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还有很多共用区域都是围绕着朱慈烺的套房设置的,例如一个可以容纳三十人的会议室,一个单独的小厨房,专门的随船御医等等。
  朱慈烺之所以要这么早出发,也是因为这遥远的距离,整个舰队需要十二天以上的航行才能到达广州。


第1095章 南山行宫
  尽管大明近海的航线已经非常繁华,但一天也看不到几艘船只,海上的航线并不像陆地上或者河道那样狭窄,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海上的航道宽度都能达到上百里。
  除了前三天的新鲜感之外,剩下的海路就完全是无聊的航行,这还是朱慈烺第一次坐海船远航,上次坐船也不过是在天津附近看了一下海军的演习。
  这次前往广州吴大海也在船上,这家伙年前又娶了一对双胞胎的事情是搞得京城几乎人尽皆知。
  果然这件事情一出他的小妾跟人跑了的事情也就没有人提了。
  不要说别人,就朱慈烺都有点羡慕,他也想要一对双胞胎,但是又不好直接开口,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朱慈烺特意敲着桌子说了一句:“这个不错!”
  也不知道桂喜有没有听懂他的意思,反正到现在也没有见把人送进宫,估计希望是不大了。
  本来已经忘记了这事,吴大海一出现朱慈烺又想了起来。
  吴大海做的大明最善战的海军将领之一,陛下出海自然是他随行。
  朱慈烺的座驾就是舰队的旗舰,吴大海为了确保安全几乎每时每刻都带着指挥室里,连睡觉也是。
  舰队过胶州外海的时候,黄海舰队集合了全部战舰举办了一次阅舰式,并且派出五条战列舰护卫舰队到达松江府才回去。
  舰队在松江府停了一夜,补给了新鲜蔬菜和淡水之后就继续出发,朱慈烺没有下船,也没有让当地的官员迎接,甚至当地官员都不知道皇上再船上。
  以一支舰队的自持力,哪怕是航行三个月不靠岸补给也是够的,不过那只是战时状态,平时任务的时候,朱慈烺一般要求舰队每三天或者五天就靠岸补给一次。
  明明可以过得很好,没有必要让大家非要吃苦不是。
  船上虽然不缺吃的,但是青叶的蔬菜和淡水还是最新鲜的最好。
  到了松江府之后就由东海舰队接着防护了,东海舰队在舟山附近举行了阅舰式,然后一路护送南下,这一支脱胎于福建海军的舰队是大明海军的摇篮,也是郑家的起家之地。
  不过郑子龙还是非常识趣的,自从朱慈烺封他公爵之后,他就把福建这些产业都交给了别人打理,一大家人移居到封地去了。
  为了让陛下放心,他还特意劝郑芝豹也跟他一样退休算了,不过郑芝豹不怎么乐意,没有同意。
  郑芝龙是没啥追求了,这辈子,海盗也当过,官兵也当过,大明首富也当过,现在又是国公,儿子是陛下的学生,将来混的最次那也是回家继承老爸的公爵位和封地。
  他郑芝豹自从跟郑芝龙分家之后几乎是从广州地区白手起家,郑芝龙也就支援了他几千万两银子,一两百条船一两万士卒而已,这些都是小事,不重要。
  他郑芝豹这些年是怎么过的!整天训练来训练去,除了捞到一个攻打郑氏的任务之外,根本没有机会在上战场。
  就他积累的那点功劳别说公爵啥的了,就是侯爵都封不上,最多也就是个伯爵而已,到时候他哥的封地大半个岛跟半个省那么大,他的封地半个县城这么大,他郑芝豹不要面子哒!
  舰队过大琉球的时候,朱慈烺特意在那里停泊了一天,到琉北城走走看看,后世这里闹的这么欢,现在朱慈烺就踩着他们的省会,这里以后都是大明的了,皇帝都亲自来过!
  如果以后谁敢在哔哔,朱慈烺相信后世子孙一定会把这件事拿出来说一下。
  舰队继续南下,郑芝豹已经等在那边,在澎湖南进行了阅舰式,然后由南海舰队继续护卫。
  这一路无惊无险的到达广州,广州为了举办这一届博览会,特意在深港湾附近建立了深港城。
  规模上比起天津的新城区还要大,因为更南边的深水港区被海军划为了基地,所以这边的港区就成为了深港城的专用港区。
  朱慈烺不清楚这里后世会不会像某圳发展的那样迅速,大概率是不会了,因为没有了当初那个港城可以依靠。
  显然广州把新城建在这里确实证明这里的确有开发价值。
  深港城并不像松江府和天津那样方方正正,而是依山傍水,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了园林化的设计,各个功能区之间也不再是以商铺休息区连接,而是一个个规划好的住宅区。
  这里不再是一个存粹为了开博览会而建的商业城,而是根据大明的最新城市规划理念从新建造的一座新城。
  朱慈烺看了一圈之后下榻南山上的行宫,这是朱慈烺的第一座能看到海景的行宫,因为建了行宫,所以这边整座南山都是皇家的地盘了。
  想想后世这里的房价,朱慈烺现在一人独享,说不出的惬意。
  朱慈烺到深港城的时候是正月二十九日休息一天到了三十日。一号参观了博览会的各区域情况然后熟悉了一下这边的新项目。
  二月二龙抬头,深港城一声钟响,整个新城开始交易,深港城这边既有松江府那边的手工业轻工业氛围,又有红河地区的煤铁联合体的重工业血脉。
  整个大北部湾区是大明轻重工业发展最均衡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例如制糖业,两广加上云贵地区现在是大明主要的产糖区,所以新港城有几条街是专门卖糖和糖制品的。
  现在大明的白糖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糖,畅销全世界。
