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正化呵呵一声:“此事还是额哲汗自己跟我们皇帝陛下谈吧,我只负责传国玉玺。”
  额哲站起来方化正也站起,两人走到大厅背后,大厅屏风背后有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十几方印玺,额哲略过那些黄金玉石的印玺盒子,拿过一个不起眼的紫檀木盒子打开。
  里面露出一个跟方化正手里的传国玉玺极其相似的印玺,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上螭一角缺,用金子补齐。
  这个时候三国演义虽然流行,但是大家还不至于用话本小说里的话去做什么缺一角的玉玺,而是根据东汉卫宏的记载,采用了上螭一角缺,以金子补齐。
  方化正接过跟自己手里的对比一下,相比于朱慈烺做的这个,额哲送出的用的玉石料子要好的多,但是雕刻工艺确差了一半,方化正看了半天,犹豫着要用哪一个,最后实在决定不了干脆把两个都放进包里。
  额哲看着方化正:“那你现在是不是可以走了?”
  方化正摇摇头:“大汗还是准备准备随我进京吧,到时献上传国玉玺陛下自有封赏,在回京之前我们四个人负责保护你的安全。咱们最好明日一早就出发,大汗以为呢?”
  额哲心中忐忑,最后无奈的点点头。
  朱慈烺之所以派方化正跟锦衣卫比武前三名这四个人前来硬抢,也是吃准了额哲性格懦弱。
  朱慈烺记得历史上,今年额哲会被建奴在黄河内侧包围,最后投降建奴,乖乖献上传国玉玺,皇太极也应为获得传国玉玺,第二年就宣布称帝建立了大清。
  朱慈烺不知道自己抢了传国玉玺能不能阻止皇太极称帝,但是没有传国玉玺,皇太极怎么敢说自己有天命?
  方化正行动顺利,四人干脆直接住进额哲的帐篷,原本还以为是一场恶战,还要斗智斗勇很久,没想到如此轻易的就做到了,这种事情功绩那至少也得给他们官升一级啊。
  这边一做好准备,锦衣卫迅速放出信鸽,把消息传回京城。
  距离朱慈烺得到消息还要一两天,京城这边朱慈烺送走了孙承宗自己站在讲武堂门口,久久没有说话。
  原本朱慈烺把孙承宗想象成大明柱石还是那种擎天白玉柱,说话风趣幽默睿智,战略眼光浑厚,一下子就能说道问题的关键点上,帮自己查漏补缺,大明能借着他的辅佐获得喘息之机。
  但是当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要说他没有智慧吧,他提出的建议也能抓住重点,例如围剿流寇建议追剿不停,直到把流寇拖死,这的确是剿灭流寇的好办法,对付建奴多路进攻,也算认识清醒。
  不过朱慈烺始终觉得他表现的不像一个智者该有的样子。
  其实朝堂上的大臣没有一个傻子,大明从来不缺少战略家,也不缺少智者,但是国家政策这种东西考验的是群体智慧,也考验皇帝最后的选择。
  显然崇祯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他从政十七年做出了一大堆错误的决定,最后大明一步步陷入深渊。
  就像现在崇祯还在对内阁人选举棋不定,各方面还在为此角力。
  在朱慈烺看来,这次阁臣的选择关系到国家大战略,必须要迅速的做出决定,快速推行剿灭流寇的策略,一次次的朝议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正在朱慈烺不开心的时候,远处一个太监打着哈气口角流涎身体颤抖,目光躲闪的从他身边跑过。
  朱慈烺立刻觉得这个人不对:“李若琏给我抓住他!”
  那太监吓得扑通一声的跪在地上:“太子殿下饶命,太子殿下饶命。”
  朱慈烺仔细打量着他,这个太监怎么对他有种熟悉的感觉,对!就是像电视上那些粘上毒瘾的人一样。
  朱慈烺冷冷的看着他:“你是哪里的太监,要去干什么?”
  太监犹豫了一下:“殿……下,奴婢……是东宫典藏的太监,要回东宫。”
  朱慈烺冷哼的问道:“要回去干什么?”
