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7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朕的性格,就算觉得锦衣卫说的有可能是因为矛盾,不会听信一面之词,但朕也会派出其余的人去调查,例如军事情报部。”
  孙传庭摇摇头:“陛下,军事情报部是主外情报机构,如果对内查探,其祸患比起东厂锦衣卫还要严重,陛下一定会慎之又慎的,
  所以陛下可能会派太监查探,但是太监贪财,很容易忽悠,臣在花钱贿赂京城官员或者太监引为助力,再假装打一两个胜仗,到时候危机自解。
  就算因此陛下起疑心,认为我有问题,把我换掉,但是军中还有我的旧部。
  这人想要帮人成事那是难上加难,但是要是想要坏别人的事情,那可能轻而易举的事情,只要以我的心腹为内应。
  到时候把重要消息透露给反贼,那么这位新换来的将领必然无功而返,甚至大败亏输。
  如果这个时候我在重金贿赂朝臣和太监,帮自己说话,那么别人上不行,只有我上能解决问题,最后陛下即使怀疑,也不得不用。
  然后我再趁机打几个胜仗,陛下疑虑就会消失,然后朝廷会继续委我以重任。”
  朱慈烺:“……”
  这些虽然办法很脏,但确实非常有效,一个将领要是真的有心谋反,暗地里培养心腹,换帅之后搞事成功的概率确实很大。
  这要是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可能朱慈烺也会真的中计。
  而且朱慈烺知道自己的性格,喜欢以狮子搏兔的姿态打仗,要是贼寇数年没有被消灭,那么他肯定会持续加码,那么孙传庭手里的兵力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但是朱慈烺还是不死心:“若是多年没有结果,朕肯定会有所察觉,即使不能察觉,朕也会再派军队联合进攻,你这个也拖不了多久啊?”
  孙传庭幽幽的说道:“陛下,安禄山天宝元年担任平卢节度使,天宝三年加范阳节度使,天宝十年加河东节度使,天宝十四年反,算算时间也不过十四年而已。
  而且一开始他未必有反心,若是臣拖了七八年陛下也不会怀疑吧?
  安禄山只有十五万军队就能造成大唐盛世中断,大明一镇总兵,打了这么多年仗,那只会比这多,不会比这少吧?
  以大明兵力的分散程度,要想集结兵力平叛不容易吧?”
  朱慈烺笑了:“朕有京营禁卫军二十万,足够平叛,禁卫军战力天下第一!未有能当者。”
  孙传庭也笑了:“可是要是臣据天险而守,占据的是中亚或者东欧这样的不利于海军增援,陆军进攻又消耗巨大的地方呢?
  如果我用的是流寇战术,打一仗就换一个地方以战养战呢?
  如果我到一地就鼓动当地的异族建国独立,不求成功但求给大明不断制造麻烦呢?”
  朱慈烺笑不出来了:“大唐平叛八年才评定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昏招连出,杀了高仙芝和封常青。
  本来两人在大唐内部空虚的时候招洛阳市井之人六万为兵被打的退守潼关,只要守住潼关等天下勤王之军就行,硬是被唐玄宗杀了,又逼哥舒翰带着这些市井之徒和流民组成的军队出潼关迎战安禄山。
  然后丢长安逃亡蜀地之后,又碰上孝顺儿子自立,这才导致安史之乱八年多才平定。
  你老拿这个跟朕比,是不是觉得朕跟那唐玄宗一样昏庸?
  你要是不进攻大明关内,那是取死之道,你要是进攻,那死的更快,大明士卒三百万,只要有半年时间调整,朕就能碾死任何敌人!
  而你想半年攻入关内那是不可能的,大明关内之地固若金汤,各重镇中原重要关口朕都有驻兵,况且朕设置二十万禁卫军防备的就是乱臣贼子。”
  看着有些急眼的皇上,孙传庭并没有退缩,眼珠子转了转:“可是陛下,要是臣恰好还有一支海军跟着叛乱了呢?这乱匪可不止是陆地上有,海上也不少啊!”
