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5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的负责人上任之后立刻领会了朱慈烺的要求,一旬之内关闭了十七家报纸,并且严格了办报纸的审核流程。
大明创业不用申请执照,需要工作人员上门去登记,但是报纸确不行,报纸发表之前是必须要经过审核的。
朱慈烺之所以撤掉上一个负责人,正是因为其审核不严格,不仅报纸上舆论风向出现地域争端不管,有些报纸没有审核就发表他也没有管到位。
报纸自然知道自己引起了陛下的不满,报纸监管加强意味着大明报纸行业的开荒时代彻底结束。风口消失了!
第1019章 大兵器推演开始
六月份,对于大明最终要的一次兵器推演将要开始,朱慈烺会全程关注,但不会一直在场,因为这一次推演耗时太久,预计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
进攻方是卢象升为代表的第二代参谋体系,而防守方则是李通率领的学院老师队伍。
这些军事学院的老师分别研究自己擅长的领域,每一个至少对欧罗巴等国有过深入的了解,他们各自代表着一个国家。
为了这一次推演双方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仅仅为了一个首战攻击目标,卢象升团队就已经模拟了十多次。
大明当面的敌人有莎菲王朝,喀尔喀汗国,准噶尔汗国,和沙俄四个。
首先沙俄被排除,战线太长了,天气太冷了,大明就算投入百万大军也很难取得胜利,搞不好因为天气原因被拖入持久战。
而且沙俄地处东欧,动了沙俄就代表着整个欧罗巴都会被惊动,这些人不会放任沙俄被消灭,最后导致大明以超长的战线在有利于敌人的战场上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第二个被排除的是准噶尔,一样的道理,战线长,打下来没有意义,除了引起沙俄的警觉让沙俄提前进行战争准备。
参谋部分析,如果先打准噶尔很可能导致沙俄再次跟大明开启北疆战事,导致大明不得不被拖入跟沙俄的战争。
然后回到进攻沙俄的弊端那一条,投入主力不划算,投入不够一部分实力始终被沙俄给拖着这也是个麻烦事。
喀尔喀汗国,太小,打着没意思,还会引起莎菲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的警觉。
最后只剩下莎菲王朝看着像是最优解,从莫卧儿出兵水陆并进,莎菲王朝应该挡不住大明的一击。
但是进攻邻国莎菲王朝会导致奥斯曼帝国的警觉,甚至引起奥斯曼跟欧罗巴的合流,跟这个结果比起来,进攻莎菲取得的这点收益就显得有点鸡肋了。
所以选来选去,卢象升团队觉得先进攻奥斯曼才是最优选择,第一可以利用奥斯曼人阻断了大明和欧罗巴的商路为理由开战,先拿下埃及地区,占领苏伊士运河。
欧罗巴因为经济利益考虑和一直以来的冲突和仇视很大概率会选择观望。
一旦大明占领埃及和苏伊士运河,那么大明通往欧罗巴的海路就彻底打开,即使后面的战事转为全面战争,大明也不必只能沿着边境线一路平推。
只要大明占领了苏伊士运河,大明的军队就能进攻地中海沿岸的任何地方,整个欧罗巴一半地区都在大明的打击范围之内。
不仅仅是进攻范围扩大了,还能牵制欧罗巴的兵力,如果叫门口随时有可能被敌人登陆,那还敢派大军去帮助别人么?