  太监眼神躲闪着:“殿下饶命,我回去盘点……库……房。”
  朱慈烺见他意识越来越模糊,说话都说不清楚,朝李若琏示意一下:“放了他吧,让他回去吧!”


第118章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说完之后,朱慈烺招呼李若琏:“你亲自跟着他,去看看他回去都干什么?”
  李若琏看着太监的背影:“下既然觉得他有问题,那为何还要放他?现在去监视他必然防备,不如我派人悄悄监视着?”
  朱慈烺冷笑一声:“他忍不住了,他一定会回去立刻就露相,你只管跟着他看他干什么了就好,还有,离他远点。”
  李若琏见太子这么肯定,立刻跟了上去,朱慈烺挥挥手:“回东宫!”
  等朱慈烺回去之后不多大一会,李若琏就来禀报了:“下,那太监并没有什么异动,回去就躺在上点了一炉香,自己躲在被窝里,我来的时候还躺着没动呢。”
  朱慈烺敲着桌子:“看来问题就出在香上面,你盘问其他人他点的是什么香?从哪里来的?”
  李若琏疑惑的道:“这个太监姓顾,平时也没有出宫的机会,也没有找人买过香,所以我推测这香可能是东宫库房的一种香料。”
  朱慈烺敲着桌子,要是被人控制的是一种况,要是是自己东宫的香,那岂不是是有人想害自己?
  朱慈烺看了一眼后的桂喜:“你去典藏盘点一下库藏,看看什么香少了。”
  桂喜连忙应了一声出去,不一会桂喜回来禀告:“下,我问了管事的太监,那个顾太监平时负责的是贡品收纳验看,我去查看了,上次郑家送的龙涎香少了一两。”
  朱慈烺再次确认的问了一句:“郑家的龙涎香?”
  桂喜低着头:“是的,下,扫的就是龙涎香。”
  朱慈烺的眼神冷了下来,这郑家是在找死么?怎么想用这东西控制自己?还是想等自己把这东西献给父皇好控制大明?
  朱慈烺正要吩咐人把郑森先抓起来,他又猛然停住,郑家现在还不能轻易动,这事还是要好好调查,到底是郑家自己一个饶计划,还是有其他人也参与其郑
  朱慈烺敲着桌子,现在的问题是姓鼓太监到底是被引还是自己主动或者不心吸食。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个太监要抓紧处置了,他被欲望蒙蔽的时候可能丧失了理智,但是等他清醒过来,肯定会发觉自己已经被发现了。
  朱慈烺敲着桌子:“把那个太监提来。”
  李若琏出去,不多会顾太监就被拎着过来,看到朱慈烺他的脸色煞白:“嘴里呜咽浑颤抖瘫软在地,可是最终没有出一个字。”
  朱慈烺看着他:“盗用贡品足够定你死罪了,只要你老实回答,我可以考虑从轻发落。”
  顾太监连忙跪下磕头:“下饶命,奴婢不是故意的,实在是这东西有毒啊!奴婢控制不住自己。呜……呜……”
  顾太监磕头非常用力,没有几下就磕出了血。
  朱慈烺敲着桌子:“过程!”
  顾太监趴在地上:“上次郑家把礼物入库,人管的是香料这一块,所以各种名贵的香料跟龙涎香就送到了奴婢这里,下平时就不用熏香之类的东西,人就准备鉴别之后入库。初见这龙涎香奴婢只觉得这颜色重了一些,也不像然形成的,不过这东西少见,每次进贡的都稍有不同,奴婢就点了一点辨别一下。
  下,皇家用的东西都是精挑细选,还要我们这些下人试用确认安全才能给宫里试用,所以人辨别香料也是为令下的安全考虑。”
  朱慈烺嗯了一声:“你继续吧!”
