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南粮商也是动作频频,不过江南粮商的能量应该还没有这么大,也没有这么团结,要鼓噪着制造些舆论压力朱慈烺相信,但是要是联合起来企图消灭太子,朱慈烺就不信了。
  所以很明显这还是有人在后面推动,这个敌人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资源,能统合这些力量为他所用,一步步的在逼迫朱慈烺放弃江南购粮的计划,现在更是企图毒倒朱慈烺。
  果然事情越往深了想,事情就越复杂,朱慈烺看着崇祯淡定的样子,最后还是疑惑的问道:“父皇已经都知道了?儿臣只觉得此事背后一定还有黑手在策划一切,郑芝龙未必知道龙涎香有问题。”
  崇祯认可的点点头:“锦衣卫和东厂回报,郑家并无异动,所以郑家可能并不知情。王伴伴,你把你们想的办法给太子。”
  王承恩躬身行礼:“殿下,此事既然郑家是中间人,根据东厂收集到的消息,这种叫做阿芙蓉的东西,吸食之后会产生依赖,为得此物不惜卖儿卖女甚至自残自贱,若是有人故意,那么殿下若是找郑久亮再次讨要此物,对方一定会想办法再送,顺便提出一些要求,奴婢们就可以顺着这查到幕后主使之人,所以殿下还需要配合。”
  朱慈烺对于这招引蛇出洞计划没有意见,看了一眼崇祯,崇祯摸摸他的头:“皇儿这次是能逢凶化吉,全靠运气好,下次一定要心防备,我已经命锦衣卫加强东宫防护,皇儿下次出宫一定要多带侍卫。”
  朱慈烺这一刻很讨厌大明的风气,什么玩意嘛!怎么谋杀太子谋杀皇帝这事在这些文人大臣眼里跟闹着玩似得?
  不是好了君权神授么?怎么到了明末还有黄宗羲这种妖言惑众之徒提出“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这种大逆不道之语?
  朱慈烺觉得肯定是因为皇家的刀不够利,才让这些大臣误会自己能活下去是因为自己头铁?
  崇祯看朱慈烺脸上戾气逐渐加重,忍不住问了一句:“你有什么好办法?”
  朱慈烺认真的道:“儿臣建议优先给勇士营换装,然后让勇士营南下驻扎南直隶,一旦确定对方身份直接诛灭九族!”
  崇祯呵呵一笑:“为何要用勇士营?朕只需要一纸诏书,在派上几十锦衣卫缇骑,调动卫所驻军,到时候这些人一个都跑不掉。你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
  朱慈烺摊摊手:“那样虽然能把人抓住,但是抄家得到的家产就会只剩下百分之一。”
  崇祯被一下子动了,要是朱慈烺的只是怎么抓人,怕人抓不完之类的,崇祯还不会放在心上,但是一提到钱,崇祯就开始盘算调勇士营的可行性了。
  不过朱慈烺显然低估了崇祯的智商,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崇祯也逐渐适应了朱慈烺的诱惑式建议法,头脑清醒之后他发现,其实只需要从朱慈烺手里调一部分统计司人员随同,这事情就能简单的解决了,干嘛要大规模的调动军队。
  崇祯微笑着问道:“你怎么就肯定一定是江南人?还有这事不用调动勇士营,只需要从你的统计司调几个人帮着监督计算不就能防止有人中饱私囊了么?”
  朱慈烺眼睛一亮:“那父皇打算给统计司什么官职?这调查官员贪污还有罪臣家产的权利是临时的还是以后统计司特许的?”
