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7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种方法就是套筒法,也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准备两个炮管,加热外管之后把外管紧紧的套在内管上。
  等外管冷却的时候,就会紧紧的贴合在内管上,达到身管自紧的效果。
  这两个都是以目前的技术实力能够操作的,朱慈烺说完之后工匠立刻茅塞顿开。
  除了这两种之外,实际上还有一种,那就是冲压法,简单来说就是用冲压机把一根笔炮膛粗一点的芯硬怼进炮管里,炮管外面用模具包裹。
  这样内壁在被挤压之后就会变得更加致密,能够承受更高的膛压。
  不过这个办法需要大型冲压机,需要高精度机床,还有各种机械的研究改进,只能用作下一代技术的研究方向了。
  当然像什么电渣重溶技术啥的,朱慈烺只是听过名字,原理都不太清楚,更不要说实际操作了。
  对于大明来说,能把芯冷技术,还有套筒法研究明白,然后三种办法联合应用就足够应付航母时代以前的战争了。
  而这个时代的欧罗巴海军,说句不客气的话,大明就用现在的工艺,紧紧是缠丝法制造的主炮就能稳稳的收拾欧罗巴炮兵了。
  有了这两个新技术之后,大明就能生产更轻便威力更大的炮,承受膛压高,意味着出膛速度高,不仅射的更远,而且炮弹的威力也更大了。
  而炮管结构更稳定,那么就可以做的更薄,对于海军来说这点重量没啥,但是陆军炮就不一样了。
  给火炮工厂好好的上了一课之后,朱慈烺坐火车会京城,海军眼巴巴的等了半天,愣是一分钱都没有要到,这让吴大海很烦恼,确没有任何办法。
  回到京城,朱慈烺就琢磨着把海军铸炮厂和陆军铸炮厂分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海军铸炮和陆军铸炮区别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海军追求的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快,威力越来越强。
  因为海军用的炮不是舰炮就是岸防炮,火炮越大威力越强,巨舰大炮的思想已经深入海军的灵魂。
  而陆军火炮追求的是越来越轻,越来越方面机动,越来越快,威力越来越强。
  对于陆军来说,火炮发展到一百二十毫米,一百五十毫米,这已经是陆军炮的极限了,这种火炮已经是陆军的战略级武器了。
  这不仅仅是火炮本身的极限,也是道路承受能力,后勤能力的极限。
  而且这种一百二十毫米和一百五十毫米的重炮还是战略级炮兵,装备的规模非常小,大明目前的战略炮兵只有一个师的编制,就是皇家禁卫军炮兵师。
  全师的火炮数量不过三百门而已,装备上,革新的动力自然不足。
  所以陆军主要研究方向是小炮,六十的,八十的,一百的,这些炮才是陆军的主力研究方向。
  怎么才能不降低威力的情况下减轻重量,怎么确保在机动中能够拥有优秀的越野能力,怎么保证战场上内快速转运,快速拆卸,快速修复等等。
  而且陆军火炮还向着快炮的方向演进,追求的是短时间的火力覆盖,至于准确性,这对于陆军炮来说都不是问题,陆军阵地那是稳定的。
  海军的火炮则追求的更大更准,他们在船上设计,每一毫米的波浪作用在炮上那都是几分的差距,到了射出的火炮上就是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误差。
  总之两方各方面的追求都出现了不同,所以双方分家也是势在必行。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明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能只有永平具有造炮能力,那要是有个意外怎么办?
  为了迎合陆军的需求,朱慈烺打算在营口设立新的兵工厂,专门生产陆军火炮。
  为什么选择这里,首先大明的兵器制造不能离开渤海湾区,而京城附近并不适合放置炮厂这样的高污染企业。
  再说了,京城即不靠近煤炭也不靠近钢铁,只是为了安全就把厂区设立在京城,那就有点扯蛋了。
  而营口就不一样了,辽东不缺煤也不缺铁,营口港又是辽河口最大的港口,也是大明渤海湾除了天津之外第二重要的港口,关系着整个北疆的安全稳定。
  这些年随着运河的修通,营口港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都称其为小扬州,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人说了,因为营口已经发展到不需要借任何人的名气来增强自己的牌面了。
  现在人家就是营口,渤海湾第二大港。
  有铁有煤有人,这样的地方又是在渤海湾内,自然是京津地区重工业转移的良好承接城市,现在那边有事关内,正需要不断的注入新产业。
  其实渤海湾还是有不少大城的,例如金州港,那里作为禁卫海军的锚地,渤海出开口两个门牙之一,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不过在铁路没有修通之前,那里只能是海上一个重要的休息站点,还不能成为整个辽东半岛的出海港口。
  登州港以前作为大明水师的重要驻地,不过随着威海卫和金州港的开发,登州港的重要性不断下降。
  除了这几个大港之外,渤海湾还有位于山海关的秦皇岛港,还有位于辽西走廊北端的葫芦岛港等一大串的港口。
  而且渤海湾作为大明最大的工业集中第,最发达的地区,科技的最前沿,京城所在地,各城市发展的都不错,人口都在增长状态。


第1341章 陆军改革方案
  朱慈烺翻看着周遇吉递上来的陆军改革方案,心中也是感慨万千,新武器从试验装备到实用已经三年多了。
  陆军终于拿出了最终的陆军改革方案,这个计划比起朱慈烺预想的要晚了两年的时间。
  一开始朱慈烺以为,陆军新武器试验一年左右军改方案就该制定妥当了,没想到军部经过了这么久才最终制定出计划。
  朱慈烺问道:“一个师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取消骑兵团配置,改为骑兵营,增加警卫营,工兵营,通讯连,医务连,总兵力降低为三万二?”
