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4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江眼圈红红没有哭出声,但是眼泪确不停的流,深吸一口气:“那次我们一起被推荐进入军校那天,我们两个拿到了奖学金,我们去吃了烧烤。
喝酒的时候,你看着旁边一家人吃饭,当时你跟我说,你一直幻想着嫁人之后的样子,你发誓一定会孝顺公婆,善待亲朋,因为那样你就有亲人了,你就有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了。
但是我是孤儿,这些我都没有,我给不了你想要的……”
燕子想起了那一晚,想起了那一晚的有感而发,她没有想到两人关系越来越远竟然只是自己醉酒后的一番话。
燕子神色复杂的摇摇头:“那是醉话,当不得真的!”
张江呵呵两声:“醉话是潜意识的体现,说出来的话最接近心中所想,所以喝酒套话是获得情报的优质途径,判断是否喝醉主要从……”
燕子不耐烦的拍桌子:“不稀罕你给我背课文!我是来找乐子的,不是让你给我添堵的!”
张江没有再说话,望着窗户下,给孩子买糖葫芦的母亲,孩子在父亲的肩膀上扛着其乐融融,张江一下子痴了,糖葫芦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人。
燕子猛灌一口酒,从怀里摸出一张纸,生气的说道:“我已经把烈士受益人填了你,如果我不幸为国捐躯,希望你好好活下去,帮我把我那一份也活出来。”
张江生气的看着燕子:“出发之前就不能说点吉利的,这两年锦衣卫死亡率已经降低了!”
燕子没有接话,张江呵呵笑了笑:“那真是巧了,我的受益人填的也是你……”
两人再次沉默,最后喝的微醺,摇摇晃晃的抱着酒坛去了旁边一家客栈。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燕子就穿好了衣服,悄悄的离开了,床上张江默默流泪确没有勇气说出挽留的话,这一别不知此生还能否再见。
燕子来到学校,验明正身,教官把她带入一间密室,这里锦衣卫副指挥使,正坐在那里等着她。
看了看进来的燕子,副指挥使点点头:“嗯长相普通,符合标准,你的任务跟简单,和另一个人扮演夫妻,前往新大陆移民,到达旧金山之后锦衣卫会接应你们安排你们进入赛首相家的庄园做事。”
燕子听到这里有点不解,但是没有多问:“是,保证完成任务!”
副指挥使点点头:“第一年不会启用你们,你们只需要继续潜伏即可。
记住启用你们的标志是,赛伯温首相任期满,陛下安排他为新大陆旧金山总督,到时候他到达旧金山之后你们将会被激活,如果中途有变,会有人通知你撤离。”
燕子一愣,赛首相要被安排到新大陆?这可是机密中的机密,能参与这样一次潜伏燕子感觉责任重大!
第888章 禹贡九州
端午节之后,大明最后一个改制卫所,西南的陵川卫改制为垦殖公司被派往莫卧儿地区,至此大明关内之地再也没有一个卫所存在。
七年的卫所迁移活动,大明先后迁移了两百三十六个卫所,涉及人口一千三百五十万人。
第一批前往东北的卫所现在不仅自给自足,每年的产出都有数百万两白银。
例如营口所,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人口三十万的大港,涉及运输、造船、原木、粮食、药材、港口、等等十几个行业。
随着最后一个卫所改制迁移,大明卫所制彻底终结,原本背在身上的负担,此刻已经变成大明新的造血机器源源不断的为朱慈烺输送着养料。
由卫所打头开发,百姓跟进的开发模式,先后吸引了三倍于卫所人数的百姓迁移。
加上大明这三年来的连续干旱,复兴四年,大明关内人口总数首次降低到九千五百万左右。
除了人口总数的降低,更严重的是大明工业人口和城市人口的飞速增加。大明紧紧排名前二十的大城总人口就突破了一千五百万。
而城市总人口超过了四千万,城市人口占比超过百分之四十。
部分山区,地质恶劣,灾害频发的地区,人口全部迁空。
其中山西陕西的黄土高原除了留下种树的百姓,几乎已经没有什么人口,山西总人口已经不足三百万,成为人口迁出比例最高的省份。
地租的一降在降,让不少地主选择抛售土地进城开厂,低价的降低,使得不少百姓进城务工两年回家就能买上一亩良田。
所以进城务工,从佃户变地主成为风尚,有些人没有去,那是因为贪恋国家工程丰厚的报酬。
大明现在基本上没有了官方的鼓励移民政策,但是前期允许垦殖公司自由招募的政策,导致即使官方不鼓励,百姓总还是被各种垦殖公司的诱惑给忽悠走。
除了几个工业强省之外,大部分省份都处在人口外流状态,尤其是中原干旱的省份,连续三年的干旱已经足够让人失去信心。
各种缺人,种植园缺少劳动力种地,工厂缺工人开动机器,矿场缺少矿工开矿,冶炼厂缺少人冶铁。
总之在单位劳动生产力低下的时候,增加人手无疑是增加产量的最好方法。
除了普及蒸汽机的使用之外,朱慈烺能选择的只有纵容奴隶贸易,只有大量使用奴隶才能填补人力的短缺。
当初讽刺欧洲人搞奴隶贸易的朱慈烺,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这个腐朽肮脏的龌蹉贸易。
这也是明知道藩国甚至是部分大明赏金猎人会参与了奴隶贸易,朱慈烺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
不过有些问题不得不重视,那就是比例问题,过量的使用奴隶会导致汉人贵族化,社会的空心化最后往往会引发不可预测的恶果。
参照罗马的例子,奴隶制度必然会遭到反噬。
而大明汉人总人口区区一点六亿多,跟莫卧儿人相当,如果在算上昆仑奴和南洋西伯利亚和新大陆等地区的土著,大明占领莫卧儿之后汉人占据总人口的比例已经不足百分之四十。
如果任由这些民族无序繁衍,汉人能不能占据人口的多数,汉文化能不能继续成为统治级文化这些都是问题。
