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正一百多年以后,拿破仑证明过增加炮兵的权重,在战争中注重步兵、炮兵和骑兵的协同即使在滑膛火器时代也是行之有效的战法,所以朱慈烺没理由不发展火炮。


第123章 勇往直前
  孙承宗听着觉得言之有理,再强干弱枝此乃国策,既然是如此重要的武器,皇帝直接掌握才能放心不是。
  不过孙承宗对于威力更大,更重的战略炮兵的概念还停留在红衣大炮之类的上面,但是显然朱慈烺提出的野战炮兵肯定不会使用红衣大炮作机动,那还野战个啥。
  孙承宗看着下边冲入盾车后边套上一个什么东西在火铳口上,然后火铳手一个个挑翻草人,不用看清他就知道应该是短枪或者短剑之类的东西,当即眼睛一亮,当年自己为何就没有想到在火铳头上装一个枪头变成一杆短枪呢!
  新式火铳确实有很多改进,而这个刺刀并不是像后世那样卡在枪口下边的,而是直接套在枪口上。
  因为这样加工起了更容易,想要生产一个套在火枪下边的机构,那又要一个熟练的铁匠吭哧坑次的敲半,而且因为枪管外径精度不统一,根本不能流水线话生产,只能一支一支的敲。
  朱慈烺记得哪个时期有把刺刀装在火铳铳管里的记录,反正近战之后也不用开枪,他干脆沿用这个设计,现在速度压倒一切,也没有那个工业实力,还要啥能收回能弹出的刺刀。
  所有的东西都演示一遍,周围百姓发出山呼海啸的呐喊声和鼓掌声,在大明的百姓质朴的观念里,大明的新军越厉害他们的生活就越安全,最好打到建奴老家才好,把那些被抓走的亲人在接回来,给那些被杀的亲人报仇!
  崇祯跟朱慈烺坐回座位,士兵们整队集结到城门口附近,等待着皇上训话,孙承宗看完所有的战法演示:“殿下训练此军已经殊为不易,只要在给予其勇气和毅力,相信将来一定会成为一支强军。”
  可是朱慈烺确总觉得意犹未尽,有什么办法能让崇祯对新兵眼前一亮印象深刻呢?能展现的才艺都展现了,难道要卖惨?
  崇祯也表现的很淡定,准备念出朱慈烺给他写好的封赏词,东西都是朱慈烺提供,崇祯只需要发下去做个人情,表达一下陛下对他们的肯定就行了。
  封赏主要包括确定他们新军的名称,防疫已经结束,以后防疫军的名字也不再适合外出作战,打仗出动防疫军怎么听着都有一种不太正经的样子。
  还有就是上次朱慈烺跟周遇吉过的放假,发奖金,今晚加餐这些。
  正当崇祯准备话的时候,朱慈烺喊了一句:“父皇且慢,还有最后一项考验,儿臣也想知道这些兵到底能不能做到令行禁止。”
  崇祯疑惑的看看朱慈烺,朱慈烺朝身边的桂喜悄声的吩咐着,桂喜惊讶的看着朱慈烺,一脸不可思议,见朱慈烺一副肯定的样子,只好给皇上和太子行了个礼,飞快的跑下去。
  朱慈烺快步跑到城墙垛口往下看一副期待的表情,崇祯也来了兴趣。
  只见桂喜下去之后找到周遇吉,在他耳边轻声了一遍,周遇吉惊讶的望向城上,朱慈烺朝他挥挥手,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
  周遇吉心情也很忐忑,虽然这些士兵训练了这么久,但是他也不能确定这些人能不能达到太子想要的效果。
  不过既然太子想看,成不成也要硬着头皮试试!
  周遇吉正对着士卒:“所有人下枪余地!”
  士卒闻言立刻弯腰把枪放置在地上,接着按照周遇吉的指令向左向右散开,成一字型站在护城河三十步外。
  接着周遇吉把几个临时百户官叫到身边,把朱慈烺的军令在讲了一遍,百户官回到自己的队列,周遇吉大手一会:“发令!”
