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额哲抬头问道:“喜从何来?”
张启礼笑着说道:“这次大汗做出明智选择,陛下一定会优厚奖赏,不仅是皇上,太子殿下对于察哈尔的遭遇也深感痛心,他特意在大同准备了十万人的粮草用来接济察哈尔的牧民,若是消息送到京城,相信大汗一定会再得到一笔太子殿下不菲的赏赐。”
额哲愣了一下,接着欣喜的问道:“当真?”
张启礼点点头:“咱家正是从大同出发,咱家正是太子殿下放在曹总兵这边负责调运粮草的转运使,我们出发时太子给我们送了银子三万两、马匹三百、刀枪一万杆……”
额哲听到十万人的粮草眼睛都发光了,就好像这十万分粮草就是为他准备的一样,就像一定会给他一样。
张启礼不动声色的说道:“可惜建奴盘踞在归化城,我们送心要从宁夏卫绕道,这一下子又多了半个月的路,这大同的粮草也是看得见摸不着,即使朝廷发来赏赐估计也要等到冬天了,要是道路通了大汗何须要互市,咱家就可以做主送两万石粮食给你。”
额哲盘算了一下,等到冬天,他的部落不知道又要饿死多少人,现在既然大明愿意出粮食出人,他何不合兵一处打通粮道?
额哲抬头问道:“公公说的送两万石粮食可是当真?”
张启礼点点头:“我可以写下文书!”
额哲开心的问道:“那归化城有多少建奴?”
张启礼还没有说话,满冲见额哲入套了激动的接了一句话:“不多,没有多少,就一万人。领兵的是多尔衮、岳托、萨哈廉、豪格。”
张启礼一听满冲接话就知道要糟糕,果然额哲听到一万女真人就怂了,嗯嗯啊啊了半天:“哦,此事要从长计议,其实走宁夏也不是不可以等嘛。”
他老子当年打科尔沁的时候,曾经就有被两千建奴吓得不敢出兵的历史,那一仗也导致林丹汗威望大损,一辈子也没有在建奴面前抬起头来,听到皇太极西征更是吓得直接带着族人跑了。
换到儿子更是怂的不行,额哲可谓一直生活在建奴满万不可敌的阴影下,现在一听说一万建奴,领兵的优势多尔衮这样的名将,更是屁都不敢放一个,他宁愿族人饿死一些,也不愿意跟建奴正面对决。
张启礼瞪了满冲一眼,满冲乖乖的闭嘴了,张启礼哈哈一笑:“大汗放心,我们这次已有方略,曹将军跟大汗联军一起进入大同内长城,我们在后边骚扰女建奴粮道,只要让建奴觉得没法前进,守着又无利可图,他们自然会回兵,运输线也就打通了?”
额哲皱眉问道:“要是建奴来攻怎么办?”
第90章 说动
张启礼自信的说道:“大汗和曹总兵合兵两万,大同还有守军四万,山西还有太子殿下的防疫军两万,八万人的还怕他区区一万建奴?再说我们有长城,有重镇大同,有整个大明为靠山,大汗何必怕建奴?”
虽然张启礼说的好像很好听的样子,但也紧紧是减缓了额哲的恐惧。
张启礼只好加把劲:“我们可以从黄河南岸去大同,绕开归化城,再说了,大汗的部落刚到这边,您的士卒需要物资、需要粮食、需要兵器铠甲,只要到了大同,进了长城这些我们大明都会提供,这也会减轻你们部族的负担,您说是不是呢?”
额哲最后还是因为贪财,被张启礼说动:“那咱们抓紧时间互市吧!我们准备好咱们就出发?互市的地点选在那里?”
张启礼想了想说道:“我路过巴彦淖尔的时候发现那里地势开阔,水草丰美,正好位于我们两个营地的中间,不如我们就在那里互市如何?”
