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不明白就不想,到时候随机应变就是了,正好刘若愚来了,朱慈烺问道:“纺织那边一直研究不出什么成果,你在从松江那边招几个年轻工匠来,也许换换年轻人会有什么好主意。”
刘若愚用心听着,朱慈烺接着说道:“我刚刚见了造船的工匠,这些工匠虽然给咱们干活了,但是他们的心确不在咱们这边,这始终是一个安全隐患,我会派统计司的人去统计一下这些工匠的家庭具体情况,到时候咱们看看,能不能把他们迁移到附近,至少要保证掌握咱们关键秘密的人,其家人要在咱们的控制范围内。”
刘若愚愣了一下,连忙低头:“是,我以后一定会注意工匠家人的情况,配合统计司完成这次调查。”
朱慈烺敲着桌子皱眉思考,京城居大不易,京城没有一片地是无主的,想要安置工匠的家人,那是要买地建房子的,城外地价便宜,但是朱慈烺也不敢保证以后建奴一定不会再打到京城附近,所以没有城墙的包围,等于是置这些人于危险境地。
而且随着工坊越来越多,朱慈烺不可能把所有工坊都放在京城内,所以筹建新城就变成了首选,这可是个大计划,想想后世房地产的吸金能力,朱慈烺馋的直流口水。
说道新城,大明京师经过建奴这么几折腾,崇祯也有修建卫城的想法,只不过因为钱不够,所以一直没有开建,故而若是朱慈烺有办法不花钱就能建好,崇祯肯定是愿意的。
就像宛平城就是崇祯年为了守卫北京西面建立的卫城。
而朱慈烺也正是相中了这里,有码头,又是整个西南方向进京的要道,水陆交通都便利,距离京城又近,建好之后又能护卫京师,这一举多得的好事没有不干的道理。
当然现在这事只能在心里规划规划,想搞这个最起码要把地买下来吧,虽然强征也可以但是太伤人品,所以只要钱到位啥都好说。
问完郑芝龙的事情,朱慈烺就继续研究蒙古问题。
而郑森回到郑家货栈,连忙去后堂拜见族叔:“久亮叔,我已经上报太子了,这是牌子,你明天走东安门一直往西,过了东安里门,东上中门,就到了东华门,然后在那里等候召见。”
郑久亮小心的接过牌子:“阿森啊,你觉得太子好相处么?像个孩子么?”
郑森被族叔的问题惊讶的啊了一下:“啊?好相处啊,想孩子?不太像,太子很睿智,他好像能看透人心一样,太子爷很少说话,但是每次说话都很有道理,就好像事情本来就该这样,太子很少跟我们玩,他总是在思考,在写东西,在处理事情,我也说不好他是什么样的人,总感觉他总是很着急。”
郑久亮听着云山雾罩的,不过郑森还只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他怎么能清楚的描绘一个人。
郑久亮拍拍郑森的肩膀:“阿森啊,你爹怕你吃不惯这京城的饭菜,特意送来两个咱们老家的厨子,晚上想吃啥就让他们给你做,还有你爹让我看看你在京城有人欺负你没有?”
郑森嘿嘿一笑:“太子对我们可好了,我们大家一起训练,一起下棋,我跟大家也混的熟了,大家都挺照顾我的。”
郑久亮嗯了一声拉过郑森悄悄的说道:“没人欺负就好,要是有事就立刻回这里,你爹给你安排了人随时接应你出城,走我带你去看密室,就在你的书房里,一旦有事你就躲到密室里,到时其他人都会帮你处理好!”
第92章 郑家的后手
郑森被带到书房,这里郑森刚到京城住过几天,之后就被带到宫里跟着太子,再之后就住在讲武堂,这还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书房有两个书架立在背墙上里面塞满了书籍,一张大桌子摆在屋子正中,靠近门前还有四张圈椅,两边的墙壁上各放着一个多宝阁,上面搁着瓷器古董,空余的墙壁上挂着名人字画。
郑久亮得意的说道:“整么样,是不是很漂亮,这些字画古董都价值不菲,家具都是上好的黄花梨木,以后你可以在这读书、会客。”
郑森啊了一声:“读书?读什么书?”