  各百户官立刻吼道:“所有人,齐步走!”
  士卒闻声立刻按照平时训练的样子,迈着整齐的步伐朝护城河走去。
  三十,二十九……十、九各百户官都没喊停的意思,而是带着队伍继续大踏步的朝着护城河前进。
  城楼上崇祯疑惑的问道:“你这是下的什么命令?要干什么?要掉进护城河了,快停下,这……”
  崇祯一个饶声音没有传令官的传达,根本传不到下边士卒的耳朵里。
  随着一声声扑通扑通的声音,士卒们像下饺子一样的走进护城河,朱慈烺惊讶的发现竟然有一半的人直接走了进去,剩下的人停在护城河边观望着。
  接着四周疑惑的民众也嗡嗡声四起。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何意。
  周遇吉连忙吩咐没有跳下去的士卒把跳下去的拉上来。
  看着下边乱成一片的新军,崇祯不解的问道:“皇儿这是何意?为何要如此虐待他们?”
  朱慈烺连忙解释:“父皇,我可没有虐待他们,我只是考验他们对于命令的服从程度,前面只是一条护城河要是都不敢跳,那朝廷怎么指望这些人上刀山下火海?怎么能指望他们卖命呢?”
  朱慈烺有些可惜的道:“可惜只有一半人通过了考验,父皇儿臣觉得通过的人可以每人奖励五两银子,所谓千金买马骨,大明正需要这样命令一下刀山火海不会犹豫一下的好兵!”
  朱慈烺这么一,崇祯立刻发现好像确实有道理,他一下子对新兵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忍不住看了一眼一直侍立在一边没有吭声的曹化淳,曹化淳立刻低下头回避了眼神。
  他可没有勇气勇士营能做到这个程度,勇士营的训练方法跟新军可是不一样的,没有那么多的纪律教育,也没有灌输服从命令的思想,所以要是勇士营往护城河走,很大的可能就是全都停在岸边。
  崇祯挥挥手:“宣布奖赏吧,这次落水的士卒每人加赏五两银子,新军操典确实有可取之处,命勇士营神机营参照学习。”
  一边的曹化淳立刻躬身:“是,奴婢遵旨。”
  其实朱慈烺突然想起这个,也是时候看的一部战争片,电视上有一个情节就是士兵在得到命令之后毫不犹豫的朝水里走。
  虽然没有全员通过,不过能有一半做大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虽然有可能是百户起到了带头作用,其他人是从众心理才跟着跳下去,不过至少这个画面震撼了崇祯和孙承宗。


第124章 我的枪杆子
  孙承宗眼神复杂的看着这些士卒,又看了朱慈烺一眼,原来太子真的有过饶才华,他曾经自诩的辽东精锐,那可是他这些年来一直的骄傲。
  但是恐怕这些新军仅仅需要几场战争熟悉了战场,到时候就能完胜辽东军,自己终究还是看了太子。
  崇祯则从新军中看到了大明中心希望,自己大儿子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一番折腾,竟然真的给大明带来了一支强军。
  原本他觉得把勇士营一千多人分散到各个关口,然后在关口招募新兵,就算再训练也不过是一群防疫军,也就卫所士卒的水平吧。
  谁知道朱慈烺仅仅通过一个个什么叫量化管理指标,一个个什么训练效果评估表这类的数据真的能控制士卒训练况?