汉文化为大明的主流文化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主流并不是统治级,因为有主流必然有之流,混杂之后,主流必然被稀释。
朱慈烺都有点怀疑,如果不能把汉文化宣扬到全世界,那么即使完成了统一世界,那么这个世界也不是他想要的大明。
完成了对莫卧儿帝国的吞噬之后,大明消化不良的症状越来越明显。
首先是儒家登陆莫卧儿之后,跟佛家道家一起被贴上大明的标签,当地百姓虽然也不喜欢莫卧儿,也不会喜欢大明的异种文化。
佛教的十万狂信者登陆莫卧儿之后,不要说扩大势力范围了,就是恒河三角洲地区,不少次教派冲突中都不怎么占优势。
而儒家因为其晦涩难懂的话语,在加上复杂的文字结构,难以学习的语言,成为其普及的最大障碍。
当地贵族是愿意投靠大明,但是学不会,说不好,写不出,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三座大山,朱慈烺必须用心经营,才能缓慢推进。
宗教这种事情是不讲道理的,他们狂热偏执,为了信仰,生命就变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企图改变他们的信仰有时候比覆灭他们的国家还要难。
更加麻烦的是,大明从来没有涉足过这里,根本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而以往的让这些人心生仰慕主动去学,朱慈烺又嫌弃太慢。
还有就是莫卧儿划省的问题,还有随着大明的国土面积越来越大,省份的数量也突破了三百个以上。
首先莫卧儿地区按照规划至少要划分出三十个以上的省,因为和藩国领土犬牙交错,所以省份的大小强弱颇费了一番心思。
而大明持续增长的领土面积,导致内阁管理上任务太重,特别是海外地区,消息传递满,从京城到南大陆即使用上信鸽,一来一回也要一个月。
而大明消息传递用信鸽需要一个月的领土很多,至少东西南三面都有。
更不要说去监督,去督促管理了,哪怕军事上来说,如果非洲地区发动暴乱,大明即使从最近的莫卧儿地区调兵,最快也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到达。
所以内阁就在省的基础上提出了州的概念,这个州取自禹贡九州之意,按照内阁的预想,把关外的土地几个或者十几个几十个省化为一州,以州牧管辖,再由州向内阁汇报负责,能降低内阁的行政压力。
同时也能通过相似省份的结合,促进当地的发展,州牧手里的权利变大,仿照汉朝旧例之后更能维护地方的稳定。
朱慈烺看完这个之后,毫不犹豫的就给否决了,几个省设一州再设州牧,那这州牧跟一国皇帝又有什么区别?
这并不是什么好建议,在朱慈烺看来反而是动乱之源,典型的强枝弱干的慵懒之政。
至于管不过来,那是你们自己没本事,管不过来就多招人,细分责权,一个人干不完的活就找两个人,朱慈烺绝对不允许地方势力抬头!
第889章 大明威胁论
都说年龄越大胆子越小,刚满十六岁的朱慈烺每天都有一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错觉’。
尤其是对于内阁防范甚严,设置州和州牧的呼声朱慈烺总感觉这是有人想从他这个皇帝手里夺权。
这一日的朱慈烺正在翻看着最新的情报,手里是一份法国的报纸摘抄,‘东方帝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帝国——明帝国’。
任何一个敢称为帝国的国家在他面前都相形见绌,即使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候也不足他的十分之一强大。
纵观历史,只有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能够跟他比较!
你无法想象,当东方帝国的国民因为旱灾面临饥饿的危险的时候,会导致南亚一个人口一点五亿,常备军达到一百五十万的帝国的覆灭。
没错这个因为明帝国旱灾被灭亡的最大国家就是莫卧儿帝国,他是被灭的最大的,不是唯一的、
实际上在莫卧儿之前,大明先后灭掉了黎氏王朝、莫氏王朝、柬埔寨王国等等数个中小国家。
除了这些被灭亡的国家之外,几十个王国为了给明帝国提供足够渡过饥荒的粮食倾尽国库,甚至征收了百姓最后一斤粮食。
这一行为先后导致了数个国家面临不同程度的饥荒,柬埔寨、高丽、倭国等数国因为国内的饥荒而动荡,但是大明百姓确没有缺少一粒粮食,没有一个人因为饥荒饿死。
要知道第一年据说明帝国受灾的百姓超过五千万人,你无法想象当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饿肚子,将会是一副怎样的末日景象。
面对这样的饥荒明帝国通过限量供应,优秀的支援调配体系,封侯的仓储系统和明帝国皇帝陛下取之不尽的内库挺了过来,并且做到了不饿死一人。
第二年旱灾的规模虽然缩小但是依旧有超过四千万人受灾,但是大明因为一年的抗灾经验,第二年不仅从容应对,甚至准备了一场旷世之战。
这场战争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帝国的碰撞,两个国家为这场战争投入了超过三百万以上的总兵力,参与的国家有数十个。
这就是大象和狮子的搏斗,最终以明帝国这头雄狮的胜利而告终。
沙贾汗这一位帝国皇帝,一位好丈夫,在明帝国的强大军事实力面前几乎不堪一击,大明摧枯拉朽般的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沙贾汗不仅失去了他的帝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