而更有利的地方是,大明的藩国们对埃及的蚕食正在进行,大明连理由都是现成的,到时候想打就打。
卢象升进攻奥斯曼的同时,派出使团游说欧罗巴各国,许诺各种商业贸易好处,让欧罗巴出兵配合。
最终演习指挥团判定,欧罗巴大部分国家选择观望,而西班牙选择出兵进攻奥斯曼,打算趁机夺回奥地利和巴尔干地区。
西班牙和奥斯曼之间那可是老仇家了,奥斯曼强大的时候,一直奋力西进企图占领整个欧罗巴。
堵住东西方贸易的航道,让欧罗巴人被困在欧罗巴大陆上如同孤岛一样,后来大航海时代来临,西班牙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财帛,迅速的富裕起来。
强大起来的西班牙帝国自然不甘心奥斯曼人控制着东西方贸易航线,所以跟奥斯曼之间一直大战小战没有停过。
西班牙对于从新打通东西方地中海航线的欲望强烈,又对夺回巴尔干从新成为欧罗巴霸主有着执念。所以西班牙又很大概率选择两宋的道路。
按照推演,因为大明藩国不断的袭扰奥斯曼人有意识的加强了埃及等红海沿岸的防御,又因为苏伊士运河的修通,使得奥斯曼的四海舰队终于四合一,其实力足以跟大明主力一战。
奥斯曼的四海舰队分别是黑海舰队、地中海舰队、红海舰队和波斯湾舰队。
所以战争第一阶段,大明必须要夺取波斯湾的入海口,要么逼迫奥斯曼人进行海上决战,要么就击沉奥斯曼在波斯湾地区所有的战舰和造船厂,并派兵占领沿海地区的巴士拉。
因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游是巴格达,这一线有着不少造船厂,如果不占领两个流域的入海口,那么大明进军红海的舰队就会被波斯湾的奥斯曼海军不停骚扰。
而为了抵御莎菲王朝和大明的侵袭,奥斯曼人加强了巴士拉的海防要塞,卢象升团队必须拿出可靠的作战计划快速击破巴士拉要塞,在奥斯曼人反应从地中海和黑海调集舰队过来之前进入红海发动苏伊士战役。
这两战既是要塞争夺战,又是海军舰队决战,因为大明的强大,奥斯曼人至少会把一半以上的军舰集中在这两个地方。
红海沿岸对于奥斯曼来说有两个重要城市一定是重兵防守的,一个就是苏伊士,一个就是麦加城。
好在大明的舰炮比起他们的岸防炮更加强大,大明为这一战准备充分,演习指挥部判定巴士拉坚持了三天陷落,红海麦加城也跟着被拿下,但是苏伊士地区因为其运河重要出口的关系奥斯曼人布置了重兵。
卢象升利用大明藩国联军从尼罗河流域杀向开罗,而大明军则从红海东岸登陆打算海陆并进拿下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防线比卢象升预计的晚了一个月才拿下,因为这边奥斯曼军队跟大明藩国打了十多年早就熟悉了大明的战法,因为长时间的征战也更善战和顽强。
而耽误的这一个月导致奥斯曼有机会布置了耶路撒冷防线,而波斯湾地区的明军刚刚推进到巴格达。
地中海地区,大明的快速推进让西班牙意识到了危机,这时候演习不得不暂停,老师阵营这边要讨论一下这个时候西班牙是选择观望,还是趁着奥斯曼无暇顾及快速拿下巴尔干,又或者跟奥斯曼联合一起对付大明的进攻。
最后讨论的结果是西班牙选择撤兵休战观望,并且开始调集海军舰队进入地中海。
第1020章 大推演中
得到消息的卢象升团队又起了争执,有人觉得应该防止西班牙参战,调集舰队进入地中海。
而有人觉得应该趁着西班牙收缩的时机趁机拿下吕宋地区和中美洲地区,正确快速推进巴拿马运河修建计划。
反对者觉得同时跟一个陆权强国和一个海权强国开战对大明是不利的,尤其是西班牙地处欧罗巴腹心,大明跟西班牙开战就等同于跟整个欧罗巴开战。
到时候好不容易先打奥斯曼获得的一点战略缓冲时间全部丧失,完全得不偿失。
赞成者觉得大明如果想要一统,必须要占领世界主要航运节点,现在大明已经占领了马六甲和苏伊士,只要再击败西班牙占领巴拿马和直布罗陀海峡,大明的航线就完成了。