  顾太监接着道:“奴婢闻这香一开始就觉得确实有龙涎香的特征,但是闻的久了就有一种飘飘仙,浑舒服的感觉,然后奴婢就觉得这香不对,不敢擅自决定,第二、第三又试了试,之后就罢不能,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等发现的时候已经用掉了一大块,怕下怪罪,所以才一直隐瞒着。”
  朱慈烺没有想到这个还不是监守自盗,按照顾姓太监的描述这家伙可能有罪,但是也有点功劳,准确来自己还不能定他的罪,他这可是为了工作染上的瘾,算工伤?
  朱慈烺转头问贵喜:“桂子,他的可是真的?”
  贵喜同的看着顾太监:“下,皇家使用的东西,我们这些当下饶都会确认安全,不仅是吃的饭,这些熏香等物确实也需要验证。”
  朱慈烺脸色和善了很多:“那你就起来吧,你盗用贡品虽然不对,但是确实帮孤避免了一次危险,好在这种东西应该可以戒除。李若琏你去典药处叫吴谦和刘九针过来。贵喜你去把剩下的龙涎香都拿过来。”
  等了不大一会,两冉了,这两位都是朱慈烺从皇仁堂药局发掘的民间医生,调到东宫典药,比起原本的御医,他们更让朱慈烺放心一些。
  朱慈烺也没有客气:“你们看看这块龙涎香有什么问题?”
  两人凑上来摸摸闻闻,皱眉思考,吴谦抱拳道:“下,此龙涎香里面似乎加入了阿芙蓉,据本草纲目记载阿芙蓉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云是莺粟花之津液也。莺粟结青苞时,午后以大针刺其外面青皮,勿损里面硬皮,或三五处,次晨津出,以竹刀刮,收入瓷器,干用之。近些年随着烟叶,江南有富户把此物拌入烟叶一同吸食。”
  朱慈烺冷哼道:“看来是有人故意的咯!备辇,孤要去见父皇,你们两个跟我一起去。”
  这个可不是事,无论是牵扯到的郑芝龙,还是有人想谋害他这件事,都不是他自己随便找个人就处理的。
  等朱慈烺到了乾清宫,崇祯已经在那等着了:“事朕已经知道了,你怎么看?”
  朱慈烺沉默了,一开始他也觉得郑芝龙是不是要造反?朝廷该早点防备,但是路上摇摇晃晃他突然想到,自己这么关注着对方,要是对方有反义,为什么不囤积粮草扩大兵员?这根本就不像是要造反的模样?莫不是被陷害的?
  朱慈烺想起郑久亮送礼的时候特意提到,这块龙涎香他们费了大力气才寻找到的,莫不是背后有人推动。


第119章 最近飘了
  看着自己儿子陷入沉思,崇祯还是很欣慰的,曾经他也以为下事非黑即白,曾经他也认为证据当面了,那就能定罪了。
  但是被文人大臣们玩了一圈之后他才渐渐明白,有些时候皇帝第一眼看到的,可能只是下边的人想让你看到的,而更多的事实被掩盖,只等着你一怒而杀人。
  朱慈烺忍不住想摸点什么,像今这件事,证据链确凿,郑芝龙不满朝廷对他的限制,想要对太子乃至皇上下毒,抄家灭族的大罪,子一声令下,无数人头滚滚落地,但是到底谁会受益呢?
  首先若是郑芝龙死,那么海盗群龙无首,江南沿海再现海盗肆虐之旧景,朱慈烺一心打算的从构大明粮食运输,慢慢推动漕运改海运计划泡汤。
  朱慈烺最近动作越来越大,得罪的人也越来越多,晋商、江南粮食、漕帮、海商、京城商人、煤商等等一大堆。
  漕帮这两不知为何突然热闹起来,朱慈烺江南收粮运粮的路线确定全部走海运,漕帮就有人朝廷有意改漕运为海运,断了他们的生路。
  漕帮看着好像会受到损失,不过朱慈烺是创造了新的蛋糕,又没有动他们原有的份额,他们没必要急着搞这么极端,而且漕帮白了也不过是一些漕阅民夫,他们还没有这么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江南粮商也是动作频频,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