  周遇吉躬身解释:“经过研究和多次试验之后军部觉得以前的五五制作战分组已经不适合新武器的作战方式。
  所以军部决定改为三四制,也就是一个战斗小组三人,一个班四个战斗小组加一个医务兵,一个通讯兵,班长工十五人。
  然后一个排四个班,四十五人。加上一个医务兵,一个通讯兵,排长副排长总共五十人。
  一个连四个排,加上一个迫击炮班,一个重机枪班,一个炊事后勤班。医务通讯班,加上连长副连长,连参谋副参谋等,总人数二百八十人。
  一个营四个战斗连队,一个七十毫米炮排,一个重机枪排,一个医务班,一个后勤工兵班,一个警卫排,一个炊事班……总人数在一千四百人左右。
  一个团有四个战斗营,加上一个七十毫米炮连,一个重机枪连,一个医务排,一个后勤工兵连,一个警卫连,一个炊事班,总人数在六千八百人左右。
  一个师有三个战斗团,加上一个炮兵团,一个骑兵营,一个医务营,一个后勤工兵营,一个警卫营等等,总兵力维持在三万二左右。
  这样的兵力配置,既可以执行战略任务,每个团又能执行不同的战役任务,最小最站单位为连级。”
  朱慈烺直呼好家伙了,这样的兵力配置,一个机枪班是两个机枪组,一个机枪组是六个人,光是重机枪一个师就要配一百零八架了好吧!
  七十毫米炮配到营级,一个炮班正好是一门火炮,一个营四门,一个团就是三十二门了,因为除了四个营的十六门之外,军部还要给团级在配一个炮连,又是十六门火炮。
  至于师级的炮兵团,那更是直接要上一百毫米的,这种炮一个排能操作两门就不错了,一个连八门,一个营是三十二门,一个炮团是一百二十八门一百毫米重炮。
  这脸是有多大啊!敢张嘴要这种火力配置?这就算到了一战后期,各国才能有这么豪华的配置吧!
  记得后世看过,一战前期德意志一个师不过才二十四挺重机枪而已。
  至于火炮也就四个炮兵营,三个装备十八门七十七毫米野战炮,另一个装备十八门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全师共有七十二门火炮。
  军部这个计划机枪一百零八挺,火炮七十毫米口径的九十六门,一百毫米的,一百二十八门,一个师火炮两百二十四门,这还没有算连一下配备的榴弹炮呢!
  这简直就是恐怖,不要说一战了,就是二战这样的步兵师都不过时。
  不说其他,以这样一个师的火力,收拾那些欧罗巴国家,那真的是一个师一个小朋友的节奏了。
  但是这个前提是大明的工业能力得跟得上不是,后勤得跟得上不是。
  目前大明的重机枪生产一年也不过三百挺不到,要是照着这个标准进行改变,大明一年的重机枪产量还不够给三个师换装的。
  火炮就更不用说了,大明一年生产的陆军火炮合计一千门左右,看着是够四个师到五个师换装的。
  不过不要忘了,大明的军队换装那是以百为单位的,那一换装就是一百个师的规模,即使一年五个师,全部换装一遍,那也是需要二十年的时间。
  二十年之后黄花菜都凉了,大明说不定都已经研究出下一代武器了。
  不想拖延换装,那么就要把现在的军工生产能力提升五倍以上,提升五倍的军工生产能力,那军费还不要三四倍的增长?
  大明要是这么有钱,还用分批换装?一下子全员换装不香么?
  周遇吉淡定的看着皇上一副吓到的表情,军部这个计划确实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有些难以承受,但是要是大明能武装十个这样的师,那么世界上所谓的欧罗巴国家,那不过是一路横推的臭虫一样而已。
  朱慈烺敲着桌子:“这个计划要是想施行,我算了一下,大明要裁军啊!裁军两百四吧!大明保留六十万陆军,应该能做到这种换装。
  计划很好,正好要是有这么强大的军队,大明二十个师也足够横扫天下了。
  你们回去制定一个裁军计划跟这个换装计划一起送过来吧!”
  周遇吉脸色变了:“陛下,这个不好吧,大明有这样的二十个师确实够打仗了,但是要是想守住天下的地盘,二十个师肯定是不够的。”
  朱慈烺呵呵一笑:“你还知道要养那么多军队啊!这种编制一看就是不过脑子!
  你们军部的人难道都是白痴么!什么时候军部染上了坐地起价的恶习?朕每天指挥作战,敌人还没有多少心眼呢?先要跟你们这些自己人勾心斗角?嗯?”
  周遇吉低着头:“陛下,军部的军费一直不够啊!”
  朱慈烺笑了:“不够!不够!天天不够!多少是够!天下赋税都给你们够不够?真的国库搬空都给你们够不够?大明百姓都卡着脖子不吃饭了,省出来的钱都给你们够不够!”
  周遇吉慌忙跪下:“臣,惶恐……臣知罪。”
  朱慈烺站起来:“看看你们制定的什么破计划,军改军改,多大的事情!这关系到大明的战略走向,关系到大明作战的时候的后勤配置,关系到大明总动员的时候的工业产能分配。
  这更关系到大明数亿百姓的口粮还有基本生活供给!
  看看你们干的什么!拿这个当儿戏!当讨价还价的工具了!军国大事当做儿戏!谁给你们的胆子!”


第1342章 飞艇航母的归属
  把周遇吉狠狠的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