郑久亮哈哈一笑:“当然是读四书五经啦!你爹已经托人帮你物色一个好老师教你读书,你爹可是想让你将来读书考状元唻!”
郑森摆摆手:“我哪有那本事,我爹给我找的老师是谁?”
郑久亮悄声说道:“是钱阁老,这次你爹打算助钱阁老从新入阁,钱阁老已经来了京师,若是一切顺利,他讲会在下朝的时候教你读书。”
郑森疑惑的问道:“钱阁老是谁?钱谦益么?”
郑久亮点头:“正是。”
原本要是没有朱慈烺的参与,钱谦益确实在郑森十二岁的时候收他为徒,而因为朱慈烺的原因温体仁提前完蛋了,所以钱谦益加速跟郑芝龙联合,很明显钱谦益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看中了郑芝龙的财力。
郑森还只是个十岁的孩子,对于打仗的事情因为兴趣和熟悉还不至于那么抗拒,现在听族叔说要读书,他就有点不乐意了:“族叔,我以后会一直在宫里讲武堂学习,哪有什么时间读书啊!”
郑久亮哈哈一笑:“说以才给你找一个钱阁老当老师啊,你没有时间学,人家也没有时间教啊!这就是个师徒名分,这也是为了你的安全考虑。”
族叔对这就更不能理解了:“为啥你这也担心我的安全,那也担心我的安全,搞得我好想随时会出事一样?我平时吃住都在皇宫,那里戒备森严,怎么会有危险?”
郑久亮苦笑的摸摸他的头,郑久亮总不能说就是怕在宫里不安全吧?
看着郑森疑惑的眼睛,无奈的说道:“你知道你爹的仇人很多,这刘香的余孽都在天津,还有那天津水师副总兵俞正声,当年他爹俞咨皋就是因为跟你爹作战不利被杀头的,所以呀你在京师一定要小心一点!”
郑森想起了这个人:“就是当年那个福建总兵官俞咨皋?他爹是俞大猷那个?”
郑久亮点点头:“可不是么!这你爹的仇人都集中在天津卫了,这明显就是朝廷有人在背后使坏,让朝廷防备你爹!”
郑森懵懂的说道:“那我跟太子殿下说说,让太子把他们调走?”
郑久亮连忙摇摇头:“你可不要乱说,这事咱们只能自己知道,不能跟别人说!”
郑森哦了一声摸摸记下,郑久亮指了指书架说道:“来,你看这里,这书架旁边挨着地这块木板,你轻轻的踢一脚。”
郑森依言对这那块木板踢了一脚,边上的墙里吧嗒一声,下面的石砖裂开一个半人高的门户,郑森低头就能钻进去,郑久亮点亮桌子上的油灯,弯着腰带着郑森往里走,穿过一段乱世砌成的走廊,里面是一个小石室,石室里摆着五口大箱子。
郑森有点莫名其妙,郑久亮介绍到:“这里是咱们京师号的钱库,只有你我知道进来的方法,这些箱子里放的都是金银和贵重的礼品,若是有人搜到这间密室,一定会只注意这里面的财宝,而你的藏身之地并不在这里,而是在这边。”
郑久亮又带着郑森往回走一段:“就是这第三个灯台下边还是在脚底下这块石头,你踢一脚。”
郑森觉得挺好玩,这要是用来捉迷藏肯定没人能找得到,依言又踢一脚,这次这里再次乱石上又弹出一个通路,郑久亮带着郑森进去:“这里一直通到假山底下,有点潮湿,不过有水有食物,假山还有缝隙能让你不至于憋闷,你就在这里等着咱们的人来救你就行了。”
郑森兴趣缺缺的哦了一声,这里空气潮湿,环境逼仄,干嘛要躲?郑森看看郑久亮:“叔,我要躲多久?”