而大明自己的环球航线完成的同时也等于把欧罗巴限制在北大西洋地区,舰队能够威胁所有欧罗巴国家的沿海,那么欧罗巴就无法团结起来支援一点。
如果让朱慈烺来选,朱慈烺会选择稳一手,最起码在跟奥斯曼作战的时候取得绝对优势之后再考虑开启新的战役。
现在敌人还在加固耶路撒冷巴格达防线,你这边就要开新战役,这太冒险了。
关键是西班牙太大了,想要进攻西班牙,必须要吕宋、新大陆和欧罗巴三方一起发力,陆军还好,这必然导致大明舰队的分散。
不过卢象升团队商量之后觉得可以打,陆路让藩国军从北非往直布罗陀,海路直接在歼灭奥斯曼地中海主力之后把奥斯曼黑海舰队堵在黑海内,然后西进攻击西班牙。
此时的西班牙还占领这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地区和一本分半岛土地,大明对西班牙的进攻,既可以进攻西班牙本土,又能在亚平宁半岛获得一个登陆点。
推演指挥部判定,卢象升团队对西班牙的攻击引发了整个欧罗巴的连锁反应,欧罗巴人决定联手抵御大明的进攻。
全面世界大战开启,立陶宛王国和德意志联邦支援奥斯曼帝国,法国英国支持西班牙在亚平宁半岛和西班牙本土跟大明陆战,而三国联合舰队跟大明在大西洋和地中海进行海战。
沙俄和挪威一起联军东进和大明在西伯利亚作战。
因为欧罗巴在全世界有超过八万艘商船,在接到作战命令之后,这些船化身海盗在全球劫掠大明的商船。
形式急转直下,不过卢象升团队并没有惊慌,首先稳固巴拿马到直布罗陀海峡一线,然后在全球开战对这些国家殖民地的打击让这些海盗船失去补给基地。
大明大量的战舰被抽调前往世界各地保护航线进攻殖民地之后,欧罗巴海军控制了欧罗巴大陆和北大西洋地区。
卢象升团队在海洋无法短时间取得优势的时候,决定以陆战的突破打破僵局,陆军突破耶路撒冷巴格达防线之后,已经进军到小亚细亚半岛。
在安纳托利亚高原地区因为地形的限制推进速度变慢,北方沙俄和挪威联军联合了准噶尔对大明西北和北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缓解北疆压力,卢象升团队打算越过高加索山脉进攻东欧平原,迫使沙俄和挪威回军。以便大明西北军团消灭准噶尔汗国。
在大明强大的压力之下,欧罗巴和奥斯曼一起说动了莎菲王朝也参加了战争,莎菲王朝出兵波斯湾企图截断大明的补给线。
欧罗巴人为了支援奥斯曼的防御也调派了大量的舰船袭击大明印度洋航线。
因为补给线有被切断的风险,大明西亚进攻兵团不得不暂缓进攻节奏,为了打破僵局,卢象升团队既希望于西北战区对准噶尔的进攻。
准噶尔汗国吸收了叶尔羌迅速战败的的教训,转移了王庭骑兵也改大规模决战为游骑骚扰。哈萨克汗国在欧罗巴不停的游说和准格尔、沙俄、挪威、奥斯曼四国夹击的威胁下加入了抵抗大明的阵营。
战争推演到现在已经到了第三年,大明兵力已经使用到极限,添油式应急征兵已经不能满足战争需求。卢象升正式提交计划,请求大明进入全面战争状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击败敌人。
世界大战比朱慈烺预计的早了两年的时间,大明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不过此时已经到了危机关头容不得犹豫。
战争第三年,大明进行全面动员,战争进入决战阶段。
在大明决定全面动员之后,整个世界都进入战争动员状态,大明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战争进入拼消耗阶段。
整个第四年,战局都在僵持,不过大明依靠率先动员准备充分和工业实力强大的三重优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