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论是抚育婴幼孤老,还是地方上的救济粮库,遇到灾害之后的赈灾等等事物,朱慈烺都是自己揽下来的。
  除了方便内阁制定预算之外,也是想把这些能落下好名声的活都交给皇家,皇家需要名声。
  朱慈烺开口说道:“吩咐刘若愚,抚幼院继续加大建设力度,每个县至少有一家。
  除了建好之外,锦衣卫也要重点监察,发现残害、虐待、殴打婴幼儿的事件绝不姑息!”
  贵喜躬身:“是!”
  卫生部除了抚幼院的事情,还提到外科医生缺口的问题,今年因为战事紧急,各医学院和军中的外科医生都被抽调到莫卧儿战场。
  这一下子就导致民间的外科医生数量不足,而民间外科医生技术比军中的差很多,所以卫生部希望军医能和民医进行交流互换。
  因为外科的特殊性,不少病患都是重伤来不及长途跋涉,所以除了外科医生培养,对乡镇村级的卫生人员进行简单的止血伤口处理等等技术培养,能减少意外死亡数量。
  还有就是医学研究拨款,和草药种植推广等等。
  大明因为医疗的迅速普及药材缺口也越来越大,依靠传统的上山采药供应渐渐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卫生部这几年一直在鼓励草药种植养殖。
  这个需要研究推广。
  医疗研究拨款中主要是对古方的整理实验和拓展,新药研发全靠运气,大明也没有那种化工能力。
  不过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那么多中草药和古方要是能研究透足够解决绝大多数病症,研究的过程就是发扬光大的过程。


第877章 内阁预算案完
  处理了卫生部的决算和预算之后,剩下的部门中预算增长最明显的就是税务部了,随着新航线的不断开辟,大明征税和税务监察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而进入远海之后,这些人逃税成本降低而且更加丧心病狂,甚至开炮威胁税务人员和稽查人员。
  而税务人员使用的船只也都是福船沙船这种慢船,有时候竟然追不上对方的货船。
  所以税务部计划分批采购飞鱼快船,装载舰炮的海军用型号,不过和海军的动辄三四十门火炮的战舰相比,税务部的船型选用的是专门设计的十二门火炮的船型。
  朱慈烺敲着桌子思考,税务部的需求合理,不过缉私查处偷税漏税武装的军队化有没有什么风险。
  朱慈烺觉得税务部的这个战舰性能已经跟藩国的炮舰性能相当了,甚至还要好一点。毕竟税务部是朱慈烺的亲儿子也是内阁的心头肉,用的武器装备自然要最好,藩国那些肯定不能比。
  虽然战力上比起海军战舰差一点,但是数量多啊,税务部打算在全球全球范围内征税缉私,所以要求建造的数量达到一千艘。
  海军现在炮舰才维持三四百的规模,加上主力战列舰也没有到一千艘,税务部直接超过海军总数。
  而且还有很现实的问题,兵员从哪里来?造船容易,这种一千多吨的缉私征税船大明几百家船厂都能批量制造。
  甚至都不用一年就能全部完工。
  但是一千多艘船,每条船每个炮组五人,十二个就是六十人,再加上指挥操帆掌舵跳梆手等等一百二十人的配置是最少了。
  一下子就十二万兵员需求,税务部的意思是,明年计划先造一百艘,以后逐渐增加。边造船边培养,边训练,力争三到五年的时间完成部署。
  这又衍生了新的问题,这些人到底是算军队还是算吏员,这批士卒是从增兵走还是走税务部招募路线?
  如果算征兵那么内阁岂不是就掌握了部分军权?这会不会引起权利的争夺?
  如果不算征兵而是内阁自己招募,那么以后有了海上征税缉私武装,如果内阁在以此为例要求陆上也成立缉私总团?税警总队什么的怎么办?
  这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海上偷税漏税猖獗,陆地上关外千里无人烟,那些偷税漏税也不比海上好多少。
  职位怎么定?升迁依照那些条例?遇到战事优先级如何?什么样的抗税行为才能使用火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盘旋在朱慈烺的脑海。
  内阁愿意为这个项目拨款六百万两,每条船造价加上舾装火炮等等要近四万两银子,如果一千条全部到位预计总花费要超过五千万两白银,以后每年维持费用也要过千万。
  足见内阁对这支征税缉私舰队寄予厚望。
  朱慈烺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准了,毕竟税收是国本,只有税收能稳定的收取,大明才能继续强大下去。
  继续翻下去,邮驿部提出恢复大明驿站体系,利用皇明商号掌管的驿站系统完善大明驿传。
  朱慈烺翻了翻白眼,驳回!想蹭他皇明驿站体系的好处,当初你们信誓旦旦的同意撤销三品一下使用驿站,大量裁撤驿卒的时候怎么没有想到驿站的好处?
  再说了,让这些人经营驿站,指不定又给他搞成官员亲属们的福利院呢!
  朱慈烺为了完善皇明驿站系统付出了多少心血,赔进去多少钱,好不容易有收支平衡的希望,这些人又想来摘果子,门也没有!
  关内的驿站还好大部分线路都能挣钱,通过送信,送递包裹,或者信鸽急传,还有接待过往行商等等,依靠着关内密集的人口,驿站最次也能自负盈亏。
  但是到了关外情况就比较差了,人员稀少,驿站又是五十里一个,联通各个垦殖公司和驻军,来往的信件包裹极少,而关内迁移的移民又都是穷人,基本上都是吃哪种最便宜的饭,睡大通铺。
  还不是每天都有,所以整个驿站系统是用关内挣的钱补贴关外。
  这些人估计是看到关内寄递业务的繁荣,以为有利可图,所以想分一杯羹,又不愿意自己出钱建立驿站,所以想蹭皇明驿站。
  再往下翻,外交部和理藩院都有一些增建计划,因为是大明的脸面,所以每一个大使馆和理藩院建的时候规格都比较高,动辄十几万几十万两白银。
  一个两个还好,这数量一多总造价也过了百万,这些都是小事。批准了!