郑久亮低声说道:“这里面的食物够你吃两个月的,那里有假山引进来的水,一般情况下最多三天就会有人来救你,若是没有你就继续等一直到有人救你为止。”
郑森想着待着这里三天,怎么有种关禁闭室的感觉。可怕么?一半吧?
自从太子殿下搞出了关禁闭这个惩罚,不少惹事的勋贵家孩子都吃了教训,郑森也有幸进去过,不过他的耐受力就比其他人好多了,对于出生就开始在海上漂泊的他来说,忍受孤独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待在狭小阴暗的船舱里,待一天不出来那也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郑森除了不舒服,并没有感觉禁闭室是多重的惩罚,所以郑森也就获得了大家的同情,这孩子一看就像是在船上待久了变得傻傻的。
郑久亮看着郑森对于自己大哥精心布置的这些一点都提不起兴趣,他也无可奈何,常言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大明再也没有成气候的海盗,那么郑家这支走狗良弓也就到头了吧?这个孩子还一副年少无知的模样,郑久亮真想把一切都告诉郑森,让他防着点。
可是想想大哥的话,阿森就好像是朝廷手里的人质,要是阿森表现的战战兢兢的防备着朝廷,那朝廷肯定以为郑家有异心,这不仅会置郑森于险地,还会置郑家于险地。
毕竟郑芝龙能混到今天这个地位,怎么可能是傻子,但是面对阴谋诡计还好应付,这种以大势压人的阳谋,郑家还真的无能对抗,其实郑家也有人提议干脆反了到海上继续逍遥,但是郑芝龙确厌倦了那种风雨飘摇的日子。
于是郑家送了大笔的银子,出让了很多利益,攀附了复社,又出钱又出力,支持钱谦益入阁,为的不就是找一个靠山么。
第93章 朝会有暗流
第二天的朝会,鸿胪寺的人安排述职上任官员谢恩之后,朝堂上突然安静了几十息,朱慈烺看到不时有官员朝自己这边瞟一眼,他心中立刻警铃大作。
鸿胪寺官员拿出曹文诏的奏章,开始大声念诵:“臣抚蒙总兵官曹文诏奏……”
奏章念完,一个御史道官员跳出来:“陛下,臣弹劾曹文诏靡费国用、私自议和、擅开边衅、结交宦官、克扣官兵……”
御史还没有念完,崇祯挥挥手:“拿上来吧。”
小太监下去取,下边的御史官员看到崇祯没有打算处理这事,立刻一个接一个站出来:“臣亦要弹劾曹文诏擅开边衅……”
“臣也弹劾……”
“……”
朱慈烺不理解,原本他以为朝堂上会因为这个问题起争执,但是没有想到,怎么直接就弹劾其曹文诏来了?还是一边倒的弹劾?这后面要是没有人推动那才是有鬼了。
崇祯见他们一个个群情激奋,反而非常淡定,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被大臣玩的团团转的十八岁毛头小子了。
崇祯颇有深意的打量了朱慈烺一眼,平静的说道:“汝等弹劾曹文诏之事朕会派人调查,现在议一下归化城的建奴问题吧,兵部可有什么章程?”
兵部尚书张凤翼出班奏道:“回陛下,臣以为建奴一万人对于大同防线没有太大影响,至于恢复河套也需要容后再议,此时九边粮饷自顾不暇如何有能力分守河套,至于额哲此人,虽然有蒙古大汗之名实则不过有部众三四万人,朝廷可以优抚收其心,臣以为当先解决内患,臣有本奏:
臣奏剿贼之役,原议集兵七万二千,随贼所向,以殄灭为期。督臣承畴以三万人分布豫、楚数千里,力薄,又久戍生疾,故尤世威、徐来朝俱溃。以二万人散布三秦千里内,势分,又孤军无援,故艾万年等败。今既益以祖宽、李重镇、倪宠、牟文绶兵万二千,又募楚兵七千,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