  朱慈烺呵呵一笑:“那又如何,大明最强的就是禁卫海军,不要说一地叛乱,就算是三五个六七个点都叛乱,那也动摇不了禁卫海军!
  你对海战不懂,大明禁卫海军跟普通平叛用的海军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大明禁卫海军生来就是打国战灭国用的,一般的叛乱根本不会出动也不配出动!”


第1352章 近漠堡之危
  近漠堡是非洲中部沙哈拉沙漠南部边缘的一个堡垒,这里曾经是沿着撒哈拉沙漠南边缘最近的贸易线,沟通着非洲的东西贸易通道。
  这里在大明到来的时候生活着两个国家分别是巴吉米尔王国、瓦达伊王国。
  没错哪怕这里都是土著,实际上土著也不是说都是生活在部落里的野人,实际上这里也有文明存在,而且文明比起各大洲都要久远,甚至被誉为世界人类的起源之地。
  当然这个起源之地有争议,某个棒子国觉得,宇宙的起源都是从他们那里开始的,所以非洲这边他们是不承认的。
  所以这里有贸易,有国家,并不是只有一片荒芜茹毛饮血的土著。
  之所以最后非洲只剩下土著,没有了文明的踪迹,那自然要感谢那些伟大的欧罗巴航海家了。
  近漠堡这里甚至诞生过一个帝国,加涅姆帝国,位置就是在非洲的中部,国土包括现今的利比亚与乍得等地。
  当然这个帝国也就是在非洲能称为帝国了,在大明这样的势力只能算一个诸侯王级别的而已。
  近漠堡是大明修建,这里的两个王国巴吉米尔王国和瓦达伊王国也被大明消灭,残部被驱赶逃进了撒哈拉沙漠之中。
  不过对方并不死心,经常跳出沙漠烧杀抢掠,甚至是进攻大明的商队堡垒和防线,导致原本热闹的贸易线路逐渐萧条。
  之后大明也无意去跟一群躲在沙子里的土匪进行较劲,大明的重心是往南,是穿过中非大陆到达南非。
  朱慈烺的目标是南非的黄金和钻石,而不是沙漠里的沙子。
  所以当大明在南部开辟新的商路,又修整了道路之后,这个沿着沙漠的贸易线路就彻底荒废了。
  到了复兴十年的时候,这里三个月都看不到一个商队路过。
  尤其是近漠堡这里,因为沙漠中的巴吉米尔王国和瓦达伊王国残部的不断袭扰,所以这里已经廖无人烟,成为了几百里的无人区。
  大明在这里放置近漠堡,为的就是防御巴吉米尔王国和瓦达伊王国的残部越过近漠堡袭击大明的中部公路,所以这个近漠堡的位置非常险要。
  位置就是沙漠边缘的洛贡和沙里两河汇合处东北侧,控制了这里,即阶段了东西交通又截断了南北交通,让巴吉米尔王国和瓦达伊王国的残部再也难以获得一点贸易上的收入。
  大明的战略很简单,逼迫对方走出沙漠投降,大明懒得派出大股兵力进入沙漠追击,反正无所谓,看谁耗过谁。
  撒哈拉沙漠虽然广大,但是并不是生命的禁区,也可以说不全是生命的禁区。
  阿拉伯人从七世纪半的时候,就已经把骆驼广泛的应用于贸易之中,到了八世纪,阿拉伯人已经掌握了大规模繁殖骆驼的技术。
  而为了贸易的需要,阿拉伯人在摩洛哥南部的德拉河流域放牧骆驼,那里就成为了盛产骆驼的基地。
  骆驼号称沙漠之舟,即使驮着二百公斤的重物,在沙漠之中一天也能行进四十多公里,也就是八十多里。而且几天甚至半个月月补充一次水分都行。
  而且骆驼的寿命达到四十多年,活的长的甚至能到五十年,这比起马的三十多年,驴的三十年更加的经济实惠,尤其是在沙漠地区,这种优势就更大了。
  有了足够数量的骆驼,然后在有了沙漠中的绿洲分布图,那么大型骆驼商队穿越撒哈拉的条件就全部具备了。在巅峰时期穿越撒哈拉的商路多达一千四百条。
  甚至到了近代火车出现之前,这里依旧是靠着骆驼作为运输的主力。