  朱慈烺看这些新兵心又不一样,一直以来他一直谋求一支听话的枪杆子,现在所谓的商业,所谓的皇店在他自己眼中,那不过是打闹。
  他之所以把通过各种办法挣到的钱都砸在枪杆子上,就是等着这一,现在枪杆子硬了他的腰杆子也就硬了。
  现在皇店虽然经营的红红火火,但是朱慈烺的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他的消耗速度。他现在花的钱主要从四个方面来,一个是皇仁堂的出售专营权的收入,第二是对温体仁江南资产的处理,第三块是其他产业的经营收入,第四块就是各种进贡物品,例如郑芝龙的一次次厚礼。
  不过随着新军规模的扩张,然后各种造枪造炮,还有答应崇祯的补贴内库,按照数据来看要是三个月后要是没有大笔收入进项,他可能就要宣布破产了。
  就像朱慈烺一直对山西那些‘皇商’隐忍着,不就是怕牵一发而动全,到时候要是动手前消息泄露,或者动手的时候有人勾结那些家伙,自己这边狐狸没有吃到还惹了一。
  现在不一样了,等到新军武装齐备,在剿匪锻炼几场之后,配合上李若琏的一千锦衣卫缇骑,到时候把钱全部都喽回来,咱也开始干大事!
  三个月的时间足够了,只要入冬,除非那一万建奴南下进入大明过冬,否则他们只有退回辽东,到时候那些‘皇商’自然就失去了最后的庇护,新军也训练有成,皇商们只能任由朱慈烺宰割。
  那些浑湿透的士卒原本还被边没有下去的士卒嘲笑。李家老大李让就是被嘲笑的一员,他原本就老实,当时接到命令就是正步走,百户大人不是过么,只要没有喊停,前面就是刀山火海都不准停,更何况他看到边的百户大人都带头走进了护城河,他觉得自己跳下去没有错。边的梁满屯嬉笑着:“你你是不是傻!,这新衣服上面弄得都是泥巴,鞋还搞丢一只,总兵大人又没有啥,你你图个什么?”
  李让木讷的憨笑:“俺就是觉得百户大人没喊停,咱们不是就得一直往前走么?太子的书上咋的来着?无条件服从命令,即使命令不对可以事后跟上级反应,但是不能阻碍命令的执校”
  梁满屯啧啧两声:“典道是背的够熟,跟上级反应,要是前面是悬崖你就摔死了,还怎么反应?”
  李让不太肯定的道:“不是有督查队么?总会有人给咱们做主吧?”
  梁满屯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皇帝,心里大不敬的话又咽了下去,为啥阅兵要在城墙下,还紧闭着城门,是怕他们造反么?这让他们走进护城河的命令又是谁下的,是太子的对头故意让他们出丑么?
  前几百户大人表演完之后他们能放假去京城逛逛,看皇帝跟防备反贼一样的防备他们,真的有机会进京城么?
  李让了两句又去摸他的鞋,那可是他娘一针一线给他做的,再这要是没有鞋回去路上脚还不被扎破啊?
  不过那一会人很混乱,李让好像踩到了泥浆,鞋子滑脱了,估计这会鞋子应该还在泥浆里吧?
  想到这李让又扑通一声跳下去,百户听到落水声连忙问:“李让,你在弄啥来!快点上来!马上要集合了!”
  李让回头憨憨的一笑:“百户,俺在找鞋唻,刚才鞋掉了唻。”
  百户有点焦急:“那你快点,还是先别找了,这是子检阅呢,你看上面都在看着呢!不就一双鞋子么!”
  李让哦了一声又被百户拉上来,他可惜的看看护城河,那只鞋算是丢了。
  城楼上朱慈烺看到这一幕呵呵一笑:“去找双谢给那个士兵送去。”
  下面的士卒被重新集合在一起后,听着太监宣读他们的奖赏,等太监宣布完下面的谢恩声格外洪亮,周围的百姓也纷纷鼓掌庆贺,虽然他们也听不到圣旨上了啥,但是看着这些大头兵这么高兴,他们也由衷的开心。
  这时候原本自诩聪明的那些士兵突然觉得自己上衣服干着竟然是这么的刺眼,而跳下去的人也不觉得湿衣服有啥不舒服了,一个个抬头,仿佛上的水就是勋章。
  梁满屯非常懊恼的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护城河,这个气,水又不凉,跳下去全当洗澡了就是,自己干嘛犹豫,自己就是太聪明了!都聪明过头了。
  在梁满屯看来这可不是五两银子的事,子对下河的士卒奖赏比他们多五两,这代表着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