  朱慈烺这么一问崇祯又犹豫了,他又不傻,朱慈烺话显然是想扩大统计司的权利,问题是给了权利,万一尾大不掉怎么办?锦衣卫就不了,东厂、西厂、内厂,一开始不都是只给流查权?最后哪一个不是成为一时巨祸。
  至于给统计司官职,那以后统计司岂不是从太子府的一个部门变成了朝廷的部门,给什么品级,职权范围是什么?这些都要仔细权衡的。
  朱慈烺也没有指望着一步到位的把统计司凌驾到所有部门之上:“既然父皇觉得统计司好用,那就让他们配合东厂锦衣卫行动就是。那孩儿回去准备了。”
  崇祯不给他也不硬要,反正以后统计的作用只会越来越重要,等渗透到朝堂的方方面面,朱慈烺就是想一直把它留在东宫,崇祯都不会同意。
  朱慈烺回去的路上就在想,自己找了一趟崇祯,好像啥用也没有呀?自己最近性格急躁,好像话也不那么有条理了,不行,这可不是好兆头,以后还是要谋定而后动,否则越的多错的越多,时间长了还有啥威信可言?


第120章 你看我干啥
  第二一早西城水门外已经围的人山人海,大家垫脚爬树甚至爬上房顶等着观看皇帝阅兵。
  京城的百姓消息是最灵通的,昨朱慈烺跟崇祯商定的事,今早上一大堆闲的没事的人就把这里围上了。
  皇帝到之前锦衣卫已经圈出的阅兵场地是没人去的,而防疫军今前半夜就已经拔营在城门附近等着。
  他们按照队形静静的坐在那里,以保存体力。
  今崇祯特意缩短了朝会时间,离午时还有半个时辰,崇祯带着朱慈烺登上城墙。
  孙承宗也被邀请站在崇祯左侧。崇祯不喜欢这种扰民的事,所以这边一到就吩咐开始。
  城楼上令旗挥动周遇吉立刻擂鼓,士卒按照鼓点的变化排列队形。
  这么点人搞分列式就算了,不过演练各种队形变换解散集合等基本演,还有前进后退转弯等的整齐划一,这些看着还是很有美感的。
  崇祯看着下边的士卒面无表,他阅兵也不是一次,比这花里胡哨的阵型变化京营那些人可比这些人擅长多了,结果到打仗的时候崇祯才知道,这群怂货连出城列阵的胆子都没樱
  而且阵型好看也不代表战斗力,京营为了应对皇帝检阅或者皇帝心血来潮派人搞得清查,专门练就了一支极其擅长列队表演的仪仗兵。有时也会表演给外国使节观看。
  崇祯当然知道那就像大汉将军一样都是样子货。
  朱慈烺当然很满意了,好歹他花钱管吃管喝的养了四五个月,能把一帮农民练到这个程度,至少证明他的钱没有白花。
  看着崇祯一副兴趣缺缺的样子,朱慈烺招呼了一边的桂喜故意大声出来:“你去告诉周遇吉,来点刺激的,有没有搞点跟别人不一样的,这群庄稼汉都练四五个月了,咋一点当兵的样子都没有!快让他拿绝招出来!在陛下面前露露脸!”
  崇祯看着朱慈烺煞有介事的吩咐,一副怕自己听不到的样子,哈哈一笑:“行了!不要搞怪,注意皇家体面,周遇吉是吧?练的不错,能五个月把兵练到这个地步也不易了。你不要胡闹,他们手里可是兵器,闹出人命露脸就成丢脸了!”
  朱慈烺嘻嘻一笑:“一会还安排了打靶表演,上次父皇看的是勇士营的打靶,这次您看看这人数增加之后是不是好看一些。”
  朱慈烺完又跟孙承宗:“孙师也要看仔细了,这新军战法武器跟以前都不同,您以后用起来一定要注意呀。”
  孙承宗摸摸胡子点点头:“下练此新军进退有据,士卒能令行止,已有强军之资,只要在战场历练一番一定能独当一面,怪不得太子下要安排他们剿匪练胆,看来下对于练兵颇多心得呀!”
  朱慈烺嘻嘻一笑:“孙师笑了,我不过是按照前朝和本朝练兵大家的练兵法总结发扬,要我有啥成就那不过是站在巨饶肩膀上…”
  孙承宗客气了一句:“下谦虚了。”
  崇祯突然问道:“听你还编写了一部大明练兵典?”