  也就是说,近漠堡这里不仅是东西贸易线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南北穿越撒哈拉沙漠贸易线路中线的南线终点。
  而大明为了限制巴吉米尔王国和瓦达伊王国残部通过贸易获得补充,所以干脆关闭了这个贸易通道。
  本来这没有什么,大明的强大非洲没有一个国家敢说个不字,何况是隔着一个撒哈拉沙漠对面的地中海沿岸非洲还真的拿大明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撒哈拉沙漠虽然商队可以过,但是大军想要过来,那就难了,何况还有巴吉米尔王国和瓦达伊王国残部也未必愿意别人染指呢。
  只不过这种平衡因为大明的藩国对葡萄牙宣战,这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在南洋的据点,在南大陆的据点,葡萄牙确实鞭长莫及,想要保护费劲,但是你大明也不是没有缺点。
  本着搞不死你也恶心死你的目的,葡萄牙人在非洲的北部找到了一群唯利是图的商人,目标很简单,支持巴吉米尔王国和瓦达伊王国残部武器,让他们继续反抗大明的侵略。
  而对于这些近漠堡确一无所知,这是大明复兴历十年的腊月,军部为了抚慰边关将士,不管再远不管在荒僻的地方只要有大明军队驻扎,都要有年夜饭,都要能包上饺子吃上饺子过年。
  所以赶着过年之前,后勤部为近漠堡送来了复兴十年的最后一批物资。
  因为地处偏远,按照惯例,这一批物资足够近漠堡三个月之用,加上过年的物资,下一批物资将会在复兴十一年四月初送到。
  近漠堡高高兴兴的过起了年,而巴吉米尔王国和瓦达伊王国残部在葡萄牙的支持下,决心趁着这大明过年的空档,打下近漠堡,然后以此为据点袭击大明的中非公路,截断大明非洲东西海岸北部的联系。
  所以趁着除夕夜,两国集结了所有军队,突袭近漠堡。
  而近漠堡这边则是大明陆军第十六师,三团四营的两个连,两百人驻守,按照大明非洲总兵的规划,这两个连平时一个出堡巡视,一个就在堡垒内防守,只不过因为过年,除了留下必要的哨兵之外,其余的全部都回了近漠堡。
  也幸亏全都回来了,所以当两国集结起三万大军包围近漠堡的时候,近漠堡里足足有一百八十名士卒。
  而放哨的二十名士卒因为被突然袭击,只跑回来十三个,剩下的七个战死。


第1353章 留下来吧
  三万人围困一百九十三人防守的一个堡垒,在巴吉米尔王国和瓦达伊王国的将士眼里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再说了现在他们已经不是当初拿着弯刀的土著了,他们也有火枪了,还有欧罗巴的军事教官指导他们如何使用火枪。
  所以巴吉米尔王国国王放出豪言,当天晚上就要在近漠堡里吃上烤肉!
  得意的土著们把七个战死的大明士卒的人头斩下,挑在旗帜上,然后呼喊着围着近漠堡叫嚣,逼迫大明这边投降。
  大明这边守堡垒的两个连队自然不会惯着他们,当进攻开始之后他们就知道了,大家虽然都是拿着火枪战斗,但是你得火枪在大明的火枪面前那只能是烧火棍!
  战场上巴吉米尔王国和瓦达伊王国的勇士们在一股血气之勇之后,被大明打的抱头鼠窜,这让他们想起为啥近漠堡只有区区两个连就能压制他们在沙漠中不敢露头。
  感觉丢了面子的巴吉米尔王国和瓦达伊王国两国国王,把获得的七颗大明士卒的人头高高悬起,用长杆挑着摆成一排。
  城内一连长王恬面色冷漠,看着这群土著犹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