年间还有每年数万两的收入,现在竟然不足一万两,所以孩儿才想到用他来整顿皇店好为父皇分忧。”
  崇祯一听可以多挣钱立刻就来了兴趣问道:“王承恩,这刘若愚现在何处?可查清了么?”
  王承恩低头说道:“刘若愚在高攀龙等七人被诬致死一案中为李永贞手下书办,该案系李永贞索取苏杭制造李实空白印纸架词虚构,李永贞被斩决,刘若愚被处斩监候。”
  崇祯手敲着桌子,看了看酌中志,又看了看朱慈烺沉吟半天说道:“如此就许其戴罪立功,给太子处调用。”
  王承恩抱拳低头:“是。”
  崇祯又看了看朱慈烺:“皇儿还有其它事情么?”
  朱慈烺点点头:“还有事,孩儿读了酌中志,有感与太监辛苦,因为身体不全,老了无人奉养,死后不能入祖坟,此等人为皇家尽心尽力一生,孩儿不忍看到他们老年凄惨如此,想跟父皇请一道旨意。”
  朱慈烺把奏章递给崇祯,指着自己写的东西说道:“孩儿听闻很多太监为了老了能有个归宿要么给寺庙捐赠大笔钱财,要么收养义子,孩儿觉得不如把这个钱拿出来专门用来给他们养老之用,宫中派人照顾岂不是更好。”
  崇祯一边翻看,一边点头:“王承恩,太子说尔等老年无依无靠可是属实?”
  王承恩抽泣着跪下说道:“皇上,太子殿下所说属实。依照宫中旧例,我等年老体衰之后发一笔遣散钱命各归乡里,但是我等伺候各位贵人伺候了一辈子,身无一技,归乡乡民又不愿接纳我等身体不全之人。还有人或是年少时被卖无家可归,或是家中迁走,大家只能寄身寺庙等处待死。”
  崇祯感叹道:“此事朕为何不知?既如此你明日专门择一皇庄就以太子之策妥善安置他们。”
  王承恩磕头道:“老奴谢陛下恩典。”
  崇祯又摸摸朱慈烺的头问道:“皇儿有次仁心,朕心甚慰,每日要记得去读书,莫要被俗事耽误了学业。”
  朱慈烺点头说道:“是,孩儿一定好好读书。”
  出了乾清宫王承恩朝朱慈烺拜了一拜,朱慈烺走了两步又回头说道:“王公公,孤听闻,这太监的“宝贝”都被净事房管事的太监私藏,等太监出宫为了赎回“宝贝”往往要贿赂大笔银子,此等事岂可再有?”
  王承恩愣了一下才眼睛一寒说道:“太子殿下提醒的是,杂家一定不会让这事在发生。”
  回到太子宫,再看那几个被关起来的管事,这些人的生死以后就不会有人管了吧。
  现在有了账册朱慈烺制作了一张借贷记账法的图表,让手下培养的太监把去年一年的账目按照这个算一遍。
  正好等他们熟悉新的记账方法,挑几个人去管理皇店的账目,也看看这里面到底有多少问题。


第7章 销售分红工作制
  而魏平安则跟李若琏一起去这九个人家里逐个搜查,接下来的两天朱慈烺一边读书一边听着自己的财富增长,这些人没有让他失望,查抄的金银田产商铺等折合银子不下百万两。
  但是现银不过二十多万两,其余的都是店铺田产多一些。
  田产朱慈烺除了留下几块连片的大地,其余的都让魏平安处理掉,至于店铺现在先留着,说不定以后还能用得到。
  按理说这些人掌握皇店油水应该丰厚,但是这里面利益盘根错节,朱慈烺也不好一直往上查,能控制了皇店就不错了,朱慈烺可不想把皇宫内掀个低朝天。
  而皇宫之中太子为太监们说话的事情也传开,一下子东宫的威望上升了一个台阶,大家无不感念太子的恩德。
  王承恩按照朱慈烺的奏章接收老年太监和宫女,合并了安乐堂,还有净事房中净事人的宝贝,为此还杀了几个曾经敲诈勒索宦官的。
  安乐堂是大明用来专门安置有病的宦官,并为病殁的宦官料理后事。在此入殓后出北安门,到西直门关外的净乐堂焚化。一些没有亲属的宦官、宫女,在净乐堂焚化以后,就将骨灰存放在塔下。
  然后把京城无处安身的年老太监都安置到西郊皇庄,这一寻找,太监们才发现他们老年生活竟凄惨到如此地步,活活冻死饿死,被义子义女赶出来沿街乞讨,死后暴尸荒野无人过问的遍地都是。
  朱慈烺还顺便做了统计,发现能回乡的不足一成,有义子义女供养的好好的也不足一成,在寺庙能善终的也不足两成,几个数据相加只有百分之三十几的太监老了有地方去。
  这些事情的流传又进一步提升了朱慈烺的威望,好处就是东宫的各种物资都精致了好多,也都是超量拨付,宫女太监们看到他都面带笑容。
  第三天下午刘若愚终于被送到了东宫,看着跪伏在地的刘若愚,朱慈烺观察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拉拢,这家伙什么阵仗没有见过,又读过书,不好忽悠呀。
  朱慈烺问道:“孤要是让你帮我管理皇店,你会怎么做?”