  朱慈烺点点头:“是啊,不过不是我编的,我是让统计司把练兵的一些细节记录总结一下,所以准确的是统计司总结了大明和前朝练兵的经验汇编了咱们大明自己的典。”
  孙承宗摸着胡子点着头:“下高瞻远瞩,有了此书,以后大明再练兵将领就有了参考,不至于纸上谈兵的瞎练。”
  朱慈烺本来就是这个目的,见孙承宗提起他就顺便道:“是啊父皇,儿臣打算以后把这次练兵的选兵数据作为各部的考核标准,以后各部在点算士兵数量不在光数人头,必须体各项数据之和达到及格才能算一个士卒,否则就算人再多也都只能给辅兵的军饷,到时就能激励大家努力练兵。”
  除了激励大家练兵之外,这种考核标准能遏制将领为了培养家丁对士兵剥削太多,只有达到标准才算兵,那大家就不能招老弱病残凑人数了,为了士卒能够过线将领也要适当提高普通士兵的待遇。毕竟要是吃都吃不饱你还想练兵?那你是不想要命了想体验一把真哗变!
  还有就是防止左良玉之流做大,左良玉的军阀化除了大明精锐尽失之后失去对地方军头的掌控力之外,对于军头虚报兵员的管控不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左良玉到了崇祯末年一度吹嘘自己有兵二三十万,向朝廷索要军饷,要是崇祯不给他就不动,就算动了,他碰到同等数量的流寇都不敢战,你他招的都是啥兵?
  崇祯对于朱慈烺突然的提议有点意外,想了一下道:“此事你上一个本子,朕看看再吧。”
  朱慈烺还想再争取争取,下边突然挥动旗语,部队开始检查火枪等武器,一旁准备好的锦衣卫把盾车推上来依次排好。
  这个就有意思了,崇祯问道:“不是打靶么?怎么打起盾车来了?”
  朱慈烺踮起脚往下看:“哦,敌人怎么可能是在那站着不动靶子,所以我让他们模拟一下怎么跟建奴打仗,建奴跟大明打仗要么骑兵冲锋要么就是步兵居盾车之后防备我们的火器,这样准备更接近实战。”
  老实崇祯还真没有看过真正的打仗呢,即使建奴打到京城,他也没有见到真正的打仗,所以一听更贴近实战他就站起来朝着城墙垛口走了几步。
  见这父子俩一人趴在一个垛口,孙承宗也不在矜持往前趴到另一个垛口上。
  为了皇帝的安全,整个阅兵阵型在离城墙八百步外的地方,击用的盾车在北面,防疫军从南往北击。所以其实多走这几步根本没啥效果,不过是求一个心理安慰。
  朱慈烺见还是看不清立刻招呼道:“桂子!桂喜把孤的望远镜拿来!”
  桂喜连忙双手递上望远镜,朱慈烺的望远镜是专门打造的双筒可调节版本,朝眼上一再稍微调节一下朱慈烺就看清下边还在往盾车后边摆草人。
  朱慈烺放下望远镜侧着头跟崇祯解释:“父皇他们还在准备草人,咱们还要等一会……”
  朱慈烺到一半才发觉自己竟然忘了吩咐桂喜给崇祯和孙承宗拿望远镜,现在两人正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手里的。


第121章 打穿了
  崇祯自然不好意思抢自己儿子的东西,再虽然看不清楚还是能看个大概的。
  不过崇祯还是扫了王承恩一眼,王承恩连忙低下头,这个眼神意思很明显是问他为啥没有提前准备?
  朱慈烺看看李若莲:“你的望远镜呢?”
  李若莲摊摊手:“下,我也没有想到能用到,所以没有带上……”
  朱慈烺只好乖乖的把望远镜奉上:“父皇儿臣带着望远镜是希望看看新铳到底要到多近才能击穿盾车,父皇您看新兵的腰间悬挂的一排短棍,实际上那是一种叫手雷的火器,点燃之后抛出爆炸,正好能克制盾车阵。”
  崇祯本来还不想用望远镜,但是朱慈烺提到了这种新式火器,他忍不住拿起望远镜看了过去。
  大明版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