  最后翻到工业部这边,希望成立示范工厂,朱慈烺对此不怎么感冒,不管是官办经营还是官督商办,最后都会证明没有商人自己搞效益好,甚至可能亏钱。
  官办的坏处不必细说,单说官办往往要承担社会责任,各种福利要拉满,而商人自己搞,恨不得工资都给你扣光,一年恨不得让你干三百六十五天,根本不关心员工死活,这些都是官办没法搞的。
  你包袱比别人重,怎么跟别人比?所以这个示范工厂搞不好最后就会成为笑话。
  朱慈烺都不敢搞的事情,内阁拾起来,真是不知死活。
  朱慈烺为什么把轻工业这一块逐渐从直接办厂转变为卖机器为主,除了让利之外也是知道自己经营不过这些商人。
  皇明商号依靠的一个是品牌一个是垄断,当然主要还是靠垄断贸易才能一直这么挣钱。
  随着蒸汽机的逐渐普及,办工厂的商人越来越多,朱慈烺会逐渐退出一些和百姓竞争的行业,结果朱慈烺这边一退内阁确看到了机会凑了上来。
  朱慈烺想了想最后还是批复了,有些人不撞的头破血流就不知道悔改,反正不管谁买机器最后都是皇明商号挣钱,工业部愿意搞就搞去。
  商务部计划明年主要梳理藩国关税,这个也准了,现在各藩国都在模仿大明成立海关,但是税收上因为各自考量互不相同,这不利于商品流通,特别是大明商人对于各地的高税收怨声载道。
  他们恨不得一分钱不交才好,不过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商务部的目标就是跟各国协商一个合理的关税额度。
  先从藩国开始,以后再考虑跟其余非大明藩国的国家协商关税。
  朱慈烺很满意,总算有一个干正事的衙门了!


第878章 世界局势
  刚看完内阁决算预算案,李若琏从外面进来:“陛下,这是莫卧儿最新战报。”
  朱慈烺看到的战报是五天前的战况,首先最大的好消息是印度河那边不仅稳定了登陆场而且已经开始往深处推进。
  第二战场的开辟大明需要付出代价莫卧儿帝国也是一样,至少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沙贾汗不能集中全力动员兵力朝东线。
  当然是前提是战争会进入相持阶段。
  朱慈烺可是看过论持久战的进入相持阶段的后果朱慈烺比谁都清楚,所以大明才一开始就投入了这么大的力量。
  朱慈烺的目的就是快速解决战斗。
  虽然说封建时代的动员能力和工业时代的动员能力不能比,莫卧儿也未必有能力动员几百万大军跟大明相持。
  不过大明同样也没有进入工业时代,现在的一百五十万左右的军队几乎已经耗尽了朱慈烺的内库。
  要是战事再次扩大,大明也没有余力继续增兵了,除非财政继续大量赤字,加印纸币。
  打仗朱慈烺按照必胜的准备去投入战争,但是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复兴三年就要过去了,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扛过了灾害最严重的两年,后面两年灾害会明显减轻。
  不过坏消息也不是没有,奥斯曼那边,这一年经过几次战役失利,其国内想和沙俄和谈的势力开始抬头。
  十月份的时候有人提出和沙俄共同开发运河,以换取和平,理由也很充分,没有沙俄参与的顿河伏尔加运河,其只不过连通了里海和黑海,作用非常有限。
  只有和沙俄合作,奥斯曼才能把生意做到整个东欧。
  这个势头一起,奥斯曼和沙俄可能很快就进入和谈阶段,这对大明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沙俄可能又要回来了。
  难得北线清净了一年,如果沙俄腾出手来,北线战场又会热闹起来。
  而且腾出手来的沙俄未必不会插手中亚战场,如果有沙俄撑腰,准噶尔人一定跳的更欢,大明对叶尔羌的战争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而且奥斯曼那边对于他们和沙俄作战期间大明的不作为表示不满,没有按照承诺开辟新战场就算了,连北线都消极防御。
  这些人试图把自己失败的责任退给大明,这导致了奥斯曼国内对大明的怨气加重。
  英国方面,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进入白热化,国王虽然还掌握着大量的军队,但是没能迅速扑灭资产阶级控制的城市给予了对方喘息之机。
  按照历史走向今年之后攻守之势就会逆转,资产阶级方面克伦威尔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击败国王的军队。
  英国正式进入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时期。
  当然英伦本来就没有多大,一个岛上的仗打三四年也不算短了。
  这件事之所以朱慈烺能记得清,因为历史书上说它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革命的成功使得英国进入稳定时期,资产阶级工业迅速发展,为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奠定了基矗
  总之评价很高,也是必考能容,朱慈烺当然记得清楚。
  这样一场战争朱慈烺怎么能不关注,如果不能参与其中搞点破坏,岂不是给自己培养敌人。
  当然朱慈烺也知道资本主义大兴是这些年欧洲资本积累的必然,就算大明能捣乱英国革命,但是欧洲搞不好按下葫芦浮起瓢。
  所以大明最后还是要靠强大自己,只要自己足够强大就无惧任何挑战。
  大明现在在非洲东海岸已经站稳脚跟,明年的计划是到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