双方在巴彦淖尔西南开设互市,额哲忍痛拿出三千匹马换取了粮食等物资。
两边合兵之后直接渡过黄河走陕西北部往东又过黄河到山西,一路来到大同城下,曹文诏跟额哲都派出信使往京城送信。
两边的信使到今天才到京城。曹文诏的信使熟门熟路的去拜见刘若愚送上礼物。刘若愚也不敢怠慢,连忙就去见朱慈烺,正好跟传信的锦衣卫碰到,也就一起到了东宫。
朱慈烺正在想关于防疫军问题的时候,刘若愚咳嗽一声大步走进来:“奴婢叩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奇怪:“咦?老刘?你怎么来的这么快?快坐!上茶!”
刘若愚站起:“奴婢是正好有事找殿下,路上碰到传讯的锦衣卫,然后就过来了,不知道殿下找我何事?”
朱慈烺摆摆手:“我的事不急,你有事找我?什么事情?”
刘若愚微微一笑:“殿下,曹文诏总兵已经回到大同,他托人给殿下送来两匹好马,因为不方便进宫就送到了奴婢那里。”
朱慈烺对于马兴趣一般,要是论好马,御马监什么样的好马没有,何必用他曹文诏送,不过曹文诏这份意思很明白了,除了感谢朱慈烺的照顾之恩,怕也是彻底倒向太子的意思了。
大明的武将还是比较惨的,文官视其为猪狗,就连戚继光这样的英雄任务,还不是要自称是张居正门下走狗,他因为张居正起最后张居正的死也造成了他的晚景悲凉。
曹文诏叔侄两人不管以前跟着谁混的,自从朱慈烺替他们说话之后,他们就迅速的改换门庭投靠了朱慈烺。
朱慈烺就是有这份底气,说句不客气的话,你们不管是谁后台有多硬,那也没有我的后台硬!
他们也想投靠崇祯来着,可惜崇祯刻薄寡恩的性格让人望而生畏,多少当年宠信的大臣最后被下诏狱、凌迟、弃市所以大家对于崇祯那是不敢爱呀。
朱慈烺只能说,崇祯做人像极了爱情:我相信你的时候,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使所有人都诋毁你,我也坚定不移!但是等我不相信你的时候,你说你是什么!
但是朱慈烺就不一样了,大明文人对于长子继承制有着偏执的执着,所以只要朱慈烺不要太作死,就不会有人威胁他的皇位,至少在曹文诏这样的武将眼里,投靠了朱慈烺那就是投资了大明的未来。
当然他不知道朱慈烺内心已经准备疯狂踩踏文人的底线,准确的说是对原本利益集团进行疯狂挑战!所以估计以后文人不光想换太子,甚至造反的心都会有。
朱慈烺摇摇头:“曹总兵这次招募了多少部落回来?”
刘若愚低下头:“殿下,这次曹总兵共招降四两万余人,其中林丹汗的遗孀们及他的儿子额哲已经率领余部自青海大草滩返回河套地区,额哲请求内附,已经跟曹文诏一起到了大同,等待朝廷的命令。另外蒙古额哲部传言林丹汗感染了天花死亡,蒙古有天花流行,还有鼠疫在流传。”
朱慈烺皱起眉头,机遇这个东西果然都伴随着挑战,额哲带人返回河套,那蒙古旧部就相当于有了主心骨,这给曹文诏的招降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好在曹文诏说动额哲内附,人也带到了大同,虽然跟理想有出入,但是至少也是个好消息。
现在问题就变成了大明跟额哲之间的问题,想要捡这个便宜,必须要吃下额哲,又要担心养虎为患,这些人还带来了天花跟鼠疫,这让朱慈烺打算把他们往内迁移的计划落空了。
朱慈烺皱起眉:“曹总兵带回的两万人里面有多少骑兵?多少马匹?”