  刘若愚低头沉吟了半晌:“全凭太子之意。太子让怎么做就怎么做。”
  对于这个回答,正是朱慈烺最想要的答案,朱慈烺满意的笑笑:“很好,也不枉费我跟父皇要你来。”
  朱慈烺把这几天整理的账目递给刘若愚:“这几天我处置了以前的皇店管事,安排人整理八家皇店的账目,从真实的营收来看各家皇店收入都还不错,每月每家店能挣一千两以上。确实如你所说每年能给内库上缴几万两的收入。”
  刘若愚松了一口气:“太子殿下明见,我绝无欺瞒之事。”
  朱慈烺又拿出另外一个数据出来:“但是我又对比了八家皇店附近店铺的营收情况,还有跟皇店经营同类货物的店铺的营收情况。”
  朱慈烺看着数据说道:“跟皇店附近的店铺比皇店的收入仅仅是对方的十分之一,跟同类店铺比收入也仅仅是对方的七分之一不到。”
  朱慈烺把数据递给刘若愚:“也就是说,要是把八家店交给普通商户经营,每年至少能挣百万两,即使租给别人一年也比这多几万两的收入,还省了很多的人工成本和贡品消耗。”
  刘若愚看着各种数据一开始还不太懂,等看懂之后眉头就舒展起来,不过头上的汗也多了起来,他偷偷看了一眼朱慈烺,对于这个啥都知道的太子爷,可能真的不好糊弄了。
  让他管人他自认为还算得心应手,但是要让他把几家皇店经营的跟其他商户的店铺一样,他自认为没有这个本事,一时为难的看着朱慈烺。
  要说自己不行吧,太子也要是一气之下给自己送回去咋办?要是说行,干不好会不会直接掉脑袋?
  刘若愚擦擦汗:“禀告太子殿下,这皇店不比百姓寻常店铺,很多人因皇家威严望而生畏,故而不敢进入,所以生意才不如其他店铺。”
  这种事情朱慈烺不用去看就知道,就像后世的国营商店,自己高高在上,谁看得起下面的小老百姓。
  朱慈烺从桌子上拿出自己制定的绩效奖惩机制:“以后皇店我将会拿出两成的利润用于奖励,这个是奖励办法。”
  刘若愚结果纸张,又是一大堆表格,偷偷看了一眼朱慈烺,然后费劲的看起来。
  朱慈烺看他的表情就知道这家伙看不懂:“简单来说,以后所有的皇店都将以销售小组为单位,卖的多分到的也多,卖的少不仅分到的少还会被惩罚。”
  朱慈烺指着表格说道:“你看这里第一名的销售组可以拿到两成奖励的百分之百,后面依次降低百分之十,连续三个月最后一名,将被惩罚!”
  因为能掌握太监的生死,所以这个惩罚说出来,可比后世的威慑力大的多了。
  朱慈烺继续拿出两个新表格:“这个是以后的财务报表和后勤出入库物资表格,以后八家皇店的财务报表和后勤物资报表每天都要送到东宫,财务人员和后勤统计人员都是东宫派出,你和各店铺的掌柜不得干涉。”
  刘若愚连忙抱拳:“是。”
  朱慈烺转头问魏平安:“典药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魏平安弯腰:“典药那边已经跟太医院要了方剂的制作方法,加上从古籍上搜集,已经试制成药三十六种。”
  朱慈烺满意的点点头:“若愚,孤打算把正阳门内皇店经营的丝绸生意跟崇文门外的刺绣等合并,把正阳门内皇店空出来改成皇仁堂药局。”
  刘若愚疑惑的问道:“皇仁堂药局?”
  朱慈烺自然有他的考虑,皇家用的东西在百姓眼里自然是最好的,这大明皇家御医制作的药,那绝对比金字招牌还管用。所以放着一大堆御医不用,那不是浪费资源么。
  在一个后世可是说过明朝可能是亡于鼠疫爆发的,朱慈烺自然要提前做准备,不过做事总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是。
  朱慈烺解释道:“父皇常感念百姓艰难,我听说百姓最怕生病,往往一次生病都要倾家荡产,故而孤命东宫典药会同太医制作常用成药,专门设立一家皇店销售,让百姓之家也享受皇家品质的药品。”


第8章 盛世和小冰河
  刘若愚连忙拍上一记马屁:“太子殿下仁德,百姓定当感念。”
  朱慈烺接着拿出药物定价表:“皇仁堂药局成药分为简装和精装两种,简装药是太医局选用最便宜且有效的药品制成,这个药我们只收成本价出售,而精装药加入了一部分名贵药材按照成本两倍价格出售。”
  刘若愚低头应是,朱慈烺接着说:“至于生药我们以市场价而定,但是一定要保证质量,不能以次充好,更不能有假药。不能有损皇家的名声!”
  刘若愚连忙跪下:“老奴不敢,定当尽心竭力。”
  朱慈烺把魏平安取来的三十二个成方取来,又取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下“炮制虽繁必不准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准减物力”这句话。
  也就是把同仁堂的不敢改成不准,刘若愚接过小心的放好。
  朱慈烺想了一下说道:“一会你去度支司支取十万两银子,在城内找一处地方购买药材制作成药,十日内你那边要忙完,这边的账目也该理顺了,到时候所有皇店继续开业。”
  刘若愚应了一声下去了,朱慈烺继续读自己的书,因为项煜的教训,这些老师老实了很多,最近老师们一直给朱慈烺讲一些什么三代之治,前朝盛世什么的,顺便夹带一点私货称颂历代贤明的仁君气度,还有尊师重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