  除了糖之外还有橡胶,金鸡纳树皮,花卉等等不太有名气的小产业。
  经过七八年的引种种植,海南和南洋的那一批橡胶树已经可以少量割胶了,虽然大明的橡胶轮胎还没有研制成功,但在研制的过程中不少橡胶制品已经被发明出来。
  金鸡纳树皮现在是畅销品,远洋的人是必备的,海上的船舶为了安全也会带上一些,这树皮最贵的时候一度达到跟白银等重交换。
  不过好生意没有做多久西班牙人就知道了消息,直接从美洲剥了大量的树皮过来,现在一斤金鸡纳树皮只能卖五两银子了。


第1096章 最担心的是你
  目前大明最畅销的东西依旧是丝绸,棉布,瓷器和茶叶,排在后面的才是漆器,铁器,糖,烟叶等等。
  广州港作为大明关内向外最外围的一个港口,如果能在这里买到,不少远渡重洋的商人也不愿意再北上几千里去找产地,更何况还不一定能便宜。
  外来的商人优先也会把带来的商品先在这里销售,故而广州港一直是一个商业性港口。
  当然相比于外销,大明的内销也非常重要,坐拥世界四亿以上的人口,占据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把货物卖遍大明就是卖遍了世界。
  而南面和西面的商人都要经过广州,东面的市场跟这个比起来只能算小打小闹而已,
  崇祯年间的时候广州的人口一直只有五十多万,到了现在这附近已经有一百三十多万人口,成为了大明最南端最大的城市。
  整个北部湾有两个大城市,一个是广州一个是红河城,广州主要是贸易,轻工业,红河城主要是煤铁冶炼和相应的重工业。
  大明的湾区城市都必有一个煤铁联合体,又不是后世搞什么虚拟经济高科技啥的,这个时代想要发展一个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必须是工业中心。
  除了北部湾区之外,大明还有长江松江、苏州、杭州和金陵组成的长江口杭州湾区,这边有马鞍山的铁矿,江西和淮北湖北等地都会把自己优质的煤铁资源都送到这里。
  渤海湾地区更不用说,这里的重工业实力是大明之最。
  新开发的孟加拉湾区也有自己的煤铁中心,几内亚湾也有。
  目前的大明工业发展还是以这些湾区为主,其余的地方都是原料产地。
  就像北部湾区,整个两广云贵的糖,烟草,橡胶,金鸡纳树,等等很多东西全部都要放到这里销售。
  这也是朱慈烺为什么特意跑到这里来看一看的原因,如果广州的商业繁荣能够带动西南地区的经济作物种植,那对于稳定西南绝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观看完开市仪式之后朱慈烺再次坐船前往军港区,这个后世被称为维多利亚的地方,现在被称为大明皇家南海舰队海军基地。
  这里建成有一个修船基地,有十个五千吨级的干船坞,可以为大明所有现役的军舰进行维修维护。
  木船长期浸泡在海水里,底部就会粘上不少的贝类,还有海蛆钻进木板破坏。
  所以海船每出海一段时间都需要到淡水里浸泡几天,以杀死船上的贝类和海蛆。
  不过杀死之后不代表就会脱落,这些东西会一直堆积在船底越堆积越多,如果几年不清理因为这些东西能让军舰的航速下降三四节之多。
  多以每隔两三年,这些战舰就要进入船坞进行一次大修,除去底部的附着物,然后更换那些被海蛆侵蚀腐朽的木板。
  这就是修船基地需要干船坞的原因。
  而南海舰队军港,作为大明关内最南端的军港,整个南海舰队,太平洋舰队,印度洋上的舰队,南洋舰队甚至非洲的分舰队等等单位,都会优先选择这里作为修船基地。
  龙牙港虽然也有,但是那里是一个纯粹的军港,没有商业活动,没有那么多的干船坞,也没有那么大的淡水河。
  关键就是那里没有大城市,这修船这种事情动辄最少都要一个月的时间,这一段时间海军士卒都会放假,想家的回家,不想家的还不趁着有空去大城市转转。
  所以这边的干船坞修船一直都很繁忙,这里有十个五千吨级的干船坞可不是只有十个船坞,这十个是给一等战列舰用的。
  除了这种五千吨级的,这里还有三千吨的二十个,两千吨级的五十个,两千吨级以下的没有,那种小船一般也不会开那么远来维修,南海舰队自己的直接开到两千吨级的船坞里修就行了。
  郑芝豹一直谋求想让军部在这里建造一个造舰基地,对此军部一直没有允许,连松江那边都没有设立造舰基地,你这更偏远的广州还想,你怕是想屁吃。
  不过随着大推演失败之后,军部的理念动摇了,显然如果大明只要三大造舰基地不能满足以后世界大战的造舰需求。
  虽然船坞可以无限挖,但是这造船又不是挖个坑就能造,旁边还需要完善的配套工厂,最关键的就是木头。
  这个松江没有优势,因为那边已经没有大木头了,但是北部湾这里有埃
  首先无论红河城,还是广州城,那都是有造船基础的,当年郑芝龙还是土匪的时候,他的造舰工厂就设在郑氏控制的红河地区。
  广州靠着珠江,西南地区的木头源源不断的顺着河流送到广州。
  现在大明把中南半岛都纳入藩属,那里有着广袤的热带山地雨林,还有东南亚的海岛上,也有非常多的优质木材等着被发掘使用。
  比起北方寒带的木头,热带雨林里的木头更耐泡,更抗腐蚀。
  现在的广州造船厂就超过一百家,而海军维修船坞区又有大批的造船工匠和船坞。
  所以这里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来支持造舰,甚至很多船上的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