刘若愚从怀里拿出一个奏章:“殿下,这是曹总兵今天递交到兵部的奏章,他特意抄录了一份让我带给您,希望您指正。”
朱慈烺接过奏章,都送到兵部去过了,还指正个屁,展开之后,第一大段是接到皇命的欣喜,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的决心,第二段是讲一路艰苦不忘皇恩,要为大明建功立业的雄心,第三段是在皇帝和各位大人的正确领导下,他取得了一丢丢小小的成绩,第四段是具体的成绩内容,最后提了一下自己面临的困难。
朱慈烺在第四段找到了想要看的内容,总共招募骑兵八千人,马匹两万多匹,牛羊几万只,这些人因为战争的波及迁移的过程很多东西都丢失了,牛羊也死亡过半,所以啥都缺,要是朝廷不救济,他们铁定活不过这个冬天。
这个朱慈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要不是一大堆老弱妇孺,缺衣少食的,这些人也不会选择投靠大明了,人家又不是真傻,大明也没有到一呼百应的地步,人家投靠你不就是为了混口吃的么。
两万人就剩下十几万只牛羊,这肯定是不够吃的,别说活过冬天了,不投降能不能活到冬天都是事!
所以估计额哲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额哲的情况怎么样?”
刘若愚小声的说道:“额哲带回来四万部众,其中能上马作战的只有一万八千人,这次带了一万两千到大同,跟曹将军一同抵御建奴。”
第91章 想的太多钱太少
破事一件接着一件,原本以为形式一片大好,没想到建奴才稍微有点小动作就让朱慈烺这边手忙脚乱,这样算下来曹文诏跟额哲两边合计能有两万六千骑兵,精简一部分两万还是有的,只要大明在稍微支持一下,估计最后应该有三万骑兵。
关键是曹文诏给朱慈烺送来了两万匹马,这样朱慈烺又可以组建一支一万人左右的汉人骑兵了,而且防疫军跟开平新军的偏厢车用马不就有着落了。
不过就算朱慈烺想的再好,估计朝堂上那一帮大臣可不会按照朱慈烺的想法来办,明天的朝会还指不定吵吵成什么样子呢!
肯定有人会拿祖宗说事,也有人会指责曹文诏擅开边衅,更会有人指责蒙古人带来瘟疫等。
而大明的皇帝陛下对于这件事还在摇摆不定,好在经过上次朱慈烺的开导之后,他已经认识到了河套的重要性,这次收复河套加上额哲请求内附两件事也算给他大长了一回面子。
朱慈烺估计崇祯老子这边继续支持没有问题,现在建奴赖在归化城不走也在收拢察哈尔牧民,虽然给大同的防御造成了压力,不过正好也给大家提一个醒!
一个两个的不要还以为建奴只是辽东关外的一个小小隐患,现在情况已经变得很糟了,大明在不有所行动估计北方就会糜烂了。
当然支持的力度还是有待商榷的,毕竟朱慈烺刚刚定下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大基调,这个时候让朝廷过度把注意力放到北方,搞不好推杨嗣昌上位的想法就要夭折。
还好有了瘟疫这个由头,朱慈烺可以光明正大的插手这次行动,防疫军在防疫这一块那可是有实战检验的!
只要给朱慈烺开了一个插手大同和河套军务的口子,那防疫军就能迅速的发展壮大,只要钱到位,明年就能扩充他个三五万!
当然前提是钱到位。
这个事情暂且放一放朱慈烺更关心的还是这郑久亮的来意:“老刘,郑家最近有什么动作没有?”
刘若愚想了一下:“郑家最近从皇明特供采购的货物很多,大多销售到江南广东福建等地,还有高丽和倭国也都有销售,咱们卖的货物有四分之一都是他们在买,有一半的东西都要通过他们运送。最近郑氏派了一个族人在天津设立了货站码头,就跟咱们的船厂挨着,还有就是郑家最近在天津码头囤积了一批粮食。”
朱慈烺一时也想不明白郑芝龙打的是什么主意,看了看一边的李若琏,李若琏也摇摇头,看来李若琏的人也没有混进去,情报系统初建,手哪能伸那么长。
想不明白就不想,到